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与感觉:通往创造之路 [Wisdom and the Senses: the Way of Creativity]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智慧与感觉:通往创造之路 [Wisdom and the Senses: the Way of Creativity]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智慧与感觉:通往创造之路 [Wisdom and the Senses: the Way of Creativity]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美] 琼·埃里克森 著,高天珍 译

下载链接在页面底部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05-02

商品介绍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ISBN:9787519224936
版次:1
商品编码:12178698
包装:软精装
丛书名: “世图心理”大师彩虹书系
外文名称:Wisdom and the Senses: the Way of Creativity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5-01
用纸:纯质纸
页数:240

智慧与感觉:通往创造之路 [Wisdom and the Senses: the Way of Creativity]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相关书籍





书籍描述

编辑推荐

  1950年,在于华盛顿特区召开的白宫儿童会议上,琼·埃里克森和爱利克·埃里克森共同提出了人类生命周期的心理社会理论。它的前提假设是:八种基本力量随着我们的生命历程逐渐显现,每种基本力量都是在特定时间出现的发展性冲突的产物。
  在《智慧与感觉》一书中,琼·埃里克森借助隐喻,将人生比作一次编织的过程,为我们生动地解析了人类生命周期的八个阶段。特别是,在本书中,琼·埃里克森对各个人生阶段孕育的矛盾元素——不信任、羞愧&怀疑、内疚、自卑、角色混乱、孤独、停滞、绝望——进行了辩护。在《智慧与感觉》一书的最后,我们用三页文字为你刻画了琼·埃里克森本人的形象,希望能对你理解本书有所帮助!

内容简介

  在《智慧与感觉》一书中,琼·埃里克森对身体感觉在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中所扮演的角色进行了探讨。通过类比和隐喻,她找到了艺术创造与自我塑造之间的“阿里阿德涅之线”,认为个体对自我的塑造是蕞具创造性的活动。她认为积极参与创造性活动是人类发展和永葆活力的主要来源。《智慧与感觉》一书本身就是创造性活动的成果。在本书中,琼·埃里克森创造性地通过编织工艺对生命周期中的各个阶段进行了解读。正如琼·埃里克森所说,创造性的活动将我们引向了通往智慧的旅程。

作者简介

  琼·埃里克森(1903—1997),心理学家,教育家,作家,手工艺者,舞蹈民族志学家,埃里克·埃里克森的妻子与合作者,二人于1950年在华盛顿特区召开的白宫儿童会议上提出了人类生命周期的心理社会理论。后期琼·埃里克森又把“老年后期”这一阶段纳入进来,将原先的八阶段理论发展为九阶段理论。在创造性活动的意义上,琼·埃里克森与安娜·弗洛伊德产生了分歧。琼·埃里克森认为,创造性活动具有心理疗愈的功能,反对把其看作一种心理冲突的外在显现。她提倡咨询师和来防者的关系不应该是一种医生和病人的关系,而应该是一种艺术家和艺术家的关系。

目录

第一章 至关重要的资源:感觉 /001
第二章 创造性活动的生动性 /029
游戏和游戏性 /032
事物 /037
材料和工具 /046
过 程 /049
形 式 /052
第三章 交织的生命周期 /057
深蓝色——希望: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图3) /065
橙色——意志:自主对羞愧、怀疑(图4) /071
深绿色——目的:主动对内疚(图5) /073
黄色——能力:勤奋对自卑(图6) /075
浅蓝色——真诚: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图7) /077
红色——爱:亲密对孤独(图8) /079
浅绿色——关怀:繁衍对停滞(图9) /081
紫色——智慧:整合对绝望(图2) /084
第四章 为矛盾元素辩护 /093
第五章 生命阶段和创造过程 /109
第六章 三位艺术家的演说 /119
画家里奥·加雷尔 /122
编织者琼·洛夫莱斯 /130
作曲家玛雅·亚伯拉罕米娅 /134
第七章 智 慧 /139
古老的源泉 /142
典型人物 /144
敬畏,奇迹, 崇敬 /157
智慧的特征 /162
傻瓜,小丑和艺术家 /171
英文原文节选 /181
致 谢 /221
编后记 /223

精彩书摘

  标题一:琼·埃里克森:我是生命周期八阶段理论的提出者,但起初我并不理解……
  标题二:琼·埃里克森:我是如何借助隐喻理解生命周期八阶段理论的?
  1950年,在于华盛顿特区召开的白宫儿童会议上,爱利克·埃里克森和琼·埃里克森共同提出了人类生命周期的心理社会理论。它的前提假设是:八种基本力量随着我们的生命历程逐渐显现,每种基本力量都是在特定时间出现的发展性冲突的产物。因此,它是一种渐成论,考虑了来自心理、社会和生物方面的约束以及来自环境的支持。
  渐成论是一种根据强制序列的生物时间模式追踪胚胎发育的理论。这种有序的成长,正如第一章提到的那样,受到的来自社会环境的影响要比之前我们所认为的影响更大。序列仍然存在,这同时也适用于生命周期理论。然而,根据生命周期理论,在出生后的发育中,社会环境因素在所有环境因素中对个体的影响最大。当某种力量根据给定序列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得到充分发展时,环境可以在后期为其提供再次发展机会。在整个生命周期当中,希望是恒定的,因此我们可以找到解决基本冲突的更加有效的办法。
  表1是一个二维表。它暗示了运动、进展、阶段和最终目的——智慧。智慧是经过敏锐感觉验证的经验知识的累积。
  我们从一开始就在强调感觉和创造性在生命周期各个阶段所扮演的角色。这种强调源于这样的信念,即所有的教育和社会秩序过分强调了认知和科学事业的可观方面。对游戏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低估可能会导致一种系统化的“事实”。这种“事实”往往是半真半假的,并且以思维和计划为主导。成长、弹性和创造力都会因此而受到影响。科技社会变得既枯燥无味,又危机四伏。
  现在,让我们从编织的角度来理解表1,以便通过质地、背景和颜色来引导我们的感觉以及我们的理解(图1)。
  图1
  在编织的底部是松散的线头。八种颜色代表了八种基本力量以及各种力量占据主导地位的关键阶段。加入相等数目的灰线是为了对色彩波纹进行适当调整,代表了对立的、冲突的元素。深蓝色线条代表了基本信任,灰色线条与它们交织在一起,代表了基本不信任。待开发的力量,如表1所示,是希望。我们把信任定义为和谐元素,把不信任定义为矛盾元素。这两极之间的张力在整个生命周期都是恒定不变的。事实上,生命周期的拉力跟经纱本身一样,在编织过程中被织布机垂直拉伸。然而,织布机上的拉力是不变的,生命的张力则比较随意。
  保持和谐和矛盾两极之间的平衡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终身诉求。我们不可能长期保持平衡状态,因为不可预测的无常人生带着它所有的变迁,在继续前行。社会矩阵中的任何新元素都可以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对生命的张力进行修正。早期阶段是个不断调整的过程,会遇到无法令人满意的平衡。在生命周期的后期阶段,我们都要去面对这些平衡。这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不过,如果幸运的话,决心、优雅、力量元素会不断增加,变得更加坚强、可靠。通过指引和鼓励,我们可以获得苦苦追寻的智慧元素。
  经纱本身是一个框架,是支持元素。力量在出生之前就已经存在,正如编织的底层边缘所示。和谐和矛盾元素之间的力量此消彼长,但改变策略和模式的机会却是不变的。比如信任和希望就很难维持,因为有太多的不信任存在。但它们在经纱中展现了潜能,并在初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它们幸存了下来,得到了培育、鼓励和强化。
  因此,我们从代表基本信任的深蓝色(和谐元素)和代表基本不信任的灰色(矛盾元素)之间的平衡开始。经纱中的其他颜色包括:
  橙色代表意志,反映的是自主与羞愧、怀疑的冲突。
  深绿色代表目的,反映的是主动与内疚的冲突。
  黄色代表能力,反映的是勤奋与自卑的冲突。
  浅蓝色代表真诚,反映的是自我同一性与角色混乱的冲突。
  红色代表爱,反映的是亲密与孤独的冲突。
  浅绿色代表关怀,反映的是繁衍与停滞的冲突。
  紫色代表智慧,反映的是整合与绝望的冲突。
  在这一点上,我想增加一条个人注释。正如前面提到的那样,我和埃利克一起准备了这张图表和对八个阶段的描述。他在他后来出版的书中纳入了这一理论并对其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当然,我认为我是完全理解该理论的。事实上,直到我以游戏的心态设定了八种颜色的线条,观察那些相同颜色的线条随着我手指的牵引在整个经纱中穿梭之前,我从来没有真正掌握这一理论的所有含义。线条本身就是对表1的重复,只不过是用颜色来表示。我感到这是有生以来第一次,我的思想和感觉互相协作,共同表达了我的想法。我知道,我理解了。此外,表1中的那些空白处现在充满了意义。深蓝色代表的信任怎样作用于橙色代表的自主以及灰色代表的羞愧和怀疑?我在左下方的第二区域看到了代表希望的深蓝色线条。在编织的顶部一行,我观察到了早期力量如何展示自己,以支撑紫色代表的老年阶段。
  我对彩色线条的底部边缘特别感兴趣,因为它们松散地悬挂着并且没有成形,它们代表了潜在的力量。我喜欢顶部边缘的下垂线条,因为它们暗示了延续性和承诺。我把上面的线条丛称作“未知的边缘利益”。
  这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一个人从中学到的东西是不可估量的。在用一个简单的例子证明该计划的有效性之后,我意识到,要完善这样一个项目需要具备多么复杂、精湛的技艺啊!我试图寻找并且找到了一位技艺精湛且经验丰富的编织者——玛丽·舍恩布伦,她可以指导我完成最终的编织。
  现在让我来介绍第二个想法以及一种新的编织(图2)。在前两个图中介绍的各个阶段的力量以及和谐和矛盾元素,都是用来填充类似的时间空间的。这一时间空间与实际不符。婴儿期是短暂的,仅仅持续约一年半的时间。成年期很长,也许要持续三十年或以上的时间,而老年期从时间上来说开始变得越来越长。尽管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整合和分解的控制,但是人类发展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尽管我们没有为任何阶段设定确切的时间表,但是我们可以从发展进程中看出。
  为了从认知和感知角度去理解生命周期,我们在图2中展示了这一时间元素。
  图2
  现在,我想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个编织过程,并与大家分享我第一次看到彩色线条纵横交错在一起的时候所收获的一些见解。忍受这一过程似乎有些迂腐。事实上,如果可能的话,将自己置身其中,想象一下那些和谐元素与矛盾元素在你或者你的孩子的人生各个阶段拔河。当你回想起某个阶段的自我矛盾元素时,将你的意识停留在那儿;当回忆变得清晰明朗时,试着在心灵之眼中增加一些颜色。在编织的过程中你会回想起很多事情。编织不只是女人的事情。在一些国家,编织是男人的工作。从事编织的这些人被称作工艺大师。开始每个新阶段的编织是一种挑战。顺带一提,既然我们已经进行了一次“富有经验的”概念澄清,那么我们似乎可以声称,所有的构想都是根据感觉和概念过程的交织进行的。
  让我们通过引入一条穿过经纱的深蓝色线条开始我们的编织图,同时注意观察颜色的混合,保持一致的拉力(图3)。当我们转动踏板并将线拽回梭子的左边时,我们看到一个新格局的形成,蓝色与其他颜色混合在一起开始变得更加显眼。我们将继续以这种方式进行,直到四条线交叉在一起,在这块大的织布上形成一块非常小的空间(就像婴儿期一样,只占整个人类平均生命周期的很小一部分)。
  【书摘二】
  为X辩护:被定义为“X”的东西,是否真的一无是处?
  我们可以把人生比作一块刺绣。个体在自己的前半生看了一眼它的正面,在后半生看了一眼它的反面。刺绣的反面虽不如正面漂亮,但更具有启发性。它向我们展示了绣线是如何交织在一起成为一块完整的刺绣的。
  ——亚瑟·叔本华
  无论怎样不遗余力地提及甚至赞同矛盾元素与和谐元素在各个生命阶段的结合,某种推力似乎都开始盛行。难道是因为我们一开始就用“美德”这个意味着生命力的词定义这些力量吗?又或者这存在一种明显的美国式乐观主义?当就八个生命阶段进行讨论时,人们几乎只会提及和谐元素。它们常常以目标或成就的形式呈现。没有矛盾元素,和谐元素也是没有意义的。没有任何基本力量可以永久实现。不知什么原因,这些事实从没被真正理解或者接受。各个矛盾元素不仅存在于生命周期的特定阶段,而且存在于整个生命周期。对此,我们应该予以理解和尊重。
  我们一直用“对抗”(versus)这个词来暗示并存的和谐元素和矛盾元素需要和解。二者互相依赖同时保持适当距离。随着距离的扩展,二者也越来越不兼容。
  威廉·布莱克将这些矛盾元素与和谐元素称为对立的两极,而现代物理学则将其称为互补的两极。这些因素互相拉扯,形成张力。然而失去对立面的拉扯,二者既不强烈也不独立。
  以下简图介绍了各个矛盾元素,小箭头意在表示两个极性之间持续的推力和拉力。指示线条可能延展方向的箭头很重要。它们暗示了不管在哪个方向,如果一方的拉力失效,另一方的过度延展可能会朝着夸张的状态发展,也就是病理状态。我们不会详述这些恶性的或者适应不良的可能性,只会提到它们是除矛盾元素与和谐元素之外的潜在状态。我们的目的在于澄清创造性能量是怎样在对立两极间的张力的自然增长中产生并成为各个生命阶段的关键力量的。
  我们曾说过,婴儿出生就带着本能的不信任,即适当的不信任。当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开始运作时,婴儿就产生了明显的内部不适应。对于新生儿来说,最初值得信任的是所有那些能让他感觉再次回到那个温暖子宫的环境。
  那最初让母亲们急切回应的哭声是婴儿不适和需求的表达。在这个初始阶段,哭声所传达的不信任是为生存服务的,抗议也是婴儿与生俱来的生存技巧。多年来,婴儿的死亡率都很高,因为对于他们来说,有活力的、健康的肺部以及有责任心的成年人是不可或缺的生存条件。
  然而,那些哭声被漠视,也没有得到适当照顾的婴儿的境况又如何呢?当母体过于消极,需求信号没有得到回应,缺乏与照顾者的相互接触时,婴儿就会退化,遭遇挫败并且死亡。如果对周围环境保有一点点信任感,那么这个孩子就会活下来,但是仍然可能有不切实际的不信任感。只有在随后的生命周期中获得积极正面的经历,并获得其他力量的支持,这种不信任感才能被抵消。就像文中反复提到的那样,每个人能够生存下去,只是因为对某些信任感的坚持以及因此而产生的希望之光。
  但是,不信任是怎样让我们保持稳定和平衡的?为了对人做出评价,我们必须足够专注,然而我们的感知力常常太过松懈。我们失去了婴儿用于评价他人的天生的感觉能力。随意、错置的信任会让人产生挫败感,会导致普遍的不信任。为了能够对我们的能力和周遭事物做出清晰的评断,我们必须培养正确的感知能力。也许人们会注意到,每一个喝醉的司机都非常自信地认为在路上他的感觉是最准确的。
  不信任是我们的同盟,让我们保持平衡。当我们与自己、邻居、动物、植物、矿物相处时,我们需要对不信任保持审慎的尊重。
  ……(此处省略关于羞愧&怀疑、内疚、自卑、角色混乱、孤独、停滞的意义之讨论)……
  你可能还记得,我们的第一个基本力量是希望,源于拉丁单词“sperare”。那么,怎样找到与“desperare”(绝望,是老年人必须处理的矛盾元素)这个词对应的形式呢?绝望和无助,通常都被用来形容“枯萎的叶子”的命运。那么我们该怎样控制这种力量呢?
  要在我们所说的进步中只看到好的一面,那么这个人必须是一个坚定的信仰者。当一个人活到足够老,比如说八十岁时,他的生命中已经发生了很多重大变化。不要试图回到五十年前你爱的那个城市。现在,在那个城市,交通混乱,光线朦胧,噪声四起,而且独自在夜间行走是不安全的。即使是欧洲那些为发展旅游业而保持得跟博物馆似的可爱城市也挤满了汽车,弥漫着烟雾。美丽的威尼斯正在向海洋下沉。是的,在那些“旧日好时光”之中,除了青春活力和光明的未来,有一些事是令人怀念的。嗯,聪明的、富有创造力的新一代会来解决这些问题,以及水污染、空气污染、全球饥饿和核武器问题。就这样吧!
  难道部落中年长的人不该感到绝望吗?我们可以去外太空,但我们还不能养活我们自己的土地上的孩子,以及其他土地上的孩子。
  你是否去过那些将自己生命贡献给世界重塑,即使还可以做很多贡献却从“维护世界”中退出的老人的聚集之地呢?那些灿烂的笑容和温和的面孔没有说服我。毕竟,你的生命周期是最个人化的创造性努力。难道我们不应该以某种方式继续与老人和年轻人沟通吗?
  如果不能认识到我们人类无法在没有不公和暴力的情况下和平相处,不能认识到我们作为老一代正在给我们的后代留下多么大的问题,那么这确实是现实取向的失败。这是一个屈辱的遗产。为聚集足够的力量对抗身体衰老所作的努力,失去挚爱的朋友和地点,以及在生命周期最后的紫色阶段所面临的其他挑战助长了这种意识。总而言之,这确实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然而,我们在所有有机体身上都能看到对生的渴望,庆祝生命直至最后一刻。我相信这是自然的智慧。一些绝望似乎是不可避免的,还可能蔑视过去和现在。
  然而,老年从来都不能保证智慧。一些老年人的谦逊也只是流于表面。
  但我想以进一步的观察来总结我为矛盾元素的辩护。借助创造性力量将自己塑造成一个成功人士,这往往是艰难的。我想起了孩子的祷告:“求你了,亲爱的上帝,帮助我们做得好,并让好人变得友善。”我认为孩子口中的“友善”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是一种描述一个知道如何保持平衡以及自己的力量所在的人的委婉说法。我们可以从个体身上发现一些明显的迹象。这些迹象是八十年的生活留在个体身上的痕迹,以及个体对周围其他挣扎着生活的人的同情。显然,正是因为谦逊,人才活出了人的样子。
  ……

前言/序言

  “世图心理”大师彩虹系列总序:我们为什么该好好读读心理学大师的书?
  自从1976年中国社会逐步回归到发展的轨道上以来,心理学或者说“心理学”这个三个字组成的字串,在我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与过去将心理学贬为伪科学相比,当今社会几乎无人不说心理学重要:各个方面的研究人员都向心理学靠拢,从心理学中找科学问题,或者干脆宣称自己是心理学家;高校竞相创办心理学系,大举扩招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对心理学,或者说对心理方面的研究投入迅速增加;心理学研究论文在国内外的发表数量呈指数性上升。然而,所有人也都同样感觉到,国人的心理状态越来越差,整个社会的心理状态越来越令人担忧,社会各界对心理学的需求却难以从这些浩如烟海的
  研究中得到哪怕万分之一满意的回答,中国心理学因此陷入了尴尬与困境。
  实际上,在全球范围内,心理学的状态也是如此。这个状态与马斯洛在七十多年前说的非常相似:“心理学今天已经被扯得四分五裂,实际上可以说已经成为三个(或更多)分离的、互不交流的科学或科学家集团:一是行为主义的、实证的、客观主义的、机械论的集团,二是起源于弗洛伊德和精神分析的一整套心理学,三是人本主义的心理学……”如果说还有什么不同的话,就是除了马斯洛所描述的那些以外,这场混乱中又增加了如今占据主流地位的认知心理学及其假子认知神经科学,使得整个心理学世界更加支离破碎。有识之士不得不认为,当今心理学又一次处于徘徊的路口。
  心理学必须研究人的行为,否则它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如果不研究人的行为、不研究社会性的人的行为,当今心理学领域的某些研究工作就完全可以归于其他学科。而当前心理学研究的一种倾向是,一味试图以微观世界的现象解释宏观的人的行为,以为越微观的知识越正确。一些研究就是看哪个脑区的活动、哪个核团的功能、哪个细胞内外离子的运动、哪个基因何时开放等,试图以机械的还原代替研究对象本身,这不仅在哲学层面难以立足,实际结果也必然走向无知论,进而变相忽略了对人的研究,继续下去势必造成心理学学科的消亡。
  另一种倾向认为,只有实验室才是提供知识的唯一领地。目前这一观点在我国尤为突出。这种对人类自有文字记载以来主要的知识体系并非来自实验室的视而不见的倾向,也泛滥于心理学界,结果是除了实验室以外的心理学的思想精华都被排斥了,更无法让这些精华在回答人类社会所面临的与心理有关的重大问题方面发挥作用。
  所有的人都认可,人的行为及其心理基础是人类自身所面临的极其复杂的问题,甚至有人质疑以大脑来理解大脑是不是陷入了某种悖论,更何况人的社会行为远远比单个大脑可能拥有的功能还要复杂。这些思考难免给心理学研究蒙上不可知论的阴影。
  在同意心理学要从细胞分子水平到社会水平进行多层次研究的同时,一些人仍然对通过思辨、实践验证,再思辩、再验证,直到总结出普适理论的研究方法避之不及,这使得我们对高级心理过程的认识,特别是对人的社会性和本性的认识严重滞后。众多因为人的行为而导致的社会问题陷入无从回答的窘地。今天恰逢爱因斯坦诞辰一百三十五周年,他的相对论最初也是观察、分析、思辨、推论的结果,是不可能在任何实验室中得到验证的,但最后是在宇宙活动中得到证明的,这对于如何研究和认识人类高级心理过程和行为特点应该是一个很好的启示。
  鉴于我国关于高级心理过程和人的本性研究的专著稀少,而西方心理学在这方面名著颇丰,本着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愿望,世界图书出版公司精心挑选、组织、出版了这套“心理学大师系列”丛书,虽然并不指望它对解决社会问题起到立竿见影之效,但至少可以给正处于进退维谷的心理人又一次冷静思考“心理学向何处去”和“心理学能干什么”的机会,同时也给社会各界又一次提供了解心理学全貌的窗口,进而为看待和解决社会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从这个意义上讲,本系列值得所有心理学人和愿意了解心理学、愿意重新理解社会甚至整个人类的读者参考。此刻,《人性能达到的境界》(马斯洛)、《人类的破坏性剖析》(弗洛姆)和《自我与自性》(荣格)三本书已经翻译和编排完毕,正在付梓,陆续还

智慧与感觉:通往创造之路 [Wisdom and the Senses: the Way of Creativity]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智慧与感觉:通往创造之路 [Wisdom and the Senses: the Way of Creativity]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

智慧与感觉:通往创造之路 [Wisdom and the Senses: the Way of Creativity] pdf 下载 mobi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智慧与感觉:通往创造之路 [Wisdom and the Senses: the Way of Creativity]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智慧与感觉:通往创造之路 [Wisdom and the Senses: the Way of Creativity]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读者评价

评分

还未看,看上去不错。

评分

哦啥意思悟空呢你问我5米得了哦LOL欧诺

评分

哦啥意思悟空呢你问我5米得了哦LOL欧诺

评分

很好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

包装不是一般的差,有时是只有一个塑料袋包装,有时到货时书箱都零碎了,很多书都破损了。这次买的比较多,反反复复换货(换回的基本就一塑料袋包装,有时换回的也是破损的)浪费了好多时间,必须差评。

评分

包装不是一般的差,有时是只有一个塑料袋包装,有时到货时书箱都零碎了,很多书都破损了。这次买的比较多,反反复复换货(换回的基本就一塑料袋包装,有时换回的也是破损的)浪费了好多时间,必须差评。

评分

帮老婆买的,很好的心理学书籍

评分

还未看,看上去不错。

智慧与感觉:通往创造之路 [Wisdom and the Senses: the Way of Creativity]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智慧与感觉:通往创造之路 [Wisdom and the Senses: the Way of Creativity]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相关书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