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1)真正從企業自身管理角度齣發,用大量實例和圖解說明企業信息化規劃應該具備的核心內容。
(2)從不同層麵反映企業特彆是企業集團的信息化管理需求及需要關注的功能。
(3)本書內容全麵,共19章,涵蓋企業大部分的業務活動。
內容簡介
本書真正從企業自身管理角度齣發,用大量實例和圖解說明企業信息化規劃應該具備的核心內容,從不同層麵反映企業特彆是企業集團的信息化管理需求及需要關注的功能。
全書共19章,內容包括企業信息化規劃導論、企業信息化規劃策略、企業信息化規劃基礎工作、基礎設施平颱規劃、係統平颱規劃、DCS和SIS規劃、集控調度中心規劃、協同辦公係統規劃、ERP係統概述、財務管理、項目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生産管理、采購管理、庫存管理、銷售管理、EAM、電子商城、安全保障體係,涵蓋企業大部分的業務活動。
本書適閤作為高校計算機(信息)、熱控、測量、自動化、財務管理、工程管理、項目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製造、安全生産、物資管理、市場營銷、電子商務、物流管理等專業本科生和研究生的相關課程教材,也可供企業信息化管理人員、信息化項目實施人員、谘詢人員和軟件開發技術人員等參考使用。
內頁插圖
目錄
第1章企業信息化規劃導論/1
1.1什麼是企業信息化規劃1
1.2我國企業信息化現狀分析1
1.3企業信息化規劃的重要作用4
1.4企業信息化規劃原則5
第2章企業信息化規劃策略/7
2.1誰是企業信息化規劃的主人7
2.2企業信息化規劃內容8
2.3企業信息化規劃方法11
2.4企業信息化規劃實施的必要條件13
第3章企業信息化規劃基礎工作/14
3.1企業信息化現狀評估14
3.1.1現狀評估內容14
3.1.2調查問捲中常用的圖錶16
3.1.3現狀評估中容易齣現的問題18
3.2企業信息化需求分析19
3.2.1如何進行企業信息化需求分析20
3.2.2需求管理和需求分析過程中的注意事項23
3.3業務流程分析25
3.3.1工作流層次結構25
3.3.2業務流程分析26
3.4信息資源規劃29
3.4.1信息資源規劃方法29
3.4.2信息資源相關標準規劃31
3.5企業集團信息化費用規劃33
3.5.1企業集團信息化費用組成33
3.5.2造成企業集團信息化費用黑洞的原因分析34
3.5.3企業集團信息化費用控製方式規劃36〖1〗企業信息化規劃目錄[3]〖3〗第4章基礎設施平颱規劃/38
4.1網絡規劃38
4.1.1網絡架構規劃原則38
4.1.2網絡架構規劃39
4.2綜閤布綫規劃44
4.2.1綜閤布綫係統的組成44
4.2.2綜閤布綫方案規劃46
4.3機房建設規劃47
4.3.1機房建設規劃依據48
4.3.2機房建設規劃48
第5章係統平颱規劃/52
5.1服務器規劃52
5.1.1企業集團本部服務器規劃52
5.1.2分公司服務器規劃53
5.1.3基層企業服務器規劃54
5.2服務器布局規劃55
5.2.1核心服務器布局56
5.2.2數據中心服務器布局58
5.2.3災備中心服務器布局60
5.3存儲設備和網絡設備選擇63
5.3.1存儲設備選擇63
5.3.2網絡設備選擇65
5.4操作係統和數據庫選擇69
5.4.1操作係統選擇69
5.4.2數據庫選擇70
第6章DCS和SIS規劃/72
6.1DCS概述73
6.1.1DCS分級73
6.1.2DCS特點73
6.1.3DCS發展史74
6.2DCS架構規劃75
6.2.1DCS現場級架構規劃75
6.2.2DCS過程控製級架構規劃76
6.2.3DCS過程監控級架構規劃81
6.3DCS功能規劃84
6.3.1DCS過程監控級功能規劃84
6.3.2CRT畫麵規劃86
6.4DCS抗乾擾能力規劃90
6.4.1乾擾分類90
6.4.2抗乾擾規劃91
6.4.3接地規劃93
6.5SIS規劃96
6.5.1火電企業SIS網絡架構規劃97
6.5.2SIS功能規劃97
第7章集控調度中心規劃/102
7.1企業集團集控調度中心網絡架構規劃102
7.1.1基層企業集控調度中心網絡架構規劃102
7.1.2分公司集控調度中心網絡架構規劃105
7.1.3集團公司集控調度中心網絡架構規劃105
7.2企業集團集控調度中心數據抽取規劃108
7.3水電、風電集控調度中心功能規劃109
7.3.1水電集控調度中心功能規劃110
7.3.2風電集控調度中心功能規劃113
7.4集團公司集控調度中心功能規劃123
第8章協同辦公係統規劃/126
8.1協同辦公係統定義126
8.2個人辦公功能規劃127
8.3公文管理功能規劃128
8.3.1發文管理128
8.3.2收文流程129
8.3.3簽報流程132
8.3.4電子簽章133
8.4公文處理情況考評與統計分析134
8.5預警提醒和信息發布功能規劃136
8.5.1預警提醒136
8.5.2信息發布136
8.6督察督辦功能規劃137
8.7會議管理功能規劃141
8.8係統管理功能規劃144
第9章ERP係統概述/145
9.1ERP的發展史和主要特點145
9.1.1ERP的發展史145
9.1.2ERP的特點146
9.2ERP的主要功能和係統部署147
9.2.1ERP的主要功能147
9.2.2ERP係統部署148
9.3ERP係統需要統一規劃的基礎信息149
9.3.1ERP係統組織體係149
9.3.2ERP係統科目體係152
第10章財務管理/155
10.1財務會計155
10.1.1總賬管理155
10.1.2應收賬款157
10.1.3應付賬款159
10.1.4資産管理160
10.2管理會計167
10.2.1財務預算管理168
10.2.2成本管理171
10.2.3盈利能力分析178
第11章項目管理/186
11.1項目管理知識體係186
11.1.1項目管理基本概念及發展史186
11.1.2項目管理知識體係解析188
11.1.3WBS193
11.1.4項目群194
11.2項目管理功能概述195
11.2.1項目分類和項目編碼196
11.2.2項目管理功能198
11.3項目管理流程208
11.4項目執行情況分析210
11.4.1項目執行情況統計報錶211
11.4.2項目執行情況分析213
第12章人力資源管理/217
12.1人力資源管理概述217
12.1.1人力資源管理基本概念和發展階段217
12.1.2人力資源管理核心數據219
12.1.3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主要功能222
12.2組織管理224
12.2.1組織機構管理225
12.2.2定員和職位體係管理226
12.3人員配置管理227
12.3.1人員信息管理227
12.3.2招聘管理230
12.3.3人員配置和動態優化分析233
12.4時間管理239
12.5薪酬管理241
12.5.1薪酬體係管理241
12.5.2薪酬計劃與總額管理243
12.5.3薪酬支付管理244
12.6培訓管理246
12.7績效管理249
12.7.1績效管理體係249
12.7.2績效管理體係實施和評價結果管理251
12.7.3績效管理體係實施考核監督和結果應用254
第13章生産管理/257
13.1生産計劃管理257
13.1.1主生産計劃257
13.1.2能力需求計劃260
13.1.3物資需求計劃262
13.1.4生産作業計劃263
13.2生産過程管理266
13.2.1交期管理266
13.2.2生産排程及工單管理268
13.2.3接口管理271
13.3質量管理272
13.3.1質量策劃273
13.3.2質量控製275
13.3.3質量檢驗277
13.4事故與異常管理278
13.4.1事故與異常分類管理278
13.4.2事故與異常事件管理280
13.4.3事故與異常事件分析282
第14章采購管理/286
14.1采購基本概念和基礎信息管理286
14.1.1與采購業務相關的基本概念286
14.1.2采購基礎信息及編碼標準289
14.2采購計劃291
14.2.1采購計劃流程291
14.2.2采購計劃功能293
14.3采購過程管理296
14.3.1集中采購目錄與采購批次管理296
14.3.2電子招標投標係統298
14.3.3評標專傢管理303
14.3.4招標投標常用圖錶307
14.4供應商管理314
14.4.1供應商納新及分級管理314
14.4.2供應商投標及閤同管理315
14.4.3供應商績效評價316
14.5采購接收及退貨流程321
14.5.1接收流程321
14.5.2退貨流程323
第15章庫存管理/325
15.1物資主數據管理325
15.1.1ERP物資主數據視圖管理326
15.1.2EAM物資主數據視圖管理326
15.2倉庫管理327
15.2.1倉庫分布規劃327
15.2.2貨位管理330
15.3聯儲管理331
15.3.1企業集團聯儲物資範圍331
15.3.2維修物資聯儲管理流程332
15.4庫存物資管理流程335
15.4.1領用流程335
15.4.2退庫流程335
15.4.3盤點流程337
15.4.4報損報廢物資處理流程338
15.4.5閑置物資處理流程340
15.4.6移庫移位流程341
15.4.7零價格物資管理342
15.4.8差異和損益管理342
第16章銷售管理/346
16.1銷售管理主要功能和銷售信息資源管理346
16.1.1銷售管理主要功能346
16.1.2銷售信息資源管理347
16.2市場管理和營銷管理351
16.2.1市場管理351
16.2.2營銷計劃管理355
16.2.3營銷方式分類與營銷活動管理357
16.3銷售管理360
16.3.1營銷渠道管理361
16.3.2産品銷售定價和報價管理363
16.3.3銷售計劃管理365
16.3.4銷售訂單管理366
16.4服務和交互中心管理369
16.4.1服務中心功能369
16.4.2服務中心主要工作流程371
16.4.3交互中心功能374
16.5銷售分析376
16.5.1市場營銷分析376
16.5.2銷售分析378
16.5.3服務分析379
第17章EAM/381
17.1與EAM相關的基礎信息381
17.1.1資産分類381
17.1.2危化品分類382
17.1.3設備評級382
17.1.4KKS編碼383
17.1.5設備與物資的關係387
17.2資産與資産維護管理388
17.2.1資産颱賬388
17.2.2設備缺陷管理390
17.2.3故障體係管理392
17.3資産維修管理393
17.3.1設備點檢管理394
17.3.2定修管理399
17.3.3狀態檢修管理402
17.4企業安全管理405
17.4.1重大危險源管理405
17.4.2安全事故事件管理408
17.4.3安全評價功能411
第18章電子商城/413
18.1電子商城係統管理413
18.1.1電子商城用戶管理413
18.1.2前颱、後颱功能管理416
18.1.3主要功能界麵管理419
18.2産品銷售管理421
18.2.1産品管理421
18.2.2訂單管理423
18.2.3批量處理424
18.3閑置/報廢物資展現與拍賣425
18.3.1閑置/報廢物資展現管理426
18.3.2閑置/報廢物資拍賣流程管理427
18.4電子商城圖錶分析功能429
18.4.1電子商城采購圖錶分析429
18.4.2電子商城銷售圖錶分析430
18.4.3電子商城拍賣圖錶分析434
18.4.4電子商城綜閤分析圖錶436
第19章安全保障體係/439
19.1安全保障體係規劃439
19.1.1安全保障體係的規劃原則、基本框架和安全策略440
19.1.2安全風險管理443
19.2物理與網絡安全保障449
19.2.1物理安全保障449
19.2.2網絡安全保障452
19.3應用係統和數據安全保障456
19.3.1應用係統安全保障456
19.3.2操作係統和數據安全保障458
19.3.3主機安全保障462
19.4運維安全保障463
19.4.1運維人員安全管理463
19.4.2日常維護安全管理466
精彩書摘
第5章係統平颱規劃企業信息化係統平颱包括硬件係統平颱和係統軟件平颱兩類。硬件係統平颱包括服務器、網絡設備、數據存儲設備、桌麵終端等;係統軟件平颱包括操作係統、數據庫和中間件等。這些係統平颱是為數據存儲、災備中心、計算分析中心、應用係統及維護管理服務的,係統平颱和基礎設施平颱一起協同保障企業應用係統的正常運行。
5.1服務器規劃〖*4/5〗5.1.1企業集團本部服務器規劃服務器規劃與選擇不是孤立的,它與服務器所處布局層次、運行的應用係統、網絡係統覆蓋範圍、網絡的拓撲結構和所采用的存儲技術等密切相關。原則上服務器檔次依集團公司、分公司、基層單位的布局順序逐漸遞減。服務器作為網絡節點的核心設備,是應用係統必須依賴、不可或缺的基礎平颱。
企業集團本部負責管理集團公司核心服務器、數據中心(含數據倉庫)服務器和災備中心服務器等多種類型的服務器,這些服務器是企業的核心設備,要求比較高。通常,部署在集團公司總部的大型應用係統選擇專用型服務器,例如ERP、生産控製調度中心、數據分析平颱等要求使用單獨的應用和數據庫服務器,通常不與其他係統共享服務器。這時,因為應用係統用戶多,實時通信要求高,一般選擇企業級的小型機服務器。小型機使用的操作係統大多是基於UNIX的,像Sun、Fujitsu使用SunSolaris,HP使用HP�睻NIX,IBM使用AIX。所以小型機是封閉專用的計算機係統。使用小型機的企業用戶一般是看中UNIX操作係統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專用服務器的高速運算能力,它很少被病毒與黑客攻擊。
核心服務器的連接方式可選擇采用兩颱高性能小型機組成服務器硬件平颱,實行雙機HA(HighAvailability,高可用性)方案。高性能小型機雙機HA集群方案如圖5.1所示。
雙機HA方案主要支持兩種工作模式:雙機互被援(dualactive);雙機熱備份(hotstandby)。圖5.1高性能小型機雙機HA集群方案
〖1〗企業信息化規劃第5章係統平颱規劃[3]〖3〗5.1.2分公司服務器規劃
如果將ERP、EAM等應用係統部署在分公司,分公司的服務器選擇基本和前麵講的集團公司服務器選擇一緻,這時集團公司就不再部署相應的服務器,隻要求分公司將相應的數據傳送到集團公司數據中心。如果這些大型的應用係統部署在總公司,分公司服務器的數量就會少一些,檔次也可低一些,如低端小型機和PC服務器等。
不過PC服務器一直遭受著“低價低能”的指責。雖然價格相對小型機而言非常便宜,但其在性能和穩定性等方麵的錶現卻與小型機有著天壤之彆。也正因如此,PC服務器和小型機有著較為清晰的目標市場區分:PC服務器市場集中在企業的前端和中端計算領域,多用於文件/打印服務器、郵件服務器;小型機憑藉極為穩定的性能錶現,長期以來占據企業的後颱應用市場,成為數據庫服務器等關鍵應用的不二選擇。
分公司起到承上啓下的作用,它既要把基層的信息上傳到集團公司,又要將集團公司的要求和管理理念傳達下去。所以服務器的選擇和連接方式仍很重要。
對分公司的服務器選擇,如果考慮價格因素,可以選擇低端小型機服務器,然後采用集群模式來達到高端小型機服務器的性能。因低端小型機服務器集群模式具有比雙機熱備更高的可用性和可靠性。低端小型機服務器集群往往被分公司的數據庫服務器所采用,連接方式如圖5.2所示。
圖5.2低端小型機服務器集群連接方式
采用低端小型機服務器集群和負載均衡技術可以實現服務器係統的整體高性能。這種方案比較靈活,初期投入較小,而且能隨著業務的發展,可逐步增添設備提高硬件平颱的處理能力,能節約工程初期投資。另一方麵,隨著時間的推移及新技術的不斷湧現,設備性能得到提高的同時設備成本也在下降,這種模式能實現企業投資的逐步完成和性能的逐步提高。
5.1.3基層企業服務器規劃
基層企業是企業集團數據的原點,如果基層企業的信息交換不暢或服務器經常齣故障,集團總部收集到的信息就會嚴重失真,沒有任何價值。因此,基層企業的服務器也不能隨意湊閤。
相比集團公司和分/子公司,基層企業還包括生産控製及其管理係統。生産控製係統來不得半點馬虎,因為它是企業生産運營的命脈,如火力發電廠的DCS,它包括主機組DCS、脫硫控製係統、脫硝控製係統、電除塵控製係統、化學監控係統等(目前習慣將除主機組以外的控製係統稱為輔控係統),這些係統控製部分的服務器多采用刀片服務器,這是因為刀片服務器比較適閤高密度的生産環境。管理部分的服務器采用低端小型機或高檔PC服務器。
隨著英特爾及AMD在芯片研發工藝等方麵的不斷提高,現在PC服務器的處理器已經能達到32nm的製程;而隨著多核多綫程等技術的引入,PC服務器已經實現瞭在主頻不變的情況下性能的成倍增加,已經有能力勝任部分低端小型機的工作任務,同時保留瞭PC服務器富有競爭優勢的價格區間。
基層企業除核心數據庫和數據中心使用低端小型機外,其他數據庫服務器和應用服務器可使用PC服務器。為瞭提高性能和可靠性,往往采用PC服務器集群技術,常見的基層企業PC應用服務器負載均衡集群連接圖如圖5.3所示。
圖5.3基層企業PC應用服務器負載均衡集群連接示意圖
總之,采用服務器集群和負載均衡技術,可以實現係統整體性能的提升,係統資源的綜閤利用率可以達到80%以上;而隻采用雙機熱備技術,係統資源的綜閤利用率一般在25%以內。這種模式的主要優勢是可以節約初期投資。另一方麵,隨著時間的推移,可以用較少的投資買到較高性能的設備。
注意:應用服務器集群和數據庫服務器集群在集團公司、分公司和基層單位的任何一層都可以同時使用,前麵為瞭不使問題太復雜纔分彆說明。另外,服務器選型是需要綜閤考慮的,往往不隻是技術和資金的事情,與業務需求、開發效率、工期、目標用戶量、維護成本、人員水平等都密切相關,無法一概而論。比如,就可靠性能來,除瞭産品本身的技術之外,與人員水平、管理水平關係很大;選擇Linux、Windows還是UNIX,很多時候會受到現有開發人員和已有軟件的限製;不同的行業應用對性價比、業務連續性、高可用性等都有不同的要求。而且選擇的服務器企業自己要瞭解其特性,並知道怎樣使用更為閤理,效率更高,否則高端服務器的優勢發揮不齣來,也是極大的浪費。就像你買瞭一款高檔手機,但隻會使用打電話和收發短信功能,其他功能不會使用,那麼高檔手機對你而言和普通手機沒什麼區彆,錢卻多花瞭許多。
5.2服務器布局規劃
服務器的布局和企業集團規劃使用的應用係統相關,也就是說應用係統的布局決定瞭服務器布局,綜閤來說企業需求決定應用係統布局,應用係統決定服務器布局,服務器布局決定網絡架構規劃和機房的選址及建設;實施時順序正好相反,當然人員充足時可以交叉進行。服務器布局的依賴關係如圖5.4所示,所以說,企業需求是信息化規劃的動力源泉,規劃是實施的根本,實施是應用的基石,應用是企業信息化的目標。
圖5.4服務器布局在企業信息化整體建設中的位置
服務器的布局包括三種:一是核心服務器布局,二是數據中心服務器布局,三是災備中心服務器布局。
5.2.1核心服務器布局
所謂核心服務器即放置在網絡核心層的服務器,企業集團*復雜的服務器布局是核心服務器布局,當然數據中心和災備服務器也有放置於核心層的,本節的介紹不包括這兩種服務器的布局,它們將在5.2.2節和5.2.3節單獨介紹。
企業集團核心服務器的布局分為三層:*層是集團公司的核心服務器,第二層是分公司/分支機構的核心服務器,第三層是基層企業的核心服務器,如圖5.5所示。
為瞭維護、管理方便和節省資金,企業集團的核心服務器通常都放置在企業內部機房。服務器的數量、用途和應用相關,和企業的總體戰略部署相關。具體分析如下:
(1)集團公司。常規的應用包括ERP、協同辦公係統、安全生産信息係統、數據分析係統、決策支持、檔案管理、企業門戶、門禁係統、核心機房輔助設備監控係統、實時數據分析和運維管理係統等,其中ERP係統如果部署在總公司,那麼對服務器的性能及交互方式要求很高,ERP係統一般不和其他應用係統共享服務器,數據分析係統對服務器要求也很高,所以這兩個係統的服務器宜采用單獨的集群方式連接。其他係統可以共同使用一個集群方式。
(2)分公司/分支機構。它和集團公司的區彆是:如果ERP部署在集團公司,采用大集中模式,分公司/分支機構就不需要再部署ERP;如果集團公司隻使用ERP的部分功能,如FMIS,由分公司部署其他功能,如人力資源、庫存、采購、銷售和EAM等,還有分公司的協同辦公係統、安全生産信息係統、數據分析係統、決策支持、檔案管理、企業門戶、門禁係統、核心機房輔助設備監控係統、實時數據分析和運維管理係統等也部署在分公司,服務器的性能要求和集團公司部署要求基本一緻。
圖5.5企業集團核心服務器布局
(3)基層企業。如果集團公司或分公司沒有具體要求,或基層企業自己已實施ERP、EAM等,且與集團公司的數據標準一緻,可以不增加新的投入,繼續使用,上級單位需要的數據通過數據交換平颱上傳即可。其他協同辦公係統、安全生産信息係統、數據交換/分析係統、決策支持、檔案管理、企業門戶、門禁係統、核心機房輔助設備監控係統和運維管理係統等未采用集中部署的,也可部署在基層企業。這些係統的服務器可以采用配置比較低的服務器,例如,除ERP或EAM外,其他可選擇PC服務器。
基層企業比上級單位多齣來的係統是生産控製部分的係統,如發電廠主機組的DCS係統、RTU、輔控係統、脫硫係統、脫硝和上網電量統計係統等,用於安全生産管理的兩票係統、點檢係統、消防聯動控製係統等,處於控製和管理之間的係統是SIS。其中SIS對服務器性能要求比較高,而生産控製係統部分對服務器的可靠性、穩定性和性能要求更高,因為它影響企業的安全生産。
5.2.2數據中心服務器布局
大型企業集團的數據中心往往采用容錯型數據中心,以保證在係統運行期間其場地設備不應因操作失誤、設備故障維護檢修而導緻信息係統運行中斷。具體地說,企業數據中心是指企業所有經過處理的電子化數據的集閤,它除瞭信息網絡、服務器、存儲設備及相關的機房環境外,還包括企業專用或通用數據庫以及對數據實施收集、抽取、加工分析處理、管理、存儲保護和查詢檢索服務的支持係統。
1.數據中心及服務器布局
企業集團數據中心的布局和企業集團規模及實力密切相關。規模較小的企業集團一般隻有一級數據中心;超大型企業、覆蓋範圍廣的采用三級數據中心;規模在兩者之間的企業采用兩級數據中心。數據中心服務器的布局依賴於數據中心和用戶需求。其中,三級數據中心服務器布局及網絡連接方式如圖5.6和圖5.7所示。
圖5.6企業集團數據中心同城、異地服務器布局及網絡連接方式
圖5.7企業集團數據中心同城服務器布局及網絡連接方式
2.SAN存儲架構
基層企業的數據中心一般采用單獨的存儲設備或直接利用高性能、大容量的數據庫服務器,然後按規則傳送到分公司/分支機構數據中心。分公司/分支機構數據中心和集團公司數據中心往往采用一樣的SAN(StorageAreaNetwork,存儲域網絡)存儲方式,區彆在於分公司/分支機構數據中心原則上使用自己的機房,和核心機房共處一室,集團公司數據中心有可能使用自己的核心機房,也有可能外麵租用機房,甚至按地理位置租用多個區域數據中心。這主要結閤企業集團的資金實力、信息化資源的利用、安全性要求和企業內部機房的建設標準等多種情況來綜閤考慮。
SAN是一種利用光縴信道等互聯協議連接起來的,可以在服務器和存儲係統之間直接傳送數據的存儲網絡係統。SAN是一種體係結構,它是采用獨特的技術構建的,與原有LAN網絡不同的一種專用的存儲網絡,存儲設備和SAN中的應用服務器之間采用的是塊I/O方式進行數據交換。目前,SAN存在兩種管理策略:分層管理和分級管理。
在企業集團的分公司/分支機構級,數據中心服務器直接布局於核心機房,而采用SAN架構解決方案的拓撲圖通常如圖5.8所示。
圖5.8SAN架構存儲係統解決方案拓撲圖
對於不需要SAN架構存儲係統的基層企業,其存儲係統可采用雙機HA共享磁盤陣列(SCSI架構)解決方案。
總之,數據中心掌控著企業的眾多信息資源,所以穩定可靠的數據中心方案必須規劃好,以確保數據中心實現無阻塞的數據交換、不間斷的可靠性、固若金湯的安全性、方便靈活的升級和隨時可控的管理目標。
5.2.3災備中心服務器布局
美國世貿大廈的倒塌使得800多傢公司和機構的重要數據丟失,無數企業成為這一恐怖事件的殉葬品。然而正當大傢為此扼腕痛惜時,金融界巨頭MorganStanley公司竟然奇跡般地宣布全球營業部第二天可以照常工作,因為它以前建立的遠程災備中心保護瞭重要的數據。從此人們更加清楚地看到災備的重要性:災備可以減少各種重大災害帶來的衝擊,減少企業不必要的損失。
1.災備層次的定義及選擇
國際標準SHARE78容災係統一共定義瞭七個層次:
�r第0層:本地備份、本地保存的冷備份。
�r第1層:本地備份、異地保存的冷備份。
�r第2層:熱備份站點備份。
�r第3層:在綫數據恢復。
�r第4層:定時數據備份。
�r第5層:實時數據備份。
�r第6層:零數據丟失。
該標準從*簡單的僅在本地進行磁帶備份,到將備份的磁帶存儲在異地,再到建立應用係統實時切換的異地備份係統,恢復時間也可以從天級、小時級到分鍾級、秒級或零數據丟失等做瞭明確的劃分,而且針對這七個層次都有相應的容災方案,所以企業在選擇容災方案時應重點區分這七個災備層次各自的特點和適用範圍,結閤自己對容災係統的要求判斷選擇哪個層次的方案比較好,選擇什麼樣的服務器布局更為閤理。
大型企業集團往往采用實時數據備份或零數據丟失的災備方案,整個災備係統由備份服務器、備份用磁盤陣列和磁帶庫三部分組成。這兩種方案的說明如下。
實時數據備份是在高速網絡和高性能服務器的基礎上使用硬件的鏡像技術和軟件的數據復製技術來實現在應用站點間與備份站點間的數據更新。數據在兩個站點之間相互鏡像,由遠程異步提交來同步。因為關鍵應用使用瞭雙重在綫存儲,所以在災難發生時,僅僅很小一部分的數據被丟失,恢復的時間被降低到瞭分鍾級或秒級。這一層次的災備方案既能保證不影響當前應用係統的數據交互,又能實時復製係統操作産生的數據到異地,在災難發生時,僅是當時傳送中的數據被丟失,恢復時間可以被降低到分鍾級。所以這一層次的方案是目前在企業集團應用*廣泛的一類。其缺點是由於對存儲係統和數據復製軟件的要求較高,所需成本也大大增加。
零數據丟失的災備方案是災難恢復中*昂貴的方式,也是速度*快的恢復方式,它是災難恢復的*高級彆。利用專用的存儲網絡將關鍵數據同步鏡像至備份中心,數據不僅在本地進行確認,而且需要在異地(備份)進行確認。因為,數據是鏡像地寫到兩個站點,所以災難發生時異地容災係統不僅保留瞭全部的數據,而且應用可以自動接管,實現零數據丟失。另外,還可在兩個係統的光縴設備連接中提供冗餘通道,以備工作通道齣現故障時及時接替工作,不過這對存儲係統和存儲係統專用網絡的要求很高,企業用戶的投資巨大。采取這種容災方式的企業用戶主要是資金實力較為雄厚的大型企業和電信級企業。但在實際應用過程中,由於完全同步的方式對企業應用係統的運行效率會産生很大影響,所以目前采用該級彆容災方案的企業用戶不是很多,多數采用實時數據備份方案。
2.災備中心服務器布局規劃
規劃災備中心的目的就是確保重要信息係統的數據安全和關鍵業務可以持續服務,提高抵禦災難的能力,減少災難造成的損失。應該說,災備中心的災備係統是整個信息係統的有機組成部分,而不是遊離於企業應用信息係統之外的一個獨立係統,更不是一個可有可無的東西。同時,要牢記災備中心是保證業務持續運作的“*後一道防綫”。
災備中心的規劃需要考慮多方麵的因素,如備份/恢復數據量大小,應用數據中心和災備中心之間的距離和數據傳輸方式,災難發生時所要求的恢復速度,災備中心的管理及投入資金等,同時要避免災備中心與數據中心+應用係統同時遭受同類風險。另外,災備中心還應具有方便災難恢復人員或設備到達的交通條件,以及數據備份和災難恢復所需的通信、電力等資源。
同時,災備中心的規劃還需要考慮兩個層麵的問題:數據容災和應用係統容災。數據容災是指建立一個或多個異地的數據備份係統;應用係統容災是指在做好數據容災的基礎上,在異地建立與本地運營係統類似的備份應用係統,其可以根據企業的風險評估做備份使用甚至可以實時切換。
企業集團災備中心布局和異地配置連接方案如圖5.9和圖5.10所示。
不管是核心機房還是數據中心和災備中心,它的規劃選擇都決定瞭企業集團機房的布局規劃,也是今後維護管理的重要依據。
……
前言/序言
序
本書是一本關於企業信息化規劃的實務書籍,其目的是使廣大讀者對企業信息化有更加全麵的瞭解,達到啓迪思想、開闊眼界的目的,並幫助從業者快速融入企業文化中。
全書共19章,涵蓋企業信息化規劃策略、平颱規劃、應用係統規劃和安全保障體係規劃4部分內容。
(1)企業信息化規劃策略部分包括信息化規劃導論、企業信息化規劃策略、企業信息化規劃基礎工作,主要講解企業信息化規劃的重要作用,以及規劃原則、規劃內容、規劃方法和規劃過程中的現狀評估、需求分析、業務流程分析、信息資源規劃、信息化建設應用費用規劃等。
(2)平颱規劃部分包括基礎設施平颱規劃、係統平颱規劃,主要講解企業網絡、綜閤布綫、機房建設,以及服務器、存儲設備、網絡設備、操作係統和數據庫的選擇。這些基礎設施平颱和係統平颱是企業信息化技術架構的基礎。
(3)應用係統規劃部分包括DCS和SIS規劃、集控調度中心規劃、協同辦公係統、ERP係統概述、財務管理、項目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生産管理、采購管理、庫存管理、銷售管理、EAM、電子商城,主要講解DCS、SIS、集控調度中心、協同辦公係統、ERP、EAM和電子商城所需數據的編碼標準、分類標準、主要功能、典型流程和圖錶分析等,讓讀者掌握企業信息化規劃的核心與精髓。
(4)安全保障體係規劃部分,雖然隻有一章,卻是很關鍵的部分,包括安全保障體係規劃原則、基本框架、安全風險管理、物理與網絡(含區域邊界網絡)安全保障、應用係統和數據(含數據接口)安全保障以及運維安全保障。企業安全保障體係的基本框架包括技術框架、管理框架和運維框架三部分,其目的是保證網絡、信息及業務處理安全。
企業信息化規劃是企業信息化建設的藍圖。成功的企業信息化規劃是企業信息化建設的一個良好開端,它能約束企業的信息化建設在規範框架下進行,並為企業信息化深化應用打下堅實的基礎。讓製度化、標準化和流程化的理念潛移默化地影響企業用戶,從而減輕企業信息化實施和應用的壓力,進一步提升企業的競爭力。
2017年1月
前言
寫書應該不是我的強項,因我從小就嚴重偏科,數學好,語文差。我在1970年春節後上瞭小學,三年級一年加在一起上學不到一個月、以後便進入瞭上學、輟學的循環時期。上小學期間有三次半年以上的輟學,中間雖因年齡大跳級,但到1978年夏季升初中時,我已在給我一生幸福的學校——河北唐山灤縣茨榆坨小學上瞭八年半的小學。*丟人的是,我在灤縣一中上初一時,我小學一年級的同學上高一,每次在一中校園內遇見他時,我都感覺無地自容。
我*幸運的是上瞭灤縣一中和東北電力學院(現東北電力大學),教過我的老師和同學沒有一個嫌我傢境貧寒,我在校一直擔任學生會和班級乾部,並於1984年11月成為光榮的學生黨員。可以說,學校生活是我一生*美好的樂章。學校老師不僅傳授我知識,也教會我如何做人。所以,老師的期盼是我能夠忍耐寂寞而堅持寫書的*大動力,雖然我目前無力為學校添磚加瓦,但我不想給學校和恩師丟臉。
本書的起草要追溯到18年前(1998年),*初寫的是關於計算機網絡係統的主題,大約在1999年完成,但當時不知道找誰齣版。到2005年齣版《企業資産管理係統(EAM)設計與實施》後,一直感覺這本書不成體係。2009年開始我有瞭一些想法,但那時還不太成熟,工作忙時就放下瞭。我寫書的動機其實很簡單,就是想證明自己並不是一無是處。這種想法在遇到睏難時愈發強烈——自己如果在*不行的方麵(比如寫作)能有點成就,那說明自己在其他方麵也能行。所以為瞭寫作本書,我三年沒去逛公園和看電影,周末和節假日除迴老傢看望老人和孩子外,基本上都貢獻給我孕育瞭十年的孩子——《企業信息化規劃》。本書在學習、編寫、修改中反復瞭多次,終於在2015年11月有瞭初步結果。
其實,寫書和做人是一樣的道理,隻有先付齣纔會有收獲,堅持在波摺中不斷前行。迴顧自己經曆的人生旅途,獲得瞭很多感悟:
年輕時的挫摺不一定是壞事,或許能激發你的潛能,成為你一生的財富。
遇到挫摺時,不要輕易氣餒,軟弱無法改變你的現狀,無助的眼淚隻能留給自己。
趁年輕可嘗試自己喜歡做的事,前提是自己有能力獲得麵包,而不啃老。〖1〗企業信息化規劃前言[3]〖3〗喜歡做的事要堅持、專注,堅持能夠前行,專注能夠成就未來。
奮鬥不隻在*美的年華,應當視為一生的追求。但需要強調的是奮鬥不能以身體為代價,身體垮瞭,再美好的願望也隻是笑談。而適當的奮鬥可延年益壽,因為它能摒棄不利於健康的雜念。
學會感恩並有責任感是你留給晚輩的*大財富。
當上帝為你關閉一扇窗時,你要自己打開另一扇窗!
感謝清華大學齣版社!感謝灤縣茨榆坨小學、灤縣一中、東北電力大學,感謝中國大唐集團公司、大唐國際發電股份有限責任公司、陡河發電廠。沒有清華大學齣版社,本書無法高質量地麵世;沒有我就讀學校各位恩師的關愛和教誨,我*多是一個農村的管傢婆;沒有中國大唐集團公司、大唐國際發電股份有限責任公司、陡河發電廠給我就業機會,我無法養傢糊口,無法從事非本專業的信息化工作,更無法激發我的潛能。這是齣版社、學校和企業給我的恩賜。
感謝恩師樸風初、劉宗吉、趙振君、李寶樹、黃英敏、吳麗賢、蔡寶、裴秀英、張臣、趙海成、嶽立春、宋春喜、趙海文、楊繼田、王貴纔、宋長秀;感謝清華大學齣版社的龍啓銘、戰曉雷老師;感謝對編寫本書提供幫助的陳拓晗、方曉、安宏光、佟義英、方占嶺、謝衛江、吳鳳林、硃明江、謝寶東、劉興國、楊戈、劉曉建、王曉娟、江鳳英、陳代川、陳河南、賀軍、丁罕、仲光明、安博、陳代英、孟麗、李秀、霍海江;感謝在我遇到各種睏難時給予無私幫助的張琳、荊玉竹、羅曉華、葉青、李雅婷、齊曉莉、陶儉、吳景文、徐炳富、高洪、邸鞦榮、於秀珍、劉紹梅、陳艷春、範曉飛、劉秀芬、趙世民、章文江、許以芳、李秀山、歐陽占民等同學;感謝好朋友張久晨、馬立軍、剋彩玲、張月欣、邊麗霞、盛曉軒、王曉輝、李淑莉、王新、李穎、呂立軍、趙玉萍、居芳、錢建華等摯友。感謝我的親人。
如果本書對讀者有所裨益,將是我*大的幸福!
信江艷2017年1月於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