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中醫師承學堂·橘泉醫集:葉橘泉近世國藥處方集》是一本針對91種常見疾病的“方證用藥”的論著,是葉橘泉先生的代錶作之一。
《中醫師承學堂·橘泉醫集:葉橘泉近世國藥處方集》中重點闡述葉氏的經驗方,同時列舉葉氏生前常用的古方、後世方、民間驗方,以及部分海外的有效處方。
《中醫師承學堂·橘泉醫集:葉橘泉近世國藥處方集》適用於中西醫藥臨床工作者,也適用於熱心研究中醫藥的人士參考使用。
作者簡介
葉橘泉(1896-1989),“方證藥證”學說倡導者、實踐者,傑齣的中醫經方臨床傢、教育傢、中藥學傢。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現稱院士)、一級教授。
葉橘泉先生早在上世紀20年代就首次提齣瞭“方證學”的概念,此後他不斷地嚮中醫界呼籲“應該重視中醫方證學的研究”。從他的經方臨床研究成果中可以看齣,他不但具備臨床經方傢的一般特性,而且有他自己獨到的學術思想和風格。他認為:“中醫的主要特色是辨證論治,以及辨癥求‘證’,論治施‘方’,方證相對,療效卓著”。他提齣的“方證學”,是現代經方研究史生的一次重大突破。
在中華中醫學會主辦的“全國經方論壇”上,諸多與會專傢們認為:葉橘泉先生作為“方證藥證派”的代錶,與“髒腑經絡派”的代錶劉渡舟先生、“謹守病機派”的代錶鬍希恕先生,構成中國現代傷寒學術史上的三座高峰。
目錄
第一章 呼吸係統疾病
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醫稱感冒,傷風)
二、急性支氣管炎(中醫稱咳嗽,重傷風)
三、慢性支氣管炎(中醫稱久咳,痰飲氣急)
四、支氣管擴張癥(中醫稱咳嗽,咯血)
五、肺炎(中醫稱風溫,肺熱病)
六、支氣管哮喘(中醫稱哮病)
七、肺氣腫(中醫稱肺脹,龜胸)
八、肺膿腫(中醫稱肺癰)
九、肺結核(中醫稱肺癆,傳屍癆)
十、胸膜炎(中醫稱懸飲,肋痛)
十一、肺癌(古稱肺積,息賁)
第二章 消化係統疾病
一、急性胃炎(中醫稱嘔吐,胃痛)
二、慢性胃炎(中醫稱痞滿,嘈雜)
三、消化性潰瘍(中醫稱胃脘痛,吞酸)
四、食管癌(中醫稱噎膈,嘔吐)
五、胃癌(中醫稱翻胃,積聚)
六、潰瘍性結腸炎(中醫稱腸澼,血痢)
七、慢性腹瀉(中醫稱泄瀉)
八、大腸癌(中醫稱腸蕈,積聚)
九、急性胰腺炎(中醫稱脅痛,腹痛)
十、肝硬化(中醫稱單鼓脹,蜘蛛蠱)
十一、原發性肝癌(中醫稱瘢積,肝積)
十二、膽石癥(中醫稱脅痛,黃疸)
第三章 循環係統疾病
一、高血壓病(中醫稱頭痛,風眩)
二、心絞痛(中醫稱疰心痛,悸心痛)
三、心肌梗死(中醫稱真心痛,胸痹)
四、病毒性心肌炎(中醫稱心悸,怔忡)
五、心包炎(中醫稱心痛,痰飲)
六、心律失常(中醫稱驚悸,怔忡)
七、心髒神經官能癥(中醫稱驚悸,鬱證)
八、心力衰竭(中醫稱心悸,心痹)
第四章 泌尿與生殖係統疾病
一、急性腎小球腎炎(中醫稱風水,水氣)
二、慢性腎小球腎炎(中醫稱腎水,水腫)
三、腎病綜閤徵(中醫稱水腫,尿濁)
四、尿路感染(中醫稱淋證,腰痛)
五、泌尿係統結石(中醫稱血淋,血尿)
六、慢性腎功能衰竭(中醫稱關格,癃閉)
七、前列腺肥大(中醫稱癃閉)
八、陽痿(中醫稱筋痿,腎虛)
第五章 血液係統疾病
一、缺鐵性貧血(中醫稱萎黃,黃胖)
二、再生障礙性貧血(中醫稱血枯,髓勞)
三、白細胞減少癥與粒細胞缺乏癥(中醫稱虛勞,血虛)
四、原發性血小闆減少性紫癜(中醫稱血證,紫斑)
五、惡性淋巴瘤(中醫稱惡核,石疽)
六、白血病(中醫稱血證,虛勞)
……
第六章 內分泌及代謝係統疾病
第七章 神經係統疾病
第八章 精神係統疾病
第九章 外科常見疾病
第十章 婦産科常見疾病
第十一章 眼科,口腔科及五官科常見疾病
第十二章 皮膚科常見疾病與性病
就《近世內科國藥處方集》的旨趣和新醫藥界作公開的探討
精彩書摘
《中醫師承學堂·橘泉醫集:葉橘泉近世國藥處方集》:
第六章 內分泌及代謝係統疾病
一、痛風(中醫稱痹證,白虎曆節)
痛風是一種嘌呤代謝紊亂所緻的全身慢性疾病。其主要特點為長期血中尿酸值過高,造成尿酸鹽大量沉積在關節,導緻痛風性關節炎。此外,尿酸鹽還可能沉積在軟骨或腎髒等部位而呈現相應的癥狀。
痛風患者大多數為30歲以上的男性,平時喜食高蛋白或高脂肪之物,體型肥胖。部分痛風患者伴有高血壓、糖尿病等疾患。
痛風發作前多數患者無明顯徵兆,常於深夜因腿部關節劇痛而驚醒。隨後疼痛進行性加劇,呈針刺樣、撕裂樣或咬噬樣。患部呈紅、腫、熱、痛,無法著地,行走功能受限。多數患者數天後癥狀可以緩解。痛風一般多侵犯單側第一蹠趾關節,其次為足背、足跟、踝、膝、腕和肘等關節。部分患者可能有惡寒發熱、眩暈心悸等全身癥狀。
實驗室檢查提示:痛風患者血尿酸值明顯超過正常數值。影像學檢查:慢性反復發作性痛風之患部可見尿酸鹽晶體沉積,或有關節軟骨下骨質損傷。
本病屬於中醫學中的“痹證”“白虎曆節”之範疇。
痛風處方
處方一痛風方1(葉氏經驗方)
地膚子30剋,薏苡仁18剋,茅術12剋,車前子15剋,獨活9剋,接骨木12剋,木瓜12剋,防己9剋,粉萆薢9剋,製天南星6剋,芍藥9剋,甘草6剋,水煎服。
【適應證】痛風。蹠趾關節等處發紅且腫,疼痛劇烈,痛有定處,活動受限。部分患者可見患部皮下結石或痛風石。患側下肢沉重或麻木不仁。舌質淡紅,苔白膩,脈弦緊。
處方二痛風方2(葉氏經驗方)
龍麟草(豆科植物金錢草)15剋,秦艽18剋,桑枝9剋,晚蠶砂12剋,忍鼕藤12剋,王不留行9剋,黃柏9剋,生石膏30剋,山梔子9剋,海桐皮9剋,地膚子30剋,車前子15剋,水煎服。
【適應證】痛風。蹠趾關節等處紅腫,疼痛難忍,按之更甚。觸之患部有灼熱感,屈伸不利,患部皮下存在結石或痛風石。或有發熱,口渴欲飲冷,煩躁易怒,睡眠不安,大便偏乾,小便黃赤。舌質紅,苔薄黃或黃膩,脈滑數或弦數。
處方三痛風方3(葉氏經驗方)
虎杖15剋,丹參9剋,骨碎補12剋,常春藤9剋,車前子15剋,滑石12剋,威靈仙12剋,薏苡仁6剋,徐長卿6剋,地膚子30剋,桃仁9剋,紅花6剋,水煎服。
【適應證】痛風。病程較長,反復發作,蹠趾關節等有不同程度之腫脹變形。患部疼痛似針刺或刀絞,觸之更甚。局部有齣血點或瘀斑。舌質紫暗或伴有瘀點瘀斑,苔薄黃,脈弦澀。
處方四痛風方4(葉氏經驗方)
桑寄生15剋,枸杞子12剋,獨活9剋,車前子13剋,懷牛膝9剋,生地黃12剋,當歸9剋,雞血藤9剋,薏苡仁12剋,貝母9剋,地膚子30剋,穿山甲(炮)15剋,水煎服。
【適應證】痛風。病程漫長,頻頻發作,蹠趾關節等處疼痛劇烈。患部腫脹變形,行走艱難,肌膚呈麻木狀態或痙攣不止。頭暈耳鳴,午後低熱,口乾欲飲。舌質偏紅,苔薄或無苔,脈弦細。
處方五大防風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黃芪9剋,地黃9剋,芍藥9剋,白術9剋,防風9剋,川芎6剋,牛膝6剋,當歸9剋,人參6剋,羌活6剋,杜仲9剋,製附子3剋,甘草6剋,大棗6剋,乾薑3剋,水煎服。
……
前言/序言
本人平素研究醫學不分門戶,參閱中西醫書及臨床治療經驗,深知西醫的理論和治療中各有其長處和短處,中醫也是這樣。雖然中醫的部分理論還值得進一步探討,但經驗的辨證論治,尤其是求證施方的方藥,確能愈病,故對部分中醫理論應作批判性接受,而專從事披荊斬棘搜求經驗效方,以國醫治病而以科學說理,習之既久,信心愈堅。竊謂欲謀中國醫藥之發達,捨此莫由。
中醫學之基礎純粹建於經驗之上。古時雖不明生理與藥理之作用,然已熟知藥物之功效。雖不知病理和病原之真相,然已詳審其病勢之趨變。中醫之治療處方,全憑患者所顯癥狀,尤其是對整個病體之病變傾嚮的綜閤觀察,如神色、熱度、呼吸、汗液、大小便、胸腹、舌苔、脈象等。從種種自覺或他覺的證候之中,搜捕其主證而診斷定為錶裏、虛實、寒熱等病證,以處宜汗、宜下、宜吐、宜攻、宜補等治法。至對傳染病之處方,雖似無針對細菌學上的原因治療,然卻能輔助體工自然抗病能力之發展。且國藥之具有抗菌解毒作用者,當亦不在少數。但因古時不知細菌為何物,故雖明明認識某些中藥和民間草藥之功效,亦隻能用“闢鬼惡”“殺蟲毒”“去三屍蟲”等想象詞語,以說藥性耳。
西方醫學之解剖學、生理學、病理學、微生物學等,誠然分析細密,說理明白。但是西醫對於內科的治療方麵,除僅有的幾種特效藥外,餘如對癥處理之高熱則用冰塊,狂躁則給予鎮靜劑等,殊太違反生理自然,即,同是對癥之治療,西醫每拘執局部病竈而疏忽整個病體之病變趨嚮。僅此一端,西醫療法較之中醫療法似遜一籌。因為研究生理,允宜分析係統,劃清界限,而迨人體病時,勢必此牽彼應。蓋生活機體天然具有反射抗病之能力,決不能與生命之機件等觀。
我國特産種類繁富之有效良藥。古時因不明病理之緣由,故雖認識其功效,亦不得不傳會五行生剋,以五味五色等理論來論說藥物的性質,緻不能得近世醫學科學上所能盡量利用。中醫藥中雖有立竿見影之愈病奇跡,竟被許多人認為神秘莫測,不可思議。其實中醫藥物所以能奏愈病之功效,自有學理可證。若不證之以科學學理的研究,長此以往,則有效良方將湮沒不彰,豈不可惜。
本人平生治醫的宗旨是:治療時重點采用國藥古方和時方,亦自創經驗方,並積極采用民間草藥,同時參考理論科學新說。於此從事研究,不但理無杠格,且覺事半功倍。本人亦深信依此目標研精改進,則可使中西融閤,新舊孕育,産生齣一種更完美的醫學。此則不僅中醫完全科學化,而且國內西醫亦必因此而邁越歐美,將成為中國獨特的醫藥學術。本此理想,所以不辭粗淺,以平時研究所得和臨床的經驗,搜羅我國古方和時方,並結閤自己的經驗方,依據主證治療,尋求近世理論中各科癥狀之閤拍者;更考證處方中藥物的作用,如興奮、鎮靜、刺激、緩和、收斂、泄下、發汗、利尿、清涼、強壯、抗菌、防腐、抗過敏等,是否與科學的病理相符,選擇其較明顯而閤理者,收集編訂為《近世內科國藥處方集》(編者按:即《葉橘泉近世國藥處方集》)。本人意在擷西醫理論之精華而改革中醫之部分學說,采中醫診療之特長以彌補西醫診療不完備的缺憾,一以俾西醫知所利用國藥處方,一以冀中醫知病原病理的真相,從此破除隔閡,不僅中西醫界免去衝突,且可雙方攜手互相探究。惜著者蓽路藍縷之工作,限於個人的知識學力,自知此著十分淺陋,但望醫界明達,不河漢斯言。果能循是途徑而研幾精進,則中國醫藥學術上或得放一異彩,為本人所馨香祝禱者也。
中醫師承學堂·橘泉醫集:葉橘泉近世國藥處方集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中醫師承學堂·橘泉醫集:葉橘泉近世國藥處方集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