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重装上市,文字能帮助读者和听众走入音乐。本书是一本音乐知识入门读物。它通过介绍几位世界闻名的音乐家、作曲家的生平,近来的音乐特征,四位音乐传播者的故事,难忘的音乐旧事,向广大普通读者传播音乐知识。文字通俗易懂,雅俗共赏。本书面向受过教育的普通读者。它旨在传播音乐知识,雅俗共赏。
全书收录文章31篇,共分成六个部分,包括:序曲,创造者,近来的音乐,传播者,旧事难忘,尾声。
[美]迈克尔?斯泰因伯格, 曾任教于多所大学和音乐学院,曾是《波士顿环球报》的音乐评论家,供稿于众多期刊作,并为波士顿交响乐团、旧金山交响乐团、明尼苏达交响乐团和纽约爱乐乐团担任节目解说员。他的解说词被《交响曲》《协奏曲》《合唱名作》等三部音乐鉴赏图书收录。他住在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
[美] 拉里?洛斯自1984年开始,担任旧金山交响乐团的刊物编辑。他的文章发布在《交响乐》杂志、Playbill和Stagebill上,同时他还是American Mavericks: Visionaries, Pioneers, Iconoclasts等媒体的合作编辑。他住在加州伯克利。
序言
一、序曲
我是如何爱上音乐的
入门:教授的遗产
二、创造者
再论莫扎特
怀念罗伯特?舒曼
神圣的,亵渎的,音乐里确实有沙子
弗朗兹?舒伯特:“一大笔财富”
邂逅勃拉姆斯
勋伯格、勃拉姆斯与伟大的传统
一流二等的作曲家
西贝柳斯和马勒:还能谱写音乐吗
怀念拉赫玛尼诺夫
埃里希?沃尔夫冈?科恩戈尔德:沉思
柴可夫斯基(和其他人)的莫扎特
追寻莫扎特的足迹
他们的所见所闻
巴赫短暂的一生
斯特拉文斯基的遗存:抻长耳朵,将快乐送给你
三、近来的音乐
探访卢?哈瑞森
乔治?波尔:谱写人生
美国音乐五重奏
三个寻找白鲸的美国作曲家
一个世纪的音乐
四、传播者
音乐传播者:向西奥多?托马斯致敬
西格蒙德?斯贝思,你应该知道的人
艾萨克?斯特恩的音乐人生
专唱反调的B.H.哈金
五、旧事难忘
电影音乐的挚爱记忆
维也纳三部曲:来自音乐之城的插曲
音乐,真或假
我们为什么在这里
六、尾声
我们制造的声音
老实说,我购买这本书之前,对“大师”这个词的理解还停留在比较表面的层次,认为他们就是创造了伟大作品的 genius。然而,《音乐之爱-----走进大师们的世界》这本书,却像一扇门,让我看到了这些音乐巨匠们光环背后的汗水、泪水,甚至是挣扎。书中对维瓦尔第的描绘,让我看到了他将小提琴演奏推向新高度的创新精神,以及他对季节变换的敏锐捕捉,使得《四季》成为永恒的经典。而勃拉姆斯那种内敛深沉的情感表达,书中通过对他个人生活中的一些细节来解读,让我觉得他的音乐更加温暖且富有层次。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并没有回避大师们创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瓶颈,反而通过这些篇章,展现了他们如何克服逆境,如何坚持自己的艺术追求。这对于我们这些在各自领域中努力的人来说,是一种巨大的鼓舞。这本书让我明白,伟大作品的诞生,绝非偶然,而是无数个日夜的打磨、无数次尝试与失败的累积。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音乐的书,更是一本关于人生、关于梦想、关于坚持的书。
评分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我近来在音乐世界里的一次惊喜发现。它没有那些枯燥的理论术语,也没有冗长的学术分析,而是用一种非常亲切、甚至有点像在聊天的方式,带我认识了那些在音乐史上熠熠生辉的名字。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坐在一位博学又风趣的长者身边,听他讲述那些关于音乐家的传奇故事。书中的叙述非常流畅,没有那种生硬的堆砌感,而是自然而然地将我带入到那个时代,感受到那些大师们在创作时的心境。我一直以为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已经足够,但读了这本书后,才发现原来还有那么多值得挖掘和品味的东西。比如,书中对德彪西印象派音乐的描述,让我第一次真正理解了“意境”这两个字在音乐中的体现,那种模糊、朦胧的美感,就像是眼前浮现出一幅幅印象派的画作。还有马勒那宏大叙事的交响曲,书中将其比作一部史诗,让我对那些错综复杂的结构和澎湃的情感有了更深层次的感悟。它让我明白,音乐不仅仅是音符的组合,更是情感的表达,是思想的载体,是艺术家内心世界的独特呈现。
评分我一直认为,音乐是一种非常抽象的艺术,很难用言语去完全表达其中的妙处。但是,《音乐之爱-----走进大师们的世界》这本书,却以一种令人惊叹的方式,将音乐的魅力具象化了。它不仅仅是介绍音乐家的生平事迹,更是通过生动有趣的语言,将音乐作品的情感内涵、艺术价值,以及它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都做了深入浅出的阐释。书中对舒伯特的描述,让我对他的“艺术歌曲”有了全新的认识,原来那些看似简单的旋律,背后承载的是如此丰富的诗意和情感。而柴可夫斯基的音乐,书中描绘的那些充满戏剧张力和深邃的情感,让我更加理解了《天鹅湖》的凄美、《悲怆交响曲》的绝望。它让我学会了如何去“听”音乐,不仅仅是耳朵的听觉享受,更是心灵的共鸣。书中的一些细节描写,比如某位作曲家在创作时的某个灵感闪现,或者是某个作品的初演盛况,都让我仿佛置身其中,感受着那个时代的音乐氛围。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次阅读体验,更是一次音乐的启蒙,让我对音乐的热爱,又一次被点燃。
评分最近偶然翻到一本关于音乐的书,虽然我不是专业音乐人,但一直以来对古典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这本书的封面就带着一种宁静而又充满力量的美感,名字叫做“音乐之爱-----走进大师们的世界”。读这本书的经历,就像是踏上了一场穿越时空的音乐之旅,与那些伟大的灵魂进行着一场深刻的对话。书里对于每一位大师的生平、创作背景以及他们作品的解读都显得格外细腻,仿佛作者本人就是一位亲历者,将那些遥远的故事娓娓道来。我尤其喜欢书中对贝多芬的描绘,不仅仅是他的不屈不挠的精神,更是他音乐中那种爆发式的力量,那种对生命最深沉的呐喊,总能让我心潮澎湃。而巴赫的严谨与神圣,莫扎特的灵动与纯粹,肖邦的忧郁与浪漫,普契尼的戏剧性与激情,书中都用非常易懂却又充满哲思的语言为我一一展现。我发现,原来那些平日里听起来遥不可及的乐章,背后都蕴含着如此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像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提升了一个全新的维度。
评分作为一名对古典音乐有着深厚情感的普通听众,我一直希望能有一本书能够真正地“接地气”,能够让我不仅仅是“听”音乐,更能“懂”音乐。这本书恰恰做到了这一点。《音乐之爱-----走进大师们的世界》这本书,用一种非常人性化的视角,描绘了音乐巨匠们的生活点滴和创作历程。它没有把大师们塑造成高高在上的神祇,而是将他们还原成有血有肉、有喜怒哀乐的普通人,这让我感觉更加亲近。我非常欣赏书中对于作曲家们个人经历的挖掘,那些坎坷的命运、执着的追求,甚至是他们的爱情和友情,都成为了他们音乐创作的灵感源泉。比如,当我了解到肖邦在创作《革命练习曲》时所经历的爱国情怀和痛苦挣扎,再回过头去听这首激昂的乐曲,我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书中对不同时期音乐风格演变的梳理也清晰明了,从巴洛克的严谨到浪漫主义的奔放,再到印象主义的色彩斑斓,让我对音乐史的脉络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这本书让我觉得,音乐的魅力,不仅仅在于旋律的优美,更在于它背后所承载的生命力与时代印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