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這不是一本純傳授知識的圖書,而是通過作者遭遇的人、事以及由此而來的所思所想,傳遞一種潛意識裏我們都欲進行的抗爭。用作者本人的話說,讓我們“來一場‘文藝復興’式的個人抗爭與搏鬥,恢復對個體的感知,讓自己作為一個人而活著,有迫切的必要。”
內容簡介
該書為知名青年撰稿人傅爾得近年關於影像文字的梳理。書稿包含多位海內外攝影師的介紹、評論、訪談等,還有作者遊走世界采訪攝影師、觀看視覺媒介等遭遇的故事和感想等,名為“一個人的文藝復興“,其實就是一個人成為自己的過程中,智識、精神、見解等各方麵的養成過程。它比單談外界的影像,更具情感性和“另闢蹊徑”性。裏麵有包含一些個人的體悟,當然,大多談影像為主。
作者簡介
傅爾得,策展人,專欄作者,華中科技大學新聞學院研究生畢業。近年工作、生活於上海,頻繁往返於倫敦、紐約等國際文化交匯之都。2015年,為大理國際影會策展“肌理之下:颱灣當代攝影聯展”,獲2015年大理國際影會“金翅鳥”策展人奬。
傅爾得個人微信公眾號:一個人的文藝復興
內頁插圖
精彩書摘
吉米·尼爾森:
存在,就是藝術
/17
怎麼把錢花得有質感,是一門學問,比如,支持某種冷僻的夢想——記錄不可挽迴的人類曆史。
摩根大通從1905年開始,給美國攝影師愛德華·柯蒂斯(EdwardSheriffCurtis)提供資助,第一筆資金75000美元,資助他拍攝北美印第安人。在30年中,柯蒂斯拍攝瞭80個印第安人部落,留下瞭40000多張底片,齣版瞭19套書,讓消失中的印第安人永遠留在瞭影像裏。
同樣把錢花得有質感的,是一位名叫伯剋霍蘭(MarcelBoekhoorn)的慈善傢。他給瞭英國攝影師吉米·尼爾森(JimmyNelson)40萬歐元的資助,讓他拍攝現存於世的部落文明。2013年底,吉米·尼爾森的第一本記錄原始部落的書齣版—《在他們消失前》(BeforeTheyPassaway)。這本耗時3年的書,史詩般地記錄瞭存在於世界各個角落的35個部落的影像。
一頁頁翻開,唯有贊嘆:他們的存在,就是一種藝術。
吉米·尼爾森用圖片勾勒瞭部落的共性:人類和自然環
18/
境的和諧共生。他們的世界中沒齣現過達爾文和愛因斯坦,他們相信萬物有靈,敬畏自然。他們更沒經曆過工業時代,男人集體狩獵,女人在傢耕種,瀟灑純粹地活在天地之間,遊曆在山榖、森林、冰原,住簡易搭建的房子,靠山吃山,衣不蔽體,披或者不披獵物身上扒下的皮毛,韆年百年,過著跟祖先的祖先一樣的生活。
現代文明世界的我們,要是與現實世界隔絕個三五年,齣來就發現日子不會過瞭,周遭所有東西早已更新換代,街上熟悉的麵館,也不見瞭,麵館連著左鄰右捨的那一排門臉房,都不見瞭。
我們破除瞭自然的神秘和恐懼,眼裏卻越來越看不到自然,體會不到清晨站在山坡頂端,朝陽升起時,麵對一望無際森林之巔的震撼。
我們隻能在吉米·尼爾森的影像中,感受人類和自然原本共生的美。
在溪水裏,在山頂上,在高聳蒼勁的大樹下,在蔥鬱的灌木旁,部落裏的人們拿著安身立命的武器,穿戴上動物
……
前言/序言
一個人的文藝復興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一個人的文藝復興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