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2008年發生瞭自美國開始繼而席捲全球的金融次貸危機。在隨後的幾年裏,歐美各國一直處於經濟衰退狀態,各國經濟舉步維艱。麵對這一危機,各國都采用瞭“緊縮”這一政策,即大幅削減政府預算,促進經濟增長。然而,通過壓縮財政支齣、公共投資就能真正挽救這一危機嗎?産生危機的根源又在哪裏?想要深入思考這場席捲歐美且至今仍讓其深陷泥沼的金融危機,本書將會提供一個不一樣的全新視角。
內容簡介
該書關注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西方主要國傢施行的經濟政策,通過對具體事例的分析、對相關理論的嚴謹論證,以及對“緊縮”這一理念的形成原因、演變發展和産生的影響等方麵的研究討論,作者認為當下主流西方國傢實行的“緊縮政策”以及堅信“緊縮政策能帶來經濟增長”的信念都是“極其有害的無稽之談”。作者認為這是讓無辜的公共大眾為銀行齣現的問題進行買單的錯誤行為,會給整個西方社會帶來巨大的損失。本書的觀點深刻、論據充分、事例翔實,層層揭開“緊縮”的神秘麵紗,瓦解瞭西方政府和媒體長期以來鼓吹的“緊縮政策”,也為當下的中國讀者深入瞭解這場債務危機提供瞭不同角度的思考。
作者簡介
馬剋·布萊思,布朗大學政治科學係的國際政治經濟學教授,也是布朗大學發展研究與國際關係本科課程主管。他擁有哥倫比亞大學的政治學博士學位,1997至2009年期間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任教。
目錄
序:緊縮,一部個人曆史
1 緊縮、債務危機與道德準則的入門
第一部分 為什麼大傢都需要緊縮?
2 美國:大而不倒?
銀行傢、緊急求助以及譴責政府
3 歐洲——大而難救?
永久緊縮的政治觀點
第二部分 緊縮的雙生思想史
第4、5及6章的前言:緊縮的思想史以及實踐史
4 一個危險理念的思想史,1692—1942
5 一個危險理念的思想史,1942—2012
6 緊縮的實踐史,1914—2012
第三部分 結論
7 銀行業的終結、新的故事和未來的稅收時代
手稿後記
精彩書摘
2011年8月5日,星期五。這一天發生瞭一件不可思議的財政事件:標準普爾(S&P;’s)公司宣布下調美國的信用評級,美國首次喪失它曆史上一直維係的3A信用評級。考慮到美元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特殊身份,這無疑是個嚴肅的事件。首先,基本上全球其他所有國傢均將美元作為應急價值儲備;其次,近乎所有的可貿易商品均以美元標價;最後,美元還承擔世界貨幣體係的貨幣錨功能。2011年8月8日,美國信用評級下調後的星期一,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下跌635點,單日跌幅曆史排位第六。禍不單行,歐洲大陸的債券市場風暴愈演愈烈,這場從2009年希臘開始的債務風暴已經瞭淹沒瞭意大利與西班牙、削弱瞭歐洲的單一貨幣,也降低瞭人們對整個歐洲銀行體係償付能力的信心。與此同時,倫敦——世界最大金融中心之一,也爆發瞭席捲至整個英國的騷亂。 倫敦的騷亂很快地結束瞭,然而“占領華爾街”運動卻接踵而至。這一運動始於曼哈頓的祖科蒂公園(Zuccotti Park),並且迅速地席捲全美甚至全球。總的來說,這一運動的動因復雜多樣,但是其中有一個突齣且明確的主題——關注過去二十年所産生的收入與財富不均等(曾經寬鬆的信貸市場環境掩蓋瞭這一問題的嚴重性)。 盡管隨著鼕天的到來和警察的行動,民眾們結束瞭“占領華爾街”的運動宿營。但是,釀成這場運動的根本問題卻從未離去。時至今日,歐洲不斷地召開首腦會議討論它的金融與債務危機。在這些首腦會議上,德國所堅持的財政審慎理念與西班牙及希臘的實際情況相互衝突。在西班牙,失業率高達25%;而在希臘,盡管它獲得瞭史無前例的高額藉款,但政府的削減政策仍使整個國傢瀕臨破産、貧睏潦倒。重新迴到美國,同樣的問題有著不同的錶現:私人部門增長持續僵化、失業率長期居高不下、中産階級日益空心化而政府則四處掣肘,舉步維艱。獨立地審視各國的危機與問題,似乎韆頭萬緒而混沌不堪。然而仔細觀察之下不難發現,各國的危機與問題之間其實相互關聯。它們的相同之處是各國處理問題的政策處方——緊縮,這個政策處方認為削減政府預算將促進經濟增長。 緊縮是一種自發自願的通貨緊縮,通過壓低工資、物價以及公共支齣,恢復本國産品的國際競爭力。一般來說,最佳的緊縮手段通常是削減政府的預算、負債以及赤字。緊縮的鼓吹者認為,緊縮使得政府既不會通過發行債券吸乾所有的可用資金、“擠齣”市場投資,也不會提高國傢目前已經“高築”的債務,因此它將鼓舞“商業信心”。 緊縮政策的鼓吹者——芝加哥大學的約翰·科剋倫(John Cochrane)聲稱:“政府每增加的一美元公共支齣都將減少一美元的私人支齣,這種私人支齣的降低將減少工作崗位,抵消刺激性支齣所創造的工作崗位。也就是說,資金要麼被政府用於建設公路,要麼被私人用於設立工廠,這是一個單選題,財政激勵政策也不可能讓我們兩者兼得。” 上述這些對緊縮的解讀隻有一個問題:它是一個無可救藥、徹頭徹尾的錯誤。事實上,緊縮的後果恰恰就是各國避之唯恐不及的噩夢。 ……
前言/序言
序:緊縮,一部個人曆史 這本書有著不尋常的開端。牛津大學齣版社的戴維麥剋布萊德(David Mcbride)在2010年7月發瞭一封郵件,問我是否想要寫一本書,討論當下經濟政策轉嚮緊縮政策的趨勢。我當時已經構思很久想要撰寫一本《自由主義世界的終結》,但是遲遲沒有動筆,而戴維的提議看起來是個現成的替代計劃。無論如何,必須有人寫一本這樣的書,而我恰恰是個“風險共擔者”(藉用銀行傢們的術語),再加上下文詳述的多個理由,我同意撰寫這本書。隨後,布朗大學沃森國際研究所(我本人也是這裏的研究員之一)的副董事,傑弗裏·柯剋曼(Geoffrey Kirkman)詢問我是否願意就此問題錄製一個短片。我也答應瞭,因為我希望為這本許諾撰寫的新書多做一些事情。 2010年6月,G20多倫多會議在其尾聲之際,發布瞭一份最終公報,很快我就得到瞭上麵兩個機會。G20大會標誌著在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後復興的凱恩斯主義經濟學再次謝幕,而經濟上更加正統、更加緊縮的理念開始登上舞颱。G20公報呼籲結束通脹性的公共支齣,並且主張“增長友好式的財政鞏固”,這其實都不過是“緊縮”的華麗代名詞。剛聽到這些華麗的代名詞,我立刻覺得:“這幾乎和背著整整一包神奇鹽巴的獨角獸一樣不可思議”。因此,藉著錄製短片的機會,我毫不猶豫地指齣“通往增長的緊縮之路”是毫無意義的無稽之談。這個短片的網址是:http://www.youtube.com/watch?v=FmsjGys-VqA。 對學者而言,教學與科研是工作的一部分,但是另一部分更加重要,就是承擔“審視政策”的職責。也就是審視利益黨派解決民眾問題的各種政策,特彆是審視這些政策背後暗含的理念和計劃能否通過最基本的檢驗。這兩個理念——“緊縮是金融危機之後的正確反應”與“緊縮將帶來經濟增長”,完全沒有通過這些基本檢驗。不僅如此,堅稱人人都必須緊縮的各種論調也完全無法通過這些基本檢驗。在本書中,我將列舉齣完整、詳細的理由,而在短片中則包含這些理由的簡要版本。然而,短片中的簡要版本可能過於簡短,因為在錄製短片的時候,製片人喬·波斯納(Joe Posner)要求我在5分半鍾之內完成這一主題。因此,在短片錄製完之後,我立刻在本書上補充短片中沒有時間加以詳述的內容。 在本書中,我有充分的空間、詳細地、用一種學術理性去論證,並用充分地理由說明這兩個觀點——“人人都必須緊縮(我們已經過度支齣瞭)”以及“詳細論證緊縮政策帶來經濟增長的各種邏輯”,基本上是一種極其有害的無稽之談。然而,這兩個理念現在依舊是政府的經濟理念,也許到本書齣版之際會有所變化,但是無論如何,這些理念會帶來無比巨大的損失。
緊縮:一個危險觀念的演變史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緊縮:一個危險觀念的演變史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