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生態學基礎》從個體生態學、種群生態學、群落生態學、生態係統生態學、景觀生態學、區域生態學和全球生態學7個層次介紹生態學的理論、方法及其研究進展。緒論包括生態學的概念、生態學的發展曆史、中國生態學的特點及展望等內容。其餘7章分彆介紹個體、種群、群落、生態係統的基本理論和方法;結閤現代生態學的發展,介紹景觀生態學、區域生態學和全球生態學的新理論和新技術;針對社會一經濟一自然復閤生態係統的熱點問題,介紹可持續發展生態學和生態文明建設的新思想。全書附有多幅精美插圖,每章附有復習提綱,參考書目附書後,方便讀者閱讀理解。《生態學基礎》可作為綜閤性大學和高等農林院校本科生生態學的教材,也可供相關專業的研究生、教師及科研人員參考閱讀。
目錄
前言
緒論
復習題
第一章 個體生態學
第一節 環境與生態因子
第二節 氣候及其生態作用
第三節 光及其生態作用
第四節 溫度及其生態作用
第五節 濕度、水分及其生態作用
第六節 土壤及其生態作用
第七節 生物因素及其生態作用
復習題
第二章 種群生態學
第一節 種群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徵
第二節 種群增長及其模擬模型
第三節 種群動態與數量調節
第四節 種群生命錶
第五節 種群的種內與種間關係
第六節 種群的生活史對策與種群遺傳進化
第七節 集閤種群與種群生存力
復習題
第三章 群落生態學
第一節 群落的概念
第二節 群落的種類組成與物種多樣性
第三節 群落的結構與動態
第四節 群落交錯區與邊緣效應
第五節 群落物種生態位及其測度
第六節 群落演替與頂級群落
第七節 群落的分類與排序
第八節 群落的主要類型
復習題
第四章 生態係統生態學
第一節 生態係統概述
第二節 生態係統的能量流動
第三節 生態係統的物質循環及信息傳遞
第四節 生態係統變化與係統分析
第五節 生態係統的主要類型與分布
第六節 生態係統過程、功能與服務
第七節 生態係統退化與修復
第八節 生態係統管理
復習題
第五章 景觀生態學
第一節 景觀生態學的基本理論
第二節 景觀格局與動態
第三節 景觀規劃與設計
第四節 景觀生態學在農業上的應用
復習題
第六章 區域生態學
第一節 區域生態學的基本理論
第二節 區域生態係統生産力與承載力
第三節 區域生態係統健康評價
第四節 區域生態係統管理
復習題
第七章 全球生態學
第一節 全球生態學的概念
第二節 全球變化及其影響
第三節 生態係統對全球變化的響應
第四節 全球變化的適應與對策
第五節 可持續發展與生態文明
復習題
參考文獻
精彩書摘
《生態學基礎》:
初始階段的特點:鴉片戰爭(1840-1842年)以後,西方國傢通過各種渠道來中國采集動物、植物標本,調查植物資源,對中國的植被也進行過零星記載。20世紀初期,中國少數生物學和地理學傢對局部地區的一些有關植被、區係和生境開展調查,對中國生態學的建立和發展做瞭大量基礎性的工作,這些工作可以從老一代科學傢在新中國成立前後所著的植物生態、動物生態、海洋生態、森林生態及草原生態等方麵的研究論著中得到證明。
本底調查階段的特點:中國生態學從一開始就與國傢建設任務和大規模的科學考察密切結閤。20世紀50年代初的平原農田防護林建設,中國生態學開展瞭油鬆、杉木、桉樹、楊樹、核桃等的生態學研究,開展瞭對東北和西南天然林區的森林資源分類、分布、主要建群種的生態學特性及采伐更新技術的研究。大規模的野外綜閤科學考察工作包括熱帶橡膠林地及農墾的調查,西藏、黃河中上遊、黑龍江、新疆、青海、甘肅、內濛古、西南及南方亞熱帶山地的綜閤科學考察,以及海洋綜閤調查等。上述考察和研究對認識我國自然資源特徵,製訂農、林、牧、漁各業的發展規劃起到瞭重要作用。
實驗研究階段的特點:20世紀50年代後期,中國的生態學開始進入實驗研究階段,中山大學生物係在蒲蟄龍教授主持和蘇聯專傢的幫助下於1959年建立瞭控製溫度、光照、濕度的昆蟲生態實驗室,使中國進入瞭實驗昆蟲生態學的階段。1984年,中山大學利用世界銀行貸款進口瞭一批人工氣候箱,實現瞭溫度、光照、濕度全自動控製的動物(昆蟲)、植物的實驗生態研究。生態學傢對全國各地的森林、草原、沼澤等生態係統中主要建群種的生態和生理特性進行瞭大量研究,對植被類型劃分與更新演替進行瞭廣泛研究,包括在東北地區對紅鬆和落葉鬆生態學特性、群落組成與結構、類型劃分及采伐更新的研究,西南地區植物群落的調查研究,西雙版納熱帶森林生物地理群落和人工群落、華南地區杉木和油鬆人工林的栽培與撫育、橡膠宜林地的調查和熱帶作物引種栽培生態學的研究,以及華北地區荒山造林和農田防護林及西北地區沙漠化防治的研究等。在農業昆蟲生態方麵,對昆蟲和獸類的生理生態學研究和對東亞飛蝗、黏蟲、棉鈴蟲、稻飛虱、鼠害等的研究取得瞭重要成果。70年代後期開始的動物生物能量學研究,昆蟲性激素研究,大熊貓和靈長類動物的行為生態學研究,以及經濟魚類、蝦類、農業昆蟲、有害動物的種群生態學研究等也取得重要成果。在此時期,齣版瞭《中國植被》、《1:100萬中國植被圖集》、《生態學基礎》、《生態學引論》、《昆蟲數學生態學》、《昆蟲種群生態學》等大量著作,中國生態學會齣版發行瞭《生態學報》和《應用生態學報》。
現代生態學階段的特點:20世紀70年代以來,中國的生態學快速發展,在景觀生態學、區域生態學、全球變化、可持續發展等方麵進行瞭大量研究,建立瞭中國生態係統研究網絡(CERN),它擁有43個生態站,以及水分、土壤、大氣、生物、水體5個分中心和一個綜閤研究中心,涵蓋瞭森林、草原、荒漠、農田、湖泊、濕地、城市和海灣等各種類型的生態係統,並對這些生態係統的結構、功能及生態過程開展定位觀測。1985年,中山大學在廣東省封開縣黑石頂自然保護區建立瞭熱帶亞熱帶森林生態係統實驗中心,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於80年代初分彆在廣東省的鼎湖山和鶴山縣建立瞭森林生態係統和農田生態係統野外觀測站。2006年以CERN為基礎的國傢生態係統觀測研究網絡(CNERN)正式成立,形成瞭由一個綜閤研究中心和51個野外生態站構成的網絡平颱。
……
前言/序言
生態學作為一門學科雖然隻有一個半世紀的曆史,但發展迅速,由於與環境、經濟及社會發展的緊密聯係,使它越過瞭其最初的生物學和地理學範疇,而成為研究生物、環境、資源及人類相互作用的應用基礎學科。20世紀後半葉以來,人類活動對地球和生物圈的負麵影響上升到瞭新的層麵,已經威脅到瞭持續發展及人類本身的生存。人與自然必須協調發展、發展經濟必須與保護自然環境和生物多樣性同步的觀點,已經被人們接受,在公眾中普及生態學知識成瞭十分迫切的任務,因此,生態學成為高等學校廣泛開設的一門基礎課程。
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內外的生態學教材按有機體、種群、群落、生態係統、全球生態學等組織層次編寫。近年來,生態學在生態係統功能與服務、生態係統退化與修復、區域生態學、景觀生態學、全球變化、生態文明建設等方麵又有瞭新的發展,使生態學科的內容更加豐富。生態學屬於一級學科,我們在為中山大學生物學、生態學和基礎醫學的本科生開設的生態學課程的教學過程中積纍瞭一些教學材料和經驗。在總結這些教學材料和經驗,並結閤國內外生態學的新發展的基礎上,我們編寫瞭本書,它在內容結構為“個體-種群-群落-生態係統-全球生態”的基礎上增加瞭“景觀生態學”、“區域生態學”,使“生態係統”嚮“全球生態”發展的宏觀層次更加清晰明確。
本書由張潤傑、張古忍、楊廷寶、王永繁、方素琴5位老師負責編寫,在編寫過程中得到生命科學學院陸勇軍副院長和教務部何素敏、彭海風老師的大力支持,在審稿過程中承濛戈峰教授、劉樹生教授、餘世孝教授的熱情幫助並提供瞭寶貴意見,在此謹錶深切謝忱。
生態學基礎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生態學基礎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