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2007—2008年间,作者在东南大学等地的讲堂上以技术哲学为主题做了多次讲演,本书是其中七次讲演的录音整理稿结集。在这些“当场发生”的哲学运思中,作者试图把技术阐释成人的存在方式或“存在论差异”,阐释成人类文明活跃而又实际的构成要素,从而构建一种非本质主义的技术存在论框架。在这种新的技术存在论框架下,技术中性论、技术乐观主义和技术悲观主义受到了批判,技术与人性的自我构造、技术之中渗透着的政治要素以及现代技术与现代科学的关系,则得到了新鲜而生动的说明。
作者简介
吴国盛,1964年9月生于湖北广济。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科技哲学教研室主任,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科学传播中心主任,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理学学士(1983)、哲学硕士(1986),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博士(1998)。曾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1986—1999),1997年破格晋升为研究员。近著有《时间的观念》(2006)、《反思科学》(2004)、《让科学回归人文》(2003)、《自由的科学》(2002)等。
目录
技术的人文本质什么是技术对现代技术的一种理解问答技术与人性生物本能贫乏论心理能量冗余论技术的三个类别问答技术与政治技术有政治吗技术的政治批判三种技术观技术与哲学技术哲学的历史性缺席技术哲学的兴起技术作为存在论差异问答技术作为存在论差异准备性的说明技术作为存在论差异问答什么是科学希腊理性科学现代求力科学近代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近代科学产生的基督教背景世界的图景化
前言/序言
前言 2007年4月,我应东南大学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陆挺先生邀请,在东南大学讲过一次“技术的人文本质”;次年,他进一步邀请我就技术哲学的同一主题连续做了三次讲演。正是这四次讲演的内容,构成了本书的主体。 我们的时代是一个技术的时代,技术对于今日政治、经济、文化有着惊人的、不可思议的决定性影响,但技术却不是传统哲学关注的核心问题,因而从未得到深入而全面的反思。 我们的时代是一个技术的时代,技术对于今日政治、经济、文化有着惊人的、不可思议的决定性影响,但技术却不是传统哲学关注的核心问题,因而从未得到深入而全面的反思。人们对于技术的看法,相当程度上仍然囿于技术中性论和人类中心论,认为技术只是人手中随意摆弄的工具;技术的后果很严重,但根子仍然在人。然而,人又是什么?人性何以构成?简单地把技术问题归为人的问题,实际上掩盖了问题。技术的问题仍然要从对技术本身的细致反思中找到答案。但是,传统哲学没有为反思技术提供相应的概念框架,因此我们迫切需要一个基础的技术哲学架构。 传统哲学没有为反思技术提供相应的概念框架,因此我们迫切需要一个基础的技术哲学架构。 我过去一直从事科学思想史特别是像自然、宇宙、时间、空间这些基本概念的历史研究,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从做博士论文开始才关注技术哲学。2001年我的论文《技术与形而上学——沿着海德格尔的思路》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次年获得了优秀博士论文的专项资金资助,于是开始了“现代西方技术哲学研究”的课题研究工作。从那时起,我比较系统地阅读了西方的技术哲学著作,思考如何建构一套基础性的技术哲学理论框架。这个工作显然非常困难,目前形成的许多想法还不够成熟,因此尚未写成正式的论文。但这些远未成熟的想法,却在过去两年来的多次学术讲演中被激发和表达出来了。 我应邀做学术讲演通常并无事先准备好的讲稿,我很喜欢海德格尔所说的那种“当场发生”。这个“场”是由讲演者和听众共同营造的,而东南大学的同学们以及东南大学的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总是为我准备好了这个良好的“场域”。每次讲座,四百人的大教室总是挤得满满的;在我开讲的时候,同学们通过眼神、面部表情以及其他身体语言与我交流,让我感受到他们的专注、理解、喜悦和迷茫;在最后的互动问答时,他们积极提问,帮助我澄清自己的思想和表述,并进一步扩展问题的提法和思路。他们在讲堂上的积极参与,令我觉得讲演其实也是一种愉快的思想对话和相互启发。在这本讲演集结集出版的时候,我对东南大学的同学们以及负责组织工作的陆挺先生表示感谢。 讲演其实也是一种愉快的思想对话和相互启发。 把讲演这种口头表达转化为书面表达,肯定会在相当程度上削弱那种当场发生的生动性和鲜活感。我要请读者们原谅在不同场合下的几次讲演可能存在的内容重复之处,我也恳请读者、行家对这些很不成熟的思考予以批评。再次感谢提供现场录音稿的诸位同学,感谢人大出版社李艳辉博士的支持以及责任编辑胡明峰、杨宗元认真细致的工作。 本书系“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之成果,项目批准号200102。 吴国盛 2009年3月5日 于京郊博雅西园
技术哲学讲演录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技术哲学讲演录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