彪悍南北朝系列(套装全2册)

彪悍南北朝系列(套装全2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云淡心远 著
图书标签:
  • 历史小说
  • 南北朝
  • 架空历史
  • 权谋
  • 战争
  • 成长
  • 励志
  • 穿越
  • 古代
  • 策略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出版集团,现代出版社
ISBN:12152278
版次:1
商品编码:12152278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1-01
用纸:胶版纸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1、拥有超高人气的南北朝史!引爆天涯论坛,百万粉丝大呼过瘾!

2、《锦绣未央》《兰陵王》《陆贞传奇》弱爆了,要看就看好看的南北朝史!

3、挑战人性的底限和权谋的极限,这个时代属于英雄!高欢、宇文泰,不世出的两大枭雄的对决!中国历史的命运由他们改变。绝代美男兰陵王、壮志未酬宇文邕、雄才大略陈霸先、一代英主杨坚……官场的博弈之道,战争的铁血奇谋,奋斗的心路历程,上演一段别样的后三国传奇。

4、这里有奋不顾身的拼博、对时局的准确分析与把握、识人用人之道、隐忍智慧、变幻莫测的机谋与权变……


内容简介

公元六世纪,这是一个精彩的时代,一个从大乱到大治的时代,一个浴火重生的时代。它是一座桥梁,一端连着四分五裂、天下大乱的魏晋南北朝,一端连着统一繁荣、兴旺发达的隋唐盛世。

这是一个枭雄辈出的时代,群雄逐鹿,风起云涌。军事奇才尔朱荣崛起于乱世,击破南梁荡平关陇,一度权倾朝野;白袍将军陈庆之率七千勇士奔袭千里,直取敌国都城;东有高欢雄才大略,起于寒微而纵横天下,终成霸业;西有宇文泰远见卓识,南清江汉西克巴蜀,奠基北周。

再到北周、北齐、南梁(陈)三国争霸,风云际会,群雄逐鹿。绝代美男兰陵王、壮志未酬宇文邕、雄才大略陈霸先、一代英主杨坚……官场的博弈之道,战争的铁血奇谋,奋斗的心路历程,上演一段别样的三国传奇。

隋唐盛世在此时孕育,百年分裂在此时结束,中华民族在此时重生。

本系列在天涯社区进行连载时,受到无数粉丝热捧,被誉为“好看的南北朝史,没有之一”!


作者简介

云淡心远,本名陈炜,江苏江阴人,天涯社区煮酒论史著名作者,其写作风格严谨却不严肃,轻松却不轻佻,因常有神来之笔,被广大读者称为“云真人”。著有《彪悍南北朝之铁血后三国》《被低估的圣王:杨坚大传》等畅销历史作品。

精彩书评

乱世的生存法则,官场的博弈之道,战争的铁血奇谋,奋斗的心路历程,环环相扣,精彩纷呈。从没见过这样好看的历史,从中我读到的不仅是历史,还有人心、人性、智慧、梦想和感动!

  ——木唐子

作者的文风太好了,条理清晰,不仅在宇文泰、高欢两雄风云际会之际,还在很多地方为后面情节的发展埋下不少伏笔。文辞方面酣畅淋漓,颇有东坡大江东去之风。这是我目前在煮酒看到的好的作品。

  ——非典型忽悠

南北朝的历史我是*害怕的,人多、事杂、朝代乱,人名还巨难记,没想到作者写得这么有趣,吸引我一字不差地看了下来。我当评书讲给朋友听了,他们纷纷折服,都来补课了。

  ——风景未曾黯

一口气从头看到尾,真的很过瘾,乱世就是出英雄的时代,让人热血沸腾,看作者的文章有一种身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感觉!

  ——haoz886

笔法深入浅出,诙谐幽默,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让枯燥的历史鲜活了。很喜欢这段历史,更喜欢作者的叙事风格!

  ——贰佰4拾9


目录

《彪悍南北朝之铁血双雄会》


第一章 被颜值改变的命运 / 10

第二章 倾国才女 / 20

第三章 武川梦之队 / 27

第四章 乱世教主尔朱荣 / 33

第五章 政治白痴的军事天才 / 49

第六章 陈庆之,不世名将还是网络泡沫 / 70

第七章 枭雄的覆灭 / 93

第八章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 115

第九章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 129

第十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 / 155

第十一章 危难时刻显身手 / 167

第十二章 才出虎穴,又入狼窟 / 184


《彪悍南北朝之铁血后三国》

南北朝末年形势图/ 3

主要人物/ 4

历史背景/ 8

引子/9

第一章、爱江山更爱菩萨/11

第二章、懦夫处处有,梁朝特别多/26

第三章、真想少活二十年/47

第四章、一鸣惊人建北齐/62

第五章、宇宙大将军的覆灭/72

第六章、一山怎能容二虎/96

第七章、悲催的最牛岳父/113

第八章、扫平群雄定江南/120

第九章、史上最牛精神病/126

第十章、史上第一屠龙刀/145

第十一章、兰陵王铁骑闯关/150

第十二章、美男成了同性恋/169

第十三章、奶娘掌后宫,瞎子当宰相/174

第十四章、西边日出东边雨/190

第十五章、兰陵王英雄末路/201

第十六章、已报周师入晋阳/208

第十七章、乘势而起,一飞冲天/234

第十八章、玉树后庭花,花开不复久/250



精彩书摘

第一章 被颜值改变的命运

一、大兵奇缘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首北朝民歌大气磅礴,粗犷雄放,描绘了在一望无垠的大草原上,满眼的青翠,无边无际的天宇,如同毡帐一般笼盖草原,微风吹拂,健硕的牛羊从丰茂的草丛中显露出来,波澜壮阔的场面充满了蓬勃的生机。让人读来心胸开张,情绪酣畅,油然涌出一股豪迈之气。(百度百科上找的)

小子我听到这首诗歌,就想到一望无际的草原,心情无比的豪放。

然而晚年的高欢听到这首诗歌,却涕泪横流,心情无比的悲凉。

因为他想起了自己的家乡,生他养他的家乡——怀朔镇(今内蒙古固阳县百灵淖乡城库伦村),边防六镇之首。

所谓六镇,乃是北魏王朝为了防范来自柔然的威胁而在阴山以北设置的六个边防重镇。从西到东分别是:沃野镇(今内蒙古五原县)、怀朔镇、武川镇(今内蒙古武川县)、抚冥镇(今内蒙古四王子旗)、柔玄镇(今内蒙古兴和县与河北省尚义县交界)、怀荒镇(河北省张北县)。

这其中,在历史长河中刻下最深印记的是怀朔镇和武川镇。

谁也不会想到,在这两个边陲重镇,会诞生那么多的名人,那么多的英雄。

在这里诞生了北齐、北周两个王朝的创建者,诞生了隋、唐两个王朝的先祖。如果在五世纪末、六世纪初出生在这两个地方,那可真是祖坟冒青烟了,其成才的比例比现在的清华北大哈佛耶鲁不知要高多少倍。

后人(也就是小子我)有诗赞曰:武川怀朔,群星闪烁。生于武川,稳操胜券;长在怀朔,成功在握。

幸运的是,高欢就出生在怀朔镇。

不幸的是,高欢家里很穷,穷得出类拔萃。

他不仅是真正的贫二代,而且还是罪三代——罪犯的孙子。

按照正史的说法,高欢的祖父高谧出身于河北著名的汉人高门士族“渤海高氏”,曾经担任过侍御史,后来因为犯法,被流放到怀朔镇。

高欢的父亲叫高树生——这名字可真够土的,是个不务正业、游手好闲的家伙,每天除了赌博就是在外面躲债,根本不管家里人死活。

父亲如此不成器,母亲呢?

高欢对他的母亲完全没有印象,因为他出生时其母韩氏就死于难产。

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没妈的孩子像根草,没妈而且老爹又不靠谱的孩子像根烂稻草。

高欢的童年很苦,他能够长大成人,其实主要靠的是他的姐姐和姐夫。姐夫尉景在政法系统工作——是个狱卒。

六镇地区是鲜卑人的地盘,由于几代人都在这里生活,从小受鲜卑文化的熏陶,高欢一家的生活习性早已经鲜卑化了。

如今海外华人移民的第二代、第三代子女,被称为“香蕉人”。他们虽然也是黑发黄皮,但自小就受西方文化、西方教育的熏陶,其思维方式、价值观是完全西化的。正所谓“黄皮其外、白瓤其内”是也。

高欢就是这样一个香蕉人——按照史学家的说法就是鲜卑化汉人,汉人的血统,鲜卑人的心。如果要填“履历表”的话,我觉得“民族”这一栏他肯定会毫不犹豫地填上“鲜卑族”。

当然,就和美籍华人总要取个英文名一样,高欢也有个鲜卑名,叫贺六浑。

喝着边塞的西北风,高欢长大了。

养眼的风景往往出在穷乡僻壤,养眼的美男也往往来自寒门小户。

穷孩子高欢长成了一个帅哥,号称师奶杀手。

史书上就多次提到他帅气的外表,具体地说,是目有精光(说明充满自信,眉宇间透出一股英武之气),长头高颧(长方脸,高颧骨,美吗?似乎有点难以理解),齿白如玉(可以去做高露洁牙膏的广告了)。

帅哥总是有女人缘的。

年轻的高欢也有了自己的初恋情人,是好朋友韩轨的妹妹。

可是帅有什么用?

帅能当饭吃吗?

那时候可没有男模、男演员、偶像明星这种职业。

韩小姐的父母挺现实,无情地拒绝了高欢。

说实在的,高欢也的确是太穷了,具体地说,连匹马也没有。

在广袤的草原上,马的重要性不亚于手机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走亲访友,购物休闲,生产生活,都离不开马。

可是高欢家里根本就买不起马。

无奈的高欢看着势利的韩家父母,只能在心里默默地发誓:不管多久,总有一天,我要得到你的。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猛男追女,二十年不迟。

多年以后,功成名就的高欢终于如愿以偿得到了韩氏——这个他青梅竹马的女人,虽然那时他们都已不再年轻。

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继续讲年轻时的高欢。

初恋是没法继续了,但生活还要继续,生活费也要继续。

为了谋生,和怀朔镇的大多数青年一样,高欢也光荣入伍,成了一名新兵,一名在城墙上站岗执勤的大头兵。

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这个面容英俊、器宇轩昂的小兵吸引了一个年轻女孩的注意。

高欢在城墙上看风景,看风景的她在城墙下看高欢。

她看呆了,像现在某些小女生看着自己仰慕已久的偶像明星一样,一边咽着口水,一边喃喃地对旁边的婢女说:这就是我要找的另一半!

她叫娄昭君,是鲜卑贵族娄内干的女儿。

娄昭君的祖父娄提,在北魏因功被封真定侯。父亲娄内干,没有当官,在家里享受生活,当然对外宣传的是:淡泊名利。

他家里太有钱了,据说仆人有数千人之多,牛马则多得数不胜数,要以山谷来计量。

而高欢家则连一匹马都没有。

高家的财产和娄家相比,有如弹弓比原子弹,蚂蚁比大象——那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作为鲜卑贵族的大家闺秀,来娄家提亲的人多得是,而且大都是和娄家门当户对的富二代或官二代。

可是这娄小姐呢,心比天高,一个也看不上。不过这次看见小兵高欢,心高气傲的娄小姐却心甘情愿拜倒在他的石榴裙下。

作为游牧民族的后代,娄昭君在性格上绝对不是那种扭扭捏捏的做派,豪爽泼辣程度绝不让须眉。

心动,不如马上行动。

看准了就动手,动了手就不撒手。

对于娄昭君来说,看上高欢,不过是万里长征走出了第一步。要如愿以偿地嫁给心上人,绝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娄昭君先派婢女找到高欢——毕竟是个大家闺秀,总不能自己送上门去。

天上掉下个娄妹妹,高欢真是心花怒放。

想想自己小兵一个,平时经常被小排长呼来骂去的,有时还要给排长倒夜壶!我都混到这地步了,没想到居然还有女生看中我,而且是富家女,不仅是富家女,还是贵族女!

虽然心里很high,但高欢还是不断提醒自己:一定要hold住!

他天生具有很高的情商,这种分寸拿捏得很好。

彬彬有礼,潇洒自如,杀鸡用牛刀,婢女自然被征服了。

随后在婢女的安排下,两人私下见了面。卿卿我我,相见恨晚。

接下来的事,自然该高欢上门提亲了。

可是男方穷,给不起聘礼。

这个好办,娄家有钱,偷偷拿点出来给高欢就可以了。反正娄昭君已经下定决心,克服一切困难,扫平一切障碍,坚决要嫁高欢。

老娄心里那个气呀,眼看着肚子就鼓起来了——老子我以为你眼光高,要求高,没想到只不过找了个穷光蛋姓高。

娄小姐早有准备,先打感情牌:爹你最疼我了。

其情也切切;

一看不灵,再眼中含泪:没有他我活不下去。

其态也可怜;

还不行,则大叫:爹你要是还不答应,我就死在你面前!

其势也汹汹……

万般无奈,老娄只能答应女儿的婚事。

有时候想想,高欢的运气实在是太好了。

对比一下西汉初年的名相陈平,同样是高大英俊的帅哥,同样是傍富婆,陈平找的是嫁过五次的寡妇,还为娶到这寡妇而费尽了心机;高欢呢,不仅娶的是如花似玉的大家闺秀,而且还让女方为了嫁给他而费尽心机。

这就是高欢的魅力!

二、胸怀大志

婚后的高欢,傍上了富家女,鸟枪换炮,他终于有了自己的马,也终于当上领导了——队主(不知有没有动用岳父家的社会关系)。

一个吃软饭的穷小子,这是当时几乎所有人对高欢的印象。

只有一个人例外,那就是怀朔镇最高军事长官——镇将段长,他觉得高欢非同凡人,经常拍着他肩膀鼓励他,说:小伙子,好好干。你有经天纬地之才,定能成大事。

这是那时除了娄昭君以外唯一欣赏高欢的人。

如果说娄昭君的欣赏出自女人的感性,段长的欣赏则是出自男人的理性,更加的珍贵。

这唯一的欣赏就像漫漫长夜中的一点烛光,照亮了高欢曾经黯淡的豪情壮志;就像茫茫沙漠中的一滴清水,滋润了高欢曾经干涸的勃勃雄心。

高欢没有忘记段长这珍贵的鼓励,后来在他发迹后,不仅追赠段长为司空,还提拔其儿子当了官。

正是由于段长的提拔,高欢当上了信使。

信使就是传递官府信件的官差,这可是个肥缺,可以公款旅游——经常去京城洛阳出差,有机会接触到达官贵人,见见世面。差旅费实报实销,还能拿个每天几十元的补贴。

到了京城才知道自己的官小,此话一点不假。

高欢在地方上也算是个有头有脸的人物了。可是在洛阳,却被当成卑贱的来自边远山区的乡巴佬。

高欢每次到洛阳都要和令史(相当于首长的秘书)麻祥联系。

有一天麻祥心里很开心,可能是打麻将赢钱了,像打发叫花子一样赏给高欢吃肉。

高欢向来很注意形象,从来不站着吃东西,所以就坐了下来,心里在想,吃肉的时候嘴里可不能发出声音啊。

刚做完热身,还没正式开始吃呢,就听麻祥大喝一声:狗奴才,谁让你坐的?这位子你有资格坐吗?给我拖下去,打四十大板!

肉没吃到,自己屁股上的肉反而被打得少了好几块。

注意形象让他赢得了富家女的欢心,也让他白挨了一顿打,真是有一利就有一弊啊。

遭受如此的奇耻大辱,高欢出人头地的愿望更加强烈了。

公元519年,京城发生了一件严重的打砸抢烧暴力事件,对高欢的触动很大。

事件源于知识分子和鲜卑武人的矛盾。

北魏是鲜卑人创建的政权,开始时朝中官员多是以军功提拔的鲜卑人。这些人多数文化水平很低,大字不识的也不少,执政水平很差。

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大力推行汉化政策,大量任用汉族或汉化鲜卑人中的知识分子出任高官。

知识分子认为自己是喝咖啡的,看不起吃大蒜的鲜卑武人;而鲜卑武人则认为天下是靠自己真刀真枪打出来的,看不上纸上谈兵耍嘴皮子的知识分子。

双方的矛盾越来越尖锐。

北魏征西将军张彝的儿子张仲瑀上书,要求限制武人,不能列入士大夫的清品,换句话说就是不能当大官。

按魏书的说法,张彝出身于汉人的高门大族——清河张氏。他性格耿直,无所顾忌(“无所顾忌”这个成语最早就是出自他的传记),人称“张大炮”,估计张仲瑀上书很可能是代表张彝的意思。

这份奏折一出来,立刻引起了鲜卑武人的强烈反响。

这不是把鲜卑武人的升官之路给堵死了嘛。你们汉族士大夫走自己的路,却让我们鲜卑武人无路可走!

太过分了!是可忍,孰不可忍!

于是,他们开始游行,集会,抗议,张贴大字报,扬言要屠灭张家。

张家父子却依然无所顾忌,对此完全不放在心上,当这些鲜卑武人是空气。

为了证明自己不是空气而是杀气,鲜卑武人们开始行动了。

来自羽林军、虎贲等的一千多名鲜卑士兵,先去砸了尚书省的大门,接着攻入张家住宅,把张彝拖出来,尽情地痛打污辱,随后又烧了张家的住房。

张家大儿子张始均本来已跳墙逃出,却又因想救父亲而回来向这些人求情,这些正处于亢奋状态的鲜卑武人此时仿佛喝多了的酒鬼正缺下酒菜,张始均的回来相当于送来一盘猪头肉,哪有浪费之理?

于是张始均被他们先狠狠地殴打了一顿,再投入火中活活烧死。

张彝本人则身受重伤,两天后不治身亡。

一时间,京城大震。

显然,这起针对朝廷重臣的严重打砸抢烧暴力事件性质特别恶劣,手段特别残忍,影响特别巨大,必须从重从严从快查处,绝不姑息。否则朝廷威信何在?法纪何在?

然而当时执政的胡太后,却本着“大事化小,小事化无”的和稀泥原则,为了避免激化矛盾,只杀了闹事的军人中的八个人,其余的人都不追究。过了不久,又用大赦来安抚他们。

北魏朝廷的腐朽无能就此表露无遗。

24岁的高欢此时正在京城洛阳,亲眼目睹了事件的过程。

回家以后,他开始散尽家财(反正是娄家的),广交各路豪杰,主要是有勇力的,有胆量的,亡命徒之类的。

岳父娄内干对此非常不解。

这家伙以前一直是个爱岗敬业的好青年,每年都被评上劳动模范的,而且是镇将段长的重点培养对象。怎么现在摇身一变,置升官发财的大好前途于不顾,天天与江湖上的问题青年混在一起,难道想当黑社会老大了?

更重要的是,这败家女婿烧钱如草纸,烧的是我娄家的钱!

老娄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老娄忍不住问他:贺六浑,你怎么了?——潜台词是:你小子神经是不是有问题啊?

高欢回答说:我在洛阳,看到羽林军烧杀朝廷重臣,国家居然不敢追查。我估计,这大魏朝的天下要乱了。如果动乱起来,这些钱有什么用呢?——潜台词是:乱世就要开始了,想安分守己一步步往上爬,是不可能了;在乱世中,不安分的人才吃得开。要在乱世中有所作为,我就必须要有这样的一帮兄弟做自己的左膀右臂。

明者远见于未盟,智者避危于无形。

高欢就是这样的明者和智者。

接下去高欢说出了一句掷地有声的狠话:我立志要澄清天下!

见自己这个女婿有如此远大的志向,娄内干肚子里的气如同雪遇到热水一般瞬间就消失了,他情不自禁地拍了一下高欢的肩膀:小伙子,好好干!钱你尽管花,就当是我的风险投资吧!

风险投资的回报是若干年后老娄有了一个司徒的头衔——可惜是死后追封的,很不实惠。

当时与高欢交往最多、关系最好的是铁哥们有七个,加上高欢本人,号称怀朔八兄弟——如果要打麻将的话,正好凑成两桌,玩起来也方便。

这七个人分别是:

司马子如,能言善辩,口才极佳,吹起牛来既不需要打草稿也不需要打腹稿就能把红茶说成红酒,黄瓜说成黄金,白菜说成白银,还让人不得不信。要是生活在当代他肯定是年薪百万的电视台名嘴。

刘贵,鲜卑化的匈奴人,性格刚猛,颇有军事才能。

贾显智,父亲是沃野镇长史,胆识过人,处事果断,与其大哥贾显度都有一定名气。

孙腾,当时在怀朔镇担任户曹史,是个民政部门的公务员,性情直率,足智多谋。

侯景,小名狗子,从这个俗气的名字就能看出他肯定出身于社会底层。他是鲜卑化的羯族人,在怀朔镇担任外兵史,也是个公务员。他少年时就顽劣异常,横行霸道,是著名的小混混。成年后身高不满七尺——只比武大郎稍高一点,而且因为左脚生了个肉瘤,所以走路有点跛,是货真价实的残疾人,但此人不仅善于骑射,骁勇有膂力,而且头脑敏捷,诡计多端,绝对是身残志不残的自强典范。

蔡俊,性格豪爽,胆气绝人。

尉景,在怀朔镇担任狱掾——监狱办事员,为人厚道却极讲义气,他的另一个身份是高欢的姐夫。

大海航行靠舵手,团伙发展靠首领。

高欢仗义疏财,深沉大度,有勇有谋,具有天生的领袖才能,很自然地成了八人中的老大。

高欢交往的这七个人,后来都成了叱咤风云的人物。而且几乎都成了他的左膀右臂——或为他东征西讨,或为他出谋划策,或为他镇守要地,或为他摇旗呐喊,甚至为他调解纠纷。

反正这八个人没一个废物,没一个饭桶,用现在的话说,全都是国家的栋梁之才。

最最重要的是,这些人(除贾显智外)对高欢都忠心耿耿,连桀骜不驯的侯景也是如此。

即使在高欢最落魄的时候,即使他们中的某些人混得比高欢好,他们仍然支持他,帮助他,像痴情女子不惜一切代价帮助自己的情人一样,无怨无悔。

他们甚至对高欢敬若神明,终高欢一生,无人背叛他。

什么是识人之明?这就是识人之明。

什么是个人魅力?这就是个人魅力。

高欢后来的成功不是偶然的。

任何人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



史海沉浮:一部关于隋唐盛世的恢弘画卷 本书聚焦于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隋朝的建立与强盛,以及唐朝初期的奠基与发展。它不是一部简单的历史叙事,而是一幅通过人物命运、政治博弈、军事冲突和文化交融精心绘制的时代群像图。 第一部分:关陇的崛起与大隋的肇始 本书的开篇,将读者带回那个群雄逐鹿、旧秩序崩塌的南北朝末年。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的纷争尚未完全平息,但一股新的力量正在关陇之地悄然凝聚。 一、宇文泰的遗产与关陇集团的形成: 详细描绘了宇文泰如何通过“府兵制”的雏形和对关陇士族的深度整合,为后来的隋朝奠定了军事和政治基础。重点剖析了宇文泰对西魏的实际控制,以及他所构建的“关陇集团”这一核心权力阶层,这个集团的军事能力、民族构成(鲜卑化与汉化并存)以及强烈的地缘政治属性,是理解隋唐兴替的关键。 二、杨坚的崛起之路:从北周外戚到权力核心: 本书着墨于杨坚(后来的隋文帝)如何在复杂的政治漩涡中步步为营。他如何借助外戚的身份,通过联姻(与独孤信之女的婚姻)、军功和审慎的政治手腕,逐步架空北周幼主,最终完成禅让。此处不着重描写杨坚称帝的细节,而是深入分析其登上权力巅峰的社会条件和政治契机。着重分析了“周隋禅代”的合法性构建过程,即如何以“顺应天命”和“稳定人心”的名义,完成这次权力的平稳过渡。 三、开皇之治的深层机制: 隋文帝杨坚建立大隋后,面对的是一个经历数百年分裂、人口锐减、制度残破的帝国。本书将详细梳理他如何通过一系列大胆而卓有成效的改革,迅速恢复国力: 1. 三省六部制的初步完善: 分析三省制度(中书、门下、尚书)如何分化相权,强化皇权,为后来的唐朝奠定行政效率的基础。 2. 度地计口,清查户籍: 描述隋初如何通过严谨的土地和人口清查,为税收和兵役的公平化打下基础,极大地充实了国库。 3. 《开皇律》的制定与影响: 比较《开皇律》与前朝刑法的异同,突出其“轻典宽仁”的立法精神,如何有效安定社会情绪。 4. 统一的文化整合策略: 隋朝虽然是关陇集团主导,但杨坚深知汉文化才是维系广阔疆域的基石。分析隋朝对儒学的重新推崇,以及对科举制度的初步探索,如何为人才选拔注入新的活力。 第二部分:隋炀帝的雄心与帝国的极限 本书的第二部分,集中探讨隋炀帝杨广的统治,着重于其雄心壮志的实施及其对帝国造成的深远影响。 一、对内制度的深化与皇权的扩张: 分析杨广继承大业后,在继承父亲制度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推行中央集权。重点分析他如何通过“巡游制度”,加强对地方的直接控制,同时也暴露了皇权过度扩张带来的弊端。 二、大运河的战略意义与代价: 详细探讨开凿大运河的军事、经济和政治目的,而非仅仅将其视为浩大的工程。分析大运河如何真正连接南北经济命脉,但也剖析了这项工程对底层民众和国力的巨大消耗,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矛盾。 三、对外的“天朝”意识与穷兵黩武: 重点分析隋朝对周边民族和政权采取的强硬政策,尤其是对高句丽的三次战争。本书将从战略层面解析隋朝在辽东战役中的失误,如后勤保障的不足、信息传递的延误,以及战役的政治目标设定过于宏大,超出了当时隋朝的实际承载能力。这些军事失败如何动摇了关陇集团的信心,并为地方割据埋下伏笔。 四、末日之兆:各地起义的导火索: 在隋末的混乱中,本书细致描绘了地方豪强、逃亡贵族和受压迫农民如何以不同的面貌反抗隋朝统治。分析陈穽、宇文化及、李密等不同背景的起义领袖,他们的政治诉求和军事行动,展示了隋朝中央权威如何在瘟疫、灾荒和军事失败的连锁反应中迅速瓦解。 第三部分:唐的肇建与新秩序的构建 隋朝的迅速覆灭为唐朝的建立提供了历史的参照和深刻的教训。本书的最后一部分,将目光投向秦王李世民及其父李渊,聚焦于唐初的政治整合。 一、李渊的关陇背景与唐朝的政治基因: 分析李渊的太原起兵如何得益于他深厚的关陇背景和隋朝后期对地方实力的放松警惕。重点探讨李渊集团如何巧妙地利用“匡扶社稷”的旗帜,吸引了关陇旧臣和反对隋炀帝的汉人士族,形成一个比隋朝更具包容性和复杂性的权力基础。 二、玄武门之变:权力转移的残酷法则: 本书将玄武门之变视为“继承权危机”的必然结果,而非单纯的兄弟相残。深入剖析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之间的权力结构差异、战略分歧,以及双方背后所代表的不同政治派系(如关陇军功派与关东文臣派)的角力。强调这次政变如何重塑了唐初的权力格局,确保了军事强人对政权的绝对控制。 三、贞观之治的政治哲学:从隋的教训中学习: 本书最后阐述了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后,如何总结隋亡的经验教训,构建“贞观之治”的稳定结构: 1. 纳谏与用人策略: 重点分析魏征等直言进谏的大臣,如何帮助李世民建立“过失可议,而政令不可轻改”的君臣关系。 2. 与周边民族的关系构建: 分析唐初对东突厥、吐蕃等势力的军事打击与怀柔政策并举,特别是“天可汗”制度的建立,如何有效吸纳了北方游牧力量,扩大了唐朝的影响力,避免了重蹈隋朝穷兵黩武的覆辙。 总结: 本书以严谨的史料为基础,力求呈现一个动态的隋唐过渡期。它不仅关注帝国的兴衰,更深挖了制度的演变、集团的更迭以及文化的选择,为读者理解中国历史上这一关键转折点,提供了多维度的深刻洞察。通过对前朝弊端的批判性继承,唐朝得以在隋朝留下的广袤土地和制度框架之上,开创一个更具生命力的帝国时代。

用户评价

评分

对于我这种历史爱好者来说,能找到一本既尊重史实又充满文学想象力的作品,简直是太幸运了!这本书的厉害之处在于,它成功地在历史的骨架上填充了饱满的血肉。读这本书的时候,我经常会忍不住去查阅一些相关的历史资料,因为作者对历史事件的还原度非常高,但又不会让人感到沉闷。他笔下的人物,不论是帝王将相还是贩夫走卒,都充满了人性的复杂和矛盾,没有绝对的好人或坏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衷和选择。特别是作者对战争残酷性的描写,极其真实和震撼,让人深刻体会到那个时代生存的不易。我特别喜欢作者对于文化和思想冲突的展现,南北朝时期本就是民族大融合的时期,书中对不同文化碰撞出的火花描绘得淋漓尽致。这本书的节奏把握得非常好,张弛有度,读起来酣畅淋漓,推荐给所有喜欢历史和深度故事的朋友。

评分

说实话,我一开始是被这个书名吸引的,但读进去之后才发现,这简直是一部精彩绝伦的史诗!作者的叙事手法非常高明,他没有采用那种平铺直叙的流水账式写法,而是通过多线并进的方式,将各个角色的命运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张复杂而精密的网。我尤其欣赏作者对权谋斗争的描写,那些尔虞我诈、明争暗斗,看得我心惊胆战,不得不佩服作者构建复杂局面的能力。书中的女性角色也塑造得非常成功,她们不仅仅是男性的附属品,而是拥有自己独立思想和力量的个体,在那个男权至上的时代,她们的坚韧和智慧让人动容。情节的跌宕起伏设计得非常巧妙,每一次以为要尘埃落定时,新的危机又悄然而至,让人根本停不下来。而且,作者在描述古代的礼仪风俗和生活细节上,也是下足了功夫,让整个故事的真实感大大增强。总的来说,这是一部深度与趣味兼备的佳作,值得反复品味。

评分

这是一部让人心潮起伏、久久不能平静的作品。它不仅仅是一部小说,更像是一部用生命和鲜血写成的史诗。我最欣赏作者构建世界观的能力,他对那个混乱、分裂的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结构、阶级矛盾以及军事布局的理解,清晰而深刻。书中很多情节的处理都出乎意料,但细想之下又在情理之中,显示了作者高超的逻辑思维和对人性的洞察力。我常常为书中人物的命运感到唏嘘,他们的选择往往是在绝境中求生,充满了无奈和悲壮。作者的笔法非常成熟,情感表达克制而有力,尤其是在处理一些关键性的冲突场面时,那种不动声色的力量感,比直接的呐喊更具穿透力。读完之后,我对那个“五胡乱华”后紧随而来的动荡年代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本书的价值远超一般的娱乐消遣,它提供了一种沉浸式的历史体验,强烈推荐给追求深度阅读体验的读者。

评分

这套书真是让人欲罢不能,我一口气就把它啃完了,感觉就像是跟着主人公一起穿越回了那个风云变幻的南北朝时期。作者对历史背景的考据非常扎实,每一个细节都处理得恰到好处,让你在阅读的时候,仿佛能闻到那个时代的硝烟味。特别是对几个主要人物的刻画,真是入木三分,他们之间的爱恨情仇,那种纠葛和挣扎,读起来让人心潮澎湃。我特别喜欢作者在描写战争场面时的那种气势磅礴,每一次冲锋陷阵,都让人热血沸腾,仿佛身临其境。而且,这本书并不仅仅是简单的历史叙述,它巧妙地融入了许多人性深处的探讨,让人在读完故事之后,还能回味无穷,思考很多关于忠诚、背叛、以及乱世中的生存法则。这本书的文字功底也是一流的,文笔细腻流畅,读起来非常舒服,完全不会有那种枯燥的历史书的乏味感,反而充满了故事的张力。如果你对那个时代感兴趣,或者只是想找一本引人入胜的历史小说来放松一下,我强烈推荐这本,绝对不会让你失望的。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整体感觉是“大气磅礴”中又带着“细腻入微”。大气,是因为它讲述的是一个宏大的时代背景,涉及了无数重要的人物和历史转折点,读完让人有一种览尽风云的豪迈感;细腻,则体现在作者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捕捉上,那种微妙的情感变化,那种在巨大压力下的挣扎和坚持,都表现得丝丝入扣。我平时看书比较挑剔,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既有古典的韵味,又不失现代的活力,读起来朗朗上口,甚至有些篇章可以称得上是优美的散文段落。作者似乎对那个时代有着深沉的热爱和理解,才能写出如此有生命力的文字。我特别赞赏书中关于政治哲学和战略部署的讨论,读起来很有启发性,让人不禁拍案叫绝。这是一部能让人沉浸其中,并从中获得许多思考的优秀作品,绝对是值得收藏的。

评分

还可以,物流也不错!

评分

最近新房入伙,几乎都在京东买东西,基本都满意

评分

好评较多的书,满意。

评分

通俗易懂地描述南北朝时期南方,北方群雄所处的年代背景及自身的努力成就,不错的一本书。

评分

以前看过电子版,觉得很好的一本书,作者曾经是我的笔友

评分

为什么喜欢在京东买东西,因为今天买明天就可以送到。我为什么每个商品的评价都一样,因为在京东买的东西太多太多了,导致积累了很多未评价的订单,所以我统一用段话作为评价内容。京东购物这么久,有买到很好的产品,也有买到比较坑的产品,如果我用这段话来评价,说明这款产品没问题,至少85分以上,而比较垃圾的产品,我绝对不会偷懒到复制粘贴评价,我绝对会用心的差评,这样其他消费者在购买的时候会作为参考,会影响该商品销量,而商家也会因此改进商品质量。

评分

京东一直不错

评分

还没有看,包装严实,内容吗需要自己理解,对于我爱书人就够啦……

评分

语言简单风趣,容易坚持读下去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