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作品选集:女中音卷·外国作品/高等师范院校教材

声乐作品选集:女中音卷·外国作品/高等师范院校教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声乐系,杨清,朱秋玲 等 编
图书标签:
  • 声乐
  • 女中音
  • 外国作品
  • 教材
  • 高等教育
  • 音乐
  • 艺术
  • 选集
  • 声乐教学
  • 经典作品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上海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44430142
版次:1
商品编码:12125630
包装:平装
丛书名: 高等师范院校教材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0-09-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42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声乐作品选集:女中音卷·外国作品/高等师范院校教材》在所选曲目的要求和规范上,做到新老作品、难易程度统筹兼顾,曲目较为新颖,避免以往一些声乐教材的片面性;经过整理、比较、分析、归纳、筛选后,把各声部的曲目汇编成一个有机的、科学的、系统的、实用的声乐教材。每首作品都附有演唱提示以及有针对性的练声曲和要求,中国作品还附有简谱分册,以便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较快、较准确地理解作品的演唱风格和思想内涵。

内页插图

目录

1.春天年年到人间(选自歌剧《卖花姑娘》)
2.海滨之歌
3.在路旁
4.夏日最后的玫瑰
5.红莓花儿开(选自影片《幸福的生活》)
6.孤独的牧羊人(选自音乐剧《音乐之声》)
7.我亲爱的
8.在我的心里
9.让我痛哭吧(选自歌剧《雷娜都》)
10.假如你爱我
11.美丽的小嘴
12.爱情的喜悦
13.我怀着满腔热情(选自歌剧《帕利德与埃利娜》)
14.受伤的新娘(选自歌剧《塔马拉诺》)
15.友善的森林(选自牧歌剧《爱能战胜虚伪》)
16.我爱你
17.慕春
18.野玫瑰
19.快乐的预感
20.莲花
21.笛子和小提琴(选釘声乐套曲《诗人之恋》)
22.你在哪里,心爱的人啊(选自歌剧《罗德.琳达》)
23.啊!我的心被你嘲笑(选自歌剧《阿尔辛那》)
24.我想造一所房子
25.悲思费丽!吾爱!
26.摇篮
27.仁慈的神明
28.最后的亲吻
29.我多么忧愁,优雅的女神
30.世上没有优丽狄茜我怎能活(选自歌剧《奥菲欧》)
31.不知道我自己干了什么(选自歌剧《费加罗的婚礼》)
32.你们可知道(选自歌剧《费加罗的婚礼》)
33.我走,我走(选自歌剧《蒂托的仁慈》)
34.啊,只一会儿(选自歌剧《蒂托的仁慈》)
35.哦,我的费南多(选自歌剧《宠姬》)
36.我心中有个声音(选自歌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
37.残酷的命运(选自歌剧《意大利女郎在阿尔及尔》)
38.火焰在燃烧(选自歌剧《游吟诗人》)
39.不幸的恩赐(选自歌剧《唐.卡洛》)
40.天使般的声音(选自歌剧《爵康达》)
41.我心花怒放(选自歌剧《参孙与达莉拉》)
42.听铃声响得多美妙(选自歌剧《卡门》)
43.爱情像一只顽皮鸟儿(选自歌剧《卡门》)
演唱提示
女中音声乐练声曲选

前言/序言

  这套《声乐作品选集》是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全体声乐老师多年来在声乐教学上不断探索、实践的成果,也是全体同仁在多次声乐教材研讨会上共同探讨、研究的结晶。
  这套声乐教材在选曲上,本着前瞻性与实用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原则,在结构安排上注重分层递进和循序渐进。声乐课是技能性很强的学科,兴趣的培养很重要,没有浓厚的兴趣和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很难掌握这门学科的基本技能。宏观的声乐教学应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和演唱意识,而不单单在于强调声乐技能的本身。
  教材内容以声部为划分编排的主线,分为男高音卷、女高音卷、男中低音卷、女中音卷以及民声卷。除民声卷分男、女作品两册外,其他卷均含中外作品各一册。每册教材包括声乐曲、演唱提示以及各自声部的练声曲精选。整套教材共收录中外作品四百余首,包括欧洲传统声乐经典作品和中国传统声乐作品,同时还选编了近年来的优秀声乐新作。在作品的体裁上,包括中外歌剧咏叹调、艺术歌曲、音乐剧、民歌等等。每首作品都附有演唱提示,对词曲作家、写作背景、意图以及演唱方法和技巧等相关知识点进行介绍。此外,每一本中国作品还附有简谱分册,更方便使用。
  作为上海市第三期“音乐学本科教育高地”建设项目,这套声乐教材的选编和出版得到了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和上海教育出版社的鼎力配合,在此表示感谢。
  由于这套教材的曲目量大,时间又比较仓促,难免出现纰漏和差错,诚请各位读者和专家不吝赐教指正,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使这套教材的内容、体例更趋完善、合理,更好地促进我国声乐教育事业整体水平的提升,为广大师生及声乐爱好者服务。
歌剧选段与艺术歌曲珍选:西方声乐作品深度解析 本书聚焦于西方声乐艺术的经典与精髓,旨在为声乐学习者、教师以及所有热爱美声艺术的听众,提供一套详尽、深入且极具实践价值的声乐作品导读与技术解析。 本书严格筛选了从巴洛克时期至二十世纪中叶最具代表性的歌剧咏叹调、宣叙调以及艺术歌曲,特别是那些对女中音(Mezzo-Soprano/Alto)音域发展和技巧磨练至关重要的曲目。 本书并非简单地汇编曲谱,而是着重于作品的历史语境、音乐风格分析、演唱诠释的深度挖掘,以及针对特定技术难点的实用指导。我们相信,对作品背景和作曲家意图的理解,是达成卓越演唱境界的基石。 第一部分:巴洛克与古典时期的辉煌遗产 本部分追溯了西方声乐艺术的源头,重点解析了巴洛克时期对音色控制、装饰音处理以及气息支撑的严苛要求,并过渡到古典主义时期对清晰度、平衡感和结构把握的重视。 A. 巴洛克歌剧选段:技巧的试金石 1. 亨德尔的咏叹调精选: 选取了数首《尤利乌斯·凯撒》、《阿奇娜》等歌剧中,为次女高音/女中音角色创作的咏叹调。重点分析了如“Lascia ch’io pianga”中对连贯性和情感深度的要求,以及需要精确把握的快速音群(Coloratura)技巧。解析将涵盖:如何在中低声区保持音色的穿透力,以及如何利用颤音(Trill)来表达特定的情绪(如渴望或哀伤)。 2. 巴赫清唱剧中的宣叙调与咏叹调: 探讨巴赫音乐中对文本清晰度和对位法的要求。例如,针对特定清唱剧中的宣叙调,我们将详细拆解其旋律进行与和声背景的关系,指导演唱者如何将声乐线条融入到复杂的器乐织体中,确保声音的独立性和清晰度。 B. 古典主义的典雅与平衡 1. 莫扎特歌剧中的复杂角色: 集中讨论《费加罗的婚礼》、《唐璜》中对女中音角色(如凯鲁比诺、苔丝蒂蒙娜的次要角色)的塑造。莫扎特的音乐要求声音的敏捷性、优雅的乐句处理以及对喜剧或悲剧元素微妙的把握。我们将剖析其著名的“快板乐句”中的气息分配,以及如何在音域转换处保持声音的统一性。 2. 格鲁克的改革歌剧理念: 简要介绍格鲁克在声乐写作上如何摒弃过度繁复的炫技,回归戏剧核心。选取《奥菲欧与尤丽狄茜》中的片段,着重分析如何通过纯粹的音色和深刻的情感来推动叙事,而非依赖华丽的技巧。 第二部分:浪漫主义的激情与戏剧张力 浪漫主义时期是女中音音域展现其丰富色彩和戏剧深度的黄金时代。本部分将深入探究意大利美声(Bel Canto)的巅峰延续,以及德语艺术歌曲对情感表达的极致追求。 A. 意大利美声的宏大叙事 1. 罗西尼、贝里尼与多尼采蒂的杰作: 选取了对音域跨度和气息控制要求极高的选段。例如,在罗西尼的咏叹调中,我们将详细讲解如何处理其标志性的装饰音跑动(Agility),强调其应服务于旋律线条而非孤立的技巧展示。对于贝里尼咏叹调中长线条的保持,则侧重于气息的“深度”与“稳定性”训练。 2. 威尔第的戏剧张力: 重点分析威尔第歌剧中,女中音角色(如阿祖奇娜、艾波拉)所蕴含的强大戏剧性。这些选段要求演唱者能瞬间从柔和的低语(Sotto Voce)转入强有力的戏剧高潮。我们将指导如何利用共鸣腔体来构建这种强烈的戏剧对比,确保声音在宏大的乐队背景下依然具有穿透力。 B. 德语艺术歌曲的内省世界 1. 舒伯特与舒曼的联篇歌曲: 艺术歌曲要求声乐家具备“歌者”与“诗人”的双重身份。本书将选取那些为女中音音域而作的经典歌曲,如舒伯特的《冬之旅》中的部分选段。重点解析如何处理钢琴伴奏与声乐旋律之间的对话关系,以及如何通过细微的音色变化来捕捉德语诗歌中的哲思与忧郁情绪。 2. 勃拉姆斯的沉思与色彩: 勃拉姆斯的歌曲结构复杂,和声色彩浓厚。我们将分析如何准确把握其作品中对声音“温暖度”和“内敛感”的强调,指导演唱者如何将声音集中于中声区,构建出厚重而富有层次感的音墙。 第三部分:近现代的探索与声音的拓宽 进入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声乐风格随着音乐语言的演变而剧烈变化。本部分关注的是声音如何在新的和声语境下保持其美学价值。 A. 法国歌剧的精致与色彩 1. 比才与古诺的平衡: 选取《卡门》中部分著名的选段,着重探讨如何表现法国作品特有的“闪光感”和优雅的“呼吸感”。对于卡门这类角色,我们将指导如何发展出具有魅惑力的中低音,并在保持音色“法式轻盈”的同时,展现角色的命运感。 2. 德彪西与拉威尔的印象派声乐: 这部分对技巧的要求转变为对音色的精细控制和对模棱两可的情感的表达。我们将研究如何处理这些作品中非传统旋律线条,以及如何利用共鸣去捕捉音符之间微妙的“氛围感”,避免德语或意大利语中那种明确的声乐线条感。 B. 表现主义与新古典主义的声乐挑战 1. 理查·施特劳斯的人声戏剧: 分析施特劳斯晚期作品中对声音要求达到的极限——既要保持浪漫主义的饱满度,又要适应二十世纪更具紧张感的和声。重点解析其艺术歌曲中对“广阔呼吸”和“戏剧性高音”的处理,强调声音的承载能力。 2. 二十世纪声乐风格的过渡: 简要介绍一些影响深远的现代作品片段,探讨如何将传统美声技巧运用到具有更强节奏感和更自由音高的音乐中,为学习者探索更广阔的声乐领域打下基础。 总结: 本书力求成为一本集理论指导、技术实践与艺术鉴赏于一体的综合性教材。每一部作品的解析都将包含:作曲家背景、文本意涵、技术难点标注(如换声区处理、气息支持、颤音应用)、以及不同时期演唱风格的比较,旨在全面提升女中音演唱者对西方声乐文献的理解与演绎能力。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编排真是太细致了,简直是为女中音演唱者量身定做的。我最看重的是它收录作品的广泛性,从我们熟知的歌剧咏叹调,到那些不太为人熟知的艺术歌曲,几乎涵盖了女中音声部可以涉猎的方方面面。而且,它的版本选择也很讲究,很多作品都提供了不同的演唱版本,这对于学习者来说,可以进行对比和借鉴,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处理方式。 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不仅提供了乐谱,还附带了一些关于作品演唱技巧的指导。比如,对于一些高难度技巧的段落,会给出一些建议性的解决方案,或者指出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这些指导语虽然篇幅不长,但却非常实用,能够帮助学习者在演唱过程中少走弯路。我尝试着跟着书中的指导去练习,发现确实能更有效地解决一些演唱上的难题,让我的声音表现力得到了提升。

评分

我最近入手了一本名为《声乐作品选集:女中音卷·外国作品/高等师范院校教材》的书,虽然书名听起来有些学术,但实际内容却给我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我本身并不是专业的声乐学生,只是对女中音的独特音色和表现力情有独钟,一直想寻找一些能够让我深入了解这一声部魅力的作品。这本书的内容就非常符合我的期待,它精选了大量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外国女中音声乐作品,涵盖了从巴洛克时期的咏叹调到浪漫主义时期的艺术歌曲,再到近现代的抒情独唱曲,几乎是一部女中音的声乐宝典。 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作品的编排方式,不仅按照作曲家和时期进行了划分,还对每首作品都配有详细的背景介绍和赏析。这些赏析不仅仅是枯燥的音乐术语堆砌,而是从情感表达、技巧运用、音乐织体等多个角度,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作品的艺术价值。这让我这个非科班出身的爱好者也能轻松地理解作品的内涵,甚至能够体会到作曲家在创作时想要传达的情感。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一些知名女中音演唱家演绎的分析,这让我对如何用声音去塑造人物、表达情感有了更深的认识。

评分

拿到这本书,我第一感觉就是它的“分量”十足,无论是从内容厚度还是从作品的选择上,都显得格外用心。我一直觉得女中音的音色有一种独特的魅力,既有女高音的华丽,又不失女低音的浑厚,是一种非常适合表达复杂情感的声部。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对这种独特魅力的探索欲望。它收录的外国作品种类繁多,从歌剧中的经典咏叹调,到各种风格的艺术歌曲,可以说是包罗万象。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不仅提供了精美的乐谱,还附带了一些详尽的演唱提示。这些提示并非笼统的指导,而是针对具体的乐句、音高、节奏甚至情感表达给出了具体而有建设性的建议。这对于我们这些在学习过程中容易遇到瓶颈的爱好者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我按照书中的提示去练习,发现很多曾经困扰我的地方都迎刃而解,声音的连接更加顺畅,情感的表达也更加到位。

评分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女中音声乐领域的人,我一直觉得市面上关于这一声部的系统性教材并不多见。而这本《声乐作品选集:女中音卷·外国作品/高等师范院校教材》的出现,可以说是填补了这一空白。它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乐谱集,更像是一部关于女中音艺术的百科全书。书中收录的作品跨越了不同的时代和风格,从巴洛克时期的典雅,到浪漫主义时期的深情,再到近现代的奔放,让读者能够全面地领略女中音声部的丰富多彩。 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作品的背景介绍,不仅仅是简单的文字,更包含了一些对作曲家生平、创作灵感以及作品在声乐史上的地位的探讨。这使得我们在演唱这些作品时,不仅仅是在机械地演唱音符,更能深入理解作品背后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从而赋予演唱更深的内涵。对于高等师范院校的学生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份宝贵的教学资源,而对于我这样的声乐爱好者,它更是提供了丰富的学习素材和深入理解女中音艺术的途径。

评分

这本书的内容简直是为每一个热爱女中音的声乐学习者精心准备的。我一直对外国的声乐作品情有独钟,尤其是那些能够充分展现女中音独特音色和表现力的作品。而这本选集,恰恰满足了我这样的需求。它收录的作品非常具有代表性,从巴洛克时期的华丽咏叹调,到浪漫主义时期的深情艺术歌曲,再到近现代的创新作品,几乎涵盖了女中音声部的重要曲目。 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作品的解析,不仅仅是简单的文字介绍,而是深入到作品的音乐结构、情感内涵以及演唱技巧等方面。这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和艺术价值,从而在演唱时能够更加精准地把握作品的情感和风格。对于高等师范院校的学生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本极具参考价值的教材,它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扎实的声乐基础,培养出色的演唱能力。而对于我这样的业余爱好者,它更是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学习平台,让我能够在家也能系统地学习和欣赏女中音的经典作品。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