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文史研究者 本书是明代安徽宣城人沈有容编辑闽中显宦、名士赠与的应酬之作,卷末附有家言和作者自撰的《仗剑录》。由于作者以军职镇守地方长达四十余年,其间又经历平倭,反击蒙古侵略者、荷兰殖民者等战争,因此这些文字自然涉及晚明的政局和时局,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也是研究沈有容其人的重要史料。
此外,本书经李伟国先生(上海人民出版社总编、中国辞书学会顾问、上海史学会副会长等)全文审读。
内容简介
《泉州文库:闽海赠言》原分为六卷,始编于作者镇守晋江石湖时,直到镇守山东登莱时得以完成。多系当时闽中显宦、名士赠与的碑文、记文、序文、诗、赋等,卷末附有家言和作者自撰的《仗剑录》。
《泉州文库:闽海赠言》以方氏慎思堂影印本为底本进行点校,并补录了《仗剑录》。
作者简介
沈有容(1557—1627),字士弘,号宁海,安徽宣城(今宣州市)人。生于世宦之家,其祖父官至参议,父亲官至同知。他曾中武举,补授昌平右旗营千总,率兵转战南北长达四十余年,抵御蒙古、海盗、倭寇和荷兰殖民者的入侵,是晚明时期的一位爱国名将。编有《闽海赠言》。
目录
序
闽海赠言叙
闽海赠言序
沈将军闽海赠言序
凡例
闽海赠言卷之一
碑
海坛去思碑
嘉禾惠民碑
改建浯屿水寨碑
改建浯屿水寨碑
石湖爱民碑
靖海碑
石湖浯屿水寨题名碑
杨沈二公生祠碑
祠田碑
新建定海参将公署碑
署水标勋德碑
总理水军参府题名碑
闽海赠言卷之二
记
平东番记
赋东番捷
东番记
题东番记后
舟师客问
谕西夷记
却西番唁己
怀音记
闽海赠言卷之三
序
贺升浯屿钦总移镇石湖序
荡平海寇序
东番捕倭序
送擢浙江佥闸序
送擢浙江都闽序
送都阀浙江序
赠赴浙江都阃诗卷序
别赴浙江都阃序
定海新署落成序
赠晋登莱督府序
贺六十寿序
……
闽海赠言卷之四
闽海赠言卷之五
闽海赠言卷之六
闽海赠言卷之七
跋闽海赠言后
校点后记
精彩书摘
《泉州文库:闽海赠言》:
中国苦倭久矣,而闽泉郡为甚。泉与倭隔一海,可一苇而至。防御之道,惟于厦门设浯屿寨,以春秋耀吾军士,它无策。
曩倭肆毒祸延昊越,疮痍未起,迩悔罪,送被掳,归船突至郡桥之南。时观察信吾程公为郡,叹曰:“岂有丑虏卒来,如入无人之境,门户安在哉?”乃咨近地有可泊舟师,为吾郡藩篱者。而宛陵沈将军钦总浯屿,素遍览地形,乃以石湖宜寨状条陈甚悉,公遂俞之,具请当道,议欲移寨石湖。
石湖之民相率诣诉,曰:“石湖卢故无几,倚海捕鱼为生,寇来海上,则生计告讪,登岸蹂掠,则荼毒最先。虽然与其苦兵,宁苦倭。倭来有时,民度时而避之,彼不利吾土。寇至先时,载而浮之海,与寇相出役,俟其移他地而吾归焉;寇不来与非其时,耕耘捕鱼自如,于于卒岁。今欲建寨于此,恐将未必能缉,卒未必能听,又何以营造之故,一畚一镭皆呼之民,一鷄一蔬皆取之民。间有悍卒为虐,当道亦置之不问,民有逃之他郊耳。然则倭害有时,兵害恐其无已,无兵犹有石湖,有兵遂无石湖矣!”公曰:“卒之不缉,为律不申;律之不严,为将不信。吾为汝择信将,其以浯屿寨钦总沈徙镇焉。”众稍唯唯去,盖沈将军为浯屿有声,其止中贵人税米粟船,又所在禁奸缉盗,民德之久矣。于是石湖之议遂行,沈将军以浯屿徙镇石湖。
将军至,经营规画,不烦公帑,索军实,而营壁垣垒,井然有条,一畚一锸亦罔以烦民居,树旌蔽日,列戟如霜,俨乎千里长城。而又时时戒土卒,不得取民间一笠,摘一蔬。未几,杀贼海上,东番怀威。三年之间,鲸觎速遁,兵民缉睦,捕鱼耕耘,于于如故,盖悔将军之不早来,又虑将军为他重镇借去,继是者之不能如将军也。
乡之文学郭君某率父老造予,徵一言为记。予窃谓管子揣摩押阖之术,通于阴阳,兵之所向,举如飞鸟,动如雷霆,纠合之勋烂如,然其说独富民足国为先。故曰:“行其田野,视其耕耘,计其农事,而饥饱之国可知也。”夫民不足与守者,其城不固,众散而不收,则国为蚯墟。藉令沈将军一意训练,取必攻战,使居民不得享耕耘之利,弊至委而去之,虽有门户,不吾守矣,其能建纛树垒,击牛享士,驱丑虏海上哉?贰师出塞,直犁漠北,而在虚耗,物力不支;赵营平击先羌,条上便宜,故可知也。沈将军盖得之矣!今而后有石湖矣!微独滨海一方,泉郡之利,中国之障也,予今徵信吾公知人也。
予昔意将军为将家子,乃其行事彬彬儒者,后知为先辈宛陵少林公犹子,气节相传,厥有自来。谢太傅雅度,坐消桓司马之胆,而玄、石二子,淝水之捷,八公山草木皆兵,彼其授受秘算,直屐履间哉,宜沈氏之有将军也。继是者而皆将军,风声鹤唳,倭不敢复窥中原矣。予已雅慕将军,而因石湖人士之悦也,遂欣然而为之记。
沈将军名有容,号宁海,宁国府宣城县人,今为钦依把总,镇石湖镇。
……
前言/序言
泉州建制一千三百多年,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古代海外交通的重要港口。“比屋弦诵,人文为闽最”,素称海滨邹鲁、文献之邦。代有经邦纬国、出类拔萃之才,欧阳詹、曾公亮、苏颂、蔡清、王慎中、俞大猷、李贽、郑成功、李光地等一大批杰出人物留下了大量具有历史、文学艺术、哲学、军事、经济价值的文化遣产。据不完全统计,见载于史籍的着作家有一千四百二十六人,着作多达三千七百三十九种,其中唐五代二十九人三十二种,宋代二百人三百九十一种,元代二十一人四十种,明代五百三十六人一千五百八十五种,清代六百四十人一千六百九十一种;收入《四库全书》一百一十五家一百六十四种,《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五十六家七十四种,《续修四库全书》十四家十七种。二〇〇八年国务院颁布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属泉人着述、出版者十三种。遗憾的是,虽然泉州典籍赡富,每一时代都有一批重要着作相继问世,但历经岁月淘汰、劫难摧残,加上庋藏环境不良,遗存至今十无二三,多成珍籍孤本。这些文化遗产,是历史的见证,是泉州人民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财富,亟待抢救保护,古为今用。
对泉州地方文献的搜集与整理,最早有南宋嘉定年间的《清源文集》十卷,明万历二十五年《清源文献》十八卷继出,人清则有《清源文献纂续合编》三十六卷问世。这些文献汇编,或已佚失,或存本极少。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泉州成立“晋江文献整理委员会”,准备整理出版历代泉人着作,因经费短缺未果。八十年代,地方文史界发起研究“泉州学”,再次计划编辑地方文献丛书,可惜后来也因为各种条件的限制,其事遂寝。但是这两次努力,为地方文献丛书的整理出版做了准备,留下了珍贵的文献资料和书目汇编。
二〇〇五年三月,中共泉州市委、泉州市政府决定将地方文献丛书出版工作列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一项文化工程。翌年,正式成立“泉州地方典籍《泉州文库》整理出版委员会”,着手对分散庋藏于全国各大图书馆及民间的古籍进行调查搜集,整理出《泉州文库备考书目》二百六十七家六百一十四种,以后又陆续检索出遗漏书目近百家一百八十余种。经过省内外专家学者多次论证,最后筛选出一百五十部二百五十余种着作,组成一套有一定规模、自成体系、比较完整,可以概括泉人着作风貌、反映泉州千余年文化发展脉络的地方文献丛书,取名《泉州文库》,二〇一一年起陆续出版发行。
整理出版《泉州文库》的宗旨是:遵循国家的文化方针政策,保护和利用珍贵文献典籍,以期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提高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增强文化软实力,为泉州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泉州文库》始唐迄清,原着点校,收录标准着眼于学术性、科学性、文学性、地域性、原创性、权威性,具有全国重要影响和著名历史人物的代表作优先。所录着作涵盖泉州各县(市、区),包括金门县及历史上泉州府属同安县,曾在泉州任职、寄寓、活动过的非泉籍人氏的作品,则取其内容与泉州密切相关的专门着作。文库采用繁体字横排印刷,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历史、地理、哲学、宗教、军事、语言文字、文化教育、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领域,其中不乏孤稀珍罕旧槩秘笈,堪称温陵文献之帜志。
值此《泉州文库》出版之际,谨向各支持单位、个人和参加点校的专家学者表示诚挚的感谢!由于涉及的学科和内容至为广泛,工作底本每有蛀蚀脱漏,加之书成众手,虽经反复校勘,但限于水平,不足或错误之处还是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教。
泉州文库:闽海赠言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泉州文库:闽海赠言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