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这部书是王东京校长的新著。西方经济理论自相矛盾的地方甚多,而且有些理论存在明显错误。本书对西方经济理论的反思从两个层面展开:一是对某些理论原理(如凯恩斯恒等式、菲利普斯曲线等)提出质疑或对某些定理(如配第—克拉克定理、李嘉图等价定理)进行补证;二是从实践层面对西方经济理论作反思,明确理论的适用范围与约束条件(如基尼系数、奥肯法则等)。作者写作本书,旨在说明对西方经济理论既不能一概排斥,但也不能简单照搬。
目录
政府与市场 .................................................. 1
资源配置有两只手 ......................................... 3
市场为何失灵 ................................................. 7
外部性与顶层设计 ....................................... 12
政府的社会责任 ........................................... 16
谁是调结构的主体 ....................................... 20
厂商与消费者行为 ................................. 25
需求定律与吉芬悖论 ................................... 27
最大化的选择规则 ....................................... 32
创新驱动的体制安排 ................................... 37
产学研脱节的症结 ....................................... 41
博导的功用:关于最大化的讨论 ................ 46
成本与收益分析 ...................................... 51
利润究竟为何物 ........................................... 53
从选择角度看成本 ....................................... 57
产业融合定理 ............................................... 62
两问融资成本 ............................................... 66
为中间商正名 ............................................... 71
稀缺性假设与竞争 ................................. 75
稀缺资源如何配置 ....................................... 77
市场竞争到底争什么 ................................... 82
追问马歇尔冲突 ........................................... 86
技术雇佣资本假说 ....................................... 90
不要误读价格歧视 ....................................... 95
供求均衡分析 ......................................... 101
怎样看均衡与非均衡 ................................. 103
补贴农业的理由 ......................................... 108
消费者剩余由何而来 ..................................112
“性别平等 ”的经济视角 ............................116
逆选择的真实原因 ..................................... 120
产权假设与交换 .................................... 125
科斯的产权含义 ......................................... 127
公有制何以产生交换 ................................. 131
从交换角度看分配 ..................................... 135
平均主义的产权推定 ................................. 139
社会成本的内化路径 ................................. 143
最优配置方法 ......................................... 147
定义 “公平 ”的困难 ................................. 149
基尼系数并非收入差距 ............................. 153
幸福感与收入差距 ..................................... 157
政府补贴悖论 ............................................. 161
从税负转嫁看减税 ..................................... 166
公平分配原理 ............................................. 170
“帕累托最优 ”的要义 ............................... 174
经济总量均衡 ......................................... 179
质疑凯恩斯 “恒等式 ”............................... 181
萨伊定律的困惑 ......................................... 185
菲利普斯曲线的疑点 ................................. 190
奥肯法则不可照搬 ..................................... 195
产能过剩的隐因 ......................................... 199
“分享制 ”为何行不通 ............................... 204
财政政策与稳增长 ............................... 209 “
李嘉图等价定理 ”之争 ........................... 212
有三驾马车拉动经济吗 ............................. 215
扩大消费的困难 ......................................... 220
产业政策千能 ............................................. 224
稳增长的重点 ............................................. 229
货币政策与通胀 .................................... 235
利率不是政策工具 ..................................... 237
魏克塞尔的误导 ......................................... 241
通胀只是货币现象 ..................................... 245
贷款为何需要抵押 ..................................... 249
回归 “一价定律 ”....................................... 253
再说稳定汇率 ............................................. 257
开放经济与对外贸易 ........................... 261
中等收入何来陷阱 ..................................... 263
配第 —克拉克定理并非定理 ..................... 267
斯密 —李嘉图定理 ..................................... 271 “
中心 —外围论 ”存疑 ............................... 275
高关税的错觉 ............................................. 279
出口是为了进口 ......................................... 284
精彩书摘
政府的社会责任
从不隐瞒自己的观点,在我看来,社会责任首先是政府的责任,至少理论上是这样。当年亚当 ?斯密说政府是守夜人;而弗里德曼讲,让政府成为我们的仆人。这是说,不管作为守夜人还是仆人,政府承担 “国家安全、社会公正、公共产品(服务)以及助弱扶贫 ”等社会责任义不容辞。
然而近些年学界却大谈特谈企业的社会责任,给人感觉,似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越多越好,多多益善,而我却不这样看,以往企业办社会我们有教训,痛定思痛,这问题值得慎重研究。
当然,这并不是说政府必须大包大揽,也不是所有社会责任政府都得事必躬亲。比如助弱扶贫,政府可以自己出手;也可让企业相助。典型的例子是养老,早年的养老院皆为政府投资,而今天私人投资的养老院则比比皆是。公共品也如此,政府有责任提供公共品,但不等于政府就要直接生产公共品。是的,社会责任既可由政府承担,也可让企业承担。那么企业怎样才算承担了社会责任呢?我之前在写《追问企业社会责任》一文中说过,关键是看企业行为是否有主观利他的动机。若企业是为了自己追求盈利,那肯定不是履行社会责任;若主观动机利他,即便有盈利也是承担社会责任。这判断我今天仍不变。事实上,企业为了盈利,无论生产什么客观上都利他,不然商品卖不出,企业就不可能赚到钱。亚当 ?斯密有一句名言:“酿酒师酿造香甜的美酒,并非出于他们的恩惠而是出于利己的考虑。”这样看,企业只客观利他不是履行社会责任,那是纯粹的商业行为。有一种看法,认为企业只有 “贴钱行善 ”才算履行社会责任,这看法其实是一种误解。企业捐助公益当然是履行社会
责任,而且也应得到鼓励;但我不赞成将履行社会责任简单地等同于 “贴钱行善 ”。要知道,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得自负盈亏, “一次性 ”贴钱可以,长期贴钱怎么行呢?于是这就带出了本文要讨论的话题。社会责任在政府与企业间究竟如何划分?经济学通常是从成本与收益两方面作权衡,而我则主张就从成本看。这不仅因为履行社会责任的收益难以考量,而且无论政府还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其收益都一样;所不同的,只是他们各自的成本。
毫无疑问,以成本划分社会责任,思路肯定对;难题是生活中的成本种类多,五花八门,我们该选哪些成本作比较。这些天思来想去,与此相关的成本我认为有两种:一是沉没成本,另一是交易成本。沉没成本是指付出后难以回收的投资。比如装地暖,设备一经安装投资就算 “沉没 ”了,日后地暖不用成本也收不回。
交易成本大家不陌生,简单说,是指达成一笔交易所花费的成本,其中包括信息收集、广告推介以及与市场有关的运输、谈判、协商、签约、合约监督等费用。显然,除了直接生产成本外,所有其他费用皆是交易成本。为了与生产成本相区别,故也有人称此为 “制度成本 ”。
为何可用这两种成本划分社会责任呢?为方便理解,让我用案例做解释吧:
七年前我访问法国,听法国电力公司高管说,“法电 ”承担了社会责任。事情是这样,法国有边远地区的穷人用不上电,希望政府解决,而政府却就把这件事交给了 “法电 ”,“法电”也欣然接受。为什么?“法电 ”回答是,政府直接供电需架设专线,而“法电 ”有输电网,只要政府按成本价给企业补贴,企业不赔又能履行社会责任何乐不为?
听明白没?在这件事上政府与企业所以能一拍即合:第一,是企业有现成的输电网,而当初建输电网的投资是沉没成本。既然投资已沉没,给穷人送电对企业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第二,政府按成本价给企业结算,政府节省了(架专线)投资,企业也赢得了声誉,各得其所自然一拍即合。
由此看,企业乐意承担社会责任,是因为存在相关的沉没成本,若非如此,企业恐怕就不会那么爽快了。这里我想到的另一个例子是 “垃圾焚烧 ”。垃圾处理事关公共环境,显然属于社会责任。可这责任该由谁承担呢?按上面的分析,若企业有焚烧设备(沉没成本)可交给企业,但若政府与企业均没设备怎么办?
这的确是棘手的问题,不过我认为仍可通过比较 “交易成本”作选择。比如新建一间垃圾焚烧厂,设备投资(沉没成本)政府与私企也许相同,但由于政府投资建的是国企,私人投资建的是民企。前者花的是公款,后者是自掏腰包,预算约束不同交易成本定然不同,若国企的交易成本低就由国企承担,反之则由民企承担。
不过据我多年观察,一般来讲,民企的交易费用普遍要比国企低。也正因如此,所以诸如垃圾焚烧一类的社会责任我认为可交给民企。但要让民企肯接受,政府有两件事必须做:一是要承诺用财政资金购买民企的 “服务 ”;二是明确界定权利,允许民企向垃圾排放方收取适当费用。二者可选其一,也可双管齐下,而总的原则,是要让履行社会责任的民企有盈利。
最后再多说一句:企业可以承担社会责任,但政府也不应置身事外,一推了之。天下无免费午餐,事可由企业办,钱得政府出。我这样讲读者朋友能同意吗?
经济学反思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经济学反思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