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配器、曲词创作无不可借鉴之
本书由德国著名作曲家老锣与其妻龚琳娜共同创作,本书两册包括《古诗词歌曲》和《当代歌曲》。是国内知名度较高的中国新艺术音乐歌曲乐谱。其中包括在互联网上点击次数超过2000万次的《忐忑》《金箍棒》《法海你不懂爱》《静夜思》,以及由老锣作曲的部分其他器乐作品。
老锣:出生于德国,中国新艺术音乐的作曲家、创立者。曾获德国国家奖学金,到上海音乐学院学习中国音乐。二十多年来,把中国和欧洲两种文化融入到自身的音乐创作中,基于中国文化精髓之根,成就了独树一帜的音乐风格。2014年,为香港中乐团和湖北编钟乐团创作作品《钟乐和鸣》;2015年,为屈原的楚辞《九歌》创作了大型清唱剧《中华安魂曲》,并为笛子、唢呐、琵琶等创作协奏曲、中国民乐室内乐作品、中国新艺术歌曲近百余首。2016年担任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合唱节开幕式艺术总监。
龚琳娜:中国新艺术音乐歌唱家、创立者。因演唱“忐忑”为大众所熟知。潜心研究中国戏曲、民歌等各种发声方法,并独具匠心地将多种声乐技巧融汇在老锣为其创作的新艺术歌曲之中。龚琳娜还致力古代诗词的演唱及传统声乐的挖掘和教育。2010年8月,龚琳娜发起“声音行动”音乐教育项目,旨在传播独具中国特色的发音唱法及音乐理念,弘扬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声音。
这次收到《老锣龚琳娜新艺术歌曲集(全二册)》让我非常惊喜。我一直关注着中国当代音乐的发展,而老锣和龚琳娜的艺术实践,无疑是中国音乐走向世界、实现创新的一个重要缩影。这套歌曲集,不仅仅是简单的乐谱合集,它更像是两位艺术家在音乐道路上的一次深刻对话,一次对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融合。阅读乐谱的同时,我脑海中不断浮现出他们以往的精彩演出,那些充满张力的现场,那些震撼心灵的瞬间,似乎都凝聚在这本厚实的书页中。我期待着能有机会亲自去演绎其中的作品,去感受那份独特的艺术魅力。
评分作为一名业余的音乐表演者,我一直在寻找能够挑战自己、又能带来新鲜感的曲目。《老锣龚琳娜新艺术歌曲集》无疑为我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平台。拿到这套书后,我迫不及待地试唱了几首。我发现,这些歌曲的演唱难度并不在于单纯的高音或技巧,而更多地体现在对情感的精准把握和音乐内涵的深刻理解上。龚琳娜老师的演绎,为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示范,但同时,老锣的创作也给了我很大的空间去进行二次创作和个人表达。这些歌曲的旋律线条流畅,但又充满了变化,需要演唱者有很强的乐感和表现力才能驾驭。
评分我是一名音乐理论爱好者,对于歌曲的结构、和声以及旋律走向有着特别的关注。这套《老锣龚琳娜新艺术歌曲集》在音乐创作上展现出的独特性和前瞻性,让我耳目一新。老锣的创作,我一直觉得是那种“敢为人先”的风格,他总能在看似不经意的音符中找到新的可能性。这套歌曲集里,他对于民族音乐元素的现代化处理,以及与西方现代作曲技法的巧妙嫁接,都做得非常出色。我仔细研究了其中的一些乐谱,发现他在和声的运用上非常大胆,常常能制造出意想不到的色彩感,同时旋律又保持着一种内敛的张力,引人入胜。
评分不得不说,这套《老锣龚琳娜新艺术歌曲集》简直是一场听觉与心灵的盛宴。我平时喜欢在深夜安静地聆听一些能够触动灵魂的音乐,而这套书里的作品恰恰满足了我这种需求。每一首歌曲都像一个独立的故事,或者是一幅意境深远的山水画。龚琳娜老师的演唱,我一直觉得是充满了生命力和感染力的,她的声音能够穿透一切喧嚣,直抵人心最柔软的地方。在这里,她的演唱风格更是与老锣的作品完美契合,既有戏曲的韵味,又不失现代演唱的技巧,情感的表达细腻而饱满,时而婉转低语,时而激情澎湃,让人沉浸其中,久久不能自拔。
评分这本《老锣龚琳娜新艺术歌曲集(全二册)》我早就听说过,一直想找机会来细细品味。最近终于入手了,翻开扉页,那精心设计的封面就透着一股沉静而富有力量的气息。我个人对传统音乐的革新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而老锣和龚琳娜的结合,无疑是这条道路上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探索。翻阅第一册,那些谱面上的音符仿佛在眼前跳跃,每一个休止符、每一个渐强都似乎蕴含着作曲家细致的情感和思考。我尤其喜欢那些在传统五声音阶基础上进行大胆的变奏和融合的手法,它们既保留了中国音乐的底蕴,又注入了现代的作曲技法,听起来既熟悉又新颖,有一种拨开迷雾见真章的惊喜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