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必武傢書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董必武傢書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董必武傢書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董必武 著,董紹壬 編

下載链接在页面底部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4-10-31

商品介绍



齣版社: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ISBN:9787807681601
版次:1
商品編碼:11979114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6-07-01
用紙:純質紙
頁數:244
字數:100000
正文語種:中文

董必武傢書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类似图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相关書籍





書籍描述

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董必武,是中國共産黨的締造者之一,1921年齣席中共一大;1944年在舊金山代錶中國齣席聯閤國成立大會;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他曆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國傢副主席、代主席。一個備受尊重的革命者,一位國傢領導人,在傢庭生活之中,是如何教育子女,關愛傢人呢?
  本書收入董必武傢書68封,大部分書信為首次麵世,真實呈現瞭董必武在傢庭日常生活中的樸誠作風與優良品格。對妻子的關心,對子女的教育,對親人的幫助與教導,都在一封封傢信書呈現齣來。

內容簡介

  董必武,“延安五老”之一,是早期中國共産黨的老一輩革命傢。他1903年考取晚清秀纔,早年參加同盟會。1920年在武漢建立共産主義小組,並齣席1921年的中共一大,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元勛。
  董老與夫人何連芝育有一女二男,同時撫養教育瞭多名侄女、侄孫等後輩,本書中的多數書信即是董老寫給子女和後輩的傢書,主要是對子女後輩的教育開導,鼓勵他們艱苦奮鬥、勤儉做人,體現瞭老一輩革命傢嚴於律己、以身作則的優良作風,為後人樹立瞭榜樣。書中穿插多幅董老與傢人的珍貴照片及董老的墨跡,圖文並茂,呈現瞭大時代背景下一個傢庭變遷的側麵。
  全書收錄董老傢書68封,附錄何連芝傢書10封。

作者簡介

  董必武(1886—1975)湖北黃安(今紅安)人。1903年考取秀纔。1911年參加辛亥革命,同年加入同盟會。1920年在武漢建立共産主義小組,1921年齣席中共一大。建國後,曆任中央財經委員會主任,政務院副總理,政務院政法委員會主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共中央監察委員會書記,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代主席。

  董紹壬,董必武長孫,董良羽之子。現任董必武思想研究會會長。

內頁插圖

目錄

寫在前麵的話 董良翬 Ⅰ
編者前言 董紹壬 Ⅴ
第一輯 緻妻子信
緻何連芝(1952 年 3 月 27 日)002
緻何連芝(1961 年 3 月 3 日)004
緻何連芝(1965 年 11 月 18 日)006
緻何連芝(1967 年 1 月 12 日)009
第二輯? 緻子女信
緻董良羽(1957 年 12 月 1 日) 014
緻董良翬、董良翮(1957 年 12 月 24 日) 019
緻董良羽(1958 年 1 月 2 日) 021
緻董良羽(約 1958 年 3 月 17 日) 025
緻董良羽(1958 年 9 月 15 日) 026
緻董良羽(1959 年 11 月 22 日) 028
緻董良翬(約 20 世紀 50 年代末) 031
緻董良翮(約 20 世紀 50 年代末) 033
緻董良翬(1960 年 12 月 4 日) 035
緻董良羽(1961 年 3 月 27 日) 039
緻董良翬(1961 年 9 月 5 日) 041
緻董良翮(1961 年 10 月 28 日) 044
緻子女(1963 年 1 月 28 日) 047
緻董良羽(1964 年 3 月 19 日) 049
緻董良羽(1964 年 10 月 29 日) 051
緻董良翮(1965 年 3 月 10 日) 053
緻董良翮(1966 年 3 月 10 日) 056
緻頓雲潤(1971 年 12 月 14 日)059
緻董良翮(1972 年 3 月 31 日)065
第三輯?緻同輩信
緻董賢玨(1942 年 9 月 17 日)068
緻董賢玨等(1943 年 12 月 14 ─ 15 日)069
緻董賢玨(1944 年 3 月 17 日)072
緻董賢琨之妻孫氏(1949 年 4 月 12 日)074
緻戴吉成(約 1949 年 7 月 15 日)077
緻董獻之(1950 年 5 月 8 日)080
緻董賢煦(1951 年 2 月 13 日)084
緻董獻之(1952 年 6 月 21 日)086
緻董獻之(1952 年 12 月 7 日)089
緻董獻之等(1953 年 7 月 29 日)091
緻董獻之(約 1954 年 2 月 16 日)094
緻董賢煦(1954 年 10 月 24 日)096
緻董獻之(1954 年 11 月 27 日)098
緻戴吉成(1958 年 3 月 21 日)101
緻董賢琨之妻孫氏(約 1958 年 10 月 12 日) 103
緻董獻之(1959 年 5 月 11 日) 105
緻董獻之(1961 年 7 月 12 日) 107
緻董獻之(1962 年 7 月 30 日) 111
緻董獻之(1965 年 1 月 17 日) 114
緻戴吉成(約 1972 年 7 月 4 日) 116
第四輯? 緻子侄輩信
緻董良塤(1949 年 7 月 17 日) 120
緻董良塤(1949 年 9 月 13 日) 124
緻董良俊(約 1949 年 10 月 8 日) 127
緻董良俊(1949 年 11 月 7 日) 130
緻董良塤(1950 年 2 月 13 日) 132
緻董良俊(約 1951 年) 138
緻張培森(1951 年 6 月 29 日) 140
緻董良俊(約 1951 年 8 月 26 日) 142
緻董良俊(1952 年 5 月 13 日) 145
緻董良新(1952 年 5 月 28 日) 150
緻董良俊(約 1952 年 5 月 29 日)153
緻王俊山(1953 年 12 月 29 日)159
緻董良澤(1954 年 8 月)163
緻董良俊(1957 年 10 月 3 日)165
緻董良俊(約 1958 年 10 月 12 日)168
緻董良俊(1959 年 1 月 3 日)171
緻董良俊(約 1959 年 2 月 15 日)174
緻董良俊、董良勛(約 1959 年 8 月 20 日)177
緻董良浩(1959 年 9 月 11 日)180
緻董良俊(20 世紀 60 年代初)183
緻董良浩(約 1960 年 10 月 20 日)185
緻董良俊、董良勛(1962 年 11 月 21 日)188
緻董良澤(1965 年 1 月 18 日)191
緻董良新(1972 年 1 月 29 日)193
緻董良澤(1972 年 6 月 27 日)195
附錄?何連芝傢書
緻董良勛(20 世紀 60 年代初)198
緻董紹敏(1962 年 11 月 22 日) 200
緻董良勛、董良俊(約 1963 年 3 月 23 日) 206
緻董良俊(約 1966 年 11 月 17 日) 211
緻董獻之(1974 年 10 月 3 日) 213
緻董紹勝(1976 年 3 月 17 日) 215
緻董紹勝(1977 年 3 月 30 日) 217
緻董紹勝(1979 年 3 月 23 日) 219
緻董良勛(某年 2 月 24 日) 221
緻董紹勝(某年 5 月 3 日) 224

精彩書摘

  寫在前麵的話
  董良翬
  書,簡單一點說,就是一扇窗戶。打開這扇窗戶不僅僅可以看到無窮無盡的各種人文景觀,還能看到未曾經曆的或者不曾深入瞭解過的故事,或者感知將要發生的事情,瞭解不同曆史時期、不同人群活躍的思想。這是書給我們的。
  傢書齣版瞭,其實是把一種私密的思想交流公開化瞭:同輩人的交流、長輩對後代的關愛和教育。讀者可以看到在曆史進程中一個傢族裏的一段思想動態,也可以看到一個人的一支
  思想脈絡。
  父親給我母親的信裏除瞭通報自己的近況、交代一些事情外,總會把隨他外齣的每位工作人員的情況告訴母親,也一定會問候留守寓中的所有工作人員。父親從來都視他們如傢人一般,是一種全新的同誌關係。記得母親講過一個關於父親的逸事。在抗戰時期,父親太忙,因為忙,連看錶的時間也常常被擠得沒有瞭,偶爾險些誤事。父親索性把手錶交給當時的警衛員,由他來掌握時間。結果沒多久,那人“跑路”瞭。害得父親還檢討:客觀上“資助”瞭這個革命意誌不堅定者的逃跑。
  在這本集子裏有一封父親寫給我的信。還記得那是我上中學,有一年,我有補考的學科,已經記不得是哪門課程。放暑假時我嚮父母隱瞞我有補考的事,也跟著去瞭外地;暑假沒結束,補考時間到瞭,就偷偷溜迴北京參加補考,臨行前也沒有嚮父親解釋,或者說沒有補一個“報告”。補考完媽媽打電話告訴我:父親非常生氣,要我寫信說明情況。我隻得寫信,簡單地對自己補考的事敷衍瞭事地說瞭說,然後,反而主要責怪父親脾氣大(幸虧這封信沒有留下來,不然,對我的幼稚無理自己會長久地自責)。刊齣來的這封迴信告訴我:他不僅是我的父親,更是我的朋友,對朋友要以誠相待;我沒有像朋友一樣對待他,他是為此生氣;他還承諾以後改正自己的脾氣。這本是我和父親一次私密的交流,是父親教我做人、做事和學習。
  我常常迴味這封信,體會在我成長的過程中父親一直真正在做我的老師、朋友;多少年後我入瞭黨,還成為父親的同誌。
  他用自己的思想曆程和他的堅守教育我;他說母親的慈惠是告訴我婦女的社會承擔。他的愛是矗立在我眼前實實在在的榜樣。無論什麼時候想到父親,想到他不經意的話語,想到他深思熟慮的文字,總讓我感到十分溫暖、貼心。這與舊時代比較就是全新的父女關係。
  我又想起我上中學時,父親要我們在暑假裏抄寫列寜的《青年團的任務》一文。他說他也抄,他就真的用毛筆小楷,一個假期抄完這篇文章。父親從來都十分注重傢人的思想教育,並且以身作則。
  需要特彆說一說的是,在這本集子裏收錄瞭我母親寫齣的一些信。
  我母親齣生在四川省萬源縣(今萬源市)偏僻山區的窮人傢,貧窮傢的婦女沒有地位,在那裏,人們都稱女孩子為“客娃娃”。女孩子從齣生到齣嫁,隻是娘傢的客。貧窮使得人們根本不可能讓“客娃娃”上濛館或私塾。甚至連女孩子的齣生年月也沒有人記得清。母親參加革命前認字不多,也沒有寫字的機會。母親參加革命後打仗、行軍是常事,直至長徵勝利。在延安,大約1937年經李堅貞阿姨介紹和父親結婚,父親母親在延安共同生活時間不多,父親又被派到國統區。母親留在延安參加大生産運動,整風運動。之後曾追隨父親到武漢、西安、上海、南京、重慶等地方,參加處理一些力所能及的繁雜瑣碎的事情,真正是我父親最強有力的後勤工作支持者。進京以後我們傢生活纔逐漸穩定下來,1957年前後我們傢搬進中南海,母親已經四十六七歲瞭,她纔剛剛擁有坐下來學習文化的條件。
  本書集中我母親落款的給傢鄉親人們的信,前期——以我父親謝世為界限——寫的信大都可以清晰地看到我父親的身影,因為大多數是父親起草的,還有些信可能失落瞭:有我母親抄的,也有我或者哥哥抄的;還有的是工作人員抄的(這是父親教身邊工作人員學習文化的方法)。雖然我母親抄寫不多,但每封信她都要代執筆的人給她讀讀。她的記性很好,什麼時候給誰寫過信、大緻內容,在相當長的時間裏不會忘。
  傢書的形式,大概已經變成曆史瞭。盡管我非常留戀那文字間溢滿的真情、關愛和親情,留戀文字給人長久不衰的美感,留戀文字可以傳承的精神享受;但新的通信手段,文字的、視頻的、會話的方式現在使用起來都很快捷、通暢、直觀,新的通信手段入門要求又不高;親人、朋友、同誌的交流更隨意、更方便,也更頻繁瞭;人際關係似乎更近瞭。科技的進步帶來對文字記錄的衝擊難以估量。新潮的通信聯絡方式洶湧澎湃地迅速撲過來,舊有的錶現形式不得不戛然而止。這一改變讓我很糾結,也很無奈。
  也許這隻是九斤老太式的哀嘆。
  我其實不夠寫序的資格,也不敢寫序。隻是應編選人、我的侄兒董紹壬的請求,暫藉一兩頁篇幅介紹一點情況。
  衷心地希望讀者通過本書瞭解一點我的父親,親近一些我的父親;讀者在讀本書時,也是您的心靈和曆史在道彆,衷心地希望您能取得最大收獲。
  2016年元月
  ……

前言/序言

  編者前言
  董紹壬
  傢書的分類和排序從2014年年底確認齣版意嚮起,至今已經有一年多的時間。傢書的收集整理工作逐漸理順清晰,終於要告一段落瞭。
  書中集結瞭董必武傢書共六十八封,以及夫人何連芝寫給傢鄉親屬的書信十封。我們將這些傢書按照收信人進行瞭分類和歸納整理,將傢書集劃分為五個部分:緻妻子信、緻子女信、緻同輩信、緻子侄輩信及何連芝傢書。
  在每一部分中,信件排序遵照瞭兩個原則:
  其一,按照中國長幼尊卑的傳統,采取瞭紅安董氏的字輩和長幼順序排列。紅安董氏最早是從江西遷到湖北麻城,明嘉靖黃安建縣時,董氏其中一支又從麻城遷到瞭現今紅安。紅安董氏排輩按照如下順序:“文國之步,士為其基,賢良紹德,方正希昌。”董必武原名賢琮,是賢字輩。本書中的獻之(賢琛,號獻之)和賢煦等與他同輩,良新、良俊等為良字輩子侄,紹敏、紹勝等為孫輩,以此類推。
  其二,針對收件人的多封信件,按照寫信的時間、年代進行排序。由於很多信件落款時沒有標注明確年份,而多用月日落款,因此在很多信件年代的判定上,我們隻能以信內描述的人物、事件以及多封信件之間的關聯性為依據,查詢族譜或嚮親屬考證,最後劃定準確時間或者進行大緻推斷。因此部分信件年份的不精確,還請讀者見諒。
  傢書的收集和緻謝本次收集的傢書,時間上集中在1942年至1979年的三十多年間。內容上涉及極廣,從小到傢族中的婚喪嫁娶、生孩子起名、各種瑣事和生計,以及對晚輩的學業指導和諄諄教誨,大到對治國大政方針的思考、指導傢人的參與實踐等都有覆蓋。
  我問過父親有沒有見到過爺爺1949年前寫的傢書?他想瞭想說沒有。戰爭年代,為革命四處奔走,也沒有穩定的通信地址,正是“烽火連三月,傢書抵萬金”。在本書中董必武1949年寫給紅安傢鄉大嫂的信中也得到佐證:“離傢二十多年,很少問候你,我知道這二十多年事變很多。傢裏房子早被蔣介石匪軍拆毀瞭,弄得你們大傢都無安身之所,以後日寇轟炸,又把整個城市毀瞭。我十一年前走縣城內經過瞭一次,前□年到漢口,都不敢找你們,又怕連纍你們。”實際上是既不敢寫,也沒地方寄。
  此外,從1942年至1946年間爺爺的幾首寫給傢鄉弟、侄和朋友的詩詞中也可看齣些端倪。例如,1942年9月的一首《喜得覺弟書及七律一首依韻答之》中有“亂離人似九鞦蓬,一紙飄然寄自東”句,從詩的題目和此句中可以明顯看齣是收到瞭來自傢鄉親人的音信,高興之餘以抒懷的詩作來錶達“故鄉迴首月明中”的思鄉之情和對親人的思念。但雖然有詩尚存,在當時的情況下能否迴信就很難說瞭,很可能對傢鄉親人來說,給董老的傢書是“有去無迴”,隻是期盼,隻是藕斷絲連。而對董老來說,可能是永遠僅僅停留在“書此答之”“除夕有懷”上。我想這些詩作雖非實實在在寄齣的傢書,卻勝似傢書。正因為此,我更能理解老人傢在《遙寄覺生之靈》中“滄桑世事竟何悲,故宅唯餘劫後灰。珍重一聲成永訣,撫心令我總依依”寫的對傢鄉故人的深厚情懷。也更能理解為何在幾乎每封信中老人傢都要反復詢問對方的身體情況、病況甚至是一些親屬身後事的安排,同時也不厭其煩地描述自己的健康狀況以使親人能夠放心,減少掛念。
  在沒有網絡,電話、電報使用並不普及的時代,傢書是維係傢人情感的主要的溝通方式,包含著濃濃的親情。這次在收集過程中雖收集到一些董必武寫給朋友、同事和與文人唱和的書信,但考慮到傢書是以傢人之間親情的交流為主,就沒有把這些書信囊括進來。因此本書是不求人生全貌,但求傢庭溫暖。
  能使讀者更好地瞭解董必武對傢人親屬的情感和期望。
  傢書收集過程中最大的遺憾和無奈是很多信件散失。原因有多種,諸如搬傢、分傢、保存不當等,不一而足。例如,1990年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與中央文獻齣版社共同齣版的《老一代革命傢傢書選》中曾經收錄董老傢書十六封。本次雖然也都收集在一起,但在找尋原件的過程中,竟然有八封已經找不到瞭。又如,1985年湖北人民齣版社齣版的《董必武傳記》一書中引用的一些傢書段落,原信也無從查找瞭。
  為瞭多找尋和收集一些信件,我曾經和紹字輩的同宗兄弟一起到過紅安硃傢衝老屋。董傢在紅安縣城的老宅11927年被燒毀後,董傢人四散躲避,其中一支在羅傢坡和孫傢灣隱姓埋名近二十年,1946年,由董良俊、董良勛在硃傢衝購地修建居處並作為祖屋管理。董老為此屋的修建齣資購置過木材,解放後還曾在迴鄉時兩次步行至硃傢衝。就在這間偏僻破舊的泥牆屋廳堂正中的小抽屜櫃中,竟然找到瞭六封傢書!在南方這種白天屋門大開、自然開放且潮濕的環境中保存下來實屬不易。
  書信收集的過程,實際上也是傢人們共同努力找尋先人足跡和思考自身的過程。很多親友由於年齡大瞭,壓箱底的書信翻找起來已很睏難,有些是在子女的幫助下或在照顧病人的空當間進行找尋和提供綫索。迴想一下這次收集傢書的體會,想1現董必武故居。
  來物品保存得好的地方基本還是博物館係統和被人暫時遺忘的無人問津之地。
  為此,真誠感謝紅安縣文物局和紅安縣董必武紀念館給予的幫助;真誠感謝這一過程中提供過幫助的親友們(排名不分先後):
  董良羽、董良翬、董良翮、董良澤、董良浩、董良新、董良初、董紹經、馬霞、董紹勤、陳永明、王天明、董紹洪、董洪勇、董紹勝、董紹新、黃瓊珍、董紹剛、林峰、戴劍華等;真誠感謝湖北省董必武思想研究會辦公室的同誌們在文字整理方麵的盡心盡力!
  傢書中的殷殷期望傢書通常都濃縮瞭寫信人對於社會和人生的經驗和思考,字裏行間充滿親情與關愛。各人看傢書時也由於角度和所關心的重點不同,會各有感悟。
  作為後輩,我更希望在傢書中看到的是爺爺對後輩傢人,特彆是對孫輩的關愛、鼓勵和期望,從而瞭解一位經曆瞭劇烈時代變遷和戰火洗禮、閱盡人間滄桑的老人的信念和所思所想。
  董必武在世人的眼中是無産階級革命傢,中國共産黨的創始人之一,一生從不計較個人得失,高風亮節。在親人眼中則是:身居高位,卻從不自視特殊,且嚴格要求自己和親屬。通過以往的迴憶錄,我可以看到子女眼中的董必武是低調、樸素、平和的:“他不許浪費一張紙,一把牙刷、一條毛巾都非用到不能再用的時候纔更換”;“強調要我們做自食其力的老實人”;“為人處世要吃得虧”;要學會“跑龍套”;“做人要有規矩”。
  這些完全可以用樸、誠、勇、毅四字來概括。紅安董氏素以“樸誠”為傢訓,上世紀20年代爺爺創辦私立武漢中學時,增加瞭“勇毅”兩字,定為校訓。武漢中學至今仍在使用。樸、誠、勇、毅實際上不僅是他一生遵照執行不怠的“大法”,更是對學生、子女、傢人言傳身教的品格。
  中國人的字與名有密切關係,字往往是名的補充或解釋,即“名字相應”,互為錶裏,故字又稱作“錶字”。爺爺是清末秀纔,自然不會忽略這一中國傳統,往往通過起名字寄托對後輩的期許,而且自有講究。例如,給三個子女起名時都帶有一個“羽”字,其意誌在高遠。不僅如此,在1963年子女成年後,他又專門寫瞭首《字三子》詩,不僅給子女起瞭動聽的字,更明確瞭對三子的希望:“蓄勢如鷹隼,奮飛健翼張”;“武能禦外侮,斯文亦在茲”;“如鵬飛有意,標指嚮天津”。
  不隻子女,很多孫輩也享受瞭老人傢的這一“福利”。通過這次傢書的整理,我瞭解到原來很多紅安傢鄉我的同輩兄弟們的派名都是由爺爺親自起的。例如,他擬的給紅安傢鄉紹字輩的派名“工農勤儉,綱紀群倫”等,含義不言自明。再如紹經,寄托

董必武傢書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董必武傢書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

董必武傢書 pdf 下載 mobi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董必武傢書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董必武傢書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讀者評價

評分

書不錯,很有意義,引人深思

評分

很不錯的書,值得擁有!

評分

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評分

正版

評分

書不錯,送貨也很快的!

評分

本書充分體現瞭董老的高貴品質、高尚情懷,讀後深受教育,是一部很好的書,值得一買。

評分

非常滿意。

評分

本書充分體現瞭董老的高貴品質、高尚情懷,讀後深受教育,是一部很好的書,值得一買。

評分

不夠深入,傢常瑣事,主編沒有擇精要來編寫,湊內容,雖有原信件影印,但不多,極占版麵,不推薦。

董必武傢書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类似图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董必武傢書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分享鏈接





相关書籍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4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思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