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的基本内容与第1版一致,包括通信的基本概念、模拟调制系统、信源编码、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系统、数字信号的调制传输系统、差错控制与信道编码、同步原理等。与第1版相比,本书加强了对现代通信中的关键技术的介绍,对通信原理的一些基本概念不再停留在简单的名词解释上,而是紧密联系实际问题,使学生能举一反三。本书增加了2DPSK的差分解调的译码方法和基带传输的部分响应系统的内容,提高了理论的完整性。本书还增加了计算机仿真习题。
目录
前言
第1章通信的基本概念
1.1通信与通信系统
1.1.1通信
1.1.2通信系统
1.2信息与信息的量度
1.2.1信息、信号与消息
1.2.2信息的量度
1.3信道与信道容量
1.3.1信道的数学模型
1.3.2信道容量
1.4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1.4.1通信系统的有效性
1.4.2通信系统的可靠性
*1.5随机信号分析基础
1.5.1随机变量与平稳随机过程
1.5.2信号的能量谱与功率谱
1.5.3高斯白噪声
习题
第2章模拟调制系统
2.1调制原理
2.1.1调制的作用
2.1.2调制方法的分类
2.2幅度调制
2.2.1标准调幅
2.2.2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幅
2.2.3单边带调幅
*2.2.4残留边带调幅
2.2.5相干解调与包络检波
2.3幅度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分析
2.3.1线性调制相干解调的抗噪声
性能
2.3.2常规调幅包络检波的抗噪声
性能
2.4角度调制
2.4.1相位调制与频率调制
2.4.2调频信号的频谱和带宽
*2.4.3调频信号的产生和解调
2.4.4各种模拟调制系统的性能比较
习题
第3章信源编码——模拟信号的
数字化与数据压缩
3.1信源编码的基本概念
3.2脉冲编码调制
3.2.1抽样与抽样定理
3.2.2量化
3.2.3编码与解码
3.2.4PCM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3.3差分脉冲编码调制
3.3.1差分脉冲编码调制原理
3.3.2DPCM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3.4增量调制
3.4.1增量调制原理
3.4.2DM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习题
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
4.1数字基带信号
4.1.1数字基带传输的码型选择
4.1.2数字基带信号的频谱
4.2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4.2.1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构成
4.2.2无码间串扰的基带传输系统
特性
4.2.3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抗噪声
性能
4.3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测量与调整
4.3.1眼图
4.3.2均衡器
习题
第5章数字信号的调制传输
5.1二进制数字调制
5.1.1二进制幅移键控
5.1.2二进制频移键控
5.1.3二进制相移键控
5.1.4二进制差分相移键控
5.2二进制数字调制的抗噪声性能
5.2.12ASK信号的抗噪声性能
5.2.22FSK信号的抗噪声性能
5.2.32PSK和2DPSK信号的抗
噪声性能
5.2.4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性能
比较
5.3多进制数字调制
5.3.1多进制幅度键控
5.3.2多进制频移键控
5.3.3多进制相移键控
5.4新型数字调制技术
5.4.1正交幅度调制
5.4.2最小频移键控
习题
第6章差错控制与信道编码
6.1数字通信系统的差错控制
6.1.1差错控制的手段与方式
6.1.2几种常用的检错编码
6.1.3差错控制编码原理
6.2线性分组码
6.2.1普通线性分组码
6.2.2循环码
6.3卷积码
6.3.1卷积码的编码
6.3.2卷积码的译码
6.4先进信道编码技术
习题
第7章同步原理
7.1概述
7.2载波同步
7.2.1直接产生法
7.2.2插入导频法
7.3位同步
7.3.1外同步法
7.3.2自同步法
7.4群同步
7.4.1起止式同步法
7.4.2集中插入法
7.4.3分散插入法
习题
附录
附录A误差函数值表
附录B贝塞尔函数值表
附录C中英文术语与缩略语对照表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本书第1版于2012年2月问世,至今已过去四年有余。如今,我们已经跨入了一个崭新的无线时代:移动通信、智能手机、微信、微博、WiFi、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传统的信息传播手段不断被新的媒介和通信方式所替代,改变着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电子技术、网络、计算机与控制技术紧密联系,电气、电子信息和自动化等专业与通信专业的知识相互渗透、穿插与交融,因此,即使不是通信专业的学生,也迫切需要学习和补充最新的现代通信方面的专业知识,需要掌握信息传递的基本原理和规律,以完善自身的专业知识结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目前已出版的通信方面的本科教材大部分是为通信专业编写的,有相当一部分教材出自研究型大学的专家学者,这些教材系统性、理论性都很强,成为通信专业的经典教材,如清华大学曹志刚教授编著的《现代通信原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樊昌信教授主编的《通信原理》、南京邮电学院张力军教授主编的《通信原理》等,被许多985和211高校通信专业采用作为基本教材。但这些教材普遍以理论为主,需要教学时数多在64学时以上,对学生的数学基础和先修课程的学习有较高的要求,而工程应用与实例的介绍较少,因此不太适合给应用型技术大学的许多电类非通信专业学生直接使用。概括起来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方面,应用型本科非通信专业的学生对通信原理知识的要求并不需要过于系统和全面,用于这方面教学的学时数也十分有限,他们迫切需要的是一本内容简明、结构清晰、需要的教学时数比较少的通信原理入门教程;另一方面,纯理论化的教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增加了难度,缺乏实际应用和感性认识的初学者往往会产生畏难情绪,不能很好地激发学习热情,课堂教学的效果差强人意。为了减轻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负担,切实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我们一直在进行这方面的教学改革的探索与研究。
本书自第1版出版以来,经过实际教学使用,证明我们的思路是正确的。简明教程的推出,厘清了“通信原理”教学的基本思路,厘清了理论教学与工程应用实践教学两者之间的关系,得到了学生和教师各方面的肯定和支持。为了进一步提高这本教材的质量,更好地推广和体现它的特色和长处,使更多的本科院校的师生能够享受这一成果,我们在第1版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这一工作得到了江苏省教育厅的直接支持,2014年被列为江苏省重点教材项目。
本次修订,我们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较大的更改和增删。
(1)加强现代通信中的关键技术介绍,将现代通信技术与通信发展历史结合起来,使学生通过本书的学习,对人类社会通信发展的全过程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明确学习目的,更好地掌握学习重点,开拓思路,提高学习兴趣。
(2)对通信原理的一些基本概念不再停留在简单的名词解释上,而是与教学中发现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使学生能运用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来学习新的知识。
(3)第1章通信的基本概念中的信道与信道容量,第2章模拟调制系统中的幅度调制等部分在文字和叙述上做了较大篇幅的修改;第3章的标题改为“信源编码——模拟信号的数字化与数据压缩”,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加明确本章的基本教学目的;第4章的4��2��2无码间串扰的基带传输系统特性中补充了几类部分响应系统的内容;第5章增加了2DPSK的差分相干解调的译码方法。
(4)对第1版教材中出现的一些明显的问题和错误做了认真的校正,特别是一些图中的符号和标识。统一了专用术语的表述,对表述不清的概念进行了重写,力争浅显易懂,提高可读性。
除此之外,还对各章的习题进行了认真复查,重新核对了每一道习题的文字叙述,力求更加准确。根据应用型本科教学需要,调整了部分习题,并增加计算机仿真题和实际应用题,便于学生利用计算机和Matlab软件对调制、传递函数、时域波形和频域功率谱绘制等环节有直接的感性认识和理解。
在讲述通信原理过程中,需要通过一些信号的波形来说明问题,这时,信号可能是电压,也可能是电流,还可能是功率,我们关注的主要是信号的波形特征,与起始时间和绝对大小并无多大关系,对于这类图,我们统一采用这样的方法来处理:
纵坐标用虚线(或实线)表示,不带箭头,不标物理量单位,不标原点。横坐标为带箭头的实线,物理量一般为时间t。例如图5��33。
书中有大量的英文缩略语,为了便于学生学习,附录C给出了中英文术语与缩略语对照表,文中不再一一进行标注。
第2版教材编写工作中,汤晓燕主要负责第3章和第2、6、7章的修订;陈琦玮主要负责第4、5、6章的修订;邬正义负责第1章和第2、6、7章部分内容的修订,并对全书统一定稿;同时,周学礼和钱枫也参与了部分章节的资料收集工作。由于工作变动的原因,张莉老师未参加本次的修订工作。
教材编写始终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尤其是在今天科学技术飞速发展、高等教育日趋普及的大形势下。虽然我们在此项工作中倾注了全部心血,但仍难免会有差错和谬误存在,在此由衷地欢迎读者和同行批评指正,以便今后修订得更好。本书编写过程中参考或引用了已经出版的各类专业书籍和文献的内容,已在书后以参考文献的形式一一列出,对这些文献的作者表示深深的谢意!
作者于昆承湖畔
通信原理简明教程(第2版)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通信原理简明教程(第2版)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