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新闻传播工作者、研究者,公务员,网络爱好者 作者对互联网虚拟社会的概念和特征进行了界定,认为互联网虚拟社会是一种具有特定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社会。指出当前互联网虚拟社会面临巨大政治风险,其中zui大的隐患之一是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的失控。分析网络舆情对群体性事件发生所起的作用,认为科学地对网络舆情进行研判和引导,可以预防和消解群体性事件。
从网络媒介、用户群体、信息内容三个方面对互联网虚拟社会的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进行了实证分析。
提出应对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的关键是预警。利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面向群体性事件的预警指标体系。
提出了防控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的具体路径和模式选择,构建了一个网络时代政府舆情应对的立体管理路径框架。
内容简介
本书从网络舆情概念与影响、网络舆情传播过程、网络舆情指标体系、网络舆情监测与研判、网络舆情治理等维度展开研究,实际上构建了网络舆情的基本理论体系。本书的主要特点在于,di一,本书反映了我国网络舆情研究者在di一个五年的研究思路及历程;第二,本书构建了一个网络舆情研究体系,值得当前国内网络舆情研究遵循;第三,网络舆情研究已经走过十年历程,无论在理论体系、研究框架还是在实践中如何看待和治理网络舆情,却依然没有得到共识,本书对凝聚这一共识有很大促进作用。本书适合高中等院校师生和政企单位舆情工作者阅读。
作者简介
曾润喜,男,1984年出生,湖南邵阳人,管理学博士。现为重庆大学“百人计划”学者、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政治学系访问学者。兼任重庆大学青少年新媒体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新闻史学会网络传播史研究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智慧城市委员会理事。主持1项国家课题和7项省部级课题。在《新华文摘》、《政治学研究》、《中国行政管理》、《国际新闻界》、《现代传播》、《情报学报》、《图书情报工作》等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
目录
目录
第一章网络社会变迁:绪论(1)
第二章热点照进学界:国内外研究现状(13)
第三章虚拟实在关系:虚拟社会、网络舆情与热点事件(33)
第四章强弱波动转化:热点事件网络舆情的类型划分(49)
第五章从信息到网民:热点事件网络舆情的传播规律(61)
第六章正常抑或异化:热点事件网络舆情的现实表现(97)
第七章寻求各个击破:热点事件网络舆情的差异应对(121)
第八章必须未雨绸缪:热点事件网络舆情的预警机制(143)
第九章功夫重在平常:热点事件网络舆情的处置机制(161)
第十章未竟研究课题:需要努力的方向(181)
附录一网络舆情传播阶段与模型比较研究(185)
附录二网络舆情指标体系、方法与模型比较研究(196)
后记(207)
精彩书摘
《热点事件网络舆情的传播与治理》:
经费不足、技术装备落后、缺乏必要的工具等,仍然是制约舆情信息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因素。舆情信息工作的整体投入不足,造成硬件投入少、人员配备不足等问题,资源共享工作也相应受到影响。做好资源共享工作,需要迸一步理顺和规范舆情信息职能部门的经费保障问题,建立经费投入机制,主要应从共享工作日常经费投入、共享工作激励补偿经费投入、技术设备经费投入等方面予以规范和加强。
四、建立与完善网络问政机制
网络问政模式主要是政府为应对以微博、微信等自媒体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环境下,公众政治参与的愿望日渐强烈带来的挑战而采取的新型管理模式。政府通过网络问政平台向公众进行政务情况的询问和意见收集,同时公众也可主动通过网络问政平台向政府进行利益诉求与表达,从而使得公众议程进入政策议程。公众通过网络问政平台参与公共事务的讨论和表达自身权利,属于制度化的政治参与路径。网络问政发展初期主要是以“专题型”的模式出现,后来逐步发展为“留言板型”的模式。由于这两种模式各有利弊,随着网络问政发展越发成熟,出现了“专题型”与“留言板型”两种并存交替的模式。其后,由于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的出现,网络问政模式不再只是局限于政府的门户网站,政府开始微博问政、微信问政,这意味着网络问政也步入了“微时代”。
(一)“专题型”网络问政
“专题型”网络问政是指政府在问政平台上就一些政策问题专门设置一个个专题供网民讨论、献言建策,然后对网民的言论进行筛选,选取有效的、具有代表性的信息作为政策议程制定的参考。“专题型”网络问政平台模式有利于政府进行有针对性的、有效的民意收集来作为政策制定参考。然而,在“专题型”网络问政中,公众并不是议题的提出者,在进行利益诉求时只能在限定范围内。因此,公众在政治参与过程中并没有占主导地位,公众自我议程构建能力较弱。随着公众参政意识的提高,“专题型”网络问政平台逐渐被“留言板型”网络问政平台所替代,以“版块”的形式出现在网络问政平台上。
……
前言/序言
总序
地球上每天都有人仰望星空,我们看到的是以恒星为主的“恒定”的星空。日升日落,月盈月亏,周而复始,亘古不变。假如,在太空中,有一群外星人也在观察地球,或者如中国美丽的传说,月亮之上的嫦娥在广寒宫思念她的地球故乡,千百年来日复一日地眺望着这颗让她伤心纠结、更让她魂牵梦萦的蔚蓝色星球,嫦娥看到了什么?嫦娥眼中的地球故乡,一如既往地浮在空中,飘在远方。从宇宙、太空的大尺度视角看地球,千百年来地球还是那颗地球,地球没变。但是,生活在地球上的我们,浩渺宇宙中这珍稀的几十亿个生灵,切切实实感受到,近几十年来,我们的地球在变,我们的时代在变,我们的社会在变,并且在迅速改变!这一切变化,是由于信息技术,是由于计算机、手机,特别是由于将计算机、手机连接起来的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
我们已确定无疑地进入到互联网时代。根据“互联网女皇”Mary Meeker的报告,到2015年底,全球互联网用户超过30亿,互联网渗透率达到42%。发达国家互联网渗透率普遍在70%以上,发展中国家互联网也在快速普及,印度2014年和2015年互联网用户分别增加了33%和40%。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数据,截至2015年12月31日,中国网民总数为6.8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0.3%。从网民数量、网站数量、域名数量、电子商务等规模和数量指标看,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一网络大国。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4月19日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国有7亿网民,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数字,也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在人类文明和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最先进、最突出、最有带动性、最有影响力的技术总是划分时代和社会的标准与标志。种植、养殖技术的应用让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人类历史进入农业时代,产生了埃及、中国等一批文明古国。蒸汽机和工业革命让人类进入工业时代,社会加速发展,产生了英国、德国、美国等一批工业强国。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12月6日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纵观世界文明史,人类先后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每一次产业技术革命,都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巨大而深刻的影响。现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引领了社会生产新变革,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拓展了国家治理新领域,极大提高了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可以说,世界因互联网而更多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丰富。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动力要素及其治理总序当今,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带领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时代的中国,正在被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快速且深刻地改变着,中国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本身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呈现出崭新的态势和特征。习近平在2016年4月19日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现在,互联网越来越成为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的新空间,越来越成为获取公共服务的新平台。
曾几何时,碰到未知的知识和不懂的问题,人们会去图书馆、资料室查阅,会翻字典、辞典和百科全书,会去询问和请教老师、同学、朋友。如今,“外事不决问谷歌,内事不决问百度”,谷歌、百度、维基、知乎会告诉你一切你想要的知识和答案。互联网时代,人们的信息获取和知识学习主要来自甚至依赖互联网。互联网极大地方便和改变了人们的教育学习和信息获取方式。甚至,国外有研究表明,因为互联网查阅知识和搜索答案的便利,人类的脑神经回路和记忆结构、知识结构都在发生改变。信息前所未有地丰富,知识也不再是稀缺资源,人们从报刊书籍等印刷文字中获取知识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从广播、电视等传统大众媒体获取信息的时代也正在成为过去,互联网成为知识和信息的主要来源。近年来,互联网向知识领域和教育领域扩展渗透,互联网+教育正蓬勃发展,正在深刻改变人们教育和学习的方式与格局。
从烽烟报警、鸿雁传书到电报、电话,再到今天的微博、微信,人们的交流沟通方式不断发生着深刻的改变。互联网时代,人们通过电子邮件、贴吧、微博、微信、QQ等方式即时联系,五湖四海的人们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每时每刻地联系、沟通、交流。即使你远在天边,你也近在咫尺,你的音容笑貌时刻可以生动地呈现在四面八方的亲友面前。作为社会化动物的人们,通过互联网的连接和频繁的沟通交流而更加社会化、组织化。原来分散的、弱小的个人,经由互联网的连接,成为一个个有组织、有力量的群体。千千万万的圈群将亿万网民时刻连在一起,形成一支崭新的社会力量——网民大军。社会的基础结构、组织方式和力量分布由此发生深刻的变化,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也随之发生巨大的改变。在经由互联网连接起来的亿万网民面前,国家的权威和力量相对衰落,社会的力量兴起并日益强势,传统的权力配置、治国理政和社会运行方式因此而发生改变,面临新的巨大的挑战。
现在,不管你是在繁华都市还是在穷乡僻壤,不论你是老是少、是穷是富、是学历高还是学历低,互联网已经在空间上覆盖了所有的区域,在社会上已经渗透到所有的人群。互联网的广泛存在和深入渗透,已经深刻改变了我们这个时代以及这个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互联网信息技术是经济发展的引擎和火车头,与互联网相关的产业和企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和潜力,是最有活力、最有带动性的经济增长源,一批市值百亿级、千亿级甚至万亿级的企业在数年、十几年时间内成长起来,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互联网深刻改变着中国乃至世界的经济结构、经济面貌和经济未来。与此同时,中国乃至世界的政治基础、政治运行、力量分布也深刻改变。被互联网时刻联系、组织的亿万网民,蕴藏着巨大的社会政治能量,不但改变了当今的国际关系,改变了社会力量对比,改变了信息传播方式,还深刻改变甚至彻底颠覆了既有的媒体格局、舆论态势和话语权。草根的众声喧哗、亿万网民的声音改变了言论表达和舆论形成的格局与走势,互联网极大地赋予了人们言论表达的自由,赋予网民特别是草根网民、底层群众以表达权利和参与便利。民众经由互联网表达出来的态度、意见和行为倾向,形成无所不在的网络舆情,成为影响公共政策、司法行政、突发事件等公共事务乃至国家社会政治走向的重要因素。网上流动的信息,网络空间产生的态度意见、行为倾向和群体行动,改变着我国的舆论氛围和执政环境,对社会稳定、公共治理和国家安全带来巨大的挑战。
互联网带领我们进入到互联网时代,并将我们所处的社会改变为网络社会。如同蒸汽机不仅是机器和工具一般,互联网也不仅是技术工具和物理网络,互联网还是关键的社会政治因素。互联网所造就的网络社会,具有许多不同于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的新特点。互联网时代的中国,互联网自身的技术特点,加上中国独特的国情和网情背景,使得中国社会的技术基础、经济基础、思想文化基础、社会结构基础和社会力量基础都发生了深刻的改变。互联网时代的中国社会具有泛在化、虚拟化、离散化、极速化、圈群化的显著特征,成为一个变化极快、能量极大的“高能社会”。这样的社会,蕴藏并可能激发天文数字级别的社会政治能量,既有巨大的发展进步的动能与机遇,又有巨大的混乱倾覆的风险和挑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古往今来,很多技术都是‘双刃剑’,一方面可以造福社会、造福人民,另一方面也可以被一些人用来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民众利益。”互联网社会既具备极速发展变化、推动万物互联、助力行业融合、加速社会变革等众多机遇,又蕴含极易组织和动员、不确定性与低可控性、能量颠覆式转化、社会动能和政治势能转换切变等诸多风险和挑战,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有效防控风险和应对挑战,维护好网络安全,实现网络社会的良好治理。
深刻认识互联网和互联网时代,正确理解和把握网络舆情和网络社会的特征规律,探索网络社会的有效治理之道,正是“网络舆情与网络社会治理丛书”的目标使命,也是我们研究团队的中心任务。近年来,华中科技大学非传统安全研究中心、舆情信息研究中心研究团队依托多项基金课题,围绕着互联网与公共管理和国家治理这个主题,就互联网与网络舆情、互联网虚拟社会风险、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化、网民政治态度、网络社会治理等问题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获得了若干研究成果。丛书所呈现的,就是这些探索和努力的结晶。
当然,互联网技术和应用还在日新月异、突飞猛进地发展,互联网时代才刚刚拉开帷幕,互联网社会也才刚刚形成,还在快速演进中。对于互联网社会,对于网络舆情和网络社会的研究探索才刚刚起步,我们的研究还非常粗陋。本丛书的推出除了汇报我们所做的工作外,更是想作为引玉之砖,吸引更多的人对网络舆情与网络社会展开更全面、更系统、更深入、更专业的研究。
网络时代的大幕已经拉开,网络社会的航船刚刚起锚。我们庆幸生逢这个激动人心、深刻变化的网络时代。我们深知,互联网对社会的深刻影响才刚刚呈现,对网络舆情和网络社会的研究也刚刚起步,网络社会这个新大陆需要持续不断地进行探索。让我们搭乘这艘互联网的快船,一起探索,一起冒险,一起迈向未来!
王国华2016年7月6日
后记
网络舆情研究方兴未艾。自1992年以来,我国学界陆续开始研究舆情。自2005年开始,网络舆情研究论文开始大规模登上学术舞台。十多年来,来自管理学、情报学、政治学、传播学、社会学、信息科学等学科的学者不断加入到网络舆情研究阵营,使得网络舆情成为真正跨学科的研究方向。
2008年,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与华中科技大学共同建立华中科技大学舆情信息研究中心。作为高校中较早建立的舆情研究中心之一,华中科技大学舆情信息研究中心与全国网络舆情研究“早起者”一起,带着好奇心和责任心,探寻着这一未知领域。
我们将人类生活的世界分为人的系统和物的系统,也就是社会系统和自然系统。月有阴晴圆缺,天有风雨雷电。这是自然系统的现象和规律,人类社会探究的网络舆情是不是也有类似的现象和规律呢?笔者在很多讲座中,都和大家分享了作为一名网络舆情研究者所羡慕的领域——天气预报和地震预报。应该说,尽管天气和地震都不能精确预报,却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认识到这些自然现象的内在运行规律。
朝着这一理想,我们从网络舆情概念与影响、网络舆情传播过程、网络舆情指标体系、网络舆情监测与研判、网络舆情治理等维度展开研究。实际上,这些维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网络舆情的基本理论框架和研究体系。
本书是在上述研究思路指导下所完成的。确切地说,本书的大部分内容完成于2010年前后,即我国网络舆情研究的第一个五年内。然而,当网络舆情研究的第二个五年业已临近结束时,为何还有出版的意义呢?我们认为,主要有三方面的意义:第一,本书实际上记录了我们在第一个五年研究网络舆情的思路历程,也在某个方面反映出全国研究的历程;第二,尽管本书的内容已经“略显陈旧”,但其所建构的网络舆情研究体系,却并不陈旧,当前的网络舆情研究依然遵循这一体系;第三,网络舆情研究已经走过十年历程,无论在理论体系、研究框架,还是在实践中如何看待和治理网络舆情,却依然没有达成共识。在没有共识的情况下,论著应该是“多多益善”,“少”是“专断”,“多”才可能有“共识”。
本书是曾润喜主持的湖北省社科基金“热点事件网络舆情的传播与控制”研究成果,是课题组成员集体智慧的结晶。由曾润喜牵头,各位学者鼎力合作完成。曾润喜主要撰写了第一、二、三、五、八、九、十章和附录部分,徐晓林、王国华、王君泽、方付建、陈强、杜换霞、王晨曦等参与了撰写工作;王国华、毕帅辉主要撰写了第四、六、七章,曾润喜、王雅蕾、肖林、方付建、王子文等参与了撰写工作。
感谢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华中科技大学舆情信息研究中心、重庆大学新闻学院等单位的支持。感谢徐晓林教授、王国华教授、王来华研究员、张薇研究员、陈月生研究员、姜胜洪研究员、毕宏音研究员、刘毅副教授、董天策教授、兰月新博士等对本书的指导和关心。本书的大部分成果已在《政治学研究》、《中国行政管理》、《新闻与传播研究》、《图书情报工作》、《情报杂志》、《电子政务》等刊物上发表,在此对接纳此文的杂志表示感谢。感谢国家出版基金的资助,感谢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各位编辑的辛勤工作。
本书仅为一家之言,肯定存在众多错误和疏漏之处,请学界和业界的同行不吝赐教。让我们共同为网络舆情研究的兴盛而努力!
曾润喜
2015年5月20日
热点事件网络舆情的传播与治理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热点事件网络舆情的传播与治理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