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自新媒體齣現後,這種新興傳播介質可能對傳播、對社會、對人們帶來的影響引起瞭廣泛關注。麵對新媒體的相關議題,我們可能會有截然不同的思考方式和答案,而這些問題是不是一定存在“非黑即白”的答案?
未必如此。
因此,本書選擇瞭十個當下關於新媒體傳播領域具有爭議性的問題,包括網絡實名製、社交媒體、網絡直播、新媒體營銷等,並就這些問題進行開放式的思索及探討,以幫助大傢更好地讀懂新媒體、理解新媒體。
作者簡介
唐嘉儀,女,中山大學新華學院公共管理係教師。2012年本科畢業於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公共關係專業,2014年分彆獲得中山大學公共關係管理學碩士和加拿大滑鐵盧大學政治學文學碩士,具有多年新媒體研究經驗。
主要研究方嚮為新媒體傳播,危機管理,政治傳播,公共關係等。
現已發錶論文十餘篇,包括《進行微博公關對政府形象的構建作用探究》、《中國現代化的道路——從政府公關的發展看政治現代化的實踐》、《中國新舊國傢公關戰略對比研究》、《大學生微博參政現狀分析:內容、形式、行為與群體特點》等,曾先後於國內外傳播學術會議發錶政治傳播、新媒體研究等領域論文並獲奬,同時也是《企業危機公關盤點》、《十大優秀營銷案例》等係列行業報告主筆,其中《2010年十大企業危機公關盤點》報告在新華網全文刊登。
目錄
前 言?/?1
第一章 網絡傳播:更自由還是更束縛??/?5
自媒體時代下的UGC/ 8
開放的互聯網?/ 15
網絡=沒有限製?/ 19
發展趨勢:網絡自由度應進一步開放還是收緊?/ 22
第二章 網絡實名製:負責任地傳播還是對言論自由的扼殺??/?28
實名製齣現的背景及發展曆程/ 31
西方新媒體實名製實踐經驗/ 35
實名製之影響的“雙刃劍”/ 39
如何更理性地看待網絡實名製?/ 43
第三章 媒介素養:挖掘能力更重要,還是甄彆能力更重要??/?48
什麼是媒介素養?/ 50
新媒體媒介素養內容/ 53
新媒體信息挖掘與媒介素養/ 58
新媒體信息甄彆與媒介素養/ 61
媒介素養與新媒體傳播/ 64
第四章 公共危機管理:機遇更大還是挑戰更大??/?68
新媒體環境下公共危機傳播特點/ 70
公共危機管理中的新媒體應用/ 74
新媒體傳播之公共危機管理機遇/ 79
新媒體傳播之公共危機管理挑戰/ 85
第五章 網絡輿情:更方便引導還是更難以管理??/?93
網絡輿情的特點/ 97
網絡輿情的管理策略/ 100
網絡輿情管理之一:基於技術發展的監控能力得以提升/ 104
網絡輿情管理之二:“人人都有麥剋風”時代的管理睏境/ 108
第六章 社交媒體:重視社交還是重視媒體??/?112
什麼是社交媒體?/ 118
“社交”倚嚮的社交媒體/ 125
“媒體”倚嚮的社交媒體/ 129
社交媒體發展新趨勢/ 134
第七章 互聯網政治傳播:政治偏嚮還是媒體偏嚮??/?139
網絡傳播環境中的政治傳播/ 145
互聯網政治傳播傾嚮/ 149
基於“媒體偏嚮”的網絡政治傳播/ 155
西方網絡政治傳播實踐案例/ 159
中國網絡政治傳播的走嚮和齣路何在?/ 163
中國互聯網政治傳播的關注點/ 166
略......
前言/序言
序
唐嘉儀老師在百忙中利用零碎的時間,寫瞭這本新著《新媒體傳播十問》,特彆請我作序。我看瞭其內容,發現該書跳齣瞭我們對媒體原有的思維框架,至情至理,觀點新穎,見解獨特,發人深省。在這三十多萬字的書稿裏,每一個字都滲透瞭她近年來學術研究的心血和成果,這是一部“厚積薄發”的有為之作。
唐嘉儀是我們中山大學新華學院公共管理學係公共關係學專業的教師,可以說,我是看著她成長的。2008年,她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中山大學公共關係學專業本科。在第一個學期,我曾經為她們班講授過《公共關係學原理》,當時就發現她是一位好學聰明的好學生,潛意識地預感到她將來在公共關係學領域上必有齣色的錶現。果然,四年公共關係學專業本科畢業後,她又以優秀成績在中山大學保送繼續研讀公共關係學專業的碩士研究生,畢業以後,還到加拿大留學瞭一年。現在,可以說,她是從公共關係學專業科班齣身的學生變成瞭公共關係學專業科班齣身的老師。今天,她撰寫的《新媒體傳播十問》就是最好的體現,也是對公共關係學的熱愛點燃瞭她寫這本書的熱情。
唐嘉儀老師撰寫的《新媒體傳播十問》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兩個問題:一、組織怎麼建設新媒體平颱;二、個人怎麼玩轉新媒體。如果問我新媒體是什麼?有什麼用?類似這樣的問題,是不是應該這樣迴答:“新媒體是組織不得不做,個人不得不學的工具;新媒體是PC互聯網嚮移動互聯網轉變的一個工具。”
唐嘉儀老師長期緻力於公共傳播和新媒體領域的研究,在這種學習和研究的過程中,她瞭解到很多問題的探討並不是為瞭必須獲得一個確切的答案和到達一個具體的終點,探索理應是一個持續而發展的過程。而且在她看來,無論是宏觀的理論架構建設或是微觀的案例分析,媒體和傳播領域的研究所需要的不僅是強大而精密的研究設計,還有邏輯、思維、視野等方麵的不斷成熟和完善。
在互聯網創造的“巨流媒體”時代,傳統媒體組織結構和生産方式正在社交媒體時代逐漸瓦解,個人窮盡一切努力尋找自身價值最大化已不可逆轉,現在輪到新媒體傳播瞭。在今天新常態、大數據時代下,認識新媒體的特點,把握新媒體的傳播規律,是麵對網絡時代的新挑戰,開創輿論引導的新途徑和新方法,是提高政府執政能力與水平,促進經濟社會科學和諧發展的必要前提。所以,全麵分析新媒體環境下傳播形態的變化動因、變化形態是至關重要的理論問題和現實問題。
傳播包含的內容很廣,比如:人際傳播、組織傳播、跨文化傳播、健康傳播、風險傳播、勸服學和社會影響。我想,可以將《新媒體傳播十問》的寫作設想為一場學術對話,希望大傢通過這場學術對話就傳播與社會方麵的問題對新媒體傳播進行一場深入的交流。
昨天的太陽曬不乾今天的衣裳,昨天的風雨仍能泥濘今天的道路。為瞭我國公共關係教育事業,為瞭迴報恩師廖為建教授,我們將繼續努力。
最後預祝唐嘉儀老師在公共關係教育事業的道路上,越走越遠,越走越寬!
中山大學新華學院公共管理學係
公共關係學專業主任
譚昆智
2017年1月5日
新媒體傳播十問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新媒體傳播十問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