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给迷惘不安、彷徨无助的年轻人一记温柔的敲打
为了考所好的大学,挑灯夜战、埋头苦读;为了找份好的工作,疲于奔命、心力交瘁;
好不容易成为了社会新鲜人,内心却又充满了彷徨与迷茫……现在的年轻人实在活得太累,在他们迷惘不安、彷徨无助的时候,需要有个过来人给他们一记温柔的敲打,让他们看清楚当下的现实,不为让他们拼死奋斗,只希望他们活得轻松愉快一点,不要把自己逼到绝路和死胡同。人生当然要努力,但当努力不是万能的时候,我们更需要做自己。
●在打鸡血社会里,提出的接地气、可执行的人生建议,进而给出了解决方案
这条建议就是:人生本不必太用力。你就是你,不是只有活成大家都认可的那个样子,才叫做成功;只有走真正适合自己的路,才能到达幸福的彼岸。
这本书会告诉你:先别急着发力,等找对了方向,你会发现,哪里用得着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只需要一点恰到好处的喜欢和投入,就能顺其自然地拥有无可取代的宝贵人生。
●人民大学哲学博士、豆瓣红人王鹏首部励志作品集
狗剩爹是豆瓣的老牌红人了,粉丝众多,跟那些靠卖萌、卖颜、卖个性等等而红的红人不同,他是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做过图书编辑、网站编辑、英语教师等职,2012年开始发表评论文章,作品数量丰富,2012年8月创办“爱思想的青年读书会”,举办活动90多场,可以说是一位真正有思想、有水平、有干货的红人,他的粉丝多半折服于他的知识、内涵和文采。本书是狗剩爹第一部作品,相信会受到包括粉丝在内的爱思考、爱读书、爱生活的青年的喜欢。
内容简介
为了考所好的大学,挑灯夜战、埋头苦读;
为了找份好的工作,疲于奔命、心力交瘁;
好不容易成为了社会新鲜人,内心却又充满了彷徨与迷茫;
如今的我们被赋予了一项看似理所当然的任务:把日子过好。然而事实是,我们每个人都活得辛苦又卑微。可生活居然还在提醒我们:看看那些成功人士,看看你的领导——你还不!够!努!力!于是,焦虑、嫉妒、自卑……各种负能量席卷而来。我们不但没能把日子过好,反而越来越累、越来越苦。
其实,人生本不必太用力。你就是你,不是只有活成大家都认可的那个样子,才叫做成功;只有走真正适合自己的路,才能到达幸福的彼岸。
这本书会告诉你,先别急着发力,等找对了方向,你会发现,哪里用得着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只需要一点恰到好处的喜欢和投入,就能顺其自然地拥有无可取代的宝贵人生。
作者简介
狗剩爹,原名王鹏,1984年生,甘肃省兰州市人。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博士毕业的高材生,明明是正统的学院派,偏要取个鸡飞狗跳的外号,自嘲且淡泊名利者也。
从业经验丰富,做过图书编辑、网站编辑、英语教师等职。2012年开始发表评论文章,作品散见于《新京报》《经济观察报》等,著述颇多。2012年8月创办“爱思想的青年读书会”,活跃于北京五道口,举办活动90多场,在文艺青年中间广受关注。
精彩书评
看过太多鸡汤励志,只有这本符合我的口味,有干货,提出的建议也十分可行。
——豆瓣知名书评人铁拐周
真的是清流!叫你打鸡血!叫你年薪百万!开什么国际玩笑!还是狗剩爹的建议接地气!!!
——读者爱笑的猫
目录
自序:大胆试错走一回
第一章:也许我压根就不想有出息
世界上主要有两种人,一种是想成为某种人的人,一种是想做事情的人。第二种人几乎没有竞争者。
你这辈子就是吃了太努力的亏
不是只有世俗的成就才值得追求
也许我压根就不想有出息
找到自己,才能不嫉妒
虚荣心太强,你就永远长不大
第二章:不完美的你,很美
许多心理问题的根源都是在于,我们自己不接受那个曾经“犯过错”的自己,不接受那个不完美的自己,不接受那个和理想差距很大的自己。而缓解这种痛苦的第一步就在于,勇敢地与自己和解,原谅自己的过错,直面自己的缺陷,坦然地接受这个并不完美的自己。
孤独那么好,你却害怕它
你之所以焦虑是因为太优秀
治什么拖延症啊,反正你还有退路
谁又有资格骄傲呢?
自卑是福,好好享受吧
第三章:学会与原生家庭好好相处
人若是不挣脱原生家庭的束缚,不独立探索自己的出路,就无法真正成熟。
不懂事的父母就是欠“教育”
父母在,要远游
有梦想就不怕出名太晚
穷不可怕,庸俗才要命
与其迷惘,不如迷信自己
第四章:爱情这件事,跟着感觉走
真正彪悍的生命就在于认清了婚姻的真相,还要找一个副驾驶员,和他(她)一起承担飞行与降落的苦与乐。而这本身就很浪漫。
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但需要一个副驾驶员
你妈逼你结婚了吗?
跟着感觉走才能找到对的人
获得幸福:新技能get!
失恋就是“死去活来”
与其为爱痴狂,不如只爱一点点
精彩书摘
你这辈子就是吃了太努力的亏
一
年少的时候我喜欢读毛姆,尤其喜欢《月亮与六便士》和《刀锋》。这位仁兄的脾气跟我有点像,热衷挑战主流社会的价值观,还喜欢讽刺小市民的人生理想,为此还特意拿了某些画家和哲学家的例子杜撰小说,写他们多么不同凡俗、特立独行,放着安稳的日子不过,放着体面的工作不要,专门跑去从事“钱”途渺茫的文艺事业。一时间洛阳纸贵,想必怂恿了好些个“不知盐米贵”的小兔崽子。
如今的我似乎已经到了“却道天凉好个秋”的年岁,内心虽不肯认怂,嘴上却不敢再对世俗的成功大放厥词了。因为我发现,即使你内心再强大,人毕竟不是活在真空里,流言蜚语即便不用在意,自己家人的期待多少得有些顾及。就这样,日子仍无奈地拮据着,一不小心就迈过了三十二岁的门槛。
某天,一个二十出头的小朋友跑来问我:“三十而立是啥感觉?”我本想说一番低调务实的忠告,但念及这些年炖鸡汤的功力不能白白浪费,便颇有些任性地答道:“起先感到失败羞愧,后来便感到自由解脱。”
感到羞愧是因为总觉得自己不够努力,所以才没法满足世俗标准的“而立”:事业有成、有房有车。感到解脱倒不是因为我死猪不怕开水烫,今后偏要任性到底,或是因为大彻大悟看破红尘——那你也不会相信,而是因为我终于意识到,这样想问题是个陷阱。
什么陷阱?观念的陷阱,智力的陷阱,想象力的陷阱。
男人要三十而立,否则你就是不够努力;女生要在三十岁之前把自己嫁出去,否则你就是不够努力。有位畅销书作家说得好:你的人生之所以不如意,是因为你一懒二拖三不读书。还有一位著名作家说得更妙:“你只是看上去很努力。”言下之意是:“其实你还是不够努力。”总之,你不够努力,不够努力……
“不够努力”似乎能用来解释一切现象,适合所有人。
可话说回来,我没见过几个真正不努力的人。中华民族恐怕是全世界最勤奋、最努力、最能吃苦的民族了,可大家都如意了吗?
这种“不够努力”的归因方式实在有些简单粗暴,细细想来,这些说辞都假设了一种无差别的平均状态,仿佛每个人的情况都差不多,大家的追求目标、成功标准和人生节奏似乎也都一样。但每个人的情况毕竟是特殊的,譬如我和我的那帮不争气的同学,博士毕业时就差不多三十了,你让我们拿什么“而立”?我们真的不够努力吗?
问题绝不在“不够努力”。
二
多年前,当我还在师大读书的时候,听说有个中国哲学专业的博士师兄,坊间传闻是个神人,据说他懂《周易》和奇门遁甲之术,玄之又玄,而且他给很多老总和领导都算过,金融危机的那年他还赚了几十万呢。他曾说:许多事情都是注定的。将信将疑的我追问:既然都是注定的,那我何必要努力?他答:你的努力或不努力也是注定的。
这个“宿命论”式的解答让我困惑了很久。此后我的生活一直徘徊在懒惰与勤奋之间,我的情绪一直摆荡在后悔与纠结的两极,惶惶不可终日。直到我认识了一个好朋友,它叫“无意识”(unconscious,常被误译为潜意识)。
弗洛伊德曾说道:人类的心灵就像一座冰山,“意识”相当于露出海平面的一小部分,我们能察觉到它;而“无意识”则相当于海平面以下的一大部分,平时我们对它没有觉察,只有当癔症、做梦、口误、笔误、结巴的时候,它才会被我们发现。无意识虽不易被察觉,却会影响我们职业的选择、结婚的对象、健康的状况以及生活中许许多多的事情。
有人说,性格决定命运;弗洛伊德说,无意识决定命运。
从弗洛伊德的学说中我了解到,没有人是真正懒惰的,因为每个人的无意识中都有驱力(drive)。这种驱力又被称作力比多(libido),一种性的本能和欲望,它非常旺盛和活跃,却没有是非对错的观念。力比多总是试图寻求满足,然而却不得不遭到社会规范的限制。当它受到压抑后,就会转移和分配到其他领域,比如文艺创作或吃喝玩乐。在意识和无意识之间,还有一个前意识(preconscious),它作为“稽查者”严防无意识中的内容闯入意识。当“稽查者”放松警惕,比如在睡觉、酒醉或大脑过于疲累时,无意识中的本能和欲望便会以伪装的形式闯进来,表现在我们的梦境、酒后的失控或意志薄弱时的言行当中。
无意识虽然构成意识的基础,但两者想要的满足往往不一样。“意识”经由理性控制,遵循现实原则,它高瞻远瞩、未雨绸缪,试图谋求我们长远的利益;而“无意识”却不由理性把控,遵循快乐原则,它就像我们头脑中的猿猴,接受一切却从不做判断,总是谋求当下的满足。比如,今晚你明明想要减肥,但却仍坐在电脑前吃薯片、喝可乐、下不了楼、迈不开腿——这说明“猿猴”战胜了你,夺取了身体的领导权。
可见,意识和无意识其实是两回事。许多圣贤都了解这个道理,王阳明曾说:“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很多烟民都知道抽烟不好(知),但仍然戒不掉(而不行),这是因为,他们只是在意识层面“知道”如此,无意识层面却仍然“未知”。重要的是要让无意识这只猿猴“知道”,这就需要用适当的方法给它命令和劝说,比如自我暗示、催眠、祈祷等等。
当一个人消沉颓废或自暴自弃的时候,并不是因为他天生就好吃懒做、不求上进,而是因为力比多转移和分配的健康通道被堵住了,这时,注意力和精力便会被转移到远离志向的地方,比如沉迷游戏、过度娱乐乃至沾染恶习。事实上,没有人是自甘堕落的,他只是不知道如何驯服“无意识”这只猿猴。
可见,无意识既是威胁我们自我管理的“猿猴”,又是我们精神活动的“神力”。对于那些以明智自居的人来说,“常常询问无意识将我们引向何方”比“一味努力和拼命蛮干”重要得多。我们必须了解什么时候该听从无意识,什么时候又该引导它为我们服务。
为此,弗洛伊德说道:当你做小的决定时,应当依靠你的大脑,把利弊罗列出来,分析并作出正确的决定;当你做大的决定,如寻找终身伴侣或寻找理想时,你就应该依靠你的无意识,因为这么重要的决定必须由你的心灵深处的最大需要为依据。
人们总说“做事需要规划”“需要计算成本”,这在小事上没错。至于大事,等意识层面做规划和计算的时候就已经晚了,因为无意识对情感好恶的反应比意识敏锐迅速得多,它比你更了解你到底热爱什么、擅长什么,你无法跟它争论。因此,迷茫的时候,向无意识祈求答案,比求神拜佛靠谱得多。而热爱一件事,使得做这件事的过程中获得了收益、降低了成本(俗话说叫“享受过程”),也更容易成功。
人们还说“学海无涯苦作舟”“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都是基于对人性和人心(无意识)的无知才形成的功利主义价值观。一个人之所以努力读书、拼命工作,绝不是因为他天生意志力过人、喜欢吃苦,而是因为他无意识中的驱力得到了健康的转移和分配,他享受读书和工作。这些努力和拼命,并不是由于克服了人性的弱点后才产生的,恰恰相反,它们是基于意识与无意识的协调一致于是自然而然产生的。再者,了解积极心理学的人都知道,一个人的自律能力是固定和有限的,一件事倘若需要你过多的努力和自律,那你基本是做不好的。
三
无意识只能暗示和引导,却无法勉强。如果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就会明白:人生无须如此沉重,如果感到沉重,那是因为摁错了按钮。
那些苦苦奋斗却还感到没有出路的人,那些拼命努力却还觉得自己“不够努力”的人,只是离家太远,忘了归家而已。说白了,他们没有倾听内心深处的声音,没能做到KnowThyself(古英文:认识你自己)。
此种“苦苦奋斗”和“拼命努力”,都是自我迷失后的挣扎而已。也就是说,它们是源自意识与无意识的错位而造成的“内在痛苦”,而非两者协调一致导致的“内在祥和”。
那么,基于内在痛苦的努力与基于内在祥和的发展有什么不同呢?我们不妨列出一些重要特征:
内在痛苦的人生努力(自我迷失后的挣扎):
(1)为他人或社会设立的目标而奋斗,拼搏中不断迷失自我。
(2)内心情绪起伏伴随奋斗过程,不过度“努力”就失去内心平衡。
(3)面对责任被动承受,不是主动承担。
(4)对名誉、利益有较多的奢望和计较,因为追求的就是名和利。
(5)需要别人的充电才有动力,需要别人的激励才有方向。
(6)很喜欢“交朋友”、参加“活动”、上网联络,其实是受不了孤独。
(7)不停地“学习和奋斗”,不敢休息,生活枯燥乏味。
(8)为他人和社会的认可而奋斗,惶惶不安,永无宁日。
(9)一生疲于奔命,总认为自己不够好,还美其名曰:“追求完美,好学上进。”
(10)不顾及自己的内心感受,用外在“效果”欺瞒自己。
——结果是怎么奋斗都没有成就感,都不幸福。
内在祥和的自然发展(认清自我后的坦然):
(1)为自己设立的目标而做事,拼搏中不会忘记当初的梦想。
(2)比“努力”更重要的是内心的淡泊与宁静。
(3)责任面前挺身而出,因为结果将影响到我自己的事情。
(4)不贪婪,得到的不是他人高看的,而是自己喜欢的。
(5)力量、智慧、勇气都来自内心,根本无需外来。
(6)内心充满自爱的富足感,对“情”和“友”并没有依赖。
(7)喜欢休息,享受独处,祥和便开心。
(8)做事是为了自己的兴趣,不是为了爬社会的“格子”,或获得他人赞许。
(9)不必追求“完美”,不必非得“上进”,上善若水。
(10)爱自己,关爱内心感受,净心得以心静,不介意外界的评判。
——结果是不用过度努力,就容易知足和快乐。
浪迹天涯的老顽童舒国治曾说:“人要任性,任性,任性。”此话深得我心。任性,不是任着性子乱来(那只“猿猴”可闹腾着呢),而是引导无意识的驱力得到恰当的发挥。
儒家的先贤比如子思就很懂这个道理,他在《中庸》里写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为教。”(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若用弗洛伊德的话来说,“率性”就是让无意识里的驱力得到充分、健康的转移和分配。率性需要修道,“修道”就是通过冥想、自我暗示等方式让意识与无意识充分沟通、协调一致,发挥出所有的潜力。
另外,《郭店楚简》出土后,其中的“性自命出”篇与《中庸》息息相通,也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这种“任性到底的哲学”:“性自命出,命自天降,道始于情,情生于性。”(性格是命里带来的,命是上天赋予的,人生的道路始于情感,情感生于性格。)此文还写道:“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真诚的人不用勉强就能做到,不用思考就能得到,从容地保持中庸之道。)“诚”就是指不自欺、不勉强自己、不过度努力。用弗洛伊德的语言说,“诚”就是协调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按照无意识的规律来利用它的力量。
总之,奋斗是个技术活,用力过猛易迷失。
……
前言/序言
2009年的夏天,我在后海一家朋友开的酒吧做过几天垫场的驻唱——随便玩玩的那种。有一天下午,天色还早,大伙刚刚搬出沙发和桌椅,我正在台上调试音响,突然闯进一个约莫三十多岁的女士,要点歌。我说:行,你点什么我就唱什么。她点了一首张敬轩的粤语歌,恰好我会唱。唱完后,她鼓掌致谢,接着又点了几首张学友的国语情歌,我也一并唱了。工作人员在一旁忙着收拾布置,店内就她一个顾客,我只对着她一个人演出。
唱完几首歌之后,她挥手示意让我下来。原来,她要请我喝酒,于是我们一边喝一边聊。她夸我音色好,吃音准。当我沉浸在被夸赞的喜悦时,她却忽然苦笑着说:“小伙子,其实你并不知道自己在唱什么。”本来轻松的气氛,突然一下消失了。她认为我并未体会到那几首歌词中所包含的情感和意义。她接着告诉我,她的婚姻并不幸福,虽然已经有了孩子,但她并不爱自己的先生,也无法忍受现在的生活。她先生是个有身份的人,在部委机关工作,家境优厚,给了她舒适无忧的物质生活。而她是学音乐出身的,毕业不久便经人介绍嫁给了他,很快就怀孕生了孩子,此后一心都扑在了家庭上。我说:这不挺好嘛,为什么不知足呢?她莞尔一笑,并没觉得被冒犯,接着无奈地说道:“我有舒适的家,有老公,有孩子,可是我没有自己。”彼时的我,空有青春,心智未熟,未曾理解她话中的深意,只觉得这是贵妇人的矫情病。临走前她说:谢谢你,你的歌声让我记起了曾经的音乐梦。
2013年深秋的一天晚上,狂风肆虐,我刚结束E时段1V1的英语教学课,提着电脑包,矗立在中关村的大街上茫然四顾。那时的我,收入不稳定,工作不合心意,还顶着巨大的房贷压力。在鳞次栉比的钢筋水泥中,我显得那么的渺小、慌张和虚无。我不知道自己接下去该怎么办,只为赚钱的工作和缺乏激情的现状,让我对生活失去了推进的动力。那时,几年前那个“贵妇人”口中的音乐梦突然跳了出来,可我曾经的梦想又在哪呢?
2014年的夏天,失恋和失业以及它们带来的失落和失望接踵而至。失去后我开始反思和寻找:我想做什么,我能做什么。是的,我要写作,写那些我一直想写的东西。
回头看看走过的路,我所肯定自己的正是在于:大胆试错。无论是选择离开家乡上大学、进哲学系、继续读博、放弃博士后和学术道路,还是不断地更换工作,这一切都跟我的性格以及人生态度有关,借用王小波的话说:“凡是有悖于我心胸的工作就不值一做,凡是有悖于我心胸的生活就不值一过。”常有人说我太任性,而我自己知道,我只是追随内心的声音,并不想活得那么没有安全感。
比起那些一早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且已经有所积累、有所成就的同龄人来说,以前的我会经常感到焦虑,总觉得自己是个失败者。整个社会就像是一个竞技场,我们无时无刻不生活在“成功者”的阴影下。然而,岁月的磨砺和思考的力量让这种焦虑减弱了,我开始用更丰富的眼光看待他人和自己,明白生命的价值并不在一时的得失胜败,而在这个过程中所获得的体验;只有这些体验会载入记忆,一直保留到我们生命的最后一刻,它们才是衡量我们人生是否精彩的标准。
因此,无论从过去的岁月当中我收获了多少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以“体验流”而非“成功学”的角度来看,这些都是我的财富。有人说,每一个作家都是体验狂,我深以为然。我想体验各种各样的人生和工作,我想进入别人的世界,甚至从别人家的窗户前经过时,也总幻想着能生活在其中。毕竟我觉得,人来到这个世上不是为了与谁攀比,而是来享受生命的美妙、体验生活的滋味。
十多岁的时候,我就不知天高地厚地想成为一个作家,可谁知后来却走上了学术的道路,还差点“一如哲门深似海,从此文学是路人”。自我买到第一台电脑起,我便开始在网上写东西:生活随感、读书心得、观影体会、时政评论、诗歌散文,不一而足。文字成了我十多年来最忠诚的好朋友,也是因为这些文字,我认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也曾收获爱情,还借着一点点的人气组织了一个叫做“爱思想的青年”的读书会,至今仍在举办活动。
写着写着,朋友越来越多,推荐和喜欢的人越来越多,我也越来越自信了。有些文章得以在报刊上发表了,有编辑来约稿了,有人给稿费了。后来,我便有了写一本书的打算,再后来就有了这本书。书中记录了我的生活,以及因生活而引发的思考,算是给我的青春一个交代。
此书是我在博士论文之后,又一个超过十万字的文字作品
人生不必太用力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人生不必太用力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