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19世紀末,英國工程師帕特森來到英屬東非,參與東起濛巴薩、西至基蘇木的鐵路修築工作。這段長達五百八十英裏的鐵道穿越沼澤和沙漠,橫跨數條寬闊的河流,完全以人力修築而成,參與工程人員共計三萬五韆人。就在工程如火如荼地進行到察沃時,齣現瞭一對食人獅,工程進度因而嚴重受阻。它們技巧詭譎,即使被睏在由枕木和鐵條重重包圍的巨大陷阱裏,麵對咫尺外一群裝備齊全的士兵,也能逃脫。這令人難以置信的種種行徑,為它們贏得“暗夜惡魔”的名號。這場由兩隻食人獅引起的人間悲劇前後延續數月之久,奪走瞭約一百人的性命,最後憑藉帕特森的機智和毅力而終結。
目錄
前言 一部人獅對抗的史詩
自序 關於荒野的迴憶
第1章 初抵察沃
第2章 食人獅首度現身
第3章 棚車上的攻擊
第4章 修建察沃橋
第5章 與工人的衝突
第6章 恐怖時期
第7章 區域駐防官死裏逃生
第8章 第一頭食人獅之死
第9章 第二頭食人獅之死
第10章 察沃橋的完工
第11章 斯瓦希裏人和其他原住民
第12章 追蹤河馬之夜
第13章 恩頓榖中的一天
第14章 發現食人獅的巢穴
第15章 獵捕犀牛失敗
第16章 一名寡婦的故事
第17章 狂怒的犀牛
第18章 阿西平原上的獅子
第19章 落難商隊
第20章 阿西河一日遊
第21章 馬賽人和其他部落
第22章 洛山汗救瞭我一命
第23章 另一次成功的獵獅行動
第24章 巴侯塔最後的“西卡”
第25章 車廂內的獅子
第26章 在內羅畢工作
第27章 發現新品種羚羊
附錄一 十九世紀初的東非薩伐旅
附錄二 工人獻詩
精彩書摘
一八九八年五月一日約莫中午時分,我突然意識到自己即將進入狹窄而危機暗伏的濛巴薩港口。濛巴薩位於非洲東部的濛巴薩島,和非洲大陸之間相隔的峽灣十分狹窄,正好形成一個天然港灣。當我們的渡輪冒著蒸氣慢慢駛進港口,並緩緩靠近那座超過三百年曆史的奇特葡萄牙老碉堡時,眼前逐漸展開的美景,讓我感到極大的震撼。完全齣乎我原先的意料,這裏的一切洋溢著清新和綠意,整座島嶼似乎彌漫著迷人的東方情調。這座古老城鎮沐浴在燦爛陽光下,慵懶的身影投映在平靜的海麵上;鎮上的平坦屋頂和耀眼的白牆,在婆娑搖曳的棕櫚樹、高聳的椰林、巨大的猴麵包樹及綿延的芒果樹間若隱若現;加上後方非洲大陸蓊鬱山陵所形成的深色背景襯托,這幅圖畫不僅令人印象深刻,更是超乎我的預期。
港灣裏阿拉伯單桅帆船滿布,我相信即使是現在,其中有些船仍暗中將奴隸非法走私至波斯或阿拉伯。我一直有個疑問:不用羅盤或六分儀,這些小船的船員究竟如何找到方嚮,航過一個又一個港口?他們又如何平安度過非洲東岸突如其來的季節性暴風雨?我記得有一次在印度洋上遇見一艘停滯不前的單桅帆船,船上的船員發齣求救信號,於是我方船長放慢航速瞭解情況。我們發現甲闆上有四個因口渴而奄奄一息的男人,他們已好幾天滴水未進,而且完全失去瞭方嚮感。我們送給他們幾桶水,並告知如何前往他們原來的目的地馬斯喀特後,便重新齣發,繼續未完的旅程,留下他們停留在平滑如鏡的大洋中。他們最後是否平安抵達目的地?我永遠無法得知。
濛巴薩傳奇
當我們的汽船駛入港口準備下錨時,濛巴薩港周遭的奇特景象,讓過去的冒險景象在我腦海中一一浮現,不禁令我迴想起許多小時候最喜歡的海盜或奴隸的故事。我還記得,一四九八年時,由於船上阿拉伯籍領航員的叛變,偉大的達·伽馬差一點在這裏失去船隻和性命。那名船員企圖利用橫亙大半個港口的暗礁來摧毀船隻,幸好這個陰謀被及時識破,勇敢的航海傢當場將領航員吊死;之後若不是本地蘇丹適時降服,達·伽馬可能也會一舉攻陷此城。在濛巴薩的主要道路上(正好叫做達·伽馬路),至今仍矗立著一根奇怪的柱子,據說那正是這位偉大的水手為瞭紀念自己的到訪而竪立的。
我們的船一下錨,一整隊小船和獨木舟像變魔術般,立刻將我們團團包圍。小船上擠滿瞭一邊叫囂、一邊比手畫腳的當地人。為瞭爭奪我和我的行李,競爭激烈的斯瓦希裏船夫起瞭一陣短暫的爭執,隨後,一名取得勝利的“巴哈倫”(水手)孔武有力地劃船將我送至可登岸的石階旁。此次我是奉英國外交部命令前來東非參與烏乾達鐵路的修築,因此我一上岸就詢問一名海關人員,得知鐵路工程指揮部位於島嶼另一邊一個叫作基林迪尼的地方,距離此地大約三英裏遠。那名海關人員還告訴我,前往基林迪尼最好搭乘“嘎利”,後來我發現,所謂的“嘎利”是一種小型手推車,來迴於貫穿市區主要道路的狹窄軌道上,車上小小的雨篷下有兩個背靠背的座位。我順利搭上瞭一輛“嘎利”,為我推車的是兩名魁梧的斯瓦希裏男孩。車子沿軌道飛馳而下,一齣城外,眼前所見盡是茂密的芒果、猴麵包樹、香蕉、棕櫚樹林,繁花朵朵的繽紛藤蔓垂掛於枝條上。
抵達基林迪尼後,我找到瞭鐵路局,並得知自己將派駐內陸,不過進一步指示還得再等一兩日。於是我先在“嘎利”軌道旁的棕櫚樹蔭下紮營,並忙著在島上尋幽探險,同時采購一些必要的補給品和裝備,以應付未來漫長的內地之行。很自然,濛巴薩城吸引瞭我大部分的注意力。一般認為該城大約建於一〇〇〇年,不過,隨著埃及古老神像以及早期波斯和中國錢幣的齣土,顯然許多古老文明的民族曾在不同時代先後定居此地。之後,約在一五〇五年至一七二九年間,葡萄牙人數次統治此地,古老碉堡成為象徵葡萄牙統治的永久紀念物,並因此保存瞭下來,它大約建於一五九三年,就建在一個據稱年代更為久遠的要塞上。充滿冒險精神的海盜們虔誠地稱它為“耶穌堡”,這個名稱在主要入口處的碑文上仍有看到。然而,葡萄牙人統治濛巴薩的曆史並非一直很平順。自一六九六年三月十五日起,阿拉伯單桅帆船艦隊連續圍攻此城達三十三個月之久,並且封鎖瞭整座島嶼。盡管飽受瘟疫、叛變和飢荒之苦,退守至耶穌堡的少數駐軍仍奮勇抗敵,直到一六九八年十二月十二日,阿拉伯人以緻命的一擊攻陷瞭城堡,同時手刃瞭所有留下來的反抗者。當時隻要再等兩天,大批葡萄牙軍隊就能趕到港口,為殘軍帶來渴盼已久的救援;當我知道這一點時,不禁為之一嘆。此次戰役後,葡萄牙多次試圖收復濛巴薩,不過都未能告捷;一七二八年,這座城市終於臣服在桑帕約將軍的猛烈徵討之下。然而,隔年阿拉伯軍隊又以壓倒性的多數優勢再次趕走葡萄牙人,雖然後來葡萄牙人曾在一七六九年數次企圖奪迴失去的統治權,但終究無法成功。
以桑給巴爾島蘇丹為首的阿拉伯人,名義上保有濛巴薩的所有權,不過在一八八七年,當時桑給巴爾島的蘇丹賽義德·巴加什為瞭一年一次的租金,將土地所有權齣讓給英屬東非協會。一八八八年,英屬東非協會改組為大英帝國東非公司;一八九五年,英國外交部取得大英帝國東非公司的主導權,並宣布濛巴薩為其保護地;十年後,此地的經營權又轉由英國殖民部管轄。
……
前言/序言
前言 一部人獅對抗的史詩
大約七八年前,我在《原野報》(The Field)上讀到帕特森中校所寫的一篇短文,內容描述一位工程師忙著修築烏乾達鐵路
烏乾達鐵路,英國計劃在東非修築的鐵路,東起濱海的濛巴薩(Mombasa,西抵維多利亞湖Lake Victoria)畔的佛羅倫薩港(Port Florence,今稱基蘇木〔Kisumu〕)。這條長達五百八十英裏的鐵道,穿越沼澤、河流和沙漠,完全以人力修築,當時英國傳媒稱之為“瘋狂鐵道”。當時奉命參與這項工程的三萬五韆人當中,大部分是印度裔勞工,因疾病和意外而傷亡的達三萬四韆人,其中九韆人直接喪命於這座人間地獄,當中成為察沃獅子的臨時點心的,大約有一百人。英國人修築這條鐵道的目的是打算利用鐵路將整個地區分為兩部分,藉此區隔黑奴,以便開闢一塊新的區域,供皇室及殖民統治者狩獵消遣之用,並鞏固英國在此地的勢力,以對抗看似日益興盛的德意誌帝國。,卻遇上察沃的食人獅。
曾在非洲打獵多時的我,當下便知道這篇可怕故事裏的每句話絕對是真的。同時,我也明白,作者敘述這個故事時的態度非常謙遜;他未曾刻意強調他曾麵臨的危險,例如,為瞭擊斃可怕的食人獅,他曾在許多夜晚熬夜守夜;還有一次,當他在僅靠四根搖晃的柱子支撐、不堪一擊的簡陋崗哨上站哨時,其中一頭可怕野獸正大搖大擺地靠近他。幸好他並未因此失去勇氣,反而在獅子撲上前的那一瞬間成功射殺瞭它。不過,如果這頭獅子是從他背後來襲,我想帕特森中校恐怕會成為一大串受害者名單上的新添亡魂,因為我就曾聽說過三頭獅子從樹上或架高的木屋中將人拖走的例子,而這些庇護所的高度,都遠超過帕特森中校在驚魂之夜那晚所待的那棟搖搖欲墜的建築物。
自從希羅多德
希羅多德(Herodotus),公元前五世紀時的希臘曆史學傢,被稱為史學之父。的時代開始,人們說過或寫過無數與獅子有關的故事;我自己也寫過一些,不過在所有我曾讀過或聽過的獅子故事裏,就故事的麯摺離奇和緊張刺激而言,沒有任何一個能和帕特森中校所寫的《察沃的食人魔》相提並論。與獅子有關的故事通常都是冒險故事,往往既恐怖又悲慘,事件的發生過程可能隻是某個晚上的幾個小時而已,但《察沃的食人魔》卻是一部史詩,而且這個延續數月之久的人間悲劇,最後卻隻憑藉一個人的機智與毅力就成功畫下句點。
讀過首次刊載的察沃食人獅故事幾年後,我認識瞭羅斯福總統羅斯福總統,(Theodore Roosevelt,1858—1919),美國第二十六任總統。他在自己所著的《非洲獵蹤》(African Game Trails)裏曾提過:“史上最驚悚的真實故事,就是帕特森中校的《察沃的食人魔》。”羅斯福總統纔華洋溢,精通許多事物,除瞭涉足政治,同時也是曆史學傢、博物學傢、探險傢,足跡遍及美國、非洲、南美原野。一生著作超過三十本。。我將我記得的故事情節告訴他,他對這個故事深感興趣(所有與自然或野生動物有關的真實故事都令他著迷),並要求我將在《原野報》上發錶的故事寄給他。我照辦瞭,而在他之後寫給我的信裏,他提到這個故事,同時寫道:“你寄來的那兩篇文章所描述的烏乾達食人獅事件,我想應是有史以來最引人注目的故事,可惜它們無法長久保存。”現在,我很高興它將長久保存下來瞭;而我也敢嚮帕特森中校保證,羅斯福總統將成為他最忠實的讀者。
講述察沃食人獅的章節,也許比本書的其他部分更引人注目,不過我想大部分讀者都會同意,這本書從頭到尾都充滿趣味及種種資訊。有關如何剋服修建察沃橋察沃橋(Tsavo Bridge),這座橋最後在東非戰役(East Africa Campaign)時遭德軍炸得粉碎,徒留當初因為建造它而引來的所有害怕、死亡與驚恐。時所遭遇的睏難,帕特森中校的描述可謂引人入勝,而他在化解印度工人發動的叛變時所展現的膽識、機智與決心,更超越瞭他在單獨麵對獅子、犀牛及其他猛獸時所展現的英勇。
最後我要說的是,我花瞭兩個夜晚的菁華時段閱讀帕特森中校的本書初稿,我想告訴他,這兩個夜晚就像變魔術般,飛快流逝瞭。從第一頁到最後一頁,我的興趣未曾稍減,因為我知道我所讀的故事絕對是真的。
英國薩裏郡沃普爾斯頓
一九〇七年九月十八日
自序 關於荒野的迴憶
將下述故事公諸大眾之前令我感到萬分惶恐,不過,曾聽過我的蠻荒奇遇的朋友一再慫恿我寫下這段冒險過程,於是在百般猶疑後,我終於決定將它付梓成書。
我相信,許多未曾遠離文明世界的讀者可能會認為書中某些情節誇大不實。我隻能嚮他們保證,我已低調處理那些的確屬實的事件,並盡量試著以簡單而坦白的方式來呈現事件發生的過程。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事件發生時的英屬東非,情況與今日大不相同。當時鐵路仍在修築中,如今文明已隨著火車來到此地,使此地日益現代化;當時鐵路沿綫的城鎮一片荒涼,如今隻有遠離鐵路的地區依然如此。
如果這本記錄我在荒野兩年工作和遊曆經驗的小書能引發任何興趣,或是稍微喚起人們對於我們擁有的那塊位於赤道、美麗而寶貴的土地的注意,那麼我覺得為這本書所付齣的心血都是值得的。
我非常感激沃德(Cyril Ward)女士、莫爾斯沃思(Guilford Molesworth)先生、斯普納(T.J.Spooner)先生,以及羅森(C.Rawson)先生,感謝他們大方地讓我在書中使用他們拍攝的照片。我也要誠摯地感謝非洲拓荒的老前輩賽盧斯(Frederic Courteney Selous)先生願為拙作撰寫序言,他的確是最好的人選。
一九〇七年八月
遠行譯叢:察沃的食人魔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遠行譯叢:察沃的食人魔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