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巴彆爾全集》收入迄今所能搜集到的巴彆爾全部文字,包括中短篇小說、新聞報道、散文、劇作、電影腳本、演講、訪談以及書信。全集分為五捲。
第一捲《敖德薩故事》,本捲分為“敖德薩故事”、“我的鴿子窩的故事”和“彼得堡日記”三個部分。
第二捲《騎兵軍》,本捲分為“騎兵軍係列”、“《紅色騎兵軍報》刊文”和“1920年日記”三部分。
第三捲《故事與特寫》,主要內容為當記者時撰寫的新聞報道、速寫,以及演講、訪談等。
第四捲《巴彆爾劇作集》,本捲收錄瞭巴彆爾的6部劇作,即《彆尼亞·剋裏剋》《日薄西山》《流浪的星星》《中國磨坊》《瑪麗婭》《老廣場4號》。
第五捲《巴彆爾書信集》,本捲收錄瞭巴彆爾現存的371封書信。
作者簡介
伊薩剋·巴彆爾(1894—1940),俄羅斯猶太裔作傢。1894年7月13日生於敖德薩。1939年在蘇聯“大清洗”時期被指控為間諜,1940年遭槍殺,1954年獲蘇聯當局平反。代錶作是短篇小說集《騎兵軍》。巴彆爾被稱為是繼卡夫卡之後給世人以巨大震撼和啓迪的又一位偉大的猶太作傢。
巴彆爾是20 世紀世界級的文學大師,其文學作品充滿瞭對人類的關愛,充滿瞭堅韌的精神和奮進的意識,已構成世界文學的精華。高爾基稱“巴彆爾是俄羅斯當代卓越的作傢”。博爾赫斯、卡爾維諾、海明威、厄普代剋、加西亞·馬爾剋斯等也對巴彆爾給予極高評價。
劉文飛,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研究員,文學博士,首都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作傢協會會員,中國翻譯傢協會理事,中國社科院長城學者。2014年9月6日,獲得第二屆“閱讀俄羅斯”奬。2015年11月4日,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剋裏姆林宮,獲得俄羅斯總統普京授予的友誼奬章。
主要著作有《二十世紀俄語詩史》《布羅茨基傳》等十餘部,主要譯著有《普希金詩選》《三詩人書簡》《悲傷與理智》等20餘部。
戴驄,1950年畢業於華東軍區外語大學俄語專業。1949年參加解放軍,曆任解放軍華東防空司令部俄語譯員,上海新文藝齣版社、上海文藝齣版社、人民文學齣版社上海分社蘇聯語文學及亞非拉文學編輯,《外國文藝》雜誌俄蘇文學編輯兼西葡拉美文美術評論編輯,編審。1956年開始發錶作品。1988年加入中國作傢協會。俄羅斯政府“高爾基奬”得主。
主要譯著有《論文學的人民性》《靈感與技巧》《新的潮流》《美納漢·曼德爾》。
精彩書評
讀過巴彆爾,我覺得自己還能更凝練些。
——海明威(美國作傢)
巴彆爾的雄文,似閃電,又似不眨眼的目擊者。
——約翰·厄普代剋(美國作傢)
巴彆爾的一言一行,甚至他的每一次心跳,都顯示他是一個天縱其纔的作傢。
——愛德華·巴格裏茨基(俄國詩人)
巴彆爾的文集是傳世之作。你會終生反復閱讀,然後留給你的子孫;否則,就帶進墳墓。
——麥剋·達德(美國書評傢、編輯,1993年普利策奬獲得者)
一位俄語的魔術師誕生瞭。
——康·格·帕烏斯托夫斯基(俄國作傢)
人們現在將巴彆爾和卡夫卡這兩位思想敏銳的猶太作傢放在一起考察……兩人可被視為二十世紀歐洲具有同等地位的作傢。
——辛西婭·奧捷剋(美國評論傢)
三十年代初讀《騎兵軍》英譯本,我發覺這是一部具有偉大能量和魄力的天纔作品,不禁感到瞭本能的震驚。
——昂內爾·特裏林(美國文化批評傢)
精彩書摘
編者序:巴彆爾的生活和創作
一
巴彆爾的一生充滿許多奇特的變故和突轉,甚至難解的謎團。
他至少用過四個姓氏:他原姓“鮑彆爾”(Бобель),開始發錶作品時曾署名“巴勃- 埃爾”(Баб-Эль),最後選定瞭“巴彆爾”(Бабель)這個流芳俄語文學史的筆名,他在第一騎兵軍任隨軍記者時則化名“基裏爾·瓦西裏耶維奇·柳托夫”(КириллВасильевич Лютов)。順便說一句,巴彆爾的全名是“以撒·埃馬努伊洛維奇·巴彆爾”(Исаак Эммануилович Бабель),而在漢語中,巴彆爾的源自《聖經》人物以撒(Исаак)的名字卻一直被“誤譯”為“伊薩剋”。
他的生卒日期在很長一段時間裏都不確定。在蘇聯1962 年齣版的《簡明文學百科全書》中,巴彆爾的齣生日期標為“俄曆1894 年7 月1 日,新曆7 月13 日”,而巴彆爾齣生證上標明的日期卻是“俄曆6 月30 日”,以新舊曆之間相差13 天計,巴彆爾準確的齣生日期應該是“1894 年7 月12 日”,而現今的文學工具書和巴彆爾傳記卻大多誤作“7 月13 日”。巴彆爾於1940 年1 月27 日在莫斯科盧比揚卡監獄被槍斃,但巴彆爾於20 世紀50 年代中期被恢復名譽時,官方告知巴彆爾親屬的死亡時間卻是“1941 年3 月17 日”,並稱巴彆爾係因心髒病死於集中營,直到蘇聯“改革”時期,隨著部分剋格勃檔案的公開,巴彆爾的死亡時間纔最終被確定。
伊薩剋·巴彆爾生於俄國敖德薩城的猶太人聚居區莫爾達萬卡(Молдаванка),父親是一位經營農業器具的猶太商人,在他齣生後不久,全傢遷居距敖德薩150 公裏遠的小鎮尼古拉耶夫。像當時大多數猶太傢庭一樣,巴彆爾的父母也很早就決意讓自己的孩子掌握經商的知識和技能,9 歲的巴彆爾被送入尼古拉耶夫商業學校。在巴彆爾一傢遷迴敖德薩後,巴彆爾轉入敖德薩商業學校學習。這所“商業”學校卻讓巴彆爾愛上瞭“文學”,因為該校的法語教師瓦東是一位法國“外教”,“他是布列塔尼人,像所有法國人一樣具有文學天賦。他教會我法語,我和他一起熟讀法國經典作傢,接近敖德薩的法國僑民,從15 歲起便用法語寫小說”。巴彆爾在敖德薩商校畢業後由於民族身份的限製未能如願進入敖德薩大學,轉而考進基輔商業財經學院。不過在基輔,他的文學愛好愈加強烈,並於1913 年在基輔《星火》雜誌上發錶小說處女作《老施萊梅》(Старый Шлойме),最終實現瞭他從“商業”嚮“文學”的過渡。
在基輔學習期間,巴彆爾結識富商之女葉夫蓋尼婭·格隆費因(Евгения Гронфейн),並帶她私奔,由此開始瞭他持續一生的愛情羅曼史。1919 年,巴彆爾與葉夫蓋尼婭結婚,1925 年,葉夫蓋尼婭移居法國,據稱是為瞭去巴黎學畫。同年,巴彆爾與梅耶荷德劇院的女演員塔瑪拉·卡希裏娜(Тамара Каширина)相戀,並於1926 年生下兒子米哈伊爾,但是後來,卡希裏娜攜子嫁與作傢弗謝沃洛德·伊萬諾夫,孩子也隨繼父姓,米哈伊爾·伊萬諾夫(Михаил Иванов)後成為一位著名畫傢。1927年7 月,齣差柏林的巴彆爾與文學編輯葉夫蓋尼婭·哈尤吉娜(Евгения Хаютина)相戀,哈尤吉娜後於1929 年嫁給蘇聯秘密警察機構的頭目葉若夫,但巴彆爾與她的關係一直時斷時續,哈尤吉娜於1938 年自殺,也有人說她是被丈夫害死的。兩位戀人先後嫁與他人,心灰意冷的巴彆爾於是決定與妻子破鏡重圓,並多次去巴黎探親,他和葉夫蓋尼婭·格隆費因所生的女兒娜塔莉婭(Наталья)於1929 年在巴黎齣世,娜塔莉婭後移居美國,成為父親文學遺産在西方的推介者,她曾主編英文版《巴彆爾全集》2①。30 年代中期,巴彆爾與莫斯科地鐵建設工程設計師安東尼娜·比羅什科娃(Антонина Пирожкова)相愛,1937 年,他們的女兒麗季婭(Лидия)齣生。比羅什科娃後移居美國,她寫有迴憶錄《與巴彆爾共度七年》(Семь лет с Ис ааком Бабелем)。不難看齣,巴彆爾的情感生活也是枝蔓叢生、充滿變故的。
1916 年,巴彆爾來到彼得格勒,在心理精神病學院法律係讀書,同時開始尋找發錶文學作品的機會。他在彼得格勒與高爾基相識,這後來被他稱為他文學創作的“開端”:“我的一切都歸功於這次會麵,我至今在道齣‘阿列剋謝·馬剋西莫維奇’4②這個名字時總是心懷愛戴和景仰。他在1916 年11 月號的《年鑒》上發錶瞭我的兩個短篇小說。”5③這兩篇小說就是《埃利亞·伊薩科維奇與瑪格麗塔·普羅科菲耶夫娜》(Элья Исаакович и Маргарита Прокофьевна) 和《媽媽、裏瑪和阿拉》(Мама,Римма и Алла)。按照巴彆爾自己的說法,這兩篇小說給他帶來瞭麻煩,他因為小說的“淫穢”內容受到起訴,但不久爆發的革命卻使他免於牢獄之災。同樣是按照巴彆爾自己的說法,高爾基在肯定巴彆爾文學天賦的同時,也認為他這兩篇小說是“偶然的成功”,於是便打發他去“人間”。根據現有的巴彆爾生平資料看,巴彆爾的這“人間”七年(1917-1923)是豐富多彩的:1917年曾以誌願兵身份徵戰羅馬尼亞,後返迴彼得格勒,在新組建的秘密警察機構契卡任外事翻譯;1918 年參加糧食徵集隊,加入抗擊尤登尼奇的北方軍,同時為高爾基主辦的《新生活報》撰寫專欄文章;1920 年任烏剋蘭國傢齣版社敖德薩分部主任和南方羅斯塔通訊社記者,並於夏鞦時分隨第一騎兵軍參加蘇波戰爭;1921年在敖德薩做編輯,同時開始在當地報刊發錶“敖德薩故事”;1922 年在格魯吉亞等地當記者,開始寫作“騎兵軍係列”;1923年進入莫斯科文學界,在《列夫》《紅色處女地》《探照燈》《真理報》等報刊發錶作品,受到普遍歡迎。但是除瞭這些“有據可查”的經曆外,人們發現,巴彆爾這七年的曆史中依然存有許多空白。
巴彆爾全集(套裝全5冊)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巴彆爾全集(套裝全5冊)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