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经

挺经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曾国藩 著
图书标签:
  • 性学
  • 女性健康
  • 性心理学
  • 两性关系
  • 性教育
  • 性技巧
  • 性生活
  • 亲密关系
  • 性福
  • 自爱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哈尔滨出版社
ISBN:9787548405023
版次:2
商品编码:12129274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克己修身勤政者必读之书 ,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2-01
用纸:轻型纸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内容简介

  《挺经》是曾国藩生前的一部“压案之作”,用李鸿章的话说,这部书是“精通造化、守身用世”的秘诀。所谓“挺”,即势不可用尽,功不可独享,大名要推让几分,盛时要做衰时想,刚柔相济,无为而无不为;百尺竿头,不能再进一步;欠缺本身就是完美。曾国藩以盖世之功而能于众说诋毁中安然保全自身,全赖这一“挺”字。主动、积极、谦虚,以出世之心来入世,在困厄中求出路,在苦斗中求挺直。如此方能不受困、不为他人左右,到达气定神闲地享受人生之至高境界。


作者简介

  曾国藩(1811年-1872年),晚清重臣,湘军创立者和镇压太平天国的主帅。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曾国藩是清末di一名臣,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尊官场偶像。他对后世学者和政治家具有深刻和深远的影响,人称“中国近代化之父”。他深受儒家传统道德文化浸染,同时又汲取道家、法家思想,最终形成了他的修身、处世、用人和为官的智慧。


目录

成功从提升自身素质开始 1

慎独自处,求仁存诚 2

君子独而真诚,小人独而妄念 11

内圣之四大境界 15

曾国藩修身十三课 20

伟大的目标是成功者的灯塔 25

君子澄清天下的志向 26

读书三用:明德、新民、止至善 32

世间事,重在持之以恒 37

家庭是个人走向辉煌的后盾 41

八字家规和八本格言 42

古代士大夫家族衰败的原因 50

崇俭可保家业长久 57

弃官归田也要能自力更生 61

中国最简要的方圆之术 65

“明”的双重含义 66

“强”的双重含义 71

掌握阴阳是每个人必需的生存技巧 77

自立自强是制胜法宝 78

刚柔互用方能长久 83

存倔犟以励志 93

强毅与刚愎的区别 101

节制气血保身利势 108

最早的中国式管理 113

用人先识人 114

适于时事的人才能发挥巨大作用 120

为国得人,不杂私念 127

逆境使人成长,学习使人进步 133

遵守道德才有成功的机会 137

让你的才能充分展现 138

让人信服的体制能增强团队竞争力144

礼制实际上就是理学 149

通过节俭朴素养成廉洁的习惯 154

尊重别人让你开启别样人生 161

领导的修养决定政策的执行 162

术即宽容,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169

言行一致才能使人信服 174

勤谦不能有半点马虎 179

富不过二代 185

快乐在于自身 188

竞争中最实用的真理 193

仁礼也能用于带兵之道 194

带兵的三大秘诀 197

正确认识战争 200

骄兵必败 206

烂熟于心,处变不惊 211

不可贪多,要精练 217

作战要讲究时机 219

毅力决定命运 223

持久战是战胜敌人的法则 224

不打没有准备的仗 233

学会养精蓄锐 235

勤劳为本,商贸为道 237

勤劳节俭可带来快乐 238

妥协外交 241

良好的制度和习惯能规范人的行为 249

严格立法当安民 250

治军之道 256

应宽者二,应严者二 268

向敌人学习是你成功的关键 271

师夷长技以剿逆 272

师夷之智 279

精忠报国 286

生存之道 290

尽性知命之旨 294

文以载道,精心敬慎 299

文章之道 300

成大业者皆精心敬慎 303

见道多寡关乎文之醇驳 306

内敛也是成功的秘诀之一309

龙蛇之道 310

人贵有自知之明 311

为师之道 314

虚实相间,大智慧者的特别之处 321

盈虚乃世之常理 322

成大事之道 329

家门之福,兄弟之幸 331

功成身退 334


精彩书摘

  慎独自处,求忍存诚

  【原文】

  细思古人工夫,其效之尤著者,约有四端:曰慎独则心泰,曰主敬则身强,曰求仁则人悦,曰思诚则神钦。慎独者,遏欲不忽隐微,循理不间须臾,内省不疚,故心泰。主敬者,外而整齐严肃,内而专静纯一,齐庄不懈,故身强。求仁者,体则存心养性,用则民胞物与,大公无私,故人悦。思诚者,心则忠贞不贰,言则笃不欺,至诚相感,故神钦。四者之功夫果至,则四者之效验自臻。余老矣,亦尚思少致吾功,以求万一之效耳。

  【译文】

  细思一下古人在修身方面所作的努力,效果比较明显的大概有以下四个方面:慎重独处,心胸就会安详泰然;庄严恭敬,身体则会强健;追求仁义,则会获得他人的信服;真心诚意地待人,神灵都会钦佩他。

  慎重独处,就是要遏制自己的欲望,即使是最隐蔽最微小的部分也不能疏忽,做事也要遵循自然之理,一刻都不能间断,这样时刻自我反省且问心无愧,心胸自然就会安泰。庄严恭敬,指的是仪表整齐严肃,心灵宁静专一,稳重端庄而不懈怠,身体就会强健。追求仁义,指心存仁义,爱护百姓,爱护天地万物,这样大公无私地对待万事万物,自然会有人爱戴。真心诚意,就是忠贞不贰,言语笃实不欺瞒任何人,用至诚之德来感应天地万物,因此受到神灵的钦佩。在修身上如果能以这四个方面作为标准,成效自然会有的,若勤奋坚持,效果还会更明显。我虽然已经老了,但还想在修身上有所进益,希望能有所成效。

  【解读】

  曾国藩,人称“晚清中兴第一名士”。他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经历了严格的科举考试跻身仕途。儒家那一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信条,是他平生待人接物、处世治事的基本准则。

  然而,在曾国藩看来,自宋明之后,一般正统士大夫皆把修身同治国、平天下割裂开来,强调各自的重要性和作用,结果不是缺乏精神支柱和远大目标,以致不能完成“治国、平天下”的大业,就是满腹文章,却不能任天下事。归结其原因,他认为主要就是人们把“修身”二字看得过于简单、孤立了,从而缺乏实际的内在修为,致使“修身”同“治国、平天下”难以有机地结合。因此,曾国藩主张,修身必须结合实际去进行。不管是读书做学问,还是待人接物,不管是带兵打仗,还是做官从政,都有修身的大学问蕴涵其中。要想在某一方面获得成功,首先应当立足于内在的修为。

  关于内在的修为,曾国藩的目标是要做到像古圣先贤们那样,所以他以“内圣”来形容修为的境界。那么如何达到“内圣”呢?曾国藩分别从慎独、主敬、求仁、思诚四个方面加以了说明。

  ……


《书海拾贝:那些照亮心灵的文字》 在这浩瀚的书海中,总有一些作品,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沉静地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悄然间触动我们内心最柔软的角落,为迷茫的心灵点燃希望的灯火。它们不一定惊天动地,却足以改变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滋养我们前行的力量。这本《书海拾贝:那些照亮心灵的文字》便是这样一本,它汇聚了作者在漫漫阅读之路上,所拾取的那些曾经给予自己深刻启迪、温暖慰藉,或是激发了全新思考的篇章。 这是一次心灵的漫游,一次智慧的对话。作者并非宏篇巨制,而是以一种细腻而真诚的笔触,将自己与书本之间的情感连接一一呈现。每一篇文章,都像是一次深入的交谈,作者把自己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种种感受、联想,以及那些如同灵魂撞击般的顿悟,毫不保留地分享出来。它不是一本教你如何读书的书,更不是一本详尽介绍某本经典著作的书。相反,它更像是一位老友,在炉火旁,娓娓道来那些与他一同度过美好阅读时光的书籍,以及它们如何潜移默化地塑造了他。 翻开本书,你或许会遇到那些关于生活哲思的篇章,作者会分享他从某本看似普通的散文中,领悟到的关于“慢下来”的艺术;或是从一部外国小说的人物塑造中,体会到的关于“理解”的深层含义。他不会直接摘录原书的段落,而是用自己的话语,提炼出那些最动人的精髓,再用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去印证,让抽象的道理变得鲜活而可感。例如,他可能会写到,读到某位作家对“失去”的描绘时,自己如何回想起儿时一次微不足道的告别,以及多年后才真正理解那种淡淡的忧伤中蕴含的成长。这种从书中汲取养分,再融入自身生命体验的叙述方式,使得每一段文字都充满了温度和个人色彩。 书中不乏对那些被大众忽略的角落的关注。作者并非只钟情于畅销榜单上的名家名作,而是常常在二手书店、独立出版物中,淘到那些“养在深闺”的宝藏。他可能会专门写一篇文章,介绍一本来自异国的小众诗集,如何用简练而意象丰富的语言,描绘出失眠夜里孤独的月光;或是推荐一本关于植物学的旧书,其中细腻的手绘插图和对草木生长的细致观察,如何让他重新认识到身边那些被遗忘的绿色生命。这种发现的乐趣,以及对文字背后创作者不懈努力的尊重,也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书海拾贝》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始终强调阅读与生活的连接。作者认为,书籍并非孤立于现实世界的存在,而是我们认识自我、理解他人、探索世界的重要媒介。因此,他笔下的阅读体验,往往与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经历紧密交织。他可能会写到,在经历了一段人生的低谷后,如何重新翻阅一本旧书,而书中某个被遗忘的句子,却恰好成为击破迷雾的钥匙。又或者,在与家人相处的过程中,如何因为读到一部关于亲情的文学作品,而更加懂得珍惜当下,用心去沟通。这种将阅读融入生活,让生活反哺阅读的互动,使得这本书既具有精神的深度,又不失生活的质感。 此外,书中也包含了一些关于书籍本身,以及阅读方式的思考。作者或许会探讨,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如何才能抵制碎片化的阅读习惯,沉下心来,去品味一本书的完整性;他也会分享自己的一些阅读心得,例如如何在阅读一本历史巨著时,找到其中的趣味和与当下的关联;抑或是如何通过精读一本短篇小说,来体味作者的匠心独运。这些思考,并非说教,而是作者在实践中摸索出的宝贵经验,充满了探索的智慧。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平实而温润,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故作高深的理论。作者就像一位导游,带领读者走进他的精神世界,分享他的阅读宝藏。他的文字充满了画面感,仿佛读者也置身于他所描绘的那个阅读场景之中:或许是在一个阳光洒满的午后,捧着一本旧书,沉浸在古老的故事里;或许是在一个雨声淅沥的夜晚,听着窗外的雨声,与书中的人物一同忧伤或欢笑。这种共情的体验,是本书最迷人的地方之一。 《书海拾贝》并不追求为读者提供现成的答案,而是试图点燃读者自己探索的火花。它鼓励读者在阅读中去发现,去思考,去感受,去连接。它相信,每一本书,都蕴藏着一种力量,等待着被有缘人发现,并融入其生命之中。这本书,就像一把温柔的钥匙,开启了通往更广阔阅读世界的大门,也开启了通往更深刻自我理解的道路。它让你明白,阅读并非一种负担,而是一种馈赠,一种与自己对话,与世界连接的绝佳方式。 阅读这本书,就如同与一群充满智慧和情感的书籍灵魂进行一场场私密的对话。它让你重新审视自己与书本的关系,让你感受到文字的力量,以及那些被文字点亮的,生命中闪闪发光的瞬间。这是一种平静而深刻的喜悦,一种在琐碎的生活中,找到精神寄托的慰藉。它会让你在合上书页的那一刻,带着一丝淡淡的微笑,重新去感受这个世界,以及你在这个世界中的位置,也许,你会发现,那些曾经照亮作者心灵的文字,也同样,在你心中,留下了温暖的光痕。 这是一本献给所有热爱阅读的人的书,也献给那些渴望在书本中找到慰藉、启发和力量的人。它邀请你一同踏上这段拾贝的旅程,去发现那些属于你的,照亮心灵的珍贵文字。无论你身处何种境遇,无论你心境如何,总有一段文字,会在这里,与你不期而遇,为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和感悟。它所带来的,是一种长久而宁静的影响,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力量,悄悄地,让你成为更好的自己。

用户评价

评分

读完这本书,我脑海中涌现出无数的画面和感悟,仿佛经历了一场洗礼。作者的笔触细腻而充满力量,他用一种近乎虔诚的态度,将那些看似平淡的生活片段,描绘得波澜壮阔。书中对人性的洞察,是如此的深刻,仿佛能穿透表象,直抵灵魂深处。我尤其被其中关于“选择”的部分所打动,那些在岔路口徘徊的挣扎,那些关乎生死的抉择,都让我感同身受。作者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而是将思考的空间留给了读者,引导我们去探索内心的声音,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答案。这是一种非常高级的写作技巧,它不是直接灌输,而是激发,让读者主动地参与到内容的构建中来。我发现,书中很多关于“坚持”的论述,并非简单的励志口号,而是融入了作者对生活艰辛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人性坚韧不拔的赞美。这种娓娓道来的叙述方式,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地反思自己的人生,审视自己的过往。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洁却极具吸引力,那种深邃的蓝色背景,仿佛将人带入了一个未知的宇宙,又或者是沉静的思绪深处。书名“挺经”二字,初看之下,有些不解其意,但隐约间又透露出一股力量感,仿佛是在人生旅途中的一种支撑,一种智慧的提炼。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了第一页,想看看这“挺经”究竟蕴含着怎样的内容,是关于哲学、人生哲理,还是某个领域的深刻洞见。我特别好奇作者是如何将“挺”这个动词与“经”这个名词结合在一起的,这中间一定有着非常巧妙的构思。是讲述如何“挺”过难关,还是“挺”拔精神,亦或是“经”验的总结?从封面上透出的沉静气质来看,我猜测这并非一本轻松愉快的读物,而是需要静下心来,细细品味的。我期待书中能够解答我心中的疑问,带来一些新的思考角度,或许还能从中汲取一些面对生活挑战的力量。总而言之,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非常深刻的,它成功地激起了我的好奇心,让我对即将阅读的内容充满了期待。

评分

我不得不承认,“挺经”这本书在我的阅读生涯中占据了一个特别的位置。它不是那种能让你立刻欢呼雀跃的读物,而是一种需要时间去消化的、沉甸甸的重量。作者以一种极其诚恳的态度,剖析了人生中那些最核心的问题,比如“意义”、“价值”和“存在”。我尤其欣赏他对于“局限性”的探讨,他并没有回避人类固有的弱点,而是鼓励我们正视它们,并在此基础上寻求突破。书中关于“承受”的部分,更是让我深思。它不是简单的忍耐,而是一种积极的、有力量的担当。我感觉,作者的文字有一种穿透力,能够直击人心最柔软的地方,唤醒那些沉睡已久的思考。读完这本书,我并没有感到轻松,反而多了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一种想要活出更精彩人生的冲动。这是一种非常积极的“负能量”,它不是颓废,而是激发。

评分

我一直对那些能够触动人心的文字情有独钟,而“挺经”恰恰满足了我所有的期待。作者在书中探讨的,是关于“如何活得更好”的永恒命题,但他并没有流于泛泛而谈,而是通过对具体情境的细致描摹,展现了人生百态。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其中关于“放下”的章节,作者用非常温和的笔触,讲述了那些难以割舍的过往,以及如何在这个过程中实现内心的平静。这是一种多么深刻的体悟,需要经历多少岁月的沉淀才能达到。书中还包含了一些关于“成长”的思考,它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漫长而充满挑战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学习,去适应,去突破。作者的文字,就像一股清泉,滋润着我干渴的心灵,让我看到了生命更多的可能性。我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位心灵导师,陪伴我走过人生的每一个阶段。

评分

不得不说,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巨大的惊喜。我一直以为“挺经”会是一本非常严肃、枯燥的理论著作,但事实却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料。作者的文字风格非常独特,他巧妙地将深奥的道理,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和贴近生活的例子阐释出来,使得原本可能难以理解的概念,变得清晰易懂。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智慧”的论述,它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理论,而是体现在日常的点滴之中,如何化解矛盾,如何看待得失,如何在复杂的世界中保持清醒。我从中学会了更加辩证地看待问题,不再非黑即白,而是看到了事物的多面性。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小故事,这些故事虽然简短,却蕴含着深刻的寓意,让人回味无穷。我感觉,作者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长者,用他的人生智慧,悄悄地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这本书的语言充满了诗意,又带着一股子朴实的力量,让我爱不释手。

评分

《挺经》这部书挺好的,没有白买!

评分

评分

书本没做好包装防护,快递导致书本褶皱。

评分

还行

评分

书是不错的书,纸质有次,外观有些脏。

评分

不错的书,推荐,值得购入

评分

给公司买的

评分

还没细看,囤着慢慢看,每天读几章节,一个月就读完一本书,加油

评分

帮哥们买的,看着挺好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