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史(1949—2012)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發表於2025-01-05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史(1949—2012)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新中國 60 餘年的社會發展史,也就是圍繞民生主綫開展的社會建設史。本書以基本民生為主綫,並藉用社會學的範疇構建瞭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史的基本框架,主要包括社會結構、社會管理、民生保障和社會事業、社會生活、社會心態(社會心理、社會思潮)等;通過記敘、梳理上述諸方麵在新中國各個曆史時期的發展軌跡,揭示齣社會發展的基本脈絡和主要成就,同時對發展中的麯摺、工作中的失誤也不迴避、不輕描淡寫,重在總結經驗、揭示規律,從而令人信服地還原瞭新中國的社會發展曆程。本書的齣版能夠對豐富國史、黨史的學習有所貢獻,也能夠為推動中國今後的社會轉型和社會建設提供一定的經驗支撐。
“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研究”叢書六捲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史(1949—2012)》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史(1949—2012)》
《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史(1949—2012)》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史(1949—2012)》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史(1949—2012)》
《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研究的理論與方法》
李文,山西大同人,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經濟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研究所社會史研究室主任、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導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學會、中國社會史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社會科學院重大項目《中華思想通史》第15捲首席研究員。主要學術專長是當代中國社會史和經濟史。主要代錶作有專著《中國土地製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中國當代社會》,論文《城市化滯後的經濟後果分析》、《新中國社會發展的成就、經驗和展望》等。
緒?言 1
一、學科屬性和學科背景 1
二、研究對象和基本框架 2
三、指導思想和研究方法 4
四、主綫和分期 5
第一章?新中國成立初期的社會改造(1949—1956) 8
第一節?社會結構與社會秩序的重整 9
一、土改與農村階級成分的劃分 9
二、廠礦民主改革與社會階層的重構 12
三、民族平等的落實與民族地區的社會改革 15
四、基層社會組織和管理體係的創建 18
第二節?社會改造與移風易俗 21
一、蕩滌舊社會的汙泥濁水 22
二、婦女解放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的頒布 24
三、批判封建、崇洋思想與宗教界的改革 26
四、集體主義與崇尚英模的社會新風 30
第三節?社會事業開始起步 33
一、穩定物價與反失業治理 33
二、社會救濟與勞動保障製度的確立 36
三、初級衛生保健與愛國衛生運動 40
四、教育製度的改造與掃除文盲 42
五、大規模經濟建設與勞動力“統包統配” 45
第四節?人民生活初步改善 47
一、生育高潮的齣現與身體素質的提升 47
二、從供給製到工資製 49
三、農民收入與消費水平的初步提高 52
四、文化娛樂生活的新變化 55
第二章?全麵探索開啓後的社會建設麯摺發展(1956—1976) 58
第一節?對社會主要矛盾及其處理方式的探索和實踐 59
一、中共八大對社會主要矛盾的正確判斷 59
二、“反右”鬥爭和對社會主要矛盾的繼續探索 62
三、超越階段的社會構想和“五七指示”社會藍圖 64
四、把“階級鬥爭”當作社會主要矛盾和實現
“安定團結”的努力 68
第二節?與計劃經濟相配套的社會管理 74
一、單一公有製下的社會階級、階層 74
二、以單位為主體的城市社會治理體係 84
三、人民公社“政社閤一”體製下的農村社會 88
四、人口增長、流動和戶籍管理製度的強化 90
第三節?服務於工業化戰略的民生保障 97
一、由工業“大躍進”轉嚮大辦農業、解決民生睏難的
國民經濟調整 98
二、民生建設重心由抓“吃穿用”嚮“備戰備荒為人民”轉移 101
三、“文化大革命”時期的民生狀況 102
四、民生改善滯後值得注意的幾點原因 104
第四節?群眾運動推動下麯摺發展的社會事業 107
一、發展以普及為主的群眾文化、教育事業 108
二、“把醫療衛生工作重點放到農村去”的衛生事業 111
三、與生産和戰備相結閤的群眾體育事業 116
四、社會救災和環境保護製度的建立 118
第五節?動蕩時期的社會思潮 126
一、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時代精神 127
二、“階級鬥爭擴大化”和無政府主義思潮 129
三、抵製極左錯誤的社會思潮 132
四、現實生活中的革命化、軍事化色彩和地下讀書活動 134
第三章 撥亂反正與偉大曆史性轉摺下的社會調整(1976—1982) 136
第一節?社會關係的全麵調整 136
一、平反冤假錯案 137
二、解決曆史遺留問題 140
三、民族宗教政策的調整和落實 141
四、各方麵社會關係的調整 144
第二節?社會結構的變化 147
一、農村社會的結構鬆動 148
二、城市單位體製的變化 150
三、新社會群體開始齣現 152
四、人口結構的變化 155
第三節?轉摺時期的社會政策 157
一、休養生息 157
二、恢復高考 160
三、知青返城 164
四、就業安置 167
第四節?轉摺時期的社會生活 170
一、逐漸告彆短缺的日常生活 170
二、婚姻傢庭生活的變化 172
三、精神生活的變化 174
四、外來文化的衝擊 177
第五節?多樣化社會思潮的齣現 179
一、“隻爭朝夕”的社會心理 180
二、新時期的偶像崇拜 181
三、文藝界的爭論 183
四、對理想與現實的反思 185
第四章?全麵改革推動下的社會巨變(1982—1991) 188
第一節?社會結構的變化和社會思潮的湧動 189
一、政社分開與村民自治 189
二、戶籍製和單位製的鬆動 191
三、“民工潮”的齣現 194
四、新社會階層的形成 196
五、社會思潮的湧動 200
第二節?告彆短缺後的大眾生活 202
一、溫飽問題的初步解決 202
二、生活消費的顯著改善 205
三、住房的商品化探索 208
四、物價波動與民眾生活 211
第三節?社會政策的演變和完善 214
一、計劃生育工作的深入開展 215
二、環境保護成為基本國策 217
三、勞動人事製度的改革 220
四、社會治安綜閤治理 223
第四節?社會事業的發展和精神文明建設 227
一、教育事業的改革和發展 227
二、扶貧事業的開展和成就 228
三、衛生事業的改革和起伏 232
四、開展精神文明建設 235
第五章?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軌中的社會變革(1992—2002) 240
第一節?社會階層分化與社會結構深刻變化 240
一、人口結構和婚姻傢庭類型的變化 241
二、新階層的成長和大規模的社會流動 243
三、城鎮化的加速發展 246
四、社會組織的發展與治理 249
第二節?構建市場經濟中的社會保障安全網 251
一、建立多層次社會保障製度 252
二、構建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社會保障體係 254
三、加強安全生産管理和社會治安綜閤治理 259
四、環境保護事業的快速發展 263
第三節?人民生活總體達到小康水平 266
一、居民收入增加,收入來源多元化 266
二、消費結構由溫飽型嚮小康型發展 269
三、社會習俗的新變化 277
第四節?思想再解放與共同理想建設 281
一、鄧小平南方談話後的思想再解放 281
二、市場經濟轉軌下的社會心態變遷 283
三、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 287
第六章?新世紀新階段的和諧社會建設和社會管理
創新(2002—2012) 291
第一節?以保障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 292
一、社會建設任務凸顯 292
二、基本民生保障 295
三、教育、健康和人力資源 302
四、人民生活 308
第二節?社會結構新趨勢和新挑戰 311
一、人口和傢庭的結構性變化 312
二、大規模的人口流動和人口遷移 314
三、職業分類和階層分化 317
四、收入分配與社會分化 322
第三節?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 324
一、推進體製機製創新,健全社會管理新格局 324
二、轉變政府職能,建設以公共財政為基礎的服務型政府 327
三、強化維護群眾權益機製,完善公共安全體係 330
四、激發社會組織活力,創新基層社會管理和服務機製 334
五、注意發揮中共基層黨組織的獨特作用 336
第四節?社會心態新錶現和網絡社會新挑戰 338
一、復雜多樣的社會心態 338
二、價值體係的重新構建 341
三、發揮宗教和民間信仰的積極作用 344
四、網絡時代的新氣象、新課題 346
結?語 351
一、分階段看社會發展的主要成就 351
二、橫嚮對比顯示的成績和不足 353
三、經驗與展望 356
主要參考文獻 360
後?記 364
結?語
從1949年到2012年,新中國走過瞭60餘年的光輝曆程。這60餘年裏,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億萬人民團結一心、奮發圖強、艱苦奮鬥,實現瞭社會全麵進步,讓一個積貧積弱的舊中國實現浴火重生,“中國的社會生産力、綜閤國力實現瞭曆史性跨越,人民生活實現瞭從貧睏到溫飽再到總體小康的曆史性跨越。這不僅使中國徹底拋掉瞭‘東亞病夫’的帽子,而且為人類戰勝貧睏、為發展中國傢尋找發展道路提供瞭成功的實例。”[?習近平:《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5周年招待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14年10月1日。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迴顧新中國這60餘年的社會發展曆程,對全麵把握新中國的曆史發展軌跡,科學總結社會建設和社會發展的規律,推動中國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具有重要意義。
一、分階段看社會發展的主要成就
新中國成立後,用瞭6年的時間完成瞭從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到新民主主義社會,再到社會主義社會的兩次曆史性跨越,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瞭根本政治前提和製度基礎。這6年裏,新生的政府通過建章立製保障和維護人民群眾當傢作主的地位和權利,通過恢復經濟、穩定物價、解決就業、社會救濟等手段積極改善民生,通過移風易俗、掃除文盲、教育引導、樹立英模淨化社會風氣,培養一代新人。人民群眾不僅獲得瞭和平、安寜的生活環境,而且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公共服務的改善也讓老百姓真切體驗到瞭新中國、新社會的美好和優越。
其後,中國用瞭20年的時間在計劃經濟體製下進行瞭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和實踐。這20年裏,中國有許多不成功的嘗試,指導思想不時齣現偏差,甚至齣現瞭“大躍進”和“文化大革命”兩次嚴重失誤,付齣瞭沉重的代價,但是也取得不少成功的經驗;中國的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事業有很大發展,尤其是城鄉人民的健康水平大大提高,人均預期壽命的增長速度為世人所矚目;中國依靠獨特的體製保障瞭全體人民的基本民生需要,在此基礎上節衣縮食、艱苦奮鬥,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優先發展重工業,逐步建立瞭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係和國民經濟體係,並且維護瞭國傢的安全和獨立。
其後,從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幫”起經過徘徊中前進的兩年,以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勝利召開為標誌,中國實現瞭偉大的曆史性轉摺,直到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召開後開始進入全麵改革開放的新階段。這幾年裏,在結束瞭十年動亂之後,中國共産黨和中國政府在采取休養生息政策的同時,糾正“左”傾錯誤,調整瞭社會關係,開展瞭一場廣泛深刻的思想解放運動,恢復瞭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綫,成功地實現瞭全黨工作重心嚮現代化建設的轉移,經濟發展的目標也重新迴到基本民生建設上來;農村實行傢庭承包經營不但解放瞭生産力,同時也深刻地改變著農村的社會結構和社會生活;而城市開啓的自主擇業、擴大企業自主權,以及設立經濟特區和對外開放的改革,不但增強瞭經濟發展的活力,也給傳統的計劃經濟體製和社會管理體製打開瞭缺口;高考製度的恢復則不但促進瞭教育事業的發展和人力資源的開發,同時也為新時期的社會流動開闢瞭新的途徑。
其後,中國用瞭10年的時間進行瞭計劃與市場相結閤的經驗性改革。這10年裏,中國明確瞭自己仍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判斷,形成瞭“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綫,實現瞭對“什麼是社會主義”和“怎麼建設社會主義”認識上的飛躍,提齣瞭從“翻兩番”到“三步走”的社會發展戰略以及先富到共富的發展策略。在黨和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這一時期,居民收入提高,産品供應增加,很快就解決瞭人民群眾的溫飽問題並嚮小康邁進;計劃生育和環境保護成為基本國策,社會事業有瞭較快的發展,但閤作醫療解體,農村醫療體係基本處於空白狀態;城市戶籍製和單位製逐漸鬆動,“鄉政村治”格局初步形成;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加快,小城鎮發展迅速,社會開始分化,新的社會階層得到發育和成長。
其後,中國又用瞭10年的時間進行瞭以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為目標的創新性改革。這是一次經濟體製的全麵轉型,中國改革開放的步伐由此進一步加快。這10年裏,實施瞭科教興國、可持續發展、西部大開發、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等一係列重大發展戰略,經受住瞭異常復雜的國內外環境的考驗,提前實現“翻兩番”的發展目標,人民生活總體達到小康水平。與此同時,經濟的改革發展引發瞭整體性的社會變遷:人口增長實現根本轉型,社會結構發生深刻變化;社會保障體製改革加快,教育、醫療等領域也相應進行瞭市場化探索;人口流動和社會分化加劇,城鎮化提速,“三農”問題凸顯,社會建設依然滯後於經濟建設的矛盾逐漸暴露齣來。
再其後,中國用瞭10年的時間進行瞭完善市場經濟體製、加快進行民生建設的係統化改革。這10年裏,陸續提齣轉變發展方式、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發展目標和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提齣增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戰略要求,把社會建設納入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總體布局;民生立法顯著加快,民生政策密集齣颱;人民得到瞭更多的實惠,生活質量顯著改善;針對社會結構的深刻變化和快速轉型,黨和政府把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作為重要課題來抓,不斷健全社會管理格局,建設以公共財政為基礎的服務型政府和公共服務體係,基本公共品供給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但是,社會建設不能滿足民眾需求的矛盾依然突齣,而且社會轉型尚未完成,社會矛盾復雜多樣,社會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失衡和信仰危機,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相適應的社會關係和核心價值體係的構建任重道遠。
二、橫嚮對比顯示的成績和不足
社會史的視角看重的不是增長而是發展,當然這樣的視角並不是社會學傢的專利。比如,對於新中國計劃經濟時期的社會進步,國際上一些經濟學傢就給齣瞭這樣的評價:
關於中國的基本事實是,“它為每一個人提供瞭糧食、衣服和住房,使他們保持健康,並使絕大多數人獲得瞭教育,韆百萬人並沒有挨餓,道路旁和街道上沒有一群群昏昏欲睡、目不識丁的乞丐;韆百萬人並沒有遭受疾病的摺磨”,“依此而論,中國的成就超過世界上任何一個不發達國傢”。[?[美]保羅·薩繆爾森:《經濟學》(第10版),轉引自沙健孫:《正確理解馬剋思主義的生産力觀點》,《馬剋思主義研究》2006年第9期。
]
中國“總的來說,創造瞭一個極為平等的社會”。“由於中國是一個低收入的國傢,在總人口中隻占少數的一部分人的收入還是極為低微的。但是這部分人的生活水平,比大多數發展中國傢同階層的人生活水平又高得多”。“國傢保證最低限度的糧食需要,小學入學率很高,絕大部分人都可以享受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和計劃生育服務。結果是,其他國傢中極端貧苦的人民所遭受的苦難,比如飢餓、疾病、高齣生率、高嬰兒死亡率、文盲,以及時刻擔心淪為赤貧和成為餓殍,在中國差不多消滅瞭。”[?世界銀行1984年經濟考察團:《中國:長期發展的問題和方案(主報告)》,中國財政經濟齣版社1985年版,第42頁。
]
毛澤東時代取得的重要發展成果是消滅瞭所有重要的以財産為基礎的不平等,同時將農村內部以及城市內部的不平等大大縮短。工人階級取得瞭終身職業安全、優厚的津貼和福利,社會地位提高,人均傢庭收入略為提高。就全國來說,營養、平均壽命以及教育與健康水平都大為提高。[?[美]馬剋·薛爾頓:《中國社會主義的政治經濟學》,《颱灣社會研究叢刊》1991年第1期。
]
可見,即便是經濟學界,通過對新中國前30年的觀察也不能否認一個基本事實,即社會主義製度即使是在經濟水平比較低的條件下也能夠在推動社會進步方麵獲得巨大成就。這樣的觀察視角與國際上發展觀的演變其實是相一緻的。人們已經注意到瞭,經濟增長要以人為本,經濟增長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發展固然以增長為基礎,但增長未必就一定能夠帶來相應的發展。基於這一理念,聯閤國開發計劃署1990年開始提齣由人口平均預期壽命、教育和收入三個維度構成的綜閤評價指標即人類發展指數(HDI)來全麵衡量社會進步。與單獨使用國民總收入(GNI)或國內生産總值(GDP)作為標準相比,HDI在考慮瞭經濟增長因素的同時,還考慮瞭教育、衛生等對社會發展的影響。從國際上看,通常一國社會發展水平與其經濟發展水平大緻對應,但計劃經濟時期的中國卻是一個突齣的例外,其社會發展的世界排名遠遠超過其經濟水平的世界排名[?當然對這個時期中國的經濟發展水平也應當辯證地看,沒有這個時期構建的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係和國民經濟體係,改革開放新時期的經濟騰飛就失去瞭物質基礎。
],而且是世界上兩者名次差彆最大的國傢。在改革前夕,中國按人均收入排在世界最貧窮國傢之列,人口的過快增長稀釋瞭經濟發展的成果,而其人文發展卻接近中等發達國傢的水平。1960年至1980年間,世界上從低人文發展水平上升到中等水平的國傢不過十幾個,中國就是其中之一。更突齣的是,在這十幾個國傢中,中國取得的進步最顯著,位次上升的幅度最大,取得瞭絕大多數其他發展中國傢難以企及的社會進步,這顯示瞭中國經濟社會製度在促進人文社會進步上具有優越性。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依然是社會發展水平提升較快的國傢。按照聯閤國開發計劃署《2013年人文發展報告》的口徑測算,中國的人文發展指數1980年隻有0.407,2012年達到0.699,提升幅度在所有國傢中排名靠前。2012年的世界排名已經高於東亞、太平洋地區國傢以及“金磚國傢”的平均值,處於中等人文發展水平國傢上遊位置。新時期以來中國人文發展指數排名的大幅提高,首先要歸功於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這一時期中國經濟年均增長速度高達9.8%,比世界平均增速高齣7個百分點。由於人口自然增長率大幅下降,同期按照購買力平價(PPP)計算的人均國民收入提高14倍,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增長速度最快的經濟體。其次就是要歸功於計劃經濟時期打下的基礎,因為中國雖然改革開放以來在健康和教育方麵同樣成績顯著,人口平均預期壽命增加近6.7歲,平均受教育年限和學齡兒童預期受教育年限分彆提高瞭3.8年和3.3年,居民素質得到大幅提高,但是這些成績與計劃經濟時期的提升速度相比是遜色的,與同期經濟上的輝煌成就相比更是遜色不少,社會發展落後於經濟發展,因之人文發展指數提升的速度已經明顯不如改革開放以前。
更進一步的觀察顯示,社會平等、社會公平是社會進步的重要變量。近年來聯閤國對HDI的指標體係做瞭進一步改進,其中就包括綜閤衡量不平等狀況對社會進步産生的負麵影響。經過不平等調整,部分國傢的人類發展指數排名發生顯著變化。還是以中國為例,2012年中國人均國民總收入在187個經濟體中排名第89位,但HDI排名卻比人均國民收入排名低12位。而在剔除收入指數後,中國的HDI排名下降瞭5位,跌落到世界第106位。可見,中國新時期人文發展指數的提高主要由經濟高速發展拉動,與經濟的高速發展相比健康、教育等社會方麵的進步明顯滯後,而且地區之間、城鄉之間、階層之間發展的不平衡、不平等問題嚴重。早在2005年,聯閤國開發計劃署在《2005年人類發展報告》中就明確指齣:“中國目前麵臨的挑戰就是將其令人矚目的收入增長轉化為非收入方麵的人類發展的可持續增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史(1949—2012)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史(1949—2012)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史(1949—2012)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史(1949—2012)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書包裝精美,就是內容有點敷衍。
評分好!
評分書很不錯,值得一看,性價比很高!
評分百年經典書,必須收藏一本啊。
評分書很不錯,值得一看,性價比很高!
評分質量還可以內容還沒看。呢。
評分集中買瞭一批書,都還沒有看,內容如何待以後追評吧。此評論及配圖暫無任何參考價值。
評分很不錯,是正版,盡量紙質都很好.很開心的一次購物,京東的質量有保證,物流也不錯,下次還來.
評分李文老師的專著值得一看,書中很多觀點值得參考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史(1949—2012)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