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作品系列:怀人集》:
追悼志摩
国府主席林森先生
追忆曾孟朴先生
刘半农先生挽辞
记辜鸿铭
海滨半日谈
丁在君这个人
《傅孟真先生遗著》序
高梦旦先生小传
张伯苓
许怡荪传
李超传
追想胡明复
追念熊秉三先生
记美国医学教育与大学教育的改造者弗勒斯纳先生
怀念曾慕韩先生
追忆太戈尔在中国
兴登堡
林琴南先生的白话诗
《师门五年记》序
《胡思永的遗诗》序
介绍一本最值得读的自传
《中年自述》序
《施植之先生早年回忆录》序
《王小航先生文存》序
《小雨点》序
先母行述(1873—1918)
《胡适作品系列:胡适自述》:
四十自述
自序
“自由中国”版自记
序幕我的母亲的订婚
一 九年的家乡教育
二 从拜神到无神
三 在上海(一)
四 在上海(二)
五 我怎样到外国去
逼上梁山
我的信仰
我的歧路
介绍我自己的思想
《胡适作品系列:个人自由与社会进步》
《胡适作品系列:问题与主义》
《胡适作品系列 一封未寄的信:胡适译短篇小说集》
《胡适作品系列:南游杂忆》
《胡适作品系列 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胡适谈治学方法》
《胡适作品系列:胡适书话》
《胡适作品系列 中国文艺复兴:胡适演讲集(一)》
《胡适作品系列 容忍与自由:胡适演讲集(二)》
《胡适作品系列 为什么读书:胡适演讲集(三)》
《胡适作品系列 哲学与人生:胡适演讲集(四)》
《胡适作品系列:怀人集》:
傅孟真先生的遗著共分三编。上编是他做学生时代的文字,其中绝大部分是他在《新潮》杂志上发表的文字;其中最后一部分是他在欧洲留学时期写给顾颉刚先生讨论古史的通信。中编是他的学术论著,共分七组:从甲到戊,是他在中山大学、北京大学的讲义残稿;己组是他的专著《性命古训辩证》;庚组是他的学术论文集。下编是他最后十几年(民国二十一年到三十九年)发表的时事评论。
孟真曾说:
每一书保存的原料越多越好,修理的越整齐越糟。
(中编丁,页40。)
这一部遗集的编辑,特别注重原料的保存,从他做学生时期的文字,到他在台湾大学校长任内讨论教育问题的文字,凡此时能搜集到的,都保存在这里。这里最缺乏的是孟真一生同亲属朋友往来的通信。这一部遗著,加上将来必须搜集保存的通信,——他给亲属朋友的,亲属朋友给他的,——就是这个天才最高、最可敬爱的人的全部传记材料了。
孟真是人间一个最稀有的天才。他的记忆力最强,理解力也最强。他能做最细密的绣花针工夫,他又有最大胆的大刀阔斧本领。他是最能做学问的学人,同时他又是最能办事、最有组织才干的天生领袖人物。他的情感是最有热力,往往带有爆炸性的;同时他又是最温柔、最富于理智、最有条理的一个可爱可亲的人。这都是人世最难得合并在一个人身上的才性,而我们的孟真确能一身兼有这些最难兼有的品性与才能。
孟真离开我们已两年了,但我们在这部遗集里还可以深深的感觉到他的才气纵横,感觉到他的心思细密;感觉到他骂人的火气,也感觉到他爱朋友,了解朋友,鼓励朋友的真挚亲切。民国十五年,孟真同我在巴黎相聚了几天。有一天,他大骂丁在君,他说:“我若见了丁文江,一定要杀他!”后来我在北京介绍他认识在君,我笑着对他说:“这就是你当年要杀的丁文江!”不久他们成了互相爱敬的好朋友。我现在重读孟真的《我所认识的丁文江先生》同《丁文江一个人物的几片光彩》,我回想到那年在君在长沙病危,孟真从北平赶去看护他的情状。我想念这两位最可爱,最有光彩的亡友,真忍不住热泪落在这纸上了。
孟真这部遗集里,最有永久价值的学术论著是在中编的庚组。这二十多篇里,有许多继往开来的大文章。孟真在《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eel&,页169--182)里,给他一生精力专注的研究机构定下了三条宗旨:
(1)凡能直接研究材料,便进步;凡间接的研究前
人所研究或前人所创造的系统,而不能丰富细密的参照
所包含的事实,便退步。
(2)凡一种学问能扩张他研究的材料,便进步;不能的,便退步。
(3)凡一种学问能扩充他作研究时应用的工具的,便进步;不能的,便退步。
但他在《史学方法导论》(中编丁,页1--53)里,曾指出:
直接材料每每残缺,每每偏于小事。(若)不靠较为普遍、略具系统的间接材料先作说明,何从了解这一件直接材料?(页5)若是我们不先对于间接材料有一番细
工夫,这些直接材料之意义和位置,是不知道的。不知
道,则无从使用(页5)。
我们要能得到前入所得不到的史料,然后可以超越
前人。我们要能使用新得材料于遗传材料之上,然后可
以超越同见这材料的同时人(页6)。
孟真的庚组里许多大文章都是真能做到他自己标举出来的理想境界的。试看他的《新获卜辞写本后记跋》(中编庚,页192--235),他看了董彦堂先生新得的两块卜辞,两片一共只有五个字,他就能推想到两个古史大问题——楚之先世,殷周之关系——都可以从这两片五个残字上得到重要的证实。这种大文章,真是“能使用新的材料于遗传材料之上”;真是能“先对于间接材料有一番细工夫”,然后能确切了解新得的直接材料的“意义和位置”。所以我们承认这一类的文字是继往开来的大文章。
我们重读孟真这些最有光彩的学术论著,更不能不为国家,为学术,怀念痛惜这一位能继往开来的伟大学人!
……
作为一名文字工作者,我一直在寻找能够提升自身表达能力和思维深度的源泉。胡适先生的散文,特别是那些论述中国文化重建的文章,语言洗练而富有逻辑性,是学习如何清晰、有力地表达观点的绝佳范本。这12册几乎囊括了他主要的思想精华,内容覆盖面极广,从文学批评到教育理念,再到他对个人自由的坚持,都体现出一位真正具有世界眼光的思想家的深度。我发现自己不自觉地开始模仿他遣词造句的风格,那种不激进但掷地有声的力量感,非常吸引人。书页的纸张选择也很考究,即使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这对于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泡”在书里的读者来说,是极其人性化的设计。
评分我向来对“套装书”持谨慎态度,很多时候为了凑册数内容重复或填充水分。然而,这套胡适作品集明显不同。它的编排逻辑性非常强,从早期的文学探索到后期的政治哲学思考,层层递进,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其中收录的一些未曾广泛流传的早期书信片段,这些内容让胡适先生的形象更加立体丰满,不再只是一个刻板的“新文化旗手”。他文字中的那种温润、谦逊,与他观点中的犀利形成了有趣的对比。装帧上的“京东独家定制”确实有其独到之处,那种精装的质感,拿在手里沉甸甸的,非常适合作为馈赠给对学术或历史有追求的朋友的礼物。这套书的价值,绝不仅仅是纸张和油墨所能衡量的。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对“定制版”抱有那么一丝怀疑,担心是不是华而不实的噱头。但当我真正拥有并开始研读后,这种疑虑彻底烟消云散了。这不仅仅是一套书,它更像是一个微型的私人图书馆,把一个世纪以来中国最重要的思想探索之一集中呈现在眼前。我特别喜欢看他早期关于哲学思辨的译述和评论,那些对西方思想的引入和消化过程,展示了中国知识分子在面对巨大文化冲击时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重温这些经典,就像是重新校准自己对现代性的理解。这套书的细节处理,从书脊的烫金字到内文的留白,都体现了出版方对原著的尊重和对读者的诚意,绝对是物超所值的一次收藏。
评分坦白说,我购买这套书的主要动机是冲着胡适先生那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去的,想系统地梳理一下他“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这一治学方法的脉络。这12册的体量确实够分量,内容涵盖了他从留学归国到后期在台湾的各个重要阶段的论著、书信乃至日记选录。这对于研究者和深度爱好者来说,无疑是一座宝库。我尤其欣赏其中对德先生与赛先生的论述,这些观点在今天看来,依然具有振聋发聩的力量。书中的注释和校对做得相当到位,这对于阅读民国时期的白话文来说至关重要,避免了很多因语境缺失造成的理解偏差。那种仿佛能与大师隔空对话的感觉,是其他零散选本无法比拟的。每一次沉浸其中,都感觉自己的思维也在被潜移默化地训练着,变得更加审慎和开放。
评分这套书真是让人爱不释手,光是捧在手里就能感受到一股沉甸甸的文化气息。我之前一直对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思想思潮非常感兴趣,尤其是对胡适先生这位承前启后的大家充满了敬意。拿到这套“独家定制版”,光是这个名字就让人觉得分量十足,仿佛握住了历史的某个重要切面。包装设计得非常典雅,那种素雅的色调和扎实的装帧,一看就知道是精心制作的收藏品。我迫不及待地翻开其中一册,映入眼帘的是清晰的排版和考究的字体,阅读体验简直是享受。特别是那些早期论述白话文运动的文章,读起来仿佛能穿越时空,感受到那个时代知识分子们为启蒙而奔走的激情。这本书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一份精神的遗产,让我对中国现代思想的源头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它不仅仅是放在书架上装饰,更是我案头常备的精神食粮,每次翻阅都有新的感悟。
评分京东图书包装超级走心,纸箱或者气泡袋,特别赞
评分排版挺好的,活动价比较值。
评分胡适作品集(京东独家定制版 套装共12册)胡适作品集(京东独家定制版 套装共12册)胡适作品集(京东独家定制版 套装共12册)胡适作品集(京东独家定制版 套装共12册)胡适作品集(京东独家定制版 套装共12册)胡适作品集(京东独家定制版 套装共12册)胡适作品集(京东独家定制版 套装共12册)胡适作品集(京东独家定制版 套装共12册)胡适作品集(京东独家定制版 套装共12册)
评分读一下胡适,了解独立精神。。。。
评分京东买书是我过节快递第一单,快递非常快,收到书的时候十分开心!纸张、印刷都很不错!
评分值得尊敬的先生,值得阅读的文章!
评分经典,喜欢。物流快速,服务一流,快递员非常热情的送货上门。
评分不错,发货快,东西正版,一如京东一贯的风格。书也不错,是可以随时拿出来读一读的那种.
评分之前买过一本胡适的书,感觉还不错。所以当这套降价时果断收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