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井圖景裏的中國人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發表於2024-11-23
市井圖景裏的中國人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市井圖景裏的中國人》以圖文並茂的方式描述瞭晚清時期浙江地區的民俗風情。書中的版畫是當時一位中國藝術傢所創作,內容涉及婚喪嫁娶、節俗廟會、飲食服飾、工匠藝人、巫醫術士、蔔卦算命等方麵。哥伯播義以這些版畫為綫索,逐一介紹瞭畫麵所描繪的民眾日常生活,以及自己在當地的所見所聞所感。本書文字細膩生動,幽默風趣,可讀性極強。
哥伯播義(Robert Henry Cobbold,1820-1893),又名柯播義,舊譯戈柏。1839年就讀於劍橋彼得豪斯學院。1847年受英國聖公會派遣,來華傳教。1848年抵達寜波,後擔任寜波教區副主教。他在寜波前後共居住瞭八年,其間曾多次在浙江省遊曆,熟知當地的風土人情。
第 1 章 江湖女牙醫3
第 2 章 占蔔者11
第 3 章 街頭歌女19
第 4 章 麥芽糖攤販25
第 5 章 醫生31
第 6 章 和尚39
第 7 章 收頭發的人45
第 8 章 收字紙的人51
第 9 章 挑酒夫57
第10章 賣燈籠的人63
第11章 驅邪道士71
第12章 盲人算命先生79
第13章 盲起課者85
第14章 製針匠91
第15章 花匠97
第16章 吸鴉片者103
第17章 石匠113
第18 章 理發師 119
第19 章 挑水工 127
第20 章 相士 133
第21 章 裁縫 141
第22 章 穢物運輸工 149
第23 章 街頭乞丐 157
第24 章 測字先生 163
第25 章 媒人 171
第26 章 報錄人 179
第27 章 鞋匠 185
第28 章 小吃攤 193
第29 章 市場商販 201
第30 章 銅匠 209
譯後記 215
牙痛是一種常見的睏擾。為瞭治愈牙痛,各國都有其獨特的“秘方”。中國人瞭解牙痛,也有自己的秘方,而且他們治療方法的獨特與高效是其他國傢所難以企及的。在中國,推進這項特效療法的江湖郎中全都是女人。我說起這些女人和她們所從事的工作是因為我在浙江省內見到並瞭解到她們的情況。至於在中國的其他省份是否有這樣的人,我無從知曉。據我所知,她們的治療方法尚未公諸於世。因此,這篇文章傳播到海外後,如果我們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看到泰晤士河上齣現滿滿一船被人們邀請來的江湖郎中,也大可不必感到驚訝。
在這些女江湖郎中看來,牙痛往往是由某種蠕蟲或蛆蟲引起的,它們在牙根下麵的牙床內築巢。如果能將這些小入侵者驅趕或引誘齣去,那讓人倍受摺磨的疼痛便會立刻停止。但如何驅趕或引誘齣這些蛆蟲乃是她們的行業機密,相關知識被非常嚴格地約束在行業內部。
我們在中國纔住瞭幾年就聽說瞭這些女人以及她們的精彩錶現。因此,當我和朋友一起例行散步時,話題常常會轉到她們身上。我的朋友堅持認為這完全是一種騙術。他說,這是不可能的,我們的牙醫檢查過成韆上萬副口腔,更不用說牙齒的數量瞭,牙齦或牙齒裏的蛆蟲怎麼可能逃過他們的眼睛。“我堅信,”他繼續說,“這是個騙局。就算我親眼看到蛆蟲從牙齦中爬齣來,我也絕不相信她們。”我說:“好吧,好吧。我可不是像你這樣的懷疑論者。如果我親眼看到確實有蛆蟲,而且知道其中沒有串通,我會相信的。而且,有的偉大發現(此時我的朋友笑瞭)也是在隱藏瞭好多年以後纔突然為世人所知的。再說,這將近兩韆個女人是怎麼在寜波這片土地上生存下來的?難道人們會蠢到牙不痛也去找她們醫治?而且傻到把辛苦賺來的血汗錢花在對自己毫無用處的事情上?”我們就這樣爭論不休,但是我們說的話都輕如蛛絲,毫無分量,誰都不肯嚮對方妥協。不久之後,我們聽說有些住在此地的外國人請瞭這些女人來醫治。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一位女士曾經找過我們女王陛下的隨船外科醫生,但毫無幫助。她在痛苦之中甘願嘗試任何治療,並幸運地聽說瞭這些女人的大名,便邀請瞭其中一位來傢裏幫她醫治。短短幾分鍾,好幾條蛆蟲就被安穩地放到一個酒杯裏。更神奇的是,睏擾她的牙痛就在這一刻戛然而止。但我的朋友還是不相信她們。又有一次,有些人齣於好奇,假裝牙疼去找她們醫治,這些女人從中賺瞭一大筆錢。我聽說她們從一位性情溫和的遠洋商船船長嘴裏捉齣至少二十條蛆蟲。這位船長因為常年吃硬餅乾,牙齒像十歲孩子的牙齒般堅實。然而,這些女江湖郎中在得知這位紳士一輩子都沒得過牙痛後,沒有錶現齣一絲不安。她們反駁說:“人的牙齒不管有沒有蛀掉,都會有蛆蟲,所以最好把它們立刻清除,以免後顧之憂。”為瞭不讓她們在治療過程中有機會串通,人們一次隻讓一位醫生進來,而且女主人事前會仔細地搜她們的身。當她被叫去施展技藝時,她的衣袖要挽到手肘的部位,她的雙手也總會在手術之前被認真清洗。但無論怎樣,我們都會得到同樣的結果,然而我的朋友還是不肯相信。
有個醫生在當地收集瞭若乾上好的蛆蟲樣本,將它們小心地保存在酒精裏,打算不久以後將其送到美國檢驗。我聽說,有位英國領事強烈堅持此事絕無欺詐,他認為自己不可能被騙,因為他是親眼所見。然而我的朋友仍然固執己見,不肯相信。有一天,我們正坐在各自的房間裏(兩個房間是門對門),分彆和博學之士——或者說“先生”——苦思當地文學錯綜復雜的象徵符號,突然,我們聽到瞭那些女人著名的吆喝聲——“捉牙蟲,捉牙蟲”。我立刻叫來僕人:“請她進來。”我們開心地將手中的書丟到一邊,滿懷欣喜地期待做一個實驗,因為我們還從未親眼看到過這些神奇的專業人士。
……
明清時期,西方傳教士、商人、外交傢、旅行傢、探險傢等湧入中國,在傳教、經商、訪問和遊曆的同時,留下瞭大量關於中國的遊記、見聞雜錄和研究著述。這些著述的齣版和發行有著多方麵的作用和意義。首先,在形象學方麵,這些著述嚮西方傳遞瞭有關中國人及中國傳統文化的信息,對西方人認識中國及其文化産生瞭巨大的作用,是我們瞭解西方視野中的中國形象的重要材料;其次,作為史料,這些著述不僅對中西文化交流史具有重要意義,也為其他學科(如明清史、宗教史、民俗文化史、社會生活史和地方史等) 提供瞭珍貴資料; 再次,作為民俗資料,西人留下的這些視角迥異於國人的民俗文化材料確有中國人習焉不察的獨特之處,足以豐富和補充中文記載之闕,是我們全麵、完整地瞭解和研究明清以來民眾的社會生活狀況,語言、傢庭、信仰、風俗和價值觀的重要史料;最後,對比較文化研究而言,這些來華人士關於中國傳統文化的著述帶有明顯的比較視野,有助於我們更清楚地認識自身,認識自身的文化,對豐富和完善中華文化有著積極的作用。
哥伯播義(Robert Henry Cobbold,1820—1893),又名柯播義,舊譯戈柏。1820 年齣生於英國,1839 年就讀於劍橋彼得豪斯學院。1848 年,他受英國聖公會布道會(Church Missionary Society)派遣來華傳教。同年,哥伯播義與祿賜悅理( Rev. W.A. Russell)一同抵達上海,並於5 月13 日到鄞城(今寜波鄞州)傳教,這一天後來被確定為浙江教區紀念日。到達鄞城後,兩人通過已在寜波傳教的美國長老會傳教士麥嘉締(Divie Bethune McCartee)的幫助,暫住於北門之佑聖觀內。1853 年,哥伯播義等人在縣學街東端建立“仁恩堂”,開始立堂傳教。1851 年,哥伯播義返迴英國述職,兩年後攜夫人重返鄞城,繼續傳教,直到1857 年與傢人一起離華返英,後在什羅普郡布魯斯利(Brosely)擔任教區長。1893 年,哥伯播義在英國逝世,終年88 歲。哥伯播義在中國前後共居住瞭八年,其間,留下瞭很多宣傳基督教教義的著述,如《要理推原》(Important Principles traced to theirSource),清鹹豐三年(1853)寜波刊本;《古今授受大道》(The Great Doctrine transmitted from age to age),清鹹豐三年(1853)寜波刊本;《真理摘要》( Important Selections of Truth),清鹹豐三年(1853)寜波刊本;《 指迷編》(Directions for the Misguided),清鹹豐七年(1857)上海刊本,等等。 1851 年,哥伯播義還和丁韙良、祿賜悅理等人成立瞭一個協會,旨在製定一套用羅馬字母拼寫寜波話的方案。他們用這種錶音方式編寫瞭地理、地圖、算術和宣傳基督教的各種通俗小冊子,例如《旅人入勝》(Pilgrim’s Progress),清鹹豐五年(1855)寜波華花聖經書房刊本;《日積月纍》(Line upon Line),清鹹豐六年(1856)寜波華花聖經書房刊本。
不過,由於他在這八年中,足跡遍布浙江各地,因此,在傳教之餘,哥伯播義還寫下瞭一本講述中國風土民情的隨筆集,即本書——《市井圖景裏的中國人》。此書原名Pictures of the Chinese,8 開本,1860年齣版於倫敦。書中除有大量木刻圖版外,還有35 幅石印圖版,以圖文並茂的方式描述瞭當時浙江地區的民俗風情。其中有關浙江風土民情的木版畫是當時一位中國當地藝術傢創作的,版畫內容涉及當地的婚喪嫁娶、節俗廟會、飲食服飾、工匠藝人、巫醫術士、蔔卦算命等。哥伯播義以這些版畫為綫索,逐一介紹瞭畫麵所描述的民眾日常生活,以及自己在當地的所見所聞所感。他的文字細膩風趣,形象生動地記錄瞭19世紀浙江地區民眾的生活方式,可讀性極強。
《市井圖景裏的中國人》的意義首先在於以圖文並茂的直觀方式嚮西方傳遞齣瞭有關中國風土人情的信息。由於有中國本土畫傢的圖畫做參照,著作材料的真實性和準確性是不言而喻的;也正因為這些圖畫的存在,使得此書的資料價值要高於其他西人關於中國人及其傳統文化的純文字性的記錄和描述。
另一方麵,此書對於中國本土的文化研究也有著重要的史料價值。盡管以圖解文的傳統在中國曆史悠久,但是“置圖於左,置書於右;索像於圖,索理於書”的理想狀態實際上早就消失在曆史深處。19 世紀中期及之前,我們對古代傳統文化,尤其是以物質和風俗方式傳承的那部分文化傳統的瞭解,往往局限於文字材料,圖像材料並不多見。由於文字記錄無法完整呈現古代人的生産和生活方式,因此來自西人的這種圖文並存著述便顯得尤為珍貴。例如,在《街頭歌女》一篇中,哥伯播義描述瞭江浙地區女性,尤其是賣唱女子們的服飾。街邊賣唱的女人都留著長指甲,因為時人將留長指甲看作是女性的一種優雅。此外,當地女人喜歡穿帶刺綉的大口袖子的寬鬆上衣,繁復的裙子和綉有蕾絲花邊的褲子。這些相關記錄和圖畫資料都是非常有價值的。
《市井圖景裏的中國人》以迥異於國人的視角對中國人的某些生活細節進行瞭詳細的記錄和描述。一些對我們來說習以為常的事情,由於格外吸引西人的注意,而被完整而詳細地記錄下來。這些材料不僅彌補瞭國人觀察和記錄過程中的不足,對我們重新認識和理解本土文化也頗具啓發意義。例如,在《賣燈籠的人》一文中,哥伯播義詳細描述瞭中國的燈籠,以及傳統節日(如元宵節)中的點燈習俗。燈籠是國人日常生活中的一個重要器物,但是,以往的文獻資料中卻較少詳細梳理燈籠的形狀、材質、色彩,裝飾、大小、使用場閤及環境的資料。實際上,中國傳統燈籠不僅具有實用價值,而且還是一種象徵和符號,用來標記環境、場閤、等級和身份等。哥伯播義認為,在中國,無論是普通民居,還是官衙商鋪和祠堂寺廟,人們都要懸掛燈籠。依據職業、地位、場閤,燈籠的大小、材質、色彩、形狀各不相同。例如,在婚宴上,人們要懸掛紅木雕刻的六角或八角形燈籠。燈籠的每個角都裝飾著絲綢狀的流蘇,錶麵用透明紙覆蓋,上麵繪有高雅精緻的自然風光或曆史人物。他還提到一種罕見的牛角燈籠,是用薄而透明的牛角製成的。牛角鯉魚燈的魚鱗由許多牛角片染紅後做成,魚頭由彩色玻璃或寶石裝飾而成,價格昂貴,即使富貴人傢也很少擁有。這些有關燈籠和燈籠習俗的介紹,對我們研究中國傳統燈籠文化具有一定的史料價值。
再如,他對於一些江湖術士、庸醫巫醫的騙術進行瞭描述和介紹。例如《江湖女牙醫》一篇介紹瞭當地巫醫治療“牙病”的過程。這些江湖女遊醫號稱可以從牙疼患者的牙齒中捉齣給人帶來痛苦的牙蟲,從而治愈牙痛。哥伯播義描述瞭請遊醫捉牙蟲的詳細過程,是我們瞭解當時巫醫治病的過程和巫醫醫治失敗後所用托辭及禳解之術的重要材料。
在《市井圖景裏的中國人》中,哥伯播義對於中國文化的描寫帶有明顯的比較視野。文化交流的一個重要意義在於人們可以在文化的差異性中進行思考,反思自我,並在文化交流的互動中完善自我。文化交流和比較層麵上的思考和改變是文化發展和延續的重要推動力。在《收字紙的人》一篇中,哥伯播義記錄瞭寜波當地敬惜字紙的習俗。他非常贊賞中國人的這種習俗,並糾正瞭當時西方人對於中國敬惜字紙習俗的誤解。他認為,“在我們隨意地把廢紙用於各種用途時,中國人非常勤勉地防止人們濫用廢紙,這一現象無疑最好地展現齣瞭這個民族的獨特性。這並非如我們有時所爭論的那樣:中國人把廢舊紙張奉為崇拜對象,而是他們高度崇敬上天賜予的書麵語言,以至於無法忍受任何一個字受到褻瀆。”反觀西方文化,哥伯播義認為,西方文明所謂的“優越感”在這方麵經曆瞭有史以來最嚴峻的考驗。“如果我們把書籍或其中的一部分踐踏在腳下,或用帶字的紙張包起髒兮兮的包裹,甚至用它擦去桌上的墨水或灰塵,那麼我們就不值得擁有稱得上是語言或文學的東西。” 哥伯播義非常推崇中國的飲食,在《市井圖景裏的中國人》中,他記錄瞭中國飲食中的豆漿、肉包、粽子、香腸、肉丸、米飯、豆餅,等等。他認為,無論彆人如何抨擊中國人的生活,他仍然堅持自己的觀點,即沒有幾個國傢能像中國這樣生産齣如此多樣、便宜而又美味的食物,更沒有幾個國傢的人民能和中國人媲美廚藝。在哥伯播義看來,雖然中國富人傢的餐桌上沒有牛羊肉,但是在菜式種類上,英國任何貴族傢的餐桌都很難超越他們。哥伯播義還描述瞭中國的園藝,並將其與西方的園藝進行瞭比較。他認為西方人更喜歡經營自己的花園,而當地的中國人則更喜歡用花盆養殖各種花卉,如毛茛、三色堇、天竺葵、仙人掌、風信子等,以裝點自己的居所。
哥伯播義也對中國文化中的某些部分錶現齣瞭較大的質疑。例如,他對中國傳統中醫完全不解,他感嘆說中國的行醫者居然可以不懂解剖,不瞭解人體結構,不知道人體各種內髒器官的精確位置。他的看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瞭西方的中醫觀。再如,在中國的婚姻製度方麵,哥伯播義非常不能理解媒人這種職業。他在書中介紹說,媒人會定期到自己的管區尋訪,然後試圖讓她所尋訪的傢庭結成親傢。很多時候,即使是熟識的雙方傢庭也需要媒人的協助纔確立婚約。他對中國社會的這一現象頗為感嘆,認為這與英國社會非常不同。他不明白中國的年輕人為什麼能夠優雅地屈服於這種製度,並且把履行婚約當成必須完成的孝道。認為中國青年應該反抗這種製度。
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如果隻建立在我們自己書寫自己,自己評價自己的基礎上的話,這種認知隻能說是部分認知,或者說有缺陷的認知,我們因此可能永遠也不能客觀地看待自己,也就談不上揚長避短,博采各傢之長,完善和發展自己的文化。他者的視角,也許有誤差,也許很片麵,也許根本就是一種誤讀,但是,類似《市井圖景裏的中國人》這些關於中國社會和文化的著述卻是一麵鏡子,可以讓我們更清楚地看清我們自己,幫助我們增強自我意識,實現自我定位,進而積極完善自身的民族性格。
王 娟
北京大學人文學苑,2016年8月
市井圖景裏的中國人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市井圖景裏的中國人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市井圖景裏的中國人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市井圖景裏的中國人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一開封書錶麵很髒
評分非常有意思的書
評分老外的眼光獨到,見解細微!
評分非常有意思的書
評分不錯
評分一開封書錶麵很髒
評分老外的眼光獨到,見解細微!
評分尚可。。。。。。。。。。
評分尚可。。。。。。。。。。
市井圖景裏的中國人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