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推薦一:繼《激蕩三十年》之後,吳曉波溯流而上,《跌蕩一百年》書寫中國企業100年大起大落、是非變遷。
推薦二:《跌蕩一百年》,瞭解中國百年崛起,一部不容錯過的史詩般作品。
推薦三:中國圖書評論學會“2009年度十大圖書”之一
內容簡介
《跌蕩一百年》是繼《激蕩三十年》之後,吳曉波溯流而上,再寫中國企業100年。瞭解中國百年崛起,這是一部不容錯過的史詩般作品。
上捲敘述1870—1937年的中國企業變革。作者希望從曆史中找到答案:當今中國企業傢的成長基因及精神素質是怎麼形成的?它是三十年的産物,還是應該放在一個更為悠長的曆史寬度中進行審視?在三十年乃至百年的中國進步史上,企業傢到底扮演瞭一個怎樣的角色?從曾國藩、李鴻章、盛宣懷、鄭觀應,到張謇、榮傢兄弟、孔宋傢族,尋找中國商業進步的血脈基因。作者從一個特殊角度記錄中國企業的發展曆史,既有文獻價值,又有生動故事,洋溢著理想主義的光芒、英雄主義的魅力和浪漫主義的情懷!
下捲重新梳理瞭1938—1977年的中國企業史和商業變革。作者按照編年體的形式記述瞭中國抗日戰爭時期、抗日戰爭勝利以後、解放戰爭時期以及新中國成立後,直至中國改革開放時期之前40年的中國商業史。作者試圖在這些特定的曆史背景下探尋中國商業人物和企業的成長基因、精神素質以及發展脈搏。在悠長的曆史寬度中如何審視中國的商業發展?在百年的中國進步史上,企業傢到底扮演瞭一個怎樣的角色?
作者簡介
吳曉波
知名財經作傢,巴九靈新媒體、藍獅子財經齣版創始人,常年從事中國企業史和公司案例研究。著有《大敗局I》和《大敗局II》、《激蕩三十年》、《跌蕩一百年》、《浩蕩兩韆年》、《曆代經濟變革得失》等廣具影響力的財經類經典暢銷書,著作兩次入選《亞洲周刊》年度十大好書。
2014年在微信、愛奇藝等內容平颱開設自媒體“吳曉波頻道”,微信公眾號訂閱用戶超過300萬,是國內數一數二的個人財經類自媒體之一。
2016年在微信、喜馬拉雅FM推齣付費音頻會員服務“每天聽見吳曉波”,現已有超過40萬付費用戶。
精彩書評
中國是19世紀以來,世界上重要的經濟新聞的産生地。吳曉波像一個勤奮的論文寫作者一樣,從堆滿曆史灰塵的報刊裏,尋找被遺忘的人物與紛爭,描繪瞭中國崛起的秘密。
——英國《金融時報》
關於中國企業種種不可思議的事跡,散布在漫長的曆史中。吳曉波花費數年時間,將它們一一拾起,把一段由感性、零碎、個人觀察組成的曆史進行瞭係統化的描述,在浩如煙海的陳舊信息中,梳理齣瞭曆史的脈絡。
——《南方周末》
在中國詭譎多變的商業戰場裏,企業起起落落乃是常態,能經得起時間淬煉的企業必有值得稱道之處,然而外人對於中國企業的興衰常有霧裏看花之感。吳曉波的企業史作品無疑替我們開啓瞭一扇門,以一個又一個商業(公司)發展與掙紮的細節,道盡瞭中國企業所擁有的無限契機,以及在發展道路上的崎嶇。
——颱灣 《中國時報》
在今天的財經書市上從來不乏企業的傳記,但它們總過於和寫作對象接近,公正而審視的企業史著作依然匱乏。吳曉波的創作在很大程度上滿足瞭這一期待,他筆下的企業史能讓讀者獲得一種冷靜的激情。
——《21世紀經濟報道》
吳曉波把目光聚集在方興未艾的企業史上,他筆下寂寞韆年的男主角——企業傢粉墨登場後,企業史的概念得到瞭市場認可,而他的作品也成為瞭草莽英雄傳。
——《中國經營報》
吳曉波以一種好奇者的單純撲入中國曆史變革的復雜曆程中,適時結閤當年的世界“風雲”,麵對中國遭遇的各種“氣候”,把握在各色“風雲”和“氣候”當中齣現的特定情境。他具有相當的人文思辨,往往能迴歸人性本源進行解構,大浪淘沙,盡收眼底,興衰成敗,皆入囊中。
——《新京報》
目錄
(上)
前言:尋找一個“下落不明”的階層
第一部 1870—1910 留著“辮子”的洋務運動
1870 未死將生的時刻
【企業史人物】 太保赫德
1875 買辦救國
【企業史人物】 買辦世傢
1884 盛宣懷奪權
1894 狀元辦廠
【企業史人物】 一代“商父”
1900 國變中的商人
【企業史人物】 北方一周
1905 立憲急先鋒
第二部 1911—1927 唯一的“黃金年代”
1911 在革命的炮火中
【企業史人物】 百貨四子
1915 作為抵抗的商業
【企業史人物】 棉花天王
1919 廣場背後的人
1924 工商決裂
1927 悲劇之月
【企業史人物】 菊生印書
第三部 1928-1937 國傢主義的迴歸
1929 商人的抗爭
1932 救亡的經濟
【企業史人物】費的眼睛
1935 大收編
【企業史人物】 嘉庚助學
1937 沉船與拯救
【企業史人物】 南洋兄弟
人物索引
(下)
第四部 1938-1948:抗戰與掙紮
1938年 怪亂的“孤島”
【企業史人物】江村經濟
1941年 大後方
【企業史人物】李氏難題
1944年 此消彼長的中國
【企業史人物】定縣實驗
1945年 接收之亂
【企業史人物】
1948年 最後的“打虎”
第五部 1949-1958:沸騰的開局
1949年 兩陳馴滬
【企業史人物】相紙之父
1950年 改造的浪潮
【企業史人物】英東“走私”
1953年 “156工程”
【企業史人物】工廠798
1956年 “絕種”
1958年 趕英超美
第六部 1959-1977:以“革命”的名義
1959年 最苦難的三年
【企業史人物】單乾專傢
1964年 秘密的三綫
1966年 造反與浩劫
1972年 最後的冰期
1976年 轉摺的前夜
【緻謝】
人物索引
聲明
精彩書摘
公元1869年7月7日,同治八年農曆五月二十八日深夜,保定府直隸總督衙門的後花園。清帝國聲望最隆、權勢最熏的漢族大臣曾國藩與他的門客趙烈文秉燭夜談,睏坐愁城。
在過去的16年裏,曾國藩靠團練湘軍起傢,“清剿”瞭南方的太平天國(1851-1864),將一個看上去即將覆滅的帝國重新拉迴到正常的軌道上,甚至還齣現瞭一個小小的“同治中興”。上年,他由兩江總督調任更為重要的直隸總督,可謂聖眷正隆。但是,進入中央樞紐之後,他纔真正意識到國傢的頹敗遠遠超過自己原來的預料,根爛葉敗,國政匡廢,朝中根本沒有可以力挽狂瀾之人。他對趙烈文說,當今之世已是“民窮財盡,恐有異變”,“吾日夜望死,憂見宗之隕”。
19世紀中後期的中國,到處充滿瞭帝國斜陽的憂傷。在過去的2000多年裏,盡管它也時常被戰爭、飢荒、瘟疫和暴政所睏擾,不過,卻始終有著一份與生俱來的從容。遼闊的疆域、強大的文化凝聚力讓它具備瞭一種獨特的自我愈閤能力,它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的恐慌、破敗和孤立。1839年,兩廣總督林則徐在廣東禁煙,次年,英國艦隊攻擊廣州,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清軍潰敗。中英開戰之時,國人對英人瞭解之偏缺讓人咂舌。中方主將林則徐認定英國士兵的膝蓋是不會彎麯的,因此隻長於海戰,一登岸來就”一僕不能復起”,任人宰割。他在1839年9月給道光皇帝的奏摺中寫道,“夷兵除槍炮之外,擊刺步代俱非所嫻,而腿足裹纏,結束嚴密,屈伸皆所不便,若至岸上更無能為,是其強非不可製也。”林大人已是舉國最“開化”的官員,以此“知彼”,焉能不敗?1842年8月,中英《南京條約》在一艘叫做“皋華麗”號的英艦上簽署,清廷割讓香港、開放通商口岸並賠償巨款。從這個原本稱為“萬年條約”的不平等條約開始,中國步入瞭屈辱的100年。在一個陌生的、冉冉升起的外域文明麵前,一嚮自大的帝國突然變得無比的驚惶和不自信。
1872年3月20日,曾國藩在抑鬱中病逝。半年後的9月15日,《紐約時報》刊登瞭一條“舊金山來電”,報道第一批中國政府派送的留學生坐船到瞭美國。新聞稱:“昨天到達這裏的30名中國學生,他們都是很勤奮和優秀的小姐和紳士,容貌俊秀,要比任何在這之前到美國訪問過的中國人都好看得多。有三名身為中國官員的教師陪同他們。朝廷撥齣100萬美元用於這些學生的教育。”這條快電有兩個小小的錯誤,首先,30名俊秀的少年都是男孩,或許因為他們留著辮子,所以實在很難進行辨認。其次,他們也不是經過精心選拔的、最優秀的中國少年,30人中有24個來自廣東,其中更有多名都來自香山鄉村。事實上,負責選拔事務的官員根本找不到願意讓孩子遠渡重洋去留學的富足傢庭,隻好在南方勉強湊到瞭一些貧窮子弟。臨行之前,所有孩子的父親都要在一張寫明“倘有疾病生死,各安天命”的齣洋證明書上畫押簽字。在這些學生中,日後最齣名的是修建瞭京張鐵路的“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
無論如何,這是一個標誌性的開放事件,就好比整整106年後,當再度打開國門的時候,中國也在第一時間嚮美國派齣瞭第一批留學生。
曾國藩沒有親眼看到帝國的崩潰。不過,在生命的最後幾年裏,這位纔智卓越的湖南人一直在做一件比擊潰太平天國更具有長遠意義的事情-他和他的同黨們試圖讓暮靄中的國傢重新振奮起來。嚮美國委派留學生就是他臨終前最後批準的計劃之一。這是一項更為龐大的復興工程中的一小部分,這個工程日後被稱為“洋務運動”,它便是中國近代企業的起源。
洋務運動的啓竈,先是與鎮壓各地民變的軍事活動有關。早在1855年,起兵不久的曾國藩就在江西設立瞭小型兵工廠,1861年,又在安徽安慶建瞭兵工廠和船塢。1862年,他從官庫中調齣6.8萬兩現銀交給35歲的容閎,派遣他前往美國購買建造兵工廠所需設備。容閎齣生於澳門附近的貧窮傢庭,少年時被教會學校送進著名的耶魯大學讀書,是第一個畢業於美國高校的中國人。他赴美期間途經正在修建中的蘇伊士大運河,預感世界將被打通。
1864年5月,曾國藩最得力的助手、江蘇巡撫李鴻章在一份奏摺中說:“鴻章以為中國欲自強,則莫如學習外國利器;欲學習外國利器,則莫如覓製器之器,師其法而不必盡用其人。欲覓製器之器與製器之人,則或專設一科取士。士終身懸以富貴功名之鵠,則業可成、藝可精,而纔亦可集。”此議不但提齣要學習西方,還試圖修改韆年科舉製度的取士標準,在當時十分驚世駭俗。
1865年,中國第一艘實用蒸汽船“黃鵠”號建造成功。同年,蘇淞太道道員丁日昌在上海虹口購買瞭美商開辦的旗記鐵廠,李鴻章又將丁日昌原來開辦的炮局及總兵韓殿甲的炮局並入,並新配備瞭容閎在美國購買的一批機器,曾、李兩人由此正式奏請成立“江南製造總局”。李鴻章在9月20日寫瞭一份很長的奏摺《置辦外國鐵廠機器摺》,詳細說明開辦此廠的重要性。他認為“機器製造一事,為今日禦侮之資,自強之本”,而且現在製造的機器是為軍事所用,日後一定運用普及,“洋機器於耕織、刷印、陶埴諸器,皆能製造,有裨民生日用,原不專為軍火而設”。他甚至預言道,“臣料數十年後,中國富農大賈必有仿造洋機器製作以自求利益者。”
……
前言/序言
總序
“曆史沒有什麼可以反對的。”
1959年春,時任團中央書記的鬍耀邦到河南檢查工作。一日,他到南陽臥龍崗武侯祠遊覽,見殿門兩旁懸掛著這樣一副對聯:“心在朝廷,原無論先主後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陽南陽。”鬍耀邦念罷此聯後,對陪同人員說:“讓我來改一改!”說完,他高聲吟誦:“心在人民,原無論大事小事;利歸天下,何必爭多得少得。”
曆史在此刻穿越。兩代治國者對朝廷與忠臣、國傢與人民的關係進行瞭不同境界的解讀。
中國是世界上文字記錄最為完備的國傢,也是人口最多、疆域最廣、中央集權時間最長的國傢之一,如何長治久安,如何保持各個利益集團的均勢,是曆代治國者日日苦思之事。兩韆餘年來,幾乎所有的政治和經濟變革均因此而生,而最終形成的製度模型也獨步天下。
在過去十年裏,我將生命中最好的時間都投注於中國企業曆史的梳理與創作。在2004年到2008年,我先是完成並齣版《激蕩三十年》上、下捲,隨後在2009年齣版《跌蕩一百年》上、下捲,在2011年底齣版《浩蕩兩韆年》,在2013年8月齣版《曆代經濟變革得失》,由此,完成瞭從公元前七世紀“管仲變法”到本輪經濟改革的整體敘述。
就在我進行著這一個漫長的寫作過程之際,我們的國傢又處在一個重要的變革時刻,三十餘年的改革開放讓它重新迴到瞭世界舞颱的中央,而同時,種種的社會矛盾又讓每個階層的人們都有莫名的焦慮感和“受傷感”。
物質充足與精神空虛、經濟繁華與貧富懸殊、社會重建與利益博弈,這是一個充滿瞭無限希望和矛盾重重的國傢,你無法“離開”,你必須直麵。
如果把當代放入兩韆餘年的曆史之中進行考察,你會驚訝地發現,正在發生的一切,竟似曾相遇,每一次經濟變法,每一個繁華盛世,每一迴改朝換代,都可以進行前後的印證和邏輯推導。我們正穿行在一條“曆史的三峽”中,它漫長而麯摺,沿途風景壯美,險灘時時齣現,過往的經驗及教訓都投影在我們的行動和抉擇之中。
我試圖從經濟變革和企業變遷的角度對正在發生的曆史給予一種解釋。在這一過程中,我們將一再地追問這些命題,中國的工商文明為什麼早慧而晚熟?商人階層在社會進步中到底扮演瞭怎樣的角色?中國的政商關係為何如此僵硬而對立?市場經濟體製最終將以怎樣的方式全麵建成?在“中國特色”與普世規律之間是否存在斡鏇融閤的空間?
我的所有寫作都是為瞭一一迴答這些事關當代的問題。現在看來,它們有的已部分地找到瞭答案,有的則還在大霧中徘徊。
我不能保證所有的敘述都是曆史“唯一的真相”。所謂的“曆史”,其實都是基於事實的“二次建構”,書寫者在價值觀的支配之下,對事實進行邏輯性的鋪陳和編織。我所能保證的是創作的誠意,20世紀60年代的“受難者”顧準在自己的晚年筆記中寫道:“我相信,人可以自己解決真善美的全部問題,哪一個問題的解決,也不需乞靈於上帝。”他因此進而說:“曆史沒有什麼可以反對的。”既然如此,那麼,我們就必須拒絕任何形式的先驗論,必須承認任何一切社會或經濟模式的演進,都是多種因素——包括必然和偶然——綜閤作用的産物。
對於一個國傢而言,任何一段曆史,都是那個時期的國民的共同抉擇。很多人似乎不認同這樣的史觀,他們常常用“被欺騙”、“被利用”、“被濛蔽”等字眼來輕易地原諒當時的錯誤。然而,我更願意相信易蔔生說過的一句話:“每個人對於他所屬於的社會都負有責任,那個社會的弊病他也有一份。”
是為總序。
吳曉波企業史 跌蕩一百年:中國企業1870—1977(十年典藏版)(套裝共2冊)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吳曉波企業史 跌蕩一百年:中國企業1870—1977(十年典藏版)(套裝共2冊)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