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鞦戰國:典藏套裝版(套裝全三冊)

春鞦戰國:典藏套裝版(套裝全三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高興宇 著
圖書標籤:
  • 曆史
  • 春鞦戰國
  • 典藏
  • 套裝
  • 曆史書籍
  • 中國曆史
  • 古代史
  • 文化
  • 經典
  • 史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國國際廣播齣版社
ISBN:9787507839692
版次:1
商品編碼:12120481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07-01
用紙:純質紙
套裝數量:3
字數:920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春鞦戰國?初霸》主要講述:周朝對天下失控後,鄭國首先跳齣來躍躍欲試。而後,衛、宋、陳、魯等國弑君就像殺雞。此刻,處於南方的楚國卻把脊背留給辱罵,一心打理自己的國傢,從而快速崛起,威脅中原。與此同時,齊國任用管仲新政,尊王攘夷,讓齊桓公成為瞭春鞦首霸。接著,處於西方的晉國、秦國開始覺醒,用賢人,謀發展,讓晉文公、秦穆公緊接著稱霸。宋國的宋襄公也是熱血男兒,高舉仁義大旗,意圖稱霸。


  《春鞦戰國?問鼎》主要講述:在一群弱小國傢的惆悵中,兩個強國晉和楚展開瞭長達百年的爭霸。楚莊王一鳴驚人,問鼎中原。在禮樂徵伐自諸侯齣的時代背景下,趙氏撫孤、西門弭兵、虢地會盟、晏子使楚、二桃殺三士、三桓動亂等,一一上演。漫漫長夜裏,有伍子胥的恩怨、楚昭王的酸楚、越王勾踐的臥薪嘗膽,還有孔子的周遊、孟子的感嘆、範蠡的離去。吳國攻楚、越國滅吳。在這大爭之世,大浪淘沙,優勝劣汰,百花齊放,百傢爭鳴。


  《春鞦戰國?歸一》主要講述:窮則變、變則通,齊、楚、燕、韓、趙、魏、秦這七個強國展開瞭鬥智鬥勇的殊死較量。你閤縱,我便連橫。信陵君、孟嘗君、平原君、春申君戰國四君,孫武、吳起、孫臏、趙奢、樂毅、田單、白起、廉頗、李牧、王翦戰國十將,鄒忌、蘇秦、張儀、衛鞅、藺相如、呂不韋、範雎、李斯、韓非、尉繚等戰國名臣,窮盡纔華,各顯風流。物有自然,事有閤離,最終,秦始皇統一六國。


作者簡介

高興宇,《讀者》簽約作傢,曆史文化學者,第十屆山東省對外傳播奬獲得者,從事寫作20餘年,十分注重作品思想性、藝術性相統一,在中外報刊發錶文章3000篇,齣版圖書20部。100部大、中、小學教材選用高興宇作品。

目錄

《初霸捲》目錄

楔子

第一篇春鞦初霸

一蜥蜴的特性/011

二中原的初霸/023

三天下塵埃四起/042

四南方的初霸/050

五齊魯鄭紀宋的糾葛/060

六衛國的風雲/073

七亂世齣亂情/084

八桃花夫人的連環效應/101

第二篇管仲相齊

一我是裝死的/118

二管仲的新政/126

三尊王攘夷/133

四魯國的動蕩/148

五風馬牛不相及/156

六霸業的頂峰/161

第三篇一群老人

一女戎亂晉/180

二養鶴的衛國和養馬的秦國/192

三分離三十年的相聚/199

四晉國的動蕩/211

五仁義的交鋒/231

六重耳流亡/240

七宋襄公的仁/244

八新的一天在等待我們/252

九晉文公安定國傢/266

十王子盜嫂/275

十一城濮之戰/283

十二晉文公稱霸/306

十三崤山慘敗/317

十四一條奸計的連環反應/327

十五秦國惱怒到瞭極點/333

《問鼎捲》目錄

第一篇晉楚爭霸

一從此幾十年無戰事/005

二彗星日食與一場戰爭/017

三齊魯的動蕩/023

四喜歡打鳥的晉靈公/032

五問鼎中原/039

六楚莊王一飛衝天/059

七鄭昭宋聾/069

八結草絆杜迴/077

九鞍之戰/082

十夏姬的魅力/094

十一撫孤和赴死哪個難/098

十二鄢陵之戰/107

十三晉國的內亂/117

十四西門弭兵/125

十五虢地會盟/132

第二篇晏子使楚

一天下勇士紛紛投奔/144

二齊國政權最終將歸田氏/156

三楚靈王離滅亡不遠瞭/168

四當璧而拜/176

五齣使狗國從狗門進/186

六隻剩兩隻眼睛睜著/192

七子産與孔子/200

八齊國三傑/210

九三桓之亂/223

第三篇漫漫長夜

一伍子胥齣逃/245

二吳國政變/265

三要離刺慶忌/281

四吳國崛起/290

五伍子胥恩怨/308


精彩書摘

  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公元前744年,從鄭國都城新鄭的一座宮殿裏,傳齣琅琅讀書聲。突然讀書聲被打斷瞭,一位雍容華貴、美麗大方的婦人走進來,對教書先生和殿裏的幾個學生說道:“段兒歲數小,你應該讓他多學一會兒。寤生大瞭,要多到外麵走一走。”“是,母親。”那個叫寤生的少年應聲答道。他在走齣宮殿的時候,隱約聽到他母親對教書先生竊竊私語。

  這個婦人叫武薑,是鄭國夫人。寤生是鄭國世子,姬姓,剛滿十三歲。在父親鄭武公百年之後,他繼承君位是順理成章的,但他隱隱感到不安,因為他的母親偏袒小他三歲的弟弟姬叔段。或許有一天,姬叔段繼承君位,那姬寤生就要大禍臨頭……姬寤生不敢想下去,但又不能不想。

  “布榖、布榖……”杜鵑鳥在啼叫著。

  到瞭春播的時候瞭,但中原大地久旱無雨。為瞭乞求上天下雨,鄭武公率領臣民設壇求雨。祭壇上,堆滿瞭乾柴,乾柴上,架著一頭牛、一頭豬、一隻鹿、一隻羊。宣讀祭文後,身穿盛裝的鄭武公點燃瞭乾柴。霎時,煙氣騰空。祭壇下的人們見此情景,立刻歡呼雀躍起來。在他們的心中,認為掌管下雨的神靈一定收到瞭鄭國君臣的虔誠心願。這時,人群中的鄭武公突感不適,他一麵捂著胸口走嚮馬車,一麵囑咐姬寤生到城外體察民情。

  雖然旱情嚴重,但城外槐樹成蔭,正值開花的時候,香氣撲鼻,蜂飛蝶繞。槐樹旁,是大片的龜裂田地,數百名奴隸正在幾個人的指揮下辛苦勞作。這些奴隸相貌不一、口音不一,原是戰俘和被掠獲的平民。在官府,他們每人都有一份丹書,那是用硃砂書寫的奴籍。這丹書逼壓著他們去耕作。一名年長者扶著木犁,前麵十幾個人用勁拽著繩子拉犁。木犁的犁頭是用尖銳的石頭做的。

  世子姬寤生登上一個高坡,放眼望去,前麵的土地阡陌縱橫,猶如一個“井”字。姬寤生知道,這是周朝的井田製留下的土地耕作方式,一井分為九個方塊,一個方塊一百畝,由一戶耕種;周圍的八塊田由八戶耕種,謂之私田,收成全部歸耕戶所有;中間一塊是公田,由八戶共耕,收入全歸封邑貴族所有。

  教書先生告訴過姬寤生,井田製自夏朝就有瞭,現在發展到極緻,是百姓生存的基本依靠。姬寤生雖小,但也明白有飯吃纔有人生存,人口旺盛纔有國傢富強。他遵從父命,邊走邊看,邊看邊走,一個時辰的工夫就走齣瞭十幾裏地。

  翻過一個土坡後,姬寤生看到這兒的農人不在田間勞作,而是坐在槐樹下乘涼閑聊。帶著疑問,姬寤生問他們為什麼不乾活。

  一位傢臣也就是替封邑貴族領著奴隸乾活的人答道:“我們並不是怠工,而是乾勁十足。因為明天就要下雨,所以我們都在這兒等著雨水滋潤田地呢。”

  “明天要下雨?難道你們知道都城內剛剛進行祭祀求雨?”姬寤生問道。

  “祭祀的事,我們也聽說瞭。不過,明天要下雨的消息是鎬京過來的一位貴人預言的。”傢臣答道。

  “他的預言準嗎?”姬寤生問。

  “很準,凡是他預言的,都一一應驗。”傢臣恭敬地答道。

  從傢臣的眼神中,姬寤生感覺到這位鎬京來的貴人神不可測。姬寤生想去拜訪他,但他不急著去找這位貴人,而是要看明天是否真的會下雨。這種沉穩的性格與他的年齡並不相符,或許是因為他在宮中長期受壓抑所緻,也或許是因為先天素質過硬。

  世子姬寤生迴到都城新鄭,天已經黑瞭,這時竟然起瞭霧,而且越來越大。

  第二天天還沒亮,雨就下瞭起來。鄭國群臣都嚮鄭武公道喜,祝賀祭祀靈驗,他們個個眉飛色舞。鄭武公強撐著身體鼓勵大傢用心督促農耕,務必搞好春播。將近一天瞭,鄭武公感到胸口越來越疼。

  雨越下越大,姬寤生嚮父親問安後,便坐著馬車去尋找那位鎬京來的貴人。他有很多問題想問,既問如何知道第二天要下雨,還要請教如何避禍趨利。在雨中,在車上,姬寤生又一次迴想到自己名字的由來——

  十三年前,母親武薑難産,痛得死去活來,幾次走近鬼門關,最終生下瞭他。小孩子齣娘胎,一般是頭先齣來,但他是腳先齣來,因此鄭武公給他起瞭個名字叫寤生。姬寤生四歲的時候,弟弟姬叔段齣生瞭。從那以後,母親武薑對他越來越冷漠。

  世子姬寤生想,如果那位貴人真要是擅長預測,他就問問自己今後的吉凶,還要問問今後如何在宮廷中進退。

  雨沒停,車停瞭。姬寤生下車,一點兒沒有世子的架勢,嚮那位鎬京來的貴人拜瞭又拜。鎬京來的貴人叫祭足,原是周王室的一名小吏,西戎攻打鎬京的戰亂後,祭足到瞭這裏隱居。

  一番禮儀、寒暄後,祭足迴答瞭姬寤生的疑問:“之所以我預測要下雨,是因為原本一直乾燥的石牆上濕乎乎的,《周易》上說,礎潤而雨,所以我算齣要變天。”

  姬寤生問:“我天天學《周易》,但為什麼感到乏味和空洞呢?”他將在宮裏跟教書先生天天朗讀《周易》語句的情況嚮祭足簡明說瞭說。

  祭足說:“《周易》的說辭來自自然和社會,要想讀懂《周易》,隻有聯想到萬事萬物纔可。”

  姬寤生聞此,便覺眼前的祭足學問淵博、真功實料,應該為自己師傅,於是立刻起身,跪拜道:“願意跟先生您學習,請收下我這個學生。”祭足將姬寤生扶起,算是默認瞭。姬寤生嚮祭足敘說瞭母親武薑對兄弟倆厚此薄彼的情況,請祭足指教。

  祭足說:“‘易’這個字,本身指蜥蜴。蜥蜴的第一特性是因環境而改變自身顔色。人要想發展,首先要學會生存,而生存之道就是要順環境特性而改變自己,讓自己適應環境特性。”

  姬寤生想到昨天在宮殿裏學習的一幕,慶幸自己沒有頂撞母親,而是事事唯唯諾諾。

  世子姬寤生還想問祭足有關蜥蜴的特性二、特性三,但宮中衛兵緊急趕來,說鄭武公請世子速迴。姬寤生拜彆祭足後,急急趕迴。

  自己的親骨肉,做母親的哪有不疼愛的?武薑越來越厭惡世子姬寤生,並非單純因為那次難産,而是緣於生姬叔段時做過的一個夢。夢中,武薑的兒子成為氣吞山河的國君,當武薑想看清兒子的模樣時,姬寤生過來瞭,把她扔下黃泉……武薑驚醒瞭。這時候肚中越來越疼痛,姬叔段順利生瞭下來。武薑因此認為姬叔段注定是將來的國君,而姬寤生則是冤孽。

  世子姬寤生趕迴宮中時,雨還沒停。下瞭半天,旱情看來解除瞭。當姬寤生正要推門進去時,他聽到母親武薑在和鄭武公說話:“夫君,神靈告訴妾,叔段必定是一代明君,請廢掉寤生,改立叔段為世子吧。”

  “廢長立幼是周禮所不許,況且寤生沒有過錯,這事就不要再提瞭。”鄭武公說這話時不再像以前那樣聲音洪亮,而是氣息微弱,看來病情很嚴重。

  世子姬寤生跑到鄭武公跟前,哭著問安。他知道母親武薑多次嚮父君訴說要廢掉自己,他知道鄭武公堅持立自己為繼位人。鄭武公慢慢地嚮姬寤生說道:“寡人這病來得快、來得重。在這人生關口,有一些事要和你說,鄭國來到新鄭纔二十幾年,根基不牢,而且四周都是虎視眈眈的大國。我們要想守住這份基業,必須像我們老祖宗撰寫的《周易》中講的那樣,自強不息、厚德載物,靠實力、靠德行保住這份基業,而不能像周幽王那樣烽火戲諸侯,一笑失天下。”姬寤生認真聽著,不斷點頭答應。

  不一會兒,鄭國群臣來到鄭武公身邊。此時,鄭武公上氣不接下氣地指著姬寤生嚮大臣們道:“你們要盡心盡力輔佐他。”說完,鄭武公就咽氣瞭。

  一蜥蜴的特性

  世子姬寤生登上國君君位,他就是鄭莊公。他重用鄭武公時期的官員,同時敬請祭足為大夫。在當時,各諸侯國國君之下一般設卿、大夫、士三級官員。請祭足為大夫,是鄭莊公的一項英明決策,在以後的日子裏,祭足為鄭國立下瞭汗馬功勞。念及鄭莊公祖父鄭桓公、父親鄭武公保衛周王室的功勞,周平王下詔,鄭莊公仍襲鄭武公在周朝的卿士官職。這卿士,是周王室的最高行政長官。

  按照周禮,五個月後,將鄭武公隆重安葬。周圍國傢的諸侯宋宣公、魯惠公、衛莊公等前來參加葬禮。宋國國君子姓,商朝滅亡後,周朝創立者周武王封商紂王的庶兄微子於宋國。周禮中,將各諸侯分公、侯、伯、子、男等爵位,以彆大小。二百多個諸侯國中,宋國爵位最高,公爵。魯國國君姬姓,與周王室及鄭國國君是一個傢族。衛國國君原是姬姓,但後人以國名為姓,改衛姓。

  看到人們紛紛嚮鄭莊公行禮,而對公子姬叔段視而不見後,武薑心裏很不是滋味。葬禮還沒結束,武薑就哭泣著嚮鄭莊公說:“你們就兄弟兩個,現在你做瞭國君,而你弟弟卻冷清清的。寤生,你把虎牢封給叔段吧。”鄭莊公雖小,也知道虎牢是軍事要地,不能外封的,於是說:“那兒地勢險要,容易招緻戰事,兒很愛惜弟弟,所以不能把虎牢封給弟弟。”武薑又說:“那就把京邑封給叔段吧。”京邑乃鄭國大邑,城垣高大,人口眾多,鄭莊公雖心裏不肯,但不便再次拒絕,隻好答應。

  聞聽京邑封給姬叔段後,大夫祭足急急進諫道:“按周禮,封邑大的不超過國都三分之一,中等的不超過五分之一,小的不超過九分之一,現在京邑比都城新鄭還要大,不閤法度,不可作為公子叔段的封邑。”

  鄭莊公說:“母命不可一違再違,寡人哪能避開這禍事呢?”

  祭足奏道:“既然明知是禍事,就應該早采取措施,彆讓其再發展蔓延,一旦蔓延就難於對付瞭。野草蔓延尚且難除,何況是君上您那受寵的弟弟呢?”

  鄭莊公說:“多行不義必自斃,我們靜觀其變吧。”

  於是,姬叔段到瞭京邑,號稱京城太叔。

  參加完鄭武公的葬禮後,宋宣公即迴宋國辦理妹妹仲子的齣嫁。宋國都城睢陽(在今河南省商丘),與新鄭相距近三百裏,一兩天的時間便可乘坐馬車迴國。宋宣公的妹妹仲子相貌一般,但有一與眾不同之處,就是手紋看上去很像“魯夫人”這三個字。這可瞭不得!在百姓眼中,或許仲子是上天特意安排去魯國做夫人的。在參加鄭武公的葬禮期間,宋宣公嚮魯惠公說起這事,魯惠公當即同意,立刻派人提親,隨後迎娶仲子。成親後,魯惠公並沒有將仲子立為夫人也就是正妻,而是將她的名分定為妾。魯惠公還有一位妾,名叫聲子,早於仲子,與魯惠公有感情,所以魯惠公沒有將仲子立為夫人。魯國都城在麯阜。魯惠公與聲子有個兒子,叫姬息姑。

  悠悠歲月無數事,三言兩語幾筆過。且說仲子嫁給魯惠公後,不久有瞭個兒子,叫姬軌。花落花開,春去春來。數年後,宋宣公病亡。臨終前,宋宣公傳位給弟弟子和,即宋穆公,而不是傳位給自己的兒子子與夷。宋穆公當上國君後,對眾臣說:“周禮令我們修德進賢,寡人之所以能成為國君,是因為賢,所以兄長將君位傳給瞭寡人。這個賢,寡人要歲歲傳遞下去。”不隻是宋穆公,許多人都在周禮的感召下一生為高尚品德而奮鬥。又數年,魯惠公病亡。按周禮,夫人的長子繼承君位,在沒有夫人的情況下,妾的長子為國君,於是姬息姑成為魯國國君,這就是魯隱公。魯隱公雖然當上國君,但他認為自己僅在代行國君的權力。在他眼中,仲子雖然沒有被立為夫人,但“魯夫人”手紋是天意,所以“魯夫人”的兒子姬軌當上國君應當是天意。因此,魯隱公在朝堂上嚮眾臣說道:“一韆五百多年前,華夏大地上齣現瞭兩個傑齣帝王——堯、舜。堯將帝位禪讓給具有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這五種美德的舜,舜將帝位傳給瞭治水有功的禹。堯、舜行德政,像春風夏雨一樣,沐浴著百姓,使百姓受到恩澤。寡人在位,將努力倡行堯風舜雨。現今,寡人隻是暫行君權,待弟弟姬軌成人後,寡人要學古時堯、舜禪位,將權力交還給他。”魯隱公登基後,便給各諸侯國寄送國書,約定各國諸侯於夏日到國都麯阜參加魯惠公的葬禮。

  又是一年槐花香,蜂蝶照常繞。鄭莊公接到瞭魯國國書,這時,他已經三十五歲瞭。在當上國君的二十二年間,他布施德政,同時繼續嚮祭足學習《周易》,學習周禮。此時,鄭國國力大增,鄭莊公也學業有成。

  朝堂上,鄭莊公正在觀看魯國國書。忽然,一校尉緊急來報:“京城太叔令西部和北部邊境軍士聽命於他。”聞聽此言,滿堂皆驚。

  鄭國公子姬呂進諫說:“一支國傢兵馬不能聽命於兩個國君,君上打算怎麼辦?如果您要把君位讓給太叔叔段,下臣就去侍奉他;如果不讓,那就請除掉他,不要讓百姓生齣二心。”姬呂,是鄭桓公之子、鄭武公之弟、鄭莊公之叔,目前官居鄭國上卿。

  聞聽姬呂直言進諫,鄭莊公凜然正色道:“寡人之弟關心邊境安危,有何錯?”

  話音未落,一小城守吏緊急稟報:“京城太叔令京邑附近兩座小城歸其管轄,當否?請君上裁決。”

  朝堂上靜悄悄的。

  公孫姬子都進諫說:“臣雖年輕愚笨,但知道老虎養大瞭會吃人。如果對太叔叔段不警覺,恐怕君上您後悔也來不及瞭。”姬子都,是鄭桓公之孫,官居大夫,不僅貌美,而且能徵善射。

  當姬子都說完,鄭莊公嚴肅地說道:“寡人之弟為寡人操勞,這是善事,你們不要離間寡人與叔段的關係,各人好自為之。”

  鄭莊公說完,朝會便解散。麵對姬叔段咄咄逼人之勢,姬呂、姬子都等諸大臣,心急如焚且憤憤不平。他們既氣憤姬叔段狼子野心,又對鄭莊公忍氣吞聲焦慮萬分。

  京城太叔姬叔段一再挑戰鄭莊公的權威,鄭莊公能不火嗎?當然鄭莊公怒火衝天,但他一再壓抑著自己胸中之火,故作泰然處之。二十二年前,大夫祭足就告訴鄭莊公關於蜥蜴的第二項特性:“以靜製動,任小蟲飛上飛下,我自不動。當時機來臨時,以霹靂手段製服對手。”鄭莊公一直以此思想來指導自己處理姬叔段的問題。這些年來,姬叔段依仗母親武薑的支持,招募勇士,加固城垣,囤積糧草,訓練甲兵,擴展勢力。鄭莊公早有耳聞,他不相信自己不動手上天會主動懲罰姬叔段,鄭莊公認為過早動手不閤“厚德載物”的教條,必遭外人非論,說他不孝不義。鄭莊公一直靜觀其變,有時他真希望姬叔段痛改前非,放棄叛亂的圖謀,幫助他把鄭國變得越來越強,可姬叔段越來越不像話。

  鄭莊公在朝堂上的言辭,母親武薑也聽到瞭。她不願自己的兩個親生兒子骨肉相殘。雖然鄭武公在世時,武薑想讓姬叔段繼承君位,但當乾坤既定時,她也認可這個局麵,可不管怎樣,生姬叔段時做的夢一直讓她耿耿於懷。話說京城太叔姬叔段長大後,在一次從京邑來看望她時,武薑忍不住便和姬叔段講起那個夢。武薑原意是想勉勵姬叔段勤政敬業,但說者無意聽者有心,姬叔段認為既然天意讓其做國君,那麼他一定要讓武薑的夢變成現實。當姬叔段第一次和母親秘密說起圖謀政變時,武薑製止瞭他;第二次密談時,武薑嘆瞭口氣;第三次提起政變打算時,武薑同意瞭,但她隻許交換位置,不許傷及鄭莊公的性命。一個秘密行動就此開始瞭,但這秘密行動很早就被鄭莊公、祭足等察覺,隻是他們不動聲色。

  鄭莊公要在夏日去魯國參加魯惠公葬禮的消息,京城太叔姬叔段聽說瞭。他給母親武薑寫瞭密信,約定鄭莊公離開都城前往魯國時起事。武薑同意瞭,她覺得這時候正好,免得動起手來難免會傷及兄弟一人的性命。武薑給姬叔段迴信,說姬叔段率軍來到都城時,她會命令下人打開城門,同時宣布姬叔段為新任國君。

  鄭莊公的一再忍讓和裝傻,令京城太叔姬叔段、武薑嚴重麻痹瞭。他們在緊鑼密鼓地籌備政變時,鄭莊公得到瞭這個消息。在大夫祭足的府上,鄭莊公與祭足、公子姬呂、公孫姬子都秘密商議。

  祭足說:“太叔在京邑飛揚跋扈,失去民心,如叛逆,必遭天懲。”

  姬呂說:“隻要君上一句話,臣必披甲執戈,擒住叔段。”

  姬子都說:“君上宅心仁厚,不光是臣,絕大多數將士都會支持君上。”

  鄭莊公一一點頭。末瞭,他將反叛變行動細細作瞭部署。

  一百餘人以生意、訪親的名義混進瞭京邑,他們有些是祭足派往的,有些是公子姬呂派往的。祭足派去的人秘密聯係潛伏進太叔姬叔段軍營中的秘探,姬呂派去的人則是等待姬呂的命令。

  該往魯國都城麯阜去瞭,鄭莊公率領百乘兵車前往。一輛兵車由兩匹馬或四匹馬牽引,配三十人,其中車上站三名武士,左邊的叫車左,手執弓箭;駕車的馭手,在車中;右邊的叫車右,手執長兵器,如戈、矛、戟等。如果是君主、將軍的兵車,位置有變化,馭手到左邊,君主、將軍在車中。除三名武士外,另有六人在車的左右,二十一名軍士跟在車後。

  在駛往魯國都城麯阜的路上,鄭莊公站在為首兵車的中間,心裏反復想著鄭國的基業——

  當年,鄭莊公的祖父鄭桓公在周王室工作勤勉、成績斐然,受到瞭周幽王和百姓的贊賞與愛戴。政治上敏感的鄭桓公意識到周幽王不修德必會招緻戰亂,而一旦鎬京戰亂必會殃及附近的鄭國(在今陝西省華縣)。為瞭使鄭國躲避禍亂,鄭桓公考慮讓鄭國另換一個地方。為此他專門嚮周朝負責記載史事、推算曆法的太史伯請教。這位有知識、有見解的太史伯考慮瞭兩個地方。一是洛陽,但他認為這個地方,不可以安身。因為,在洛陽的周圍,不是周天子的子弟就是周天子的舅甥,還有散落居住的野蠻民族,即非親則頑,缺少發展空間,不可入。太史伯考慮的另一個地方就是如今鄭國的所在地。這塊地方,北麵是黃河,南麵是潁水,東麵是濟水,西麵是洛水。有河險可守,有肥沃土地可種,適閤發展。遺憾的是,鄭桓公不久死於鎬京戰亂,沒能實現這一計劃。後來鄭武公曆經韆難萬險,纔有瞭如今這份基業。

  在這份基業上,兄弟相殘,鄭莊公不願看到,就是死去的鄭桓公、鄭武公生時也不願發生。在車上的鄭莊公心裏很難過,他真希望姬叔段懸崖勒馬,安於京邑這塊地方。

  此時在京邑的姬叔段也是心情激動,隻不過與鄭莊公心情不一。鄭莊公是酸甜苦辣,而京城太叔姬叔段是興奮和緊張。在他算計鄭莊公遠離後,便率軍士趕往都城新鄭,但等待他的不是母親武薑派人打開城門,而是公孫姬子都站在城樓,命人利箭射下。姬叔段正要組織攻城,京邑的人急促跑來,說京邑已經被公子姬呂取下瞭。原來,姬呂一看到姬叔段離開京邑,便在京邑外放起火來。裏麵的人一看火起,便持戈衝嚮門樓,殺散守城軍士,打開城門,讓姬呂率軍進城。一進城,姬呂便命人到處懸掛告示,言鄭莊公疼愛弟弟姬叔段,而姬叔段卻忘恩負義,起兵襲擊新鄭。京邑百姓聞訊,紛紛聲討姬叔段,還有一些人傳話給在姬叔段軍中的子弟。此時,大夫祭足也令姬叔段軍中潛伏人員帶頭脫離姬叔段。處於新鄭城下的姬叔段攻城兵馬軍心已然不穩,無奈之下,姬叔段隻好逃奔鄢陵。

  正當姬叔段聲嘶力竭喝令軍士快快進城時,遠處塵土飛揚,一隊軍兵殺來。為首者不是彆人,正是鄭莊公。鄭莊公大聲喊道:“寡人待你們不薄,你們為何要反?”聞聽此言,跟隨姬叔段的軍士又散去大半。姬叔段一看大勢已去,便率幾人落荒而逃。鄭莊公叫人不必去追。之後,姬叔段外逃至共國(在今河南省輝縣)避難,人亦稱其為共叔段。

  公子姬呂從京邑趕來,呈給鄭莊公一捆信簡,這是從姬叔段府中搜到的。鄭莊公一看,有一封是母親武薑寫給姬叔段的,上麵言武薑計劃令人打開城門迎接姬叔段之事。鄭莊公不由怒火衝天,他恨透瞭母親武薑,當即令人將武薑遷往城潁邑,並發誓說:“不到黃泉,再也不跟母親見麵瞭。”鄭莊公接著看其他信簡,在第二封武薑寫給姬叔段的信簡上,武薑要求姬叔段不得骨肉相殘。鄭莊公冷冷地說:“既然叔段想謀反,他怎麼會不殺寡人呢?”越看越氣,鄭莊公遂將所有信簡全部扔到火堆裏去。

  智者有訓:“盛怒之中,勿訾人言。怒時之言,多失體。”此話不假。在去魯國的途中,鄭莊公冷靜下來,他突然想到母親武薑也不是很壞,自己這樣做,與“厚德載物”是背道而馳的,作為國君,都希望臣民像孝順父母那樣尊敬國君,如果自己落瞭個不孝的罪名,軍民還會來為他效力嗎?這魯國是周公姬旦的封國。周公,是周朝爵位,得此爵位者當輔佐周天子治理天下。當年,周公姬旦輔佐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為周朝的建立以及鞏固立下瞭不可磨滅的功勞。周公姬旦認為,僅僅依靠武力、險關是不能夠長治久安的。周公姬旦為瞭治理天下,除瞭推行分封製外,更重要的是製訂周禮,推齣一套適閤治理天下的禮法製度。“周公吐哺,天下歸心。”這說的就是周公姬旦禮賢下士的事跡。在充滿德行、傳揚禮教的魯國裏,鄭莊公越來越覺得自己在對待母親武薑方麵有些輕率。可是他已經起過誓,不到黃泉,不再跟母親見麵,起瞭誓就要遵守,不然以後他人就不會拿他的話當迴事。鄭莊公有點兒左右為難瞭。他是聰明人,很快想齣一個法子,既讓人知道他的孝和對母親的思念,又不讓人看齣他違背誓言。這個法子就是命人在新鄭修築瞭一座高大的土颱,取名望母颱。鄭莊公從魯國返迴後,每每空閑之時,便登颱嚮城潁方嚮眺望。

  ……


前言/序言

  楔子

  話說周朝建立後,大封王族、功臣和貴族,兩百多個諸侯國因而建立。這些諸侯國不論國土大小、爵位高低,都必須忠誠、保衛周王室,並按期納貢。就這樣,按部就班、相安無事兩百餘年。

  到瞭周幽王這一代,天子昏庸無道,整天圍著王妃褒姒轉。褒姒是個冷美人,從來不笑。周幽王想盡法子,她也不笑。奸臣虢石父獻計道:“如果把京城周邊防備西戎侵犯的烽火點燃,各國諸侯必然前來,這種難得一見的場麵肯定會讓王妃哈哈大笑。”周幽王依計而行。

  當烽火點燃後,鄰近的諸侯果然迅即帶兵前來,但他們連一個西戎兵的影兒也沒有看到,看到的隻是周幽王陪著美人奏樂和唱歌。諸侯們上當瞭,王妃褒姒笑瞭。這一笑失天下。

  在烽火戲諸侯後,周幽王改立褒姒為王後。這不閤周禮的舉動激怒瞭原王後之父——申國國君薑誠,他聯閤西戎進攻周王室。

  當時周朝人自稱華夏,並把華夏周圍四方民族分彆稱為東夷、南蠻、西戎、北狄,以區彆華夏。這西戎是遊牧民族,異常野蠻凶悍,常常南下、東進掠奪糧食、財物。當西戎打到周朝都城鎬京(在今陝西省長安灃河以東)時,周幽王趕緊命人把烽火點燃。看到烽火信號的各國諸侯以為周幽王又在和他們開玩笑,全都一兵不發。

  鎬京裏的少量兵馬根本不是西戎的對手。在周王室供職的鄭國國君鄭桓公等人拼命抵抗,但最終寡不敵眾,結果周幽王、虢石父被殺,褒姒被擄,鄭桓公也戰死。

  西戎要糧要財不要地,戰勝後全軍撤退。周朝大臣及各國諸侯擁立太子姬宜臼為天子,即周平王。因鎬京被毀,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將都城遷至洛陽。自此,周王室由盛轉衰,禮樂徵伐自諸侯齣的序幕緩緩拉開。



用戶評價

評分

書很好,通俗易懂,有史實性,好∵

評分

非常棒的一套書

評分

這本書不錯

評分

好書!

評分

非常好 好看

評分

好書!

評分

這本書不錯

評分

非常棒的一套書

評分

書很好,通俗易懂,有史實性,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