美国人在巴黎:重现19世纪法国大变革时代历史全景(50余幅珍贵插图,普利策奖作者新作)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发表于2024-11-23
美国人在巴黎:重现19世纪法国大变革时代历史全景(50余幅珍贵插图,普利策奖作者新作)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u 两次普利策奖得主,两次美国国家图书奖得主,美国传奇历史学家,总统自由勋章获得者大卫.麦卡洛扛鼎之作。
u 英国原版一经上市即登陆美国知名电商网站畅销书榜,《纽约时报》《出版人周刊》《洛杉矶时报》、美国图书馆协会《书单》杂志等争相报道。
u 19世纪美国精英的巴黎文化寻根之旅,再现19世纪文化之都——巴黎的盛况。
u 精美小精装,50余幅珍贵图片,全景展示19世纪的法国历史。
精彩好书推荐:
《美国人在巴黎》讲述了1830年至1900年间美国的艺术家、作家、医生、政治家、建筑师等来自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在巴黎探索学习的经历。这些人志存高远,经历艰辛,终于学有所成,其中许多人成为了所在领域的佼佼者。他们的故事让人着迷,催人奋进,同时又带着几分神秘。
大卫.麦卡洛,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分别以《杜鲁门传》和《约翰.亚当斯传》问鼎普利策奖。以《大海之路》和《马背上的早晨》两次问鼎国家图书奖。麦卡洛的著作还包括《1776》《大桥》《约翰斯敦的洪水》和《怀特兄弟传》等。已是耄耋之年的麦卡洛赢得了无数的奖项和荣誉,包括美国平民的较高荣誉—总统自由勋章。
这是一部激情碰撞的史诗,一本魅力无穷的佳作……这是一段值得铭记的历史。
——《纽约时报》
麦卡洛的研究一向出其不意,令人震惊;其文字描述也一如既往地给人以深刻印象……尤其是他的这部作品,一面世即攀升至畅销书榜,并最终在年度畅销榜上占领一席之地。
——《书单》
麦卡洛中了历史学的头彩……这是维多利亚时代有知识、有文化的美国人在巴黎改变自己人生的全景展示。
——《出版人周刊》
在长达四十余年的时间里,大卫.麦卡洛一直致力于用自己高超的讲故事能力和风格多样的性格特征将已经逝去的历史搬到书本之上。然后就有了这本书,它将当时的美国人在巴黎的奇特经历都囊括了进来……非常精彩!
——《洛杉矶时报》
代序:一批美国人在巴黎
Part 1
第一章 越洋之路
第二章 这就是巴黎!
第三章 摩尔斯在卢浮宫
第四章 医学界
Part 2
第五章 美国热潮
第六章 风雨欲来
第七章 城市大变革
第八章 注定成功
Part 3
第九章 围城
第十章 疯狂
第十一章 重返巴黎
第十二章 法拉格特
第十三章 才华横溢
第十四章 再见了,巴黎!
尾 声
致 谢
19世纪30年代的巴黎基本上仍然是一个中世纪的城市。这些来自美国的探险者突然发现,马车把他们从鲁昂平坦的林荫大道上,带入了一个狭窄、肮脏,散发着臭味,而且到处都是岔路的迷宫:路边到处都是古老的石头建筑,有些经过了几百年的烟熏火燎变得黑乎乎的;载客载货的马车和推着手推车叫卖的小贩阻塞了街道;可以看出人们的生活极其贫困。不需要多少想象力就能描绘出这些下层民众的生活状态。
“这就是巴黎!”车夫在车顶上喊道,“巴黎到了!”
“我满脑子都是在书本上见到的宽阔广场、宏伟建筑和大桥,而现在几乎不能相信自己已经到了巴黎。”纳撒尼尔.威利斯写道。约翰.桑德逊描述说:“街道弯弯曲曲,互相碰撞,好像它们自己也不知道该延伸到什么地方。至于街上的噪音,我根本不需要加以描绘。”
那些只习惯普通噪音和人类声音的耳朵面对这样永不止歇的喧嚣会怎么想呢?———出租马车叮叮当当的铃声,各种车辆碾轧碎石的声音,公共马车车轮的隆隆声。和大街上各种喊叫和嘈杂相比,锯锉的声音反而会让人觉得更好听些。
即便看到了塞纳河上著名的桥梁、公园和辉煌的宫殿以及荣军院那金光闪闪的穹顶,那种骇人的贫穷和无法度量的财富之间仅距咫尺的景象也令人惊叹和不安。在巴黎生活了几年之后,詹姆斯.库柏说他还是对这样的情形不适应,这是一个由“肮脏和辉煌……臭虫和花环” 混合而成的国家。
许多人像爱玛.薇拉德一样,到达巴黎时已经筋疲力尽,在这样的环境中没有什么可以让他们高兴起来的事情。她在鲁昂大教堂所感受到的“崇高”早已无影无踪了, “我们身处肮脏、混乱、困乏之中……似乎总有陌生的眼睛对我们怒目而视”。
不过,很快巴黎这个伟大城市的魅力和活力就让他们折服了。这些美国人一辈子也没见过这样的公园和宫殿,没见过那么漂亮和那么多的桥梁,没见过那么多各种各样的人。对于那些住豪华宾馆的人来说,巴黎的舒适和悦目很快就抚平了他们一开始感到的失望。
对纳撒尼尔.威利斯来说,位于凡尔赛宫附近的微微安大街的“异乡宾馆”,正是一个疲惫的旅行者所向往的地方。经过了一整夜的旅途颠簸,天还下着雨,威利斯于上午10点左右到达了宾馆。在这里,他感受到了全面的谦恭有礼的服务。他挑选了几个“相当雅致” 的房间。他觉得这儿的床是世界上最好的:“五层床垫整齐地铺在优质的桃花心木床架上”,有18英寸厚。枕头本身就是“一个杰作”,没有什么枕头能像法国枕头那样让人依恋。随着早饭上桌,一天开始了。
没有什么用钱买来的东西能比一顿法国早餐更让人愉悦的了。如果你在房间用餐,你会见到两个小车形的器皿,一个里面装了咖啡,另一个里面是热牛奶;有两种面包,上面涂着薄薄一层均匀的黄油;你可以从三十多种菜中挑选一两种,这些菜肴的美味让人不想离开餐桌,不过我不知道菜的原料和做法。咖啡的香味很特别,和我喝过的咖啡完全不同; “小面包” 是一种介于面包和饼之间的一种小巧的饼干,温暖香脆,让人回味无穷。
和美国国内的牛排咖啡早餐相比,价格只占其三分之一,而服务周到,其价值足超所付价格的三倍。
宾馆位于繁华的微微安大街的黄金地段,顺街朝着塞纳河向南走不远就是著名的充满诱惑力的王宫、卢浮宫和杜勒里公园。朝相反方向走的话就是“交易所”。多利安式大圆柱让这所建筑看上去更像宫殿或庙宇,而不像一座证券交易所。
最好的一点是,人们非常喜欢的一个聚集地———加里格兰尼图书馆———一家英语书店及其阅览室,就在宾馆的街对面。在那里可以长时间舒舒服服地翻阅各类英国甚至是美国的报纸。巴黎人对读报的欲望不亚于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巴黎每天发行的日报有大约34种,多数的报纸在阅览室的几个大桌子上就可以找到。最受欢迎的英语报纸是加里格兰尼自办的《音讯报》,从周一到周五,既有晨报也有晚报。对于这些新来的美国人来说,经历了一个多月没有美国的任何消息之后,这些英文报纸和美国报纸简直就是像金子一样珍贵。
在巴黎的几个可借阅的图书馆中,只有加里格兰尼有英文图书。英文版《加里格兰尼新巴黎指南》是不可或缺的,没有几个美国人不带着这本皮革包边的厚重书籍。在厚达839页的书页里,充满了有见地的思想和信息,还有地图。
就像纳撒尼尔.威利斯一样,爱玛.薇拉德校长也对自己在黎世留大街“欧罗巴宾馆” 里的第一顿早饭感到欣喜。她特别喜欢加奶咖啡。她写道,没有什么比这个更好的了,又补充说: “面包不错,黄油很棒。”经过了一夜的睡眠和恢复,她也感觉好多了。
吃完早饭后,由一位年轻女士陪同,薇拉德夫人满怀希望地开始了她在巴黎的第一次漫步。这位女士是和父亲一起来巴黎的,与薇拉德在船上认识的。在薇拉德与她父亲的信中,这位女士被称作“D小姐”。她们沿着黎世留大街朝塞纳河的方向走去,来到了王宫那豪华的公园和拱廊。这个巨大的公园及其喷泉飞舞的景象是“精彩和美丽的”。公园四周被宫殿所包围,和喧嚣繁华的街道隔开,形成了一个独立的世界,让薇拉德欣赏的是“其中流淌着众多的优雅和时尚。”
我们绕行在拱廊下,走在精致的大理石人行道上……我们从未见过有什么可以和这里商店的华丽相提并论……你一点儿也想不到某些彩绘瓷器的优雅和质地……还有珠宝,大量的珠宝光彩眩目…… 各种各样时尚的帽子,上面装饰着雪白的羽毛……
她和女伴买了几件“可穿的东西” 后返回了宾馆,宣称她们找到了期待见到的巴黎。
在回旅馆的路上,薇拉德夫人给拉法耶特将军写了一个字条, “告知”将军她到了。考虑到拉法耶特将军在新政府中担任军队指挥官的重要职务,她预计几天之内不会有回音的。但第二天早晨将军本人就来了,带着十二分的热情。他们用了近一个小时回忆将军参观她的学校的事情,谈论彼此的家庭,并探讨了政治以及新政府的事情。“他的心灵就像对自己的亲姐妹一样敞开着。”薇拉德带着无限的自豪写道。没什么能比在巴黎受到如此的欢迎更让她高兴的了,就像他以前和蔼地向她保证一样,那次的学校之行不会是他们唯一见面的机会。
塞缪尔.摩尔斯刚在旅馆打开行囊就接到了一份请柬,邀请他去拉法耶特家参加一个晚会。他到达晚会现场时,将军对他热情的欢迎让他喘不过气来。“我一进门,他就认出了我。他紧握我的双手说他一直等着在法国见到我,他已经看过了美国的报纸,知道了我出发的消息。”
王宫、卢浮宫和杜勒里公园都处于巴黎12个区中的第一区,是最好的王家地区。就像温德尔.霍姆斯在给他父母报告情况的信中写的那样,王宫是巴黎奢华和辉煌的最中心。
而他自己则很“舒适地住在” 了塞纳河对岸的第六区。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区,位于塞纳河左岸的拉丁区。那里有古老的索邦大学和法学院。同时那里也有医学院和几所大医院。因此是医学院学生聚集的地区。学生们住在高高的黑暗的旧房子里。这些旧房子簇拥在狭窄的街道两侧。街道没有铺街砖,中间是水沟,基本没有人行道。霍姆斯描写说留给行人有两种选择: “如果他选择靠近墙根行走,他可能踩到某种动物或烂菜;如果他一直走中间,几乎可以肯定,他会被那些抢道的马溅一身烂泥。”这样拥挤的街区里还住着贩卖医学书籍的书贩、仪器制作人、医学艺术家、收集和制作天然或人工骨架的人。除此之外,还有那些世界最知名的教授和讲师,而他们对医学发展的贡献比世界其他任何地方的人都要大。
霍姆斯和他的伙伴,波士顿的小詹姆斯.杰克逊还有梅森.沃伦都在王子街找房子住下了。这是一条宽度仅够两辆马车通过的街道。霍姆斯秉性乐观,对此没有抱怨。
像霍姆斯或桑德逊他们一样,在6月底或7月初才到的人们从开始就心情不错,因为北欧夏季的白天长。他们得提醒自己,巴黎的位置和纽芬兰一样靠北,在晚上10点钟还能像白天一样出门是多么有意思呀!不过,他们到12月份就会发现,早晨8点钟时,天还一片漆黑,而下午4点钟,夜晚就又来临了。冬天也会有没完没了的雨雪、泥泞和雾,经常是大雾。人们都说巴黎冬天刺骨的寒冷要胜过伦敦。
查尔斯.萨姆纳是在12月份抵达的。他在索邦大学附近找了一间屋子,准备先学习法语。他没有料到,让他郁闷的是那阴冷透骨的天气,熊熊的炉火也不起什么作用。
他在日志中写道:
寒冷仍然无法忍受,尽管我想尽了办法,我的屋子还是让我寒冷难耐。今天为了逃避严寒,我比以往更早上床休息———此刻钟敲了半夜12点。陪伴我的是我的法语语法。
早晨,他尽可能贴近炉火坐着,把脖子缩到大衣里,“我的后背冻僵了,我的头发非常寒冷,我都不敢用手去碰”。
不过,生活从来没有这样让人愉快。在给老家朋友的信中萨姆纳写道: “我在航行中的损失都已得到补偿———晕船的痛苦、时间、金钱等———我得到了数倍的补偿。”
他们真的在巴黎了!巴黎不再是在家里阅读的材料,也不再是海上谈论的话题了。他们来了———这几乎成了他们每天早晨醒来后的第一个念头。巴黎就在窗外、在门外,多数人都有一种出去走一走的冲动,当然,要看一看自己所处的方位。同时,他们也发现巴黎是一个让人想走一走的地方,去哪儿呢———就像这个法语词所说的flaner(无目的闲逛),其实是一种生活方式。“在巴黎闲逛!” 巴尔扎克写道, “这是一种多么让人高兴惬意的生活呀!闲逛是一种科学,是眼睛的盛宴。”
那还是在我上大学的20世纪70年代末期,从学校举办的各种各样的文化艺术讲座中,我得知了美国音乐家格什温的音乐诗作品《一个美国人在巴黎》,第一次听到了掺杂在经典交响乐和爵士乐中的怪腔怪调,竟然有如此奇异的城市噪音,明显的是汽车的喇叭声,隐约的好像是各种叫喊,总之,人声鼎沸,喧哗与骚动。格什温的《一个美国人在巴黎》从声音上活灵活现地再现了一个落后的美国“乡巴佬” 来到先进文明之都城巴黎时眼花缭乱的感受。
而眼前的美国历史学家大卫.麦卡洛的这一部著作《美国人在巴黎》是从文字上,把一大批美国人在巴黎生活的情景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无论是那部音乐诗,还是这本历史记录,主题都是“美国人在巴黎”,但与格什温不同的是,大卫.麦卡洛书中的美国人是一大批人。当然,他们依然还是文化人、科学人、艺术人。另一方面,时间上也不同了:格什温写的应是20世纪20年代的巴黎,而麦卡洛笔下美国人看到的则是19世纪的巴黎。
19世纪是美国人向法国人学习的世纪,一批又一批有志的美国青年来到巴黎学习。《美国人在巴黎》几乎就是一部“美国文化名人巴黎游学记”。这些青年来巴黎时大概还是毛头小子,多年后,结束了这“伟大的历程”而离开巴黎时,却已经是功成名就的艺术家、文学家、科学家了。当然,他们后来或多或少又来过巴黎,或为了事业,或为了生活,或干脆就是为了再次来到巴黎,来巴黎再看一看。
这些医生、雕塑家、画家、小说家、物理学家、教育学家中,有詹姆斯.库柏、塞缪尔.摩尔斯、爱玛.哈特.薇拉德、奥利弗.温德尔.霍姆斯、小詹姆斯.杰克逊、乔纳森. 梅森.沃伦、威廉与理查德.莫里斯.亨特兄弟、查尔斯.萨姆纳、奥古斯塔斯.圣高登斯、约翰.辛格.萨金特、梅森.沃伦、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托马斯.阿博顿、亨利.朗费罗、玛丽.卡萨特……他们都是仰慕当时法国在科学和艺术上的先进和发达,不远万里,从美国乘船渡过大西洋而来巴黎学习深造的。我们在书中可以了解到这些人的留学生活,其艰辛,其刻苦,其勤奋,其有趣,其五彩缤纷,其满怀希望,其孜孜不倦,其婀娜多姿……不一而足。
同时,《美国人在巴黎》也从一大批美国文化人的角度,写下了19世纪巴黎的历史,说得更广一些,甚至是法国的历史。读者在书中看到了1830年“七月革命” 仅仅持续了3天的动荡,看到了1848年火山爆发一般的巴黎起义,看到了拿破仑三世的政变和统治,看到了第二帝国时期奥斯曼主持的巴黎城市大改造,看到了普法战争风云突变的硝烟,看到了巴黎饥寒交加的围困,看到了巴黎公社破坏性的动乱,看到了第三共和国在激愤中的诞生,看到了让巴黎这个现代都市扬眉吐气的几次世界博览会的盛景,看到了凯旋门的多年建造,看到了埃菲尔铁塔的骄傲矗立,看到了巴黎歌剧院的横空出世……
这本书也让我们见识到了法国与美国的某种民间交往史。书中提到了一些人与事,是我们中国读者可能不太知道的,如那位传奇人物拉法耶特将军在法美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还有,被一些人误认为是“美国制造”的自由女神像的设计、建造和赠送。
传奇人物拉法耶特将军(1757—1834) 出生于贵族家庭,早年参加过美国独立战争,同美洲殖民地的人们共同抗击英军,被任命为少将,与美军总司令华盛顿结下了深厚友谊。他在战斗中立下赫赫战功,被誉为“两个世界的英雄”。回国后,在法国大革命期间也有所作为,曾向议会提出过著名的《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多年来在巴黎的美国人形成了一个习惯,每当7月4日独立日时,都要举行盛大的国庆宴会,每次拉法耶特将军都是特邀嘉宾。”1824到1825年拉法耶特侯爵返美访问时,他作为一个神话般的“老英雄” 而广受欢迎。他在巴黎的府邸,简直就是美国驻法国的第二大使馆。1830年,他还指挥国民自卫军,推翻国王查理十世,帮助路易.菲利普登位。老年的拉法耶特俨然是一个“老兵”的形象。顺便说一句,中国游客熟悉的巴黎老佛爷商店,就是以拉法耶特的名字命名的。
至于自由女神像,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纽约自由女神像,还真的是法国人在1876年美国独立百年庆典时送给美国的一份大礼。它的设计者是法国雕塑家弗雷德里克.奥古斯特.巴托尔迪。他到过美国,走了一些地方,结识了许多珍惜美法友谊的美国人。巴托尔迪返回法国后计划完成一个纪念法美友谊的艺术作品,即在纽约港入口处的小百德娄岛上建一座巨大的雕像,叫“自由女神照亮世界”。
今天,不仅在纽约,在巴黎的塞纳河上,我们也可以见到一尊自由女神像:靠近法兰西广播大楼的格雷奈尔桥下有一条长长的河心大堤,名“天鹅小道”。天鹅小道顶南端,竖立着一尊自由女神像。这个自由女神像虽不如雕塑家巴托尔迪送给纽约的那一尊名气响, “身材” 也不如纽约的那一尊高,但千真万确是后者的按比例缩小,而且是由侨居巴黎的美国人送的回礼。
还有一些历史人物的面目,是我们原本不太清楚,而这本《美国人在巴黎》可以帮我们认识的。如1830年上台的法国七月王朝的国王路易.菲利普,他早年曾在美国长途游历,说得一口流利的英语,还曾走访印第安人的部落,明显是一个“文化人” 的形象。书中提到: “路易.菲利普出身于法国奥尔良有势力的贵族家族,这位新的统治者年轻时就支持1789年的大革命,在1793年逃离‘恐怖’ 之前,一直在共和军中担任军官,作战勇敢。他在外流亡多年,不能返回法兰西。”还有一些历史事件,我们过去可不是那样认识的,例如巴黎公社期间的一些奇闻,尤其是对大主教乔治.达尔布瓦的残杀:1871年,巴黎公社起事两月有余,行将失败之际,于“流血周”期间的5月24日匆匆处死了多位著名人质,包括不少天主教教士,其中就有大主教达尔布瓦。这也让美国大使馆花费了好几个星期的外交斡旋终为泡影。当然,《美国人在巴黎》一书中对凡尔赛政府对巴黎公社社员的屠杀,也是揭露到淋漓尽致的地步。当时的美国驻法大使埃利胡. 沃什波恩在一封给国务卿费什的函件中这样报告:“凡尔赛部队的所为和公社这些史无前例的暴行并无二致……杀戮、撕碎、刀刺、毒打、火烧那些男女老少,不管是有罪还是清白,这些政府军的所作所为将会玷污法国近代的历史,对这些行为负责的那些人的名字会被记录到人类暴行的清单上,让人性蒙羞……”
没读《美国人在巴黎》之前,我曾有疑问:在中国出版这样的书,讲美国人在巴黎,是不是会有读者?是不是有文化价值?阅读之后,答案自然就出来了,应该是肯定的。
美国和法国一直是中国人比较关注的两个大国。一个是当今的经济、军事超级强国,一个则是老牌的文化和历史大国。一个是我们要学习并且想赶超的,一个则是我们常常拿来做比较和衡量的。
当今的美国相比于中国是比较先进的,然而,在19世纪,相比于法国,美国的落后则是显而易见的,尤其在前半叶比较明显。故而当时有那么多美国人到法国学习和游历,来取经和寻找榜样,所以才有了这一段“伟大的历程”。一个有意思的例子是医学。19世纪初期,法国的医学研究、教学和实践要大大先进于美国,因此美国留学生中有相当多的人是来学医的。而到了19世纪下半叶,美国的医学就迎头赶了上来,国内的工作和研究条件明显改善,所以到巴黎留学的医科生也明显少了很多。
相比较20世纪最后20来年和本世纪十几年的中国人留学欧美的历史,当年美国人留法的历程确实可以提供一面镜子。19世纪的美国和当今的中国,同是比较落后的一方,应该向先进学什么,也是一目了然的。当年美国留学生与当今中国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态度,也是很有意思的讨论话题:美国留法学生对专业、对生活大多持积极态度,学习刻苦,生活简单,对故乡更是思念情切,拳拳报国之心明月可鉴;当然也有一些人耽于他乡优厚的生活条件,一心图谋在欧洲的发展和出名,这就不去说了。什么时候、什么国家都有那样的人嘛。
《美国人在巴黎》书中有一句话很是发人深省,再度游历法国的圣高登斯在信中告诉威尔.娄,回到巴黎是一段“美好的经历”,他发现了许多惊人的方面,尤其是,只是在这时候他才“发现我在多大程度上是美国人”。我想,这应该也是我们中国赴欧美的留学生的心声。
我是学法国文学的,20世纪80年代也曾留学法国,而且就是在巴黎待了4年多,在那里的左岸和右岸有过很多曲折的经历。归国后则在法国文学这方面做了很多的介绍、翻译、批评工作,算是小有成果吧。如今读到这本《美国人在巴黎》,自然会生出很多感叹,一言难尽。
而今天,我对麦卡洛这本《美国人在巴黎》的中译本所做的审阅和校改工作,则是又一个相关的小小成果。
这本书中有句话非常精彩,至少,它给我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我愿把它摘录在此:
一百多年前,亨利.亚当斯的曾祖父约翰.亚当斯独自一人在
美国人在巴黎:重现19世纪法国大变革时代历史全景(50余幅珍贵插图,普利策奖作者新作)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美国人在巴黎:重现19世纪法国大变革时代历史全景(50余幅珍贵插图,普利策奖作者新作)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美国人在巴黎:重现19世纪法国大变革时代历史全景(50余幅珍贵插图,普利策奖作者新作)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美国人在巴黎:重现19世纪法国大变革时代历史全景(50余幅珍贵插图,普利策奖作者新作)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很好 很喜欢 希望京东能够多搞一些图书优惠活动 推动全民阅读
评分装帧印刷都不错,好书就应该出精装版。
评分好书啊好书啊好书啊好书啊好书啊。。。
评分很好的经典
评分装帧印刷都不错,好书就应该出精装版。
评分经典书,买来留着备用,买不买是一回事,看不看是另一回事
评分装帧印刷都不错,好书就应该出精装版。
评分东西看着不错,物流很好。
评分东西很好,符合图片及商品介绍,不错的购物经历!
美国人在巴黎:重现19世纪法国大变革时代历史全景(50余幅珍贵插图,普利策奖作者新作)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