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篆刻学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甲骨文篆刻学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甲骨文篆刻学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王本兴 著

下载链接在页面底部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05-02

商品介绍



出版社: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ISBN:9787514011449
版次:1
商品编码:12041421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37
正文语种:中文

甲骨文篆刻学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相关书籍





书籍描述

内容简介

  《甲骨文篆刻学》较为翔实地介绍了各类甲骨文篆刻用具、各类甲骨文印作范本、各类甲骨篆刻学习方法以及各阶段学习应注意的问题,纠正了人们对甲骨文篆刻艺术的一些片面理解,特别是以正误对照的形式指明了在学习甲骨文篆刻的过程中容易犯的错误。这也是对读者*有价值的。
  《甲骨文篆刻学》从甲骨文篆刻的基本知识、技法、布局及创作与鉴赏人手,以章节的形式,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学习甲骨文篆刻的全过程,使初学者少走弯路,有益于有一定篆刻基础的朋友提高修养,很快地进入甲骨文篆刻的艺术境界。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甲骨文基本知识
第一节 甲骨文的发现
第二节 国内外收藏甲骨概况
第三节 甲骨文篆刻的兴起
第四节 为什么要学习甲骨文篆刻
第五节 甲骨文篆刻的艺术性
第六节 甲骨文篆刻的广泛性
第七节 甲骨文篆刻之现状
第八节 如何学习甲骨文篆刻

第二章 甲骨文篆刻的工具和材料
第一节 刻刀
第二节 印石
第三节 印泥
第四节 毛笔
第五节 印床
第六节 印规
第七节 工具书
第八节 其他用具

第三章 甲骨文书体的特点
第一节 甲骨文书体的种类
第二节 甲骨文的结体与特点
第三节 甲骨文结体的基本点画

第四章 甲骨文篆刻的用刀技法
第一节 刀法演变
第二节 执刀法
第三节 刀法练习
第四节 冲刀法
第五节 切刀法
第六节 刀法要点
第七节 刀法病笔

第五章 甲骨文篆刻的镌刻技法
第一节 磨石章
第二节 水印印稿法
第三节 反书上石法
第四节 印文镌刻
第五节 印章的修改与收拾
第六节 刻印要点
第七节 常见病印

第六章 甲骨文篆刻的临摹
第一节 读印
第二节 选印
第三节 摹写
第四节 摹刻

第七章 甲骨文篆刻的创作
第一节 甲骨文篆刻创作内容的确定
第二节 甲骨文篆刻创作文字的确定
第三节 参照甲骨原版模式创作
第四节 参照先秦朱文官玺模式创作
第五节 参照先秦白文官玺模式创作
第六节 参照先秦私玺模式创作
第七节 参照汉代白文印模式创作
第八节 参照汉代朱文印模式创作
第九节 长方形甲骨文印章创作
第十节 朱白相间式甲骨文印章创作
第十一节 封泥式甲骨文印章创作
第十二节 瓦当式甲骨文印章创作
第十三节 多字甲骨文印章创作
第十四节 杂形甲骨文印章创作

第八章 甲骨文篆刻的章法
第一节 甲骨文印文的排列
第二节 朱白文处理方法
第三节 遇到重复字解决的方法
第四节 遇到多字解决的方法
第五节 遇到多画字解决的方法
第六节 遇到单数字解决的方法
第七节 遇到独字印解决方法
第八节 甲骨文篆刻章法之八要

第九章 甲骨文印章的章法形式
第一节 甲骨文印章章法的意义
第二节 虚实类章法形式
第三节 印文文字类章法形式
第四节 文字点画类章法形式

第十章 甲骨文印章的边栏
第一节 甲骨文印章边栏的意义
第二节 朱文类边栏
第三节 白文类边栏
第四节 混合类边栏
第五节 朱文边栏总汇
第六节 白文边栏总汇

第十一章 甲骨文印章的边款
第一节 边款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节 边款的学术价值与艺术价值
第三节 为什么要学刻甲骨文边款
第四节 刻边款的工具和材料
第五节 甲骨文边款的内容
第六节 甲骨文边款的位置
第七节 甲骨文边款的形式
第八节 边款石面处理
第九节 款文上石
第十节 单刀刻边款
第十一节 双刀刻边款
第十二节 朱文边款刻法
第十三节 图文式边款刻法

第十二章 拓边款
第一节 墨拓法
第二节 蜡拓法
第三节 机拓法

第十三章 印纽
第一节 印纽雕刻
第二节 印纽制式

第十四章 用印法
第一节 盖印法
第二节 甲骨文篆刻作品的用印
第三节 书画作品的用印
第四节 用印要点
附录:名家印作赏读

前言/序言

  若钻木取火标志着人类告别了茹毛饮血的野蛮岁月,那么文字的出现就意味着人类走出了结绳记事的洪荒年代。作为人类文明的符号、文化的标志,甲骨文的发现,正是照亮中华文明的一盏明灯。三千多年以来,中国文字从甲骨文开始虽然经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不同书体形式的演变,但以形、音、义为特征的文字基本架构和基本语法却保留至今,成为今天世界上四分之一的人口仍在使用的方块字,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审美观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中国书法艺术、篆刻艺术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可以说,契刻的甲骨文字是篆刻艺术的.发端。真正意义上的篆刻艺术形成于商周时代,而盛于秦汉。人们普遍认为明代以前的古代印章,主要属于实用阶段,而明代以后的印章,由于印学大兴,而进入了艺术的阶段。当然,实用与艺术本身是不可分割的。近现代的篆刻艺术亦具备一定的实用性,在当今篆刻艺术振兴与繁荣的黄金时代,人们有意识地从艺术的角度去重视它,刻制它,故印章的艺术成分在某种程度上大于实用成分。篆刻艺术的审美价值离不开社会、时代背景,离不开数千年来最终形成的审美特征,正因为这样,篆刻艺术至今仍以“秦汉”为宗。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事业的发展,篆刻艺术不仅保留了它的持信凭证、书画印记等实用性特征,而且进一步发展了它的艺术功能,进一步广泛应用于现代美术设计、广告设计、家居装饰等各个方面,2008年奥运会的会标就是一方奇特的“中国印”。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一个品类,它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有的魅力与作用。虽然仅仅是一把刀、一块石头的方寸天地,然而它却融书法、绘画、诗文、雕刻于一体,体现出无穷的魅力。故而,篆刻艺术爱好者越来越多,篆刻艺术的队伍越来越壮大,甲骨文篆刻亦与此同时掀起了热潮。学习篆刻艺术必须具备一定的工具书、技法书和参考资料,为此,我曾编撰出版了《中国篆刻技法》《印章边栏分类》《印章章法分类》《中国历代印章边栏演变简史》《印章边格详解》《怎样刻边款》《中国奥运冠军印谱巨印镌刻记》等图书。根据众多读者所反馈的信息,希望在甲骨文篆刻技法的辅导、学习方面有简明、扼要、方便、实用的镌刻技法教程,遂编撰了本书,旨在满足甲骨文篆刻爱好者学习甲骨文篆刻技法的需要。
  关于甲骨文篆刻技法问题,众说纷纭,实际上,目前甲骨文篆刻艺术还处在一个摸索、实践阶段,甲骨文篆刻家还不多,顶尖的甲骨文篆刻家更是凤毛麟角,这一类的专题工具书还不多,可以说几乎是没有。余从事书画、篆刻40多年,刻印13000余方,而甲骨文印章也只刻了300余方,这个数字从目前情况来看,已经是够多了,但要编纂一本甲骨文篆刻技法书,还是很欠缺的,故只能根据自身的实践与体会,并参考前人的甲骨文篆刻艺术特点和经验,来撰写与编著本书。
  用楷、草、隶、篆刻边款已比较普遍和成熟,但用甲骨文刻边款还很少。本书对此做了详尽的阐述,介绍了诸多甲骨文边款的刻制技法,由此而知,笔者是极力倡导:甲骨文篆刻应当用甲骨文刻边款,让甲骨文篆刻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甲骨文篆刻。
  余以为任何技法、任何艺术创作,生搬硬套都是不合适的,只有不断实践、不断总结,才能不断进取。基于此,余凭借自身对契刻的理解与体会,从最基本的甲骨文篆刻技法人手,以提高创作水准为要旨,揭开甲骨文“篆”与“刻”的神秘面纱,以简明、实用、精到为要点,力求使每个甲骨文篆刻爱好者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在自觉的审美理念与艺术逻辑的推导下,用一把刀、一块石头就能刻好甲骨文印,并以此为基础与起点,将对甲骨文篆刻艺术的兴趣、爱好、素养、思维等诸多方面提高到一个相当的层次,尽力在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原则下循序渐进,既有一定的普及性,又有一定的导向、资料性,对学习甲骨文篆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诚然,不当处难免,敬希方家教正。

甲骨文篆刻学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甲骨文篆刻学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

甲骨文篆刻学 pdf 下载 mobi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甲骨文篆刻学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甲骨文篆刻学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读者评价

评分

工具书,老爸指定

评分

好书推荐,涨姿势

评分

工具书,老爸指定

评分

工具书,老爸指定

评分

好书推荐,涨姿势

评分

好书推荐,涨姿势

评分

工具书,老爸指定

评分

好书推荐,涨姿势

评分

工具书,老爸指定

甲骨文篆刻学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甲骨文篆刻学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相关书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