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研究游戏在人类进化和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视野开阔,横跨比较语言学、比较神话、比较哲学、文化史等多门学科;纵览并比较了希腊、日耳曼、北欧、印度、中国的游戏概念的表现、异同和演化,显示游戏对文明全面的影响。
作者简介
约翰·赫伊津赫(Johan Huizinga,1872-1945),荷兰历史学家、文化学家。攻读印欧语-日尔曼语语言学,1897年获博士学位;先后在荷兰的莱顿大学、格罗宁根大学和德国的莱比锡大学等著名大学执教,曾任莱顿大学校长;二战期间对法西斯占领者持严厉批判态度,1945年荷兰解放前夕被迫害至死。
擅长印欧语文学、欧洲文化史、比较语言学和比较文化,代表作有《中世纪的秋天》《游戏的人》《17世纪的荷兰文明》《伊拉斯谟传》《明天即将来临》《文明复活的必要条件》《愤怒的世界》《文化史的任务》《历史的魅力》《痛苦的世界》等。他在世时已是欧洲文化史尤其是荷兰文化史的权WEI,著作经久不衰,在中国学界的影响还在上升。
目录
中译者第二版序
中译者第一版序
史丹纳序
作者自序
第一章 作为文化现象的游戏:性质与意义
第二章 表现在语言里的游戏观念
第三章 发挥教化功能的游戏和竞赛
第四章 游戏和法律
第五章 游戏与战争
第六章 游戏与知识
第七章 游戏与诗歌
第八章 神话的形成与游戏
第九章 哲学中的游戏形式
第十章 艺术中的游戏形式
第十一章 游戏人视野中的西方文明
第十二章 当代文明中的游戏成分
参考文献
索引
中译者第一版后记
中译者第二版后记
精彩书摘
估量战争本身的竞赛成分,有一定难度。在文化滥觞期,争斗缺乏我们现在所谓的公平游戏规则,也就是说那时的争斗多半是非竞赛性的。蛮族的暴力表现在掠夺性的出征、暗杀、追杀、猎头等等,无论它是出于饥饿、恐惧、宗教或纯粹的残忍。这样的凶杀配不上战争这样庄重的名字。庄严宣告的普遍敌对的特殊情况得到广泛的承认之后,当事者认为它与个人的争吵、家族的不和迥然不同时,战争的观念才会出现。这样的分别使战争同时进入竞赛和仪式的两个领域。它升华为神圣的事业,成为实力的较量和命运的揭示。换句话说,战争成为一套复杂观念的一部分,这一套东西包括正义、命运和荣誉。这是一种神圣的制度,因此它被赋予部落一切共同的理想意象和物质意象。这并不是说,战争将严格按照荣誉的规矩和仪式的形式来进行,因为野蛮的暴力仍然会重现;这仅仅是说,战争被视为神圣的职责,关乎人的荣誉,战争或多或少将按照这个理想来进行。战争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受到这些观念的影响,这个问题始终是一个难以判断的问题。我们听说过的风格优美的高尚的战争故事,大多数并不是建立在分析家和编年史家冷静的讲述上,而是建立在文学创作的形象之上,这样的形象存在于当时人或后人创作的形象里,或者是存在于史诗和诗歌里。这样的英雄虚构和浪漫虚构多如牛毛。然而,如果断然说,这种用力量和美学的观点给战争披上一层高贵的外衣,不过是“美好的假象”和伪装之下的残忍,那又是错误的。虽然这样美好的形象仅仅是虚构,但是把战争幻想成为荣誉和美德的高尚游戏的观念,在推动文明发展中始终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这是因为,骑士风度的观念产生于这样的观念,最终出现的国际法也出自这样的观念。在这两个因素中,骑士风度是中世纪伟大的推动力之一,而且虽然骑士风度的理想在现实生活中经常遭到误解,它还是成了国际法的基础;而国际法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保障之一。
说明战争中竞赛成分和游戏成分的例子,可以说俯拾即是,从各个文明、各个时期都可以找到例子。首先。我们从希腊历史撷取两个例子。公元前7世纪,尤比亚(Euboean)地区的两个城邦卡尔基斯(Chalcis)和埃雷特里亚(Eretria)爆发的战争,完全采取竞赛的形式。战前,一个庄严的合约就制定好,而且被送进阿耳忒弥斯神庙。交战的时间地点都做了规定。一切投掷武器都在禁用之列:矛枪、箭头、石弹都不得使用;惟有刀剑和长矛在允许之列。另一个例子虽然纯朴性略为逊色,但更加广为人之。萨拉米海战之后,胜利的希腊人航行到苏伊士地峡去分配奖品(aristeia),受奖者是海战中战功卓著的将领。将领们要把选票放在波塞冬神庙的祭坛上,每人投票两张,一张选冠军,一张选亚军;每人首先投自己一票,但人人都投了统帅地米斯托克利一票,所以他赢得多数票,但将领们中爆发的忌妒使这个投票结果没有获得批准。
……
前言/序言
游戏太重要了,游戏就是文化、就是文明——赫伊津哈做出这样的论断,史丹纳也肯定了这个论断:“赫伊津哈发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真理:‘真正的、纯粹的游戏是文明的柱础之一’。”(10页)
赫伊津哈说:“我们不能不做出这样的论断:初始阶段的文明是游戏的文明。文明不像婴儿出自于母体,它在文明之中诞生,它就是游戏,且决不会离开游戏。”(着重号系笔者所加,198页)
游戏是人类和动物共有的天性,因为动物也要游戏。游戏的历史比文化悠久,游戏并非人类天赋,但文化是人类独有的财富。
赫伊津哈强调游戏的文化功能,提出游戏研究的文化学方法,指出生物学和心理学研究方法的不足:“我们把游戏当作文化的一种功能来研究,而不是当作动物和儿童身上的一种现象来研究,我们从生物学和心理学停滞不前的地方着手。我们看到,游戏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但早在文化之前,游戏就已经存在了……游戏无处不在,游戏是有别于‘平常’生活的、特色鲜明的一种行为。”(22页)
赫伊津哈区别工匠人(Homo Faber)、智慧人(Homo Sapiens)和游戏人(Homo Ludens),借以说明人类的三种功能。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区分呢?这是因为制造工具的能力并非仅见于人类,一些动物已经会制造简单的工具;因为理智仅见于人类,而游戏却是人类和动物共有的天性。他说:“还有第三种功能是人和动物都有的;和理智与制造工具一样,游戏也是重要的功能。”(17页)
史丹纳似乎也呼应并肯定赫伊津哈的观点:“在赫伊津哈的笔下,游戏成为人的感知能力的决定性特征。游戏人与工匠人比肩而立……也许,游戏人和智能人(Homo Sapiens)处在同一个层次。” (10页)
赫伊津哈的主张和中国哲学天人合一的观点有相通之处。他肯定古代神话和仪式的功能是天人和谐、国泰民安。作者首先以中国为例:“根据古代中国的民间传说,音乐舞蹈的功能是让世界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让造化向着有益于人的方向前进。一年的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端赖节庆活动中恰如其分的神圣竞技。如果没有这些庆典,庄稼就不会成熟。”(33页)
接着他沿用伟大的德国人类学家利奥·弗罗贝尼乌斯的论述来展示这个天人和谐的思想:“在远古时代,人首先吸收的观念是动植物的兴衰荣枯、然后才构想出时空的观念,然后才形成岁时节令和日月盈亏的思想。于是,人用神圣戏剧的形式表演存在的伟大进程和秩序,通过表演的手段,在表演的过程中,人以新的形式再现或‘再创造’现实世界,创造再现出来的世界,于是在卫护宇宙秩序中,他就尽了一己之力。”(34-35页)
他认为,在远古时代,诗、歌、舞、乐、神话、仪式、竞赛、争斗等等往往是水乳交融的。仅引3段为证:
“按照古人的幻想,世界和万物是众神创造的,是从一个巨人的肢体化生出来的,且这个巨人浩瀚如世界。我们熟悉《梨俱吠陀》和《新埃达》的创生观念。”(159页,可惜作者对中国的盘古创世神话不是很熟悉)
“我曾经围绕一些中世纪的诗人、空想家和神学家的寓言式人物的理想价值,做了比较详细的探讨……(诗意)的形象实在是太丰富了……哲学神学思想深刻的含意,绝对和这些形象捆绑在一起,是密不可分的。” (162页)
“我们发现,游戏是诗歌固有的成分,每一种形式的诗歌和游戏的结构实在是密不可分、水乳交融。同理,游戏和音乐也密不可分,而且是更高层次上的水乳交融。”(182页)
麦克卢汉关于游戏功能、规则、意义的描绘和赫伊津哈有异曲同工之妙。兹摘录《理解媒介·游戏》几段话为佐证:
游戏有助于天人和谐:“游戏是我们心灵生活的戏剧模式,给各种具体的紧张情绪提供发泄的机会。它们是集体的通俗艺术形式,具有严格的程式。古代社会和无文字社会自然把游戏看做是活生生的宇宙戏剧模式。希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就是直接扮演这种竞赛的游戏,或者说直接扮演太阳神争斗的游戏。竞技者绕圆形跑道奔跑时,头上扎着黄带,模仿太阳神驾车一日一周所经过的圆形黄道带。由于游戏和娱乐是宇宙性争斗的戏剧演出形式,观众的角色显然是带有宗教色彩的。参与这些仪式使宇宙保持在正确的轨道上”
游戏对健康生活意义重大:“一个人或一个社会如果没有游戏,就等于堕入了无意识的、行尸走肉般的昏迷状态。艺术和游戏使我们与常规惯例中的物质压力拉开距离,使我们去作这样的观察和询问。作为大众艺术形式的游戏,给一切人提供了充分参与社会生活的直接手段” “有些落后社会或部落猝然转换为工业化、专门化、机械化的形态之后,往往难以设计出运动和游戏之类的矫正剂,以便创造出与这一转化抗衡的力量。这些社会陷入迂腐的泥潭。没有艺术的人,没有游戏这种大众艺术的人,往往像毫无意识的自动机器。”
游戏有一套自愿接受和遵守的规则:“游戏是一架机器。参加游戏的人要一致同意,愿意当一阵子傀儡时,这架机器才能运转……竞赛结果的不确定性,给我们在游戏规则和游戏程序中的死板严格性,提供了合理的借口。”
游戏的人:文化中游戏成分的研究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游戏的人:文化中游戏成分的研究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