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资本论>的哲学》分为上下两篇,共十七章,内容包括:马克思哲学的理论主题、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的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双重逻辑、历史唯物主义双重逻辑的当代境遇、作为哲学概念的商品、使用价值的哲学反思等。
作者简介
仰海峰,1969年生,安徽潜山人。哲学博士。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著有《西方马克思的逻辑》、《实践哲学与霸权——当代语境中的葛兰西哲学》等,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目录
导言
上篇 《资本论》的哲学前提
第一章 马克思哲学的理论主题
第一节 形而上学批判与哲学的历史实现
第二节 资本逻辑与社会批判
第三节 自由历史与人的解放
第二章 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的历史唯物主义
第一节 政治经济学、哲学与政治思想:马克思与黑格尔
第二节 历史性思想与政治经济学批判
第三节 资本逻辑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深度解释
第三章 历史唯物主义的双重逻辑
第一节 生产逻辑的引人及其哲学意义
第二节 生产逻辑的哲学分析
第三节 生产逻辑的局限与资本逻辑的凸显
第四节 资本逻辑对生产逻辑的统摄
第五节 简要的结语:超越资本逻辑
第四章 从主体、结构到资本逻辑的结构化
第一节 主体一客体历史辩证法的内在逻辑及其深层问题
第二节 人与结构:阿尔都塞的解释以及对阿尔都塞的批评
第三节 资本逻辑与结构化的总体
第五章 历史唯物主义双重逻辑的当代境遇
第一节 生产逻辑与马克思哲学的再建构
第二节 生产与理性:解释范式的二重化
第三节 历史唯物主义双重逻辑的现代批评
第四节 问题与重构: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参照系
第六章 马克思哲学的批判性之维
第一节 从理性批判到对理性的批判
第二节 批判理论的逻辑界划
第三节 马克思批判理论的思维特征
下篇 《资本论》的哲学问题
第七章 作为哲学概念的商品
第一节 为什么不是物而是商品成为马克思哲学的起点
第二节 商品:从质到量的转变
第三节 抽象劳动与商品世界的形式化
第八章 使用价值的哲学反思
第一节 使用价值的遗忘与理论无意识
第二节 作为政治经济学范畴的使用价值
第三节 哲学视域中的使用价值
第四节 人的需要:一般设定及其反思
第九章 商品拜物教
第一节 商品一物的世界的形成
第二节 商品一物的世界的“幽灵”
第三节 商品拜物教:从无意识到形而上学
第四节 经验论、观念论与拜物教
第五节 资本逻辑与认知型
第十章 劳动力成为商品意味着什么
第一节 问题的由来
第二节 劳动:从经济学的范畴到哲学人类学的设定
第三节 劳动力与主体问题
第四节 马克思的劳动理论:肯定与否定
第十一章 《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与《资本论》的逻辑对立
第一节 认知型:制约文本的深层结构
第二节 《大纲》的哲学基础
第三节 《资本论》的哲学逻辑
第四节 简要的结语
第十二章 资本逻辑与时间规划
第一节 商品的普遍化:物化时间的社会存在基础
第二节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与物化时间的计量
第三节 工作日与物化时间的制度化
第四节 资本逻辑与自然时间
第五节 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与自由时间的解放意义
第十三章 资本逻辑与空间规划-
第一节 资本逻辑与劳动空间的重构
第二节 生活空间与城市空间;国内市场与世界市场
第三节 全球化与资本的空间布展
第四节 心理空间与意识空间的重新建构
第十四章 分工问题的哲学思考
第一节 分工理论:从古代思想到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变迁
第二节 生产逻辑与分工理论
第三节 资本逻辑与分工理论
第四节 关于《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中分工理论的一个辨析
第十五章 机器、技术与资本逻辑的结构化
第一节 机器的哲学分析:从生产逻辑到资本逻辑的转变
第二节 资本逻辑视域下的机器
第三节 机器与工人的生存处境
第四节 自然力、科学与资本控制
第五节 简要的结语:机器与资本逻辑的结构化
第十六章 资本逻辑与主体问题
第一节 主体理论:从物质本体论到实践唯物主义
第二节 从类主体、生产逻辑到资本逻辑的视野转换
第三节 资本逻辑与主体问题的再思考
第四节 主体问题的理论指向:一个简要的结语
第十七章 市民社会的哲学批判
第一节 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经济学一哲学分析
第二节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到《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
第三节 物的依赖关系与市民社会的特征
第四节 超越市民社会:全面发展的个人与自由人联合体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精彩书摘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资本论>的哲学》:
第二节 商品一物的世界的“幽灵”
商品构成了一个自律的、相互指涉的世界,这个世界何以具有如此的魔力,让人沉沦其中而难以自拔?为什么人们好像被这个世界中看不见、摸不着的“幽灵”所牵引,不自觉地膜拜于商品一物之前?或者说,什么是商品一物的世界中的“幽灵”?
在这一节的开始,马克思就指出:“最初一看,商品好像是一种简单而平凡的东西。对商品的分析表明,它却是一种很古怪的东西,充满形而上学的微妙和神学的怪诞。”马克思以桌子这种商品为例指出,这种怪诞性在于:当桌子还是木头时,还是一个普通的可感觉的物,但是当桌子一旦作为商品出现,就转化为一个可感觉而又超感觉的物。可感觉指的是商品的有用性,即桌子作为可用的家具,是能够被看得见、摸得着的;超感觉指的是商品的价值规定性,商品的价值以及由商品的交换所带来的价值关系,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而在资本主义社会,正是这种看不见、摸不着,但又化身为物的“幽灵”决定了一切。正是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幽灵”,改变了作为商品的物的存在方式,它表征着商品的神秘性质。
商品的这种神秘性如果与商品的有用性无关,那就只能与商品的价值规定有关。根据马克思之前的讨论,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决定的。在人们创造价值的劳动中,存在着劳动的二重性:一是与商品的有用性相关的具体劳动,二是体现为劳动力耗费的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即生产特定使用价值的劳动之间存在着差别,比如织布工的劳动与咖啡工人制作咖啡的劳动就不相同。抽象劳动创造价值,商品的神秘性质不是来源于价值规定的内容:第一,任何劳动都是人体机能的耗费,虽然具体劳动有着质的差异;第二,决定价值量的东西,即劳动时间,本身也可以度量的,没有什么神秘性。那么,商品的神秘性、商品的“幽灵”源自何处?马克思指出:是商品形式本身。“人类劳动的等同性,取得了劳动产品的等同的价值对象性这种物的形式;用劳动的持续时间来计量的人类劳动力的耗费,取得了劳动产品的价值量的形式;最后,生产者的劳动的那些社会规定借以实现的生产者关系,取得了劳动产品的社会关系的形式。”人类劳动的等同性,就是抽离了劳动的各种不同的特征,使之同质化;只有劳动实现了同质化,才可能以机械劳动时间来度量各种不同的劳动,以确定价值量;人们根据价值量来交换劳动产品,人与物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随之表现为物与物的关系,这种关系获得了“社会关系的形式”。上述这些环节的实现,一个根本的前提就是商品生产的普遍化,即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确立。商品交换的抽象化过程,实际上是社会关系的抽象化过程,因此,商品的“幽灵”源自于社会关系的抽象化与形式化,而这种抽象化与形式化同样是每个人的日常生活的过程。只有在这样的契合中,人才能无意识地成为商品的膜拜者。
这个无意识的膜拜过程,与人在日常生活中所发生的抽象化与形式化有关。随着商品交换的普遍化,人的需要的满足都是通过商品交换来实现的。在商品交换的过程中,人与物都经历了多重的抽象化与形式化过程,这个过程构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与社会关系的特点,从物的存在方式来看:首先,物成为商品,就意味着物的具体特质被抽象,这个空洞的物成为价值的载体;其次,当物成为价值的载体时,价值之间的关系就可以通过价值量来表现,被抽象了的物与物的关系变成了数与数之间的关系,这不仅是抽象化的过程,而且成为形式化的过程;最后,物的这种数量关系体现了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因此,它既以形式化的社会关系为前提,又体现了形式化的社会关系。从人的存在方式来说:首先,人变成了可交换的商品,这就与商品具有了相同的特质;其次,在市场交换过程中,不管是作为生产者还是消费者,人都是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入到商品的世界中,抽象化与形式化构成了人在交换行为中的行动原则;最后,人实际上成为按照商品世界的规则来行事的行为者,人与人的关系需要按照物与物的关系来确定。
……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资本论》的哲学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资本论》的哲学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