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新獲墓誌二〇一五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洛陽新獲墓誌二〇一五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洛陽新獲墓誌二〇一五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齊運通,楊建鋒 編

下載链接在页面底部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4-05-19

商品介绍



齣版社: 中華書局
ISBN:9787101118049
版次:1
商品編碼:12201740
品牌:中華書局
包裝:精裝
開本:8開
齣版時間:2017-02-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447
正文語種:繁體中文

洛陽新獲墓誌二〇一五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类似图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相关書籍





書籍描述

編輯推薦

1. 本書為洛陽近年齣土墓誌拓片的一次結集齣版,所收墓誌拓本均一誌一圖(部分墓誌附有墓誌蓋),並附錄墓誌邊飾,為學術研究提供瞭豐富的新史料。

2. 墓誌拓本著錄信息豐富。包括:墓誌首題,墓誌撰、書、刻者名錄,墓誌原石的實際尺寸、書體、行款,誌蓋的書體、行款,誌主卒年、年齡及入葬時間。

內容簡介

  《洛陽新獲墓誌 二〇一五》,收錄近年來洛陽及周邊地區新齣土的墓誌(墓莂、經幢、鎮墓石)拓本,凡398方。計東漢7方、西晉2方、北魏(含東魏、西魏)23方、北齊7方、北周5方、隋16方、唐(含周、燕,五代後梁、後晉、後周)312方、宋21方、金1方、元4方。其紀年起自東漢永初元年(107),訖元至治元年(1321)。本書所收墓誌之價值,涉及政治、軍事、民族、文學、傢庭、宗教、藝術等諸多領域,多可補正史之缺;一些墓誌書法精美,筆法講究,堪稱佳構。

作者簡介

  齊運通,筆名齊淵,1945年生,河南洛陽人。上世紀七十年代末調入洛陽博物館工作,整理館藏民國著名金石傢郭玉堂先生捐贈珍稀拓本,1988年拜古書畫鑒定專傢劉九庵先生為師,從事文物工作四十年。退休後,緻力於石刻與拓本的收藏,並創辦瞭洛陽九朝刻石文字博物館。已編纂齣版《洛陽新見墓誌(宣紙版原大)》(上海古籍齣版社)、《洛陽新獲七朝墓誌》(中華書局)等。

  楊建鋒,石刻拓本收藏傢。

內頁插圖

目錄

序 言

一 東漢魏硃磚誌 永初元年(一〇七)十二月二十八日

二 東漢兒潘磚誌 永初六年(一一二)正月十八日

三 東漢趙昌磚誌 永初六年(一一二)十二月二十七日

四 東漢陳唐磚誌 永初七年(一一三)正月十二日

五 東漢徐河磚誌 元初元年(一一四)七月十六日

六 東漢宋建磚誌 元初六年(一一九)二月三日

七 東漢王勤磚誌 元初六年(一一九)五月六日

八 西晉周褚磚誌 太康九年(二八八)十月二十五日

九 西晉彭夫人李氏磚誌 建興五年(三一七)三月二十七日

一〇 北魏王遇墓誌 正始元年(五〇四)十月二十四日

一一 北魏蘇?墓誌 正始二年(五〇五)十一月十八日

一二 北魏王晧墓誌 延昌元年(五一二)十一月二十二日

一三 北魏韓夫人輿氏墓誌 熙平元年(五一六)十一月二十二日

一四 北魏裴敬墓誌 熙平二年(五一七)三月十一日

一五 北魏張徹墓誌 正光六年(五二五)二月九日

一六 北魏趙億墓誌 孝昌二年(五二六)十一月八日

一七 北魏李劌墓誌 孝昌二年(五二六)十二月十二日

一八 北魏徐起墓誌 武泰元年(五二八)正月十五日

一九 北魏元顯墓誌 建義元年(五二八)八月二十四日

二〇 北魏王導墓誌 永安元年(五二八)十月二十二日

……

三九五 元田大成墓誌並蓋 至元十二年(一二七五)四月二十日

三九六 元張楫墓誌 至元十二年(一二七五)十一月初七日

三九七 元範祖文墓誌並蓋 大德四年(一三〇〇)正月二十日

三九八 元張文玉墓誌並蓋 至治元年(一三二一)十一月一日

墓誌邊飾

後 記

前言/序言

洛陽新獲墓誌 二〇一五

序言


陳尚君


  齊運通先生繼《洛陽新獲七朝墓誌》以後,繼續尋訪搜覓,曆時五年,所得近四百方,與前書等,續編為本書,仍囑我為序。我因得機緣先期見到此批珍貴墓石而感到欣喜,更感佩齊先生持續努力、不計得失之可貴精神,乃允寫下先期閱讀的感受,與學友分享。

  洛陽號稱九朝古都,從東漢到五代時期的近韆年時間,尤稱鼎盛。無數的曆史悲喜劇曾在此上演,寫下中國曆史最輝煌的一頁。雖然王朝更疊,人事興廢,戰爭頻仍,生民塗炭,但代錶那個時代文化精神和價值取嚮的士族群體,卻始終堅守禮法規矩,保持文化品位,守護傢族延傳,發弘人文榮光。無論政治險惡,外族入主,生存受製,禮樂崩壞,士族之文化追求始終沒有中斷。當年之一切,包括都市繁榮,宮殿壯美,衣冠富華,詩文綺麗,雖然都僅留下若乾斷片,仍能引起後世人們無窮之想象與追慕。真正能夠相對豐富地保留至今,完整記錄當時文采風流的,則是當年作為喪葬文化一部分的石刻碑誌——曆經韆年風霜,依然頑艷如故。洛陽周邊以北邙為中心的群山,由於當年被眾多士族選為傢族壽穴,承擔瞭保存這批文化瑰寶的責任。齊運通先生世居洛陽,曾擔任洛陽文化部門的職務,本人又是國內文物鑒定方麵知名的專傢,利用他的地方資源和學術優勢,承擔本書珍貴文獻搜訪和編輯的責任,確屬齣色當行,責無旁貸。

  本書所收,東漢七方,西晉二方,北魏二十三方,北齊七方,北周五方,隋十六方,唐三百零七方,後梁二方,後晉一方,後周二方,宋二十一方,金一方,元四方,總計三百九十八方,規模與《洛陽新獲七朝墓誌》相當。其中絕大部分齣土於洛陽及其周圍數縣,也有少數為西安、成都、濟南所齣者。

  本書所收墓誌之價值,涉及政治、軍事、民族、文學、傢庭、宗教、藝術等諸多領域,就我粗略之閱讀,覺得可以重點介紹以下一些內容。

  《大周故汝南郡王墓誌》(頁一三八),誌主李隆悌,是睿宗第六子,長安二年(702)卒時年方十一歲,即比玄宗李隆基小七歲。以往僅知睿宗有五子,此誌提供瞭其傢的一些新情況,對瞭解當時還是“大周相王”的睿宗一傢在武後後期的生存狀況,也具價值。

  李齊之墓誌,是天寶間難得的大誌。誌題《唐故銀青光祿大夫延王傅上柱國李公墓誌文並序》(頁二一一),誌主之生平和業績皆不算非常重要,但因墓誌撰於天寶九載(750),正是李林甫在相位最權勢煊赫的時候。墓誌稱誌主是“我開元皇帝四從叔,我相國晉公五從兄”,晉公即李林甫,齣自宗室中長平王叔良一支,本屬宗室中之疏支,但作者偏要將其世係與玄宗和李林甫一並牽扯進來,恰可見李林甫之權勢炙手可熱。其次述及鄭王房在天寶間人物之輝赫,如雲:“硃戟森門,黃金橫帶,公瓊昆玉友,其麗不億,荀氏賈門,莫之伉也。季弟齊物,河南尹;堂弟齊古,國子祭酒;暐,中書捨人兼檢校禮部侍郎;曄,庫部郎中;旰,贊善大夫。而日晏罷朝,鵷鸞成列,雞鳴入覲,羔鴈為行,盛矣哉!”作者不自覺地賞嘆鄭王房人物之盛,恰顯示李林甫用事時,大力擢拔宗室人物之情況,至於其間是否忌犯玄宗之敏感,作者似完全沒有考慮。墓誌揭示的這些內容,恰為李林甫一死立即被清算埋下瞭伏筆。墓誌還提到齊之任東陽太守時,有妖僧左道惑眾,遭齊之捕殺,也可補史闕。

  崔德元《唐秘書省校書郎薛公夫人濮陽吳氏墓誌銘並序》(頁二四一),誌主為代宗吳後兄吳湊之女,墓誌記載其先世“不居顯位”,後父亦僅為益州郫縣丞,因接姻皇傢而漸次通顯,是有關此一外戚傢庭之重要記錄。書者署“兄士矩書”,時為貞元九年(793),似在入仕前,恰與史籍言其早具文學,喜與豪英遊相印證。

  本書所收《大唐故雍州明堂縣尉贈懷州長史司馬府君墓誌銘並序》(頁一五六),則保存瞭武後末至玄宗初十分活躍的司馬氏傢族的譜係綫索。《元和姓纂》捲二已載此一支齣晉汝南王亮之裔孫,北魏時則有司馬裔,有庾信《司馬裔碑》可參。本誌則載曾祖侃、祖運、父玄祚之曆官,與前此已見司馬銓、司馬望墓誌可互參。本誌載誌主司馬邵字希奭,以往因其以字行而不知本名。所敘其生平完整,但不涉重要事件,較重要的是有關其子司馬鍠的一節:“嗣子鍠,纔妙識精,樹德崇懿,學通王霸,時許管樂,粉澤人極,藏太史之書;緝熙帝道,燭名臣之奉。至長安中,曆鳳閣捨人。神龍之初,授中書侍郎,兼掌銓序。聲華碩茂,朝莫與京。中宗孝和皇帝每多府君之翼子,恨不同時,乃下優製,追贈懷州長史。”追贈父官是子官顯後之常製,但因司馬鍠在兩《唐書》無傳,此段敘事尤重要。補充一句,著名道士司馬承禎,與司馬鍠傢族為近支,其在此間之活躍,不能說與之毫無乾係。

  徐浩撰並書《唐故英武軍使開府儀同三司試太常卿上柱國蕭國公贈靈州大都督論公墓誌銘並序》(頁二三一),寫成於建中二年(781)十一月末,較著名的《不空禪師碑》還晚半個月,寫成於這位盛唐最著名書法傢去世前五個月,也是他今知最後的書跡。這一年他七十九歲,雖已年邁,但因結束長期貶外的生活迴到京城,心情愉快,無論文章之風采或是筆力之遒勁,都達到一生之巔峰。以往《不空禪師碑》流傳很廣,作為徐浩的代錶作廣受習臨。這方《論公墓誌銘》的發現,在書法史上意義極其重大。同時,本方墓誌所涉史實也極其重要。誌主論惟貞,先世為吐蕃大姓,纍世為相。吐蕃稱宰相為論,因以為姓。其祖父論弓仁,武後聖曆間以所部七韆帳歸化,開元間官至朔方副大使,其族始大。張說撰《論弓仁碑》敘述較詳。安史之亂發生時,其父論誠節率諸子從朔方軍,至靈武守蹕肅宗,並在平定叛亂中發揮瞭重要作用。本誌對此有詳盡敘述,摘錄如下:

  肅宗之巡右地也,勁自朔方,持先將軍錶於豐安,迎覲至靈武,參佐命勛,因茲賜名。遷中大夫、衛尉少卿,充綏銀等州召募使。浹辰之內,得一韆餘人,有詔同關內節度副使。扈蹕至鳳翔府,授光祿卿,充元帥先鋒討擊使,屯於岐陽,與郭英乂、王思禮等分壓東寇,破青渠陣。遷正議大夫、鴻臚卿。自是渥賚日融,纍戡大敵。收西京,力戰於澇水;復東夏,決命於陝郛。再清函洛,遷金紫光祿大夫、殿中監,充朔方節度左卅將。太尉李光弼鏇軍之守河陽也,逆賊周贄以鐵騎十萬掩跡來攻,疲軍未寜,強寇四閤,乃命公以五韆勁甲齣定眾心。於是執律受旗,結誠葉氣,齣入交命,前無正鋒,乘勢縱師,大潰凶逆,戮屍獲醜,全虜不遺,再堅河陽。由此一戰,特授開府儀同三司,封壽昌縣開國伯。又下河內,授太常卿,進封縣侯,食邑一韆戶。

  所述肅宗在馬嵬分軍至靈武自立過程中,得到朔方軍的迎立和鼎力支持,論誠節父子與名將郭英乂、王思禮等為收復兩京,討平叛亂,建樹甚偉。李光弼守河陽更屬安史平叛之關鍵戰役,本誌的敘述極其重要。周贄為史思明部下名將,《安祿山事跡》載史在洛陽將櫻桃分賜周贄與子朝義,並附詩:“櫻桃一籠子,半赤一半黃。一半與懷王,一半與周贄。”手下告若以後二句互乙,即能押韻,史怒曰:“韻是何物?豈可以我兒在周贄之下!”也可見周贄在叛軍中的地位。自《太平廣記》捲四九五引《芝田錄》以下,其名或作周至,《舊唐書`李光弼傳》作周摯,得墓誌可得判定。還特彆要指齣的是,論惟貞身後,他的二弟在中唐平叛中也建立殊勛。季弟惟明,建中間任慶州刺史。朔方軍亂,他率兵三韆赴難,授右金吾大將軍,“伏義討逆,摧殄凶徒”(《文苑英華》捲九〇九呂元膺《驃騎大將軍論公神道碑》),貞元初得授鄜坊節度使。仲弟惟賢,安史平叛間也屢有戰功,雖後纏綿病榻數十年,朝廷一直給以禮遇。更難得的是,論惟明在德宗歸京時,獻詩陳賀:“豺狼暴宮闕,叛徒淩丹墀。花木久不芳,群凶亦自疑。既為皇帝枯,亦為皇帝滋。草木尚多感,報恩須及時。”是迄今歸化吐蕃人存世之唯一完整漢詩(另有名悉獵參與中宗時聯句),也可見其歸唐後漢化之程度。

  陳州苻氏從唐末起傢,貫穿五代而入宋,逾二百年始終保持榮盛,類似傢族似乎不多。本書所收《大周故楚州防禦使武都郡苻府君墓誌並序》(頁三七二)是今見該傢族墓誌中最早的一方,內容極其珍貴。誌題雖然稱為“大周”,僅因誌主苻彥能歿於顯德六年(959)九月,至次年二月入葬時,宋王朝已經建立,墓誌迴避瞭這一事實,頗可玩味。本誌中有“次女即大漢故陳王夫人也”一句,透露瞭此一周、宋外戚世傢另一條隱秘的婚姻綫索。陳王即後漢高祖劉知遠幼子劉承勛,在漢隱帝遇難後,群臣曾有擁立陳王的考慮,但因陳王病重而放棄。彥能兄彥卿有二女先後為周世宗皇後,另女則為宋太宗皇後,正因為這層原因,這一傢族入宋仍長期保持繁榮。婚姻是一種維係傢族發展之重要手段,世事劇變,難以逆料,多方交結,廣備機緣,會增加成功的機率。苻氏與劉漢結姻的記錄,不僅可以解釋苻彥能在劉知遠河東舉兵後,徑赴中牟迎接之原因,更足揭示此一傢族廣結人緣之內幕。誌雲:“以河東外結戎虜,入寇邊陲,命公為先鋒都監。時世祖親徵,公先率前茅,直抵高平之陣。及賊破,嘉其功,又授公澤州防禦使。”指其顯德元年世宗即位後不久親徵高平之戰的情形。本誌兩次稱周世宗為世祖,原因不明。苻彥能卒於顯德六年九月二十九日,時世宗去世後三個月,恭帝以幼主嗣位;葬於次年二月十四日,即陳橋兵變後之次月,是時宋王朝已經建立,墓誌沒有提及。由於兩《五代史`恭帝紀》部分較簡略,重要的事實失錄太多,本誌雖然涉及中樞部分內容不多,因適當興替之際,仍可重視。此外,這一傢族本姓苻,即為十六國前秦氐族苻氏之後人,在宋初之幾方墓誌中,皆作此字。但入宋後史籍都稱符氏,隱約透露齣在宋代尊夏攘夷風潮中,鬍姓諸族刻意隱身附漢之事實。

  韓汯,是玄宗相韓休之子,代宗相韓滉之兄,但《舊唐書`韓休傳》僅以“上元中為諫議大夫”一句帶過,至其生平不為世知。本書收有韓汯夫婦墓誌(頁二二五、二五七),其中較重要的內容,一是他在開元中曾獻《南郊頌》而改左補闕。二是天寶中以親纍貶南陽郡司戶,後以本官充翰林學士。已故傅璿琮先生著《唐翰林學士傳論》沒有考及韓汯,可據補。三是安史亂起,肅宗靈武即位後,密詔他赴行在,授考功員外郎,專知製誥。但為權臣所惡,除禮部郎中,又齣為資陽太守。後徵為諫議大夫,但因病未赴任,卒年六十六。杜甫詩有《寄韓諫議注》,陶敏《全唐詩人名匯考》謂韓諫議為韓汯,韓休子,上元中為諫議大夫。但就墓誌提供的情況來說,還難作結論。四是韓汯有文集十捲。

  《大唐故瓊王墓誌銘並序》(頁三一八),開成五年(840)“翰林學士朝散郎權知尚書兵部員外郎臣敬曍奉敕撰”,不僅為這位很少有文章存世的學士補充瞭一篇佚文,也可知其名確從日而不從白。

  《大唐故國子博士豪州諸軍事豪州刺史吳君墓誌銘並序》(頁一五〇)之誌主吳揚吾,在唐代不算有名人物,但《大唐新語》捲一三載武後曾問弄臣張元一曰:“近日在外有何可笑事?”元一對曰:“硃前宜著綠,錄仁傑著硃。閭知微騎馬,馬吉甫騎驢。將名作姓李韆裏,將姓作名吳揚吾。左颱鬍禦史,右颱禦史鬍。”是用官員姓名講的一則笑話,但在《太平廣記》捲二五四引《朝野僉載》則作“將姓作名吳棲梧”,據墓誌可訂文本之傳訛,吳揚吾之基本履曆也可為世所知。

  就文學研究的意義來說,本書有不少重要而珍貴的記錄。

  本書收錄一組經幢,其中最重要的是開元十年(722)王維書的那件《佛頂尊勝陀羅尼石幢贊並序》(頁一六七),原署“大樂丞王維書”。這是這位盛唐大詩人手跡的首度發現,且寫於他二十多歲剛中進士後不久。唐薛用弱《集異記》捲二雲:“王維右丞,年未弱冠,文章得名。性閑音律,妙能琵琶,遊曆諸貴之間,尤為岐王之所眷重。”“及為太樂丞,為伶人舞黃師子,坐齣官。”這件經幢就是他這段經曆的實物佐證,而且可以確認正式官名應是大樂丞。

  本書至少有兩方墓誌與杜甫研究有關,一是所收貞元七年(791)《大唐故成都府士曹參軍河南長孫府君墓誌銘並序》(頁二三六),署“朝散大夫行成都府司錄參軍賜魚袋韋諷撰”。韋諷是杜甫在蜀中交往很密切的朋友,大約在代宗初期有《韋諷錄事宅觀曹將軍畫馬圖》雲:“藉問苦心愛者誰,後有韋諷前支遁。”《送韋諷上閬州錄事參軍》:“韋生富春鞦,洞澈有清識。操持紀綱地,喜見硃絲直。當令豪奪吏,自此無顔色。”評價很高。又有《東津送韋諷攝閬州錄事》。但此方墓誌作於三十年後,其人依舊盤桓下僚,可為感嘆。另陳太階《唐故劍南東川租庸鹽鐵使刑部郎中兼侍禦史何公墓誌銘並序》(頁二三〇),敘何邕肅代間任“劍南兩川稅青苗使”,後又任劍南東川租庸鹽鐵使,大曆十三年(778)卒時年五十七,可以相信杜甫所作《贈彆何邕》:“生死論交地,何由見一人。悲君隨燕雀,薄宦走風塵。綿榖元通漢,沱江不嚮秦。五陵花滿眼,傳語故鄉春。”所贈者即此人。因詩題中未提官職,此詩的作年及寓意一直難有確解,今得此方墓誌比讀,應該是杜甫奔走兩川時期所作,而非寫於入蜀之初。

  此外,《唐故濮州司法參軍崔府君墓誌銘並敘》(頁二三九)敘述瞭安史亂間的一段傢族故事:“天寶末,猾鬍猖亂,府君伯父鄴國公光遠虔劉凶渠,歸翼王室,賊陷相土,以我為仇。或勸避之,公曰:‘棄親逃仇,孰愈於死!’雖遭縲係,泣侍左右,凶黨嗟而釋之。變桀驁之心,知孝悌之感,古人稱難矣。”這裏所敘應是九節度兵潰鄴下前後,鄴下豪族棄舊歸唐之經曆,是與杜甫寫作《三吏》《三彆》前後的一段真實故事。

  湯賁(頁二四〇),《新唐書`藝文誌》著錄其集十五捲,僅雲為潤州丹陽人,貞元宋州刺史,應是中唐前期一位重要作者,作品也很少流傳。王真撰其墓誌,題目太長不錄,敘其字文叔,科舉不第,遂為使府所闢,曾巡覆西北邊屯田,得到宣武節度使李勉的信任,曆任掌書記、判官、司馬,曾任宋州刺史二年,官至宣武節度副使,可以說是李勉長期鎮守宣武的主要助手。終於貞元七年(791),年四十九。墓誌作者王真,則是中唐著名的軍事傢。本書另收郭行馀撰湯賁妻侯莫陳約墓誌(頁二九四),述及湯之神道碑為奚陟所撰,郭則為湯婿,其生前身後事得以大體明白。

  《宣室誌》是唐後期極其重要的誌怪小說集,有關其作者張讀的生平資料,以往所見極其零碎。本書所收徐彥若《唐故通議大夫尚書左丞上柱國賜紫金魚袋贈兵部尚書常山張公墓誌銘並序》(頁三六四),完整記錄瞭他的傢世和生平履曆,至少有幾方麵極其重要。一是他的先世,墓誌雲:“高祖鷟,字文成,以字著,事具《唐書`文苑傳》。曾祖不忒,皇揚州天長令。祖薦,皇尚書工部侍郎、史館修撰,贈太子太保。起深州陸澤,為顔真卿所識,名籍甚。在史館二十年,著述號大手筆。三使絕國,不辱命。謚憲公。父希復,皇河南府士曹、集賢校理,纍贈禮部尚書。妣秦國太夫人牛氏,公外祖丞相奇章公,文學正直,相穆宗、文宗朝,以程式中州人物為己任。仲父又新,標緻亦峻。一時名士,皆齣公內外族。”揭示瞭唐代最重要小說傢族的譜係。其高祖張鷟,存世有小說《遊仙窟》和判集《鳳筋龍髓判》,是唐初誌怪過渡到傳奇的關鍵人物。其祖張薦,著有誌怪集《靈怪集》二捲及軼事筆記《翰林盛事》。其父張希復,是小說傢段成式的密友,《酉陽雜俎續集`寺塔記》存二人與鄭符巡曆長安寺廟的大量聯句詩,雖然因為中年遽逝沒有留下著作,但肯定是熱衷小說的人物。仲父張又新則以所著《煎茶水記》在茶史上有重要地位。張讀的母親是名臣牛僧孺的女兒,牛不僅是一代名相,牛黨魁首,且在早年應舉時著有誌怪集《玄怪錄》十捲,在唐小說史上占有重要一席。這一傢族關係的揭示,對研究《宣室誌》極其重要。原書雖不存,但《太平廣記》以下保存的佚文極其豐富,可以確定敘事最後時間為大中五年(851),這年張讀僅十九歲,次年進士及第,證明為進士時期所作。二是張讀的仕履和經曆,事繁不詳述,需要揭示的重要事件,有他乾符六年(879)以中書捨人知禮部貢舉,“近代掌是務者,不能以心目自任,皆取成於人,亦有所信,便為肘製,不復許采聽矣。公深懲其弊,自詔下至入宗伯省,豁關見賓客,至夜漏下一二刻,博訪不倦,凡薦士之書,無阻卻者。深抑浮華朋黨之士,以節操貞實者為先。及公再為左丞,門生兩人與公同居貳卿班中,時人以為盛。遷禮部侍郎。太學生四百人舉旛闕下,願藉公更治宗伯一年。公辭之,改戶部侍郎”。這是黃巢攻入長安前一年的事,無論就科舉或士習研究都很重要。僖宗避居成都和鳳翔,張讀都隨行,有關記載也很珍貴。三是張讀的著作,墓誌記載有“《西狩錄》十捲、《神州總載》十五捲、《宣室誌》十捲、製誥詩賦雜著凡五十捲”。《西狩錄》全稱《建中西狩錄》,述德宗時事,全書不存,《資治通鑒考異》有引,可見他在僖宗西狩時研究德宗史事,以為現實關照之用心。《神州總載》不見著錄,不詳為何等性質之著作。此外,本書收張又新為其姐撰《唐故女道士常山張氏墓誌》(頁二九七),則可見此一小說世傢對道教之熱衷。

  本書所收孫偓夫婦墓誌(頁三六五、三六八),則涉及唐末五代初士人之另類人生選擇。孫偓是唐代名臣孫逖傢族之後人,僖宗乾符五年(878)以狀元登進士第,其間他的生活風流倜儻,《北裏誌》載他及第後的同年宴仍在平康裏妓寮中舉行。後經曆世亂,擔任一係列重要職位,乾寜間入相,並任鳳翔四麵行營都統,《新唐書》捲一八三有他的傳記,但對他在硃全忠掌控政局,他被貶黜後的經曆缺乏記錄。墓誌則載他在昭宗遷洛後仍曾任禮部尚書,改太常卿。梁受禪後,雖然先後以禦史大夫、刑部尚書、右僕射徵,但皆不赴,乃棲心雲水,曆匡廬、羅浮、桂嶺,再至衡山,居方廣寺,自稱方廣居士。直到梁末之貞明五年(919)卒,即在唐亡後仍生存瞭十三年。其間孫偓的文學活動,如《北夢瑣言》捲四載他“齣官於南嶽,有詩寄杜先生”雲:“我行同範蠡,師舉效浮丘。他日相逢處,多應在十洲。”《宋高僧傳》捲三〇《唐南嶽山全玼傳》據《南嶽高僧傳》錄他南遷後贈南嶽僧全玼詩:“窠居過後更何人,傳得如來法印真。昨日祝融峰下見,草衣便是雪山身。”《太平廣記》捲二三二引《玉堂閑話》載

洛陽新獲墓誌二〇一五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洛陽新獲墓誌二〇一五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

洛陽新獲墓誌二〇一五 pdf 下載 mobi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洛陽新獲墓誌二〇一五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洛陽新獲墓誌二〇一五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讀者評價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洛陽新獲墓誌二〇一五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类似图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洛陽新獲墓誌二〇一五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分享鏈接





相关書籍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4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思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