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40周孕期全程手册
作者:徐蕴华 编著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年5月第1版
ISBN:9787501949144
字数:270000
页码:28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目 录
一、迎接天使,你准备好了吗?
怀孕第1周:准爸妈资格考试
怀孕第2周:今天是不是好日子
二、一颗小小苹果核(孕早期)
怀孕第3周:一粒种子的诞生
怀孕第4周:躺在自己的小床上
怀孕第5周:叶酸虽小别忘补
怀孕第6周:宝宝开始心跳了
怀孕第7周:呕吐恶心,准妈妈难过的日子开始了
怀孕第8周:一次活动
怀孕第9周:胚芽期的结束
怀孕第10周:度过流产危险期
怀孕第11周:快速奔跑的小马
怀孕第12周:水上芭蕾舞蹈家
怀孕第13周:一只粉红的小桃子
怀孕第14周:开始皱眉做鬼脸了
三、吃手翻跟头,我都会了! (孕中期)
怀孕第15周:唐氏筛查,甜蜜的"恐慌"
怀孕第16周:不停地打嗝
怀孕第17周:发现好玩具--脐带
怀孕第18周:胃口大开一吃原来可以这么肆无忌惮
怀孕第19周:开始自我监测胎动
怀孕第20周:穿上孕妇装,参加培训班
怀孕第21周:胎教开始
怀孕第22周:宝宝长出指甲了
怀孕第23周:皱巴巴的小老头
怀孕第25周:大脑的发育高峰期
怀孕第26周:睁开眼睛看"世界"
四、一个真正的小人儿(孕晚期)
怀孕第27周:长出柔软细密的头发
怀孕第28周:做个好梦吧,小宝贝
怀孕第29周:远离妊娠高血压
怀孕第30周:行动吃力、呼吸困难--艰难的时刻
怀孕第31周:宝宝的房子变小了
怀孕第32周:宝宝的东西准备好了吗"
怀孕第33周:圆润可爱的小宝贝
怀孕第34周:做好准备,头朝下
怀孕第35周:忐忑不安的时期
怀孕第36周:宝宝的小家还安全吗
怀孕第37周:充分休息,迎接随时可能来临的见面
怀孕第38周:准妈咪待产物品全攻略
怀孕第39周:了解分娩知识
怀孕第40周:天使降临
附:新生宝宝测评标准
编辑推荐
迎接天使,你准备好了吗?怎样轻松、平安、顺利地走过孕育小宝贝的生命历程?孕期中,你不知道什么?想知道什么?应该知道什么?……积累三十余年妇产科经验的全国著名妇产科专家在本书中统统会告诉你!
内容摘要
积累四十余年妇产科经验的专家为您提供全面的、系统的、孕期指导,伴随准妈妈从妊娠一周到后一周。提供新的孕产信息,告诉准妈妈自身的变化、胎儿的生长发育、准妈妈的日常饮食营养、在生活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告诉准妈妈在孕期不知道的、想知道的、应该知道的一切。配以插图详解,倡导一种明智和负责的态度,以帮助初为父母者学习。伴随准妈妈一起走过难忘的日日夜夜,度过一个健康快乐的妊娠期。
这本书的科学性和严谨性,让我这个骨子里有点“学究气”的人非常信服。它引用了大量的研究数据和最新的医学进展,让你明白每一个建议背后都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不是空穴来风的“民间偏方”。我特别欣赏它对于“胎教”这个话题的处理方式。它没有鼓吹那些玄乎其玄的“智力开发”,而是回归到最本质的——高质量的亲子依恋建立。书中详细讲解了声音、光线、触觉如何影响宝宝的大脑发育,并且提供了大量的“亲子互动小游戏”的指南,比如如何进行有效的抚触、如何给宝宝读书。我发现,很多书里只是简单提一句“要进行胎教”,这本书却把“如何做”的流程和注意事项写得像操作说明书一样清晰。更难能可贵的是,它对孕期体检项目进行了详尽的解读,哪些检查是必须做的,哪些指标代表什么意义,让我们能更主动、更有条理地和医生沟通,避免了信息不对等带来的焦虑。这是一本真正能让你“知其所以然”的孕期指南。
评分作为一名追求生活品质的职场妈妈,我最看重的是效率和实用性。这本书的结构设计非常符合我的需求。它采用了“周历式”的编排结构,从第1周一直细致到第40周,每天或者每周需要关注的重点、需要完成的任务(比如预约检查、采购物品清单、身体变化记录)都清清楚楚地列出来了。这对我这种时间紧张的人来说,简直是救星。我不用再花时间去整理和筛选海量信息,只需要跟着书上的时间线走,就能确保自己没有遗漏任何关键环节。它甚至给出了详细的“待产包”清单,并且贴心地分成了“妈妈篇”、“宝宝篇”和“医院必备文件篇”,旁边还留出了空白让你勾选和备注。这种极度细致的规划能力,极大地减轻了我的精神负担。以前觉得准备宝宝出生是一项浩大的工程,读了这本书后,我把它拆解成了每周可完成的小目标,压力瞬间小了很多。这本书的实用价值,远超出了它作为一本“阅读材料”的价值,它更像是一个功能强大的“孕期管理系统”。
评分这本书的“人性化”处理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准。它明白孕期不只是身体的变化,更是心理上的过山车。在描述孕期疾病和并发症时,它没有一味地渲染恐怖气氛,而是保持了一种冷静的、建设性的态度。比如,当谈到妊娠期糖尿病或者先兆子痫的风险时,它会立刻转入“如何预防”、“如何调整生活方式”的积极建议,这让我感觉自己是被赋能了,而不是被吓倒了。此外,书中对“产后恢复”也有一个相当深入的探讨,这在很多孕期书籍中是很少见的。它讨论了盆底肌修复、母乳喂养的常见误区,甚至提到了宝妈如何应对产后抑郁的初步识别和求助途径。这种超越了“怀孕本身”的视角,展现了作者对女性整体健康和福祉的关怀。读完最后几章,我感觉自己不仅为宝宝的到来做好了准备,也为自己成为“母亲”这个角色做好了更全面的心理和生理建设。这是一本有温度、有深度、有远见的育儿百科全书。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为我这种初次怀孕的准妈妈量身定做的!我怀着既兴奋又忐忑的心情翻开了它,立刻就被那种详实又亲切的笔触所吸引。它不是那种冷冰冰的教科书,更像是身边一位经验丰富、温柔体贴的学姐在手把手地教我。比如,关于孕早期的各种不适,书里描述得太到位了,什么孕吐反应、情绪波动,它不仅解释了“为什么会这样”,更给出了超多实用的应对小妙招,比如怎么巧妙地避开那些让你反胃的食物气味,还有一些放松心情的小练习。我记得有一次因为胎动不规律有点担心,翻到相应章节,里面细致地讲解了不同孕周胎动变化的正常范围,还配上了很直观的图表,一下子就让我安心了。它对营养的建议也特别接地气,不是那种高高在上告诉你“必须吃什么”,而是结合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推荐了各种家常菜谱,让我这个厨房新手也能轻松搞定孕期营养餐。而且,这本书的排版和插图设计也非常用心,色彩柔和,图片清晰,读起来一点都不觉得累。读完第一部分,我感觉自己对即将到来的旅程有了更清晰的认知,不再是瞎子摸象了。
评分老实说,我原本对孕期书籍都抱着怀疑态度,觉得无非就是老一套的知识,网上随处可见。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它最让我惊喜的是对“准爸爸参与感”的重视。书中专门开辟了一整个章节,详细指导爸爸们如何有效地支持妈妈,从孕早期的“情绪稳定剂”到孕中后期的“体力支持系统”,甚至连分娩计划中爸爸的角色都写得清清楚楚。我老公原本对孕期一知半解,自从我们一起对照着书里的建议来实践,他现在已经能熟练地给我做孕期按摩,还能准确判断我什么时候需要休息。这本书的深度在于,它不仅仅关注“肚子里的宝宝”,更关注“孕育宝宝的两个人”。它探讨了很多心理层面的问题,比如夫妻关系在孕期可能面临的挑战,以及如何通过有效的沟通来化解矛盾。这一点,市面上很多只关注生理变化的孕期书是完全做不到的。我们夫妻俩现在每周都会抽出时间,一起阅读和讨论书里的内容,感觉我们的“育儿小团队”凝聚力一下子就上来了。这本书简直是“夫妻育儿预备役的必修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