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当代艺术(中文本)(步客口袋书)》对当代艺术从出现到发展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梳理,阐述了其中种种的创新、媚俗、叛逆与困惑,是了解当代艺术必备的入门读物。
《走近当代艺术(中文本)》鲜血淋漓的玩具士兵、镀金的超市购物车,还有用乐高积木堆的集中营:当代艺术似乎是一个如野草般自由生长和蔓延的领域。艺术家们不断地打破各种禁忌,创作出惊世骇俗的作品。在观者眼中,这些作品也许艰深晦涩引人苦苦思索,也许琐屑无聊令人大跌眼镜。在惊叹之余,我们是否思考过这些问题: 当代艺术是否真的绝对自由?它的“当代性”表现在哪里?它又是否真的绝对自由呢?读了这本小书,或许你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朱利安·斯托拉布拉斯,伦敦考陶尔德艺术学院艺术史高级讲师,为《泰特》、《艺术月刊》、《新政治家》、《新左派评论》等多种杂志撰稿。曾为泰特英国美术馆策划“网络中的艺术与金钱”展览,出版多部争议作品,包括《高雅艺术精简版:20世纪90年代的英国艺术》(1999)、《画中的巴黎》(2002)以及《因特网艺术:文化与商业的线上冲突》(2003)。
全球化时代的艺术奇观——译者序
第一章 一个自由地带?
第二章 新的世界秩序
第三章 消费文化
第四章 艺术的用途与价值
第五章 当今艺术法则
第六章 种种矛盾
从一个长期关注文化现象的观察者角度来看,这本书的选材和编排体现了一种高度的文化自觉性。它并没有一味追逐那些已经被过度消费的“明星艺术家”,而是巧妙地将一些在特定领域内具有开创性地位,但大众知名度相对较低的创作者也纳入了进来。这种“补白”的努力,使得这本书的知识体系更为扎实和全面,避免了成为一本浮光掠影的“当代艺术速览”。更重要的是,它似乎有一种前瞻性,所选取的案例和趋势,很多都预示了未来几年艺术界可能发生的变化。阅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像是获得了一副新的“眼镜”,看世界和看待我们日常接触到的视觉文化时,视角都变得更加锐利和多维了,完全值回票价。
评分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处理“争议性”话题的方式。很多当代艺术的流派或作品,在外行人看来往往是“一头雾水”甚至“哗众取宠”,这本书处理这些敏感点时,没有采取简单的褒贬态度,而是提供了一个极其坚实而多维度的历史背景和语境分析。它会耐心地告诉你“为什么”艺术家会选择用这种非常规的材料或手法,背后的社会思潮是什么,以及这些作品在当时引发了哪些群体的激烈反应。这种“置身事内,抽身事外”的叙事策略,极大地降低了读者的阅读门槛和心理防备。它不强迫你“爱上”某件作品,而是让你“理解”它存在的必然性,这才是真正有价值的艺术启蒙,培养的是一种批判性思维,而非盲目崇拜。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有一种奇妙的“颗粒感”,读起来不像是在阅读被过滤和美化过的二手信息,更像是直接从第一线采风回来的记录。作者似乎对每一个艺术家和每一次展览都抱持着一种近乎“着迷”的热情,这种热情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在描述某些行为艺术或者装置艺术时,那种身临其境的细节描写,仿佛能让我闻到现场的气味,听到观众的低语。虽然内容本身是关于“当代”的,但作者的文字却带着一种永恒的、对人类创造力本质的追问。这种文字的力量,将那些抽象的观念成功地具象化了,让艺术不再是挂在博物馆墙上的遥远符号,而成了我们身边正在发生、并且值得我们去深思的现实片段。
评分我发现这本书在叙事节奏的把握上,简直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它没有那种教科书式的枯燥开场,而是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导游,带着你直接步入了某个特定艺术家的工作室,空气中还弥漫着颜料和松节油的味道。作者的笔触非常灵动,时而像是在与老朋友进行一场深入的咖啡馆对谈,用最接地气的语言剖析那些晦涩难懂的理论;时而又会突然拔高视角,用一种近乎诗意的散文手法,去描摹某件作品带给他的震撼。这种在“平易近人”和“深刻洞察”之间来回切换的能力,使得阅读体验像是在坐过山车,既紧张又兴奋,绝不会让人产生中途想合上的冲动。它成功地避开了纯学术著作的陷阱,却又在信息密度上保持了极高的水准,简直是为那些既想了解门道,又不想被厚重文字劝退的现代读者量身定做。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一绝,那种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感觉,搭配上封面那带着微微磨砂质感的纸张,简直让人爱不释手。我通常对这种口袋书系列不太抱有太大期望,总觉得它们在内容深度上会有所妥协,但光是这本书的物理呈现,就已经把我稳稳地抓住了。内页的排版也颇具心思,字体的选择既保证了阅读的舒适度,又在一些关键概念处进行了恰当的留白处理,使得整体视觉上不至于过于拥挤。特别是内嵌的一些小插图或者引文的排版方式,那种像是随意夹进去的随笔感,让人在翻阅时总能感受到一种不经意的惊喜。这绝不是那种流水线生产出来的标准书籍,看得出设计者在每一个细节上都倾注了匠心,让人在阅读之前就已经对即将进入的知识世界产生了美好的预期和仪式感。这种对“物”的尊重,在我看来,恰恰是通往任何深刻内容的良好开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