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電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1)
1.1 實際電路與電路模型 (1)
1.1.1 實際電路的功能和特點 (1)
1.1.2 電路模型及其意義 (2)
1.2 電路的基本物理量 (3)
1.2.1 電流及參考方嚮 (3)
1.2.2 電壓及參考極性 (4)
1.2.3 電功率 (5)
1.3 基爾霍夫定律 (6)
1.3.1 基爾霍夫電流定律 (7)
1.3.2 基爾霍夫電壓定律 (7)
1.4 電路的基本元件及方程 (8)
1.4.1 電阻元件 (8)
1.4.2 電容元件 (9)
1.4.3 電感元件 (11)
1.4.4 獨立電壓源 (13)
1.4.5 獨立電流源 (14)
1.4.6 受控源 (15)
1.5 應用 (16)
1.5.1 電阻值的工程錶示法 (16)
1.5.2 防電擊接地電路模型 (17)
本章小結 (18)
名人軼事 (18)
綜閤練習題 (18)
第2章 電阻電路的一般分析方法 (20)
2.1 電路的化簡與等效 (20)
2.1.1 電阻的串聯和並聯 (20)
2.1.2 獨立源的串聯和並聯 (22)
2.1.3 實際電源的兩種模型及
其等效變換 (22)
2.2 電阻星形連接與三角形連接的
等效變換 (25)
2.3 等效電路及等效電阻 (27)
2.3.1 等效電路及等效電阻的概念 (27)
2.3.2 等效電阻的計算 (27)
2.4 電路的拓撲圖及電路方程的獨立性 (28)
2.4.1 網絡圖論的初步知識 (28)
2.4.2 KCL方程的獨立性 (31)
2.4.3 KVL方程的獨立性 (32)
2.5 支路法 (33)
2.6 網孔電流法和迴路電流法 (34)
2.6.1 網孔電流法 (34)
2.6.2 迴路電流法 (36)
2.7 結點電壓法 (38)
2.8 應用 (42)
2.8.1 萬用錶的原理 (42)
2.8.2 萬用錶的使用 (43)
本章小結 (44)
名人軼事 (44)
綜閤練習題 (45)
第3章 電路基本定理及應用 (47)
3.1 疊加定理和齊性定理 (47)
3.1.1 疊加定理 (47)
3.1.2 齊性定理 (49)
3.2 替代定理 (50)
3.3 戴維南定理和諾頓定理 (51)
3.3.1 戴維南定理 (51)
3.3.2 諾頓定理 (54)
3.4 最大功率傳輸定理 (56)
3.5 特勒根定理 (58)
3.6 互易定理 (60)
3.7 對偶原理 (62)
3.8 應用―T形電阻網絡數?模轉換器 (63)
本章小結 (64)
名人軼事 (65)
綜閤練習題 (65)
第4章 動態電路 (66)
4.1 動態電路的基本概念和換路定則 (66)
4.1.1 動態電路的基本概念 (66)
4.1.2 換路定則與初始值的確定 (66)
4.2 一階電路的分析 (69)
4.2.1 RC和RL電路的零輸入響應 (69)
4.2.2 RC和RL電路的零狀態響應 (72)
4.2.3 全響應 (75)
4.2.4 三要素法 (76)
4.3 二階電路的分析 (78)
4.3.1 二階電路的零輸入響應 (78)
4.3.2 二階電路的零狀態響應與
全響應 (82)
4.4 階躍響應與衝激響應 (83)
4.4.1 階躍函數與衝激函數 (83)
4.4.2 階躍響應 (85)
4.4.3 衝激響應 (86)
4.5 應用 (89)
4.5.1 閃光燈實例電路 (89)
4.5.2 點火裝置應用電路 (90)
本章小結 (90)
名人軼事 (91)
綜閤練習題 (91)
第5章 正弦穩態電路 (92)
5.1 正弦量的基本概念 (92)
5.1.1 正弦量的三要素 (92)
5.1.2 正弦量的相位差與參考正弦量 (93)
5.1.3 正弦量的有效值 (93)
5.2 正弦量的相量錶示法 (94)
5.2.1 復數的錶示形式及運算 (94)
5.2.2 正弦量的相量錶示 (95)
5.3 基爾霍夫定律及元件方程的
相量形式 (98)
5.3.1 基爾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 (98)
5.3.2 元件方程的相量形式 (99)
5.4 阻抗和導納 (102)
5.4.1 阻抗的定義 (102)
5.4.2 導納的定義 (104)
5.4.3 阻抗與導納的關係及等效
阻抗 (104)
5.5 正弦穩態電路分析 (107)
5.5.1 相量法 (107)
5.5.2 相量圖 (110)
5.6 正弦穩態電路的功率 (112)
5.6.1 正弦穩態電路的功率的定義 (112)
5.6.2 功率因數的提高 (114)
5.6.3 最大功率傳輸 (116)
5.7 應用 (118)
5.7.1 電磁係儀錶 (118)
5.7.2 電動係儀錶 (120)
本章小結 (122)
名人軼事 (123)
綜閤練習題 (123)
第6章 三相電路 (124)
6.1 三相電路的基本概念 (124)
6.2 三相電路的連接 (126)
6.3 對稱三相電路的計算 (128)
6.4 不對稱三相電路 (129)
6.5 三相電路的功率及測量 (132)
6.5.1 三相電路的功率 (132)
6.5.2 三相電路功率的測量 (133)
6.6 應用――三相電路係統的用電
安全:保護接零 (136)
本章小結 (137)
名人軼事 (137)
綜閤練習題 (138)
第7章 耦閤電感電路 (140)
7.1 磁耦閤現象與互感 (140)
7.1.1 磁耦閤現象 (140)
7.1.2 同名端與互感 (140)
7.1.3 耦閤係數 (142)
7.2 含互感電路的分析 (143)
7.2.1 串/並聯電路 (143)
7.2.2 去耦等效電路 (145)
7.2.3 含互感電路的分析 (146)
7.3 空心變壓器 (147)
7.4 理想變壓器 (150)
7.5 應用 (152)
7.5.1 鉗形電流錶 (152)
7.5.2 電力變壓器中接綫組
模式與命名 (152)
本章小結 (153)
名人軼事 (153)
綜閤練習題 (154)
第8章 非正弦周期信號及電路
的諧波分析 (156)
8.1 非正弦周期信號的分解 (156)
8.1.1 傅裏葉級數的三角形式 (156)
8.1.2 對稱性的應用 (158)
8.1.3 頻譜圖 (159)
8.2 非正弦周期信號的有效值和
平均功率 (160)
8.2.1 有效值 (160)
8.2.2 平均功率 (161)
8.3 電路的諧波分析 (162)
8.4 應用 (165)
8.4.1 頻譜分析儀 (165)
8.4.2 對稱Y-Y中NN‘的電壓和
對稱Y-Yn的中綫電流 (165)
本章小結 (166)
名人軼事 (166)
綜閤練習題 (167)
第9章 頻率響應與諧振電路 (168)
9.1 頻率響應與RC濾波網絡 (168)
9.1.1 網絡函數與頻率響應 (168)
9.1.2 RC濾波電路 (170)
9.2 串聯諧振電路 (175)
9.2.1 RLC串聯諧振 (175)
9.2.2 串聯諧振的特點 (176)
9.2.3 電流諧振麯綫 (177)
9.2.4 電壓諧振麯綫 (179)
9.3 並聯諧振電路 (180)
9.3.1 GCL並聯諧振 (181)
9.3.2 其他的並聯諧振 (182)
9.4 應用―特斯拉綫圈與人工閃電 (184)
本章小結 (184)
名人軼事 (185)
綜閤練習題 (185)
第10章 拉氏變換及其應用 (186)
10.1 拉氏變換的定義及性質 (186)
10.1.1 拉氏變換的定義及收斂域 (186)
10.1.2 拉氏變換的基本性質 (187)
10.1.3 周期函數的拉氏變換 (190)
10.2 拉氏逆變換 (191)
10.3 運算電路模型 (194)
10.3.1 電路元件的運算模型 (194)
10.3.2 基爾霍夫定律的運算形式 (196)
10.4 運算法 (197)
10.5 網絡函數及零、極點分布對
響應的影響 (200)
10.5.1 網絡函數與單位衝激響應 (200)
10.5.2 網絡函數的零、極點與
時域響應 (201)
10.5.3 網絡函數的零、極點與
頻率響應 (204)
10.5.4 捲積 (205)
10.6 應用 (206)
本章小結 (207)
名人軼事 (208)
第11章 二端口網絡及多端元件 (209)
11.1 二端口網絡 (209)
11.1.1 網絡參數與方程 (209)
11.1.2 等效電路 (213)
11.1.3 各組參數間的互換 (214)
11.1.4 互易和對稱二端口 (215)
11.2 具有端接的二端口 (217)
11.2.1 策動點阻抗 (217)
11.2.2 轉移函數 (218)
11.3 二端口網絡的連接 (219)
11.3.1 連接方式 (219)
11.3.2 連接的有效性 (221)
11.4 含源二端口網絡 (223)
11.4.1 端口伏安關係 (224)
11.4.2 等效電路 (225)
11.5 含運算放大器電路的分析 (226)
11.5.1 多端元件 (226)
11.5.2 運算放大器電路模型 (227)
11.5.3 含理想運算放大器電路的
分析 (228)
11.6 迴轉器和負阻抗變換器 (230)
11.6.1 迴轉器 (230)
11.6.2 負阻抗變換器 (232)
11.7 應用――誤差補償型積分電路 (233)
本章小結 (234)
名人軼事 (234)
第12章 非綫性電路基礎 (237)
12.1 非綫性元件 (237)
12.1.1 非綫性電阻 (237)
12.1.2 非綫性電容 (238)
12.1.3 非綫性電感 (239)
12.2 含非綫性電阻電路的分析 (241)
12.2.1 含一個非綫性元件的電路 (241)
12.2.2 非綫性電阻的串、並聯 (241)
12.2.3 分段綫性化 (242)
12.2.4 小信號分析法 (244)
12.3 含二極管電路的分析 (246)
12.3.1 二極管 (246)
12.3.2 含理想二極管電路 (249)
12.4 應用――整流濾波電路 (250)
本章小結 (253)
名人軼事 (253)
第13章 電路方程的矩陣形式 (255)
13.1 電路拓撲矩陣及KCL、KVL
方程 (255)
13.1.1 關聯矩陣 (255)
13.1.2 割集矩陣 (256)
13.1.3 迴路矩陣 (257)
13.1.4 矩陣A、Bf和Qf的關係 (258)
13.1.5 關於獨立變量 (258)
13.2 結點電壓方程的矩陣形式 (260)
13.3 迴路電流方程的矩陣形式 (262)
本章小結 (263)
名人軼事 (263)
附錄A NI Multisim 11簡介及
應用舉例 (264)
A.1 NI Multisim 11簡介 (264)
A.2 NI Multisim 11應用舉例 (265)
附錄B 電路分析模擬試捲 (269)
B.1 模擬試捲一 (269)
B.2 模擬試捲二 (272)
習題參考答案 (275)
參考文獻 (287)
我得說,這本書的排版和插圖是我最先注意到的地方。整個書的風格非常現代,配色也比較柔和,不會讓人覺得過於枯燥。翻開目錄,會發現章節的劃分非常清晰,而且每一章的標題都很有引導性,能讓你大緻瞭解本章的內容重點。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概念的解釋方式。它不像某些教材那樣,上來就拋齣一堆公式,而是先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從生活中的例子或者實際的應用場景齣發,引入一個概念,然後再逐步深入到理論層麵。這種方式讓我感覺自己不是在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在主動地探索和學習。而且,書中的例題也做得相當齣色,每個例題都圍繞著該章節的核心知識點展開,而且解題步驟非常詳細,標注得也很清楚,特彆是關鍵的運算和推理過程,都會有特彆的提示。我有時候會嘗試自己先做一遍,然後再對照書中的答案和解析,這樣既能檢驗自己的掌握程度,又能學習到更優的解題方法。另外,書中還提供瞭一些拓展閱讀的內容,這些內容雖然不是考試的重點,但卻能讓你對相關領域有一個更宏觀的認識,培養你的學習興趣。總的來說,這本書在知識性和趣味性之間找到瞭很好的平衡點,閱讀起來不會感到特彆吃力,而且能夠有效地提升我對電路分析的理解能力。
評分這本書的實用性是我最看重的一點。它不是那種隻講理論,脫離實際的教材。從一開始,作者就強調理論聯係實際,書中穿插瞭大量的實際電路應用案例,例如各種通信設備、電源管理芯片、傳感器接口電路等等,這些案例都非常貼近現代電子技術的發展。在講解每個分析方法時,作者都會給齣在實際電路設計中如何應用的指導,這一點對於我這樣的初學者來說,簡直是福音。我曾遇到過一個實際電路設計的問題,當時查閱瞭很多資料都找不到閤適的解決方案,最後翻到這本書的某個章節,發現作者恰好講解瞭一個類似的應用場景,並且給齣瞭詳細的分析和設計思路。那一刻,我真切地感受到瞭這本書的價值。書中的圖錶質量也非常高,很多電路圖都非常清晰,標注也很規範,這對於我們理解復雜的電路結構非常有幫助。而且,書中還專門闢齣瞭章節來講解一些常用的EDA工具的使用方法,雖然不是特彆深入,但足以讓我們對如何藉助軟件進行電路仿真和設計有一個初步的瞭解。這種理論與實踐相結閤的教學方式,讓我覺得學習電路分析不再是枯燥的理論記憶,而是能夠真正用於解決實際問題的技能。
評分這套書,我隻能說,它成功地在我的書架上占據瞭一席之地,盡管我每次拿起它都伴隨著一絲復雜的情緒。一方麵,它確實是電路分析領域的權威參考,其內容的深度和廣度是毋庸置疑的,許多在其他教材中被一帶而過的知識點,在這裏都得到瞭詳盡的闡述,甚至引申齣瞭相關的背景理論和發展曆史,這對於希望深入瞭解電路理論根源的讀者來說,無疑是一筆寶貴的財富。但是,也正是這份“詳盡”,讓它顯得有些“不近人情”。它的語言風格偏嚮於學術化,大量使用瞭專業術語,對於非專業背景的讀者,或者說初學者而言,閱讀門檻相當高。我記得我第一次嘗試閱讀它時,感覺就像是在和一位博學但非常嚴肅的教授對話,他滔滔不絕地講述著各種理論,但很多時候,我還在試圖理解他剛說完的那個概念,他就已經切換到瞭下一個話題。書中的公式推導嚴謹得令人發指,每一處推導的細節都考慮到瞭,這在學術研究層麵是好事,但在實際應用中,很多時候我們隻需要知道“怎麼用”,而不是“為什麼是這樣”,這種過於嚴謹的論證方式,有時反而會讓人感到冗餘和疲憊。盡管如此,我還是不得不承認,當你在某個電路問題上遇到瞭瓶頸,或者需要對某個理論有更深刻的認識時,翻開這本書,總能找到你想要的答案。它就像一個知識的寶庫,隻是通往寶庫的道路,需要你付齣更多的耐心和毅力。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相當樸實,沒有花哨的插圖,就如同它所揭示的主題——電路分析,一樣嚴謹而實在。翻開第一頁,便被密密麻麻的公式和圖錶所吸引,這絕對不是一本可以用來打發時間的讀物,而是需要你沉下心來,一點一點去啃食的硬骨頭。我當初選擇它,純粹是齣於課程需要,對它並沒有抱太高的期望,想著隻要能應付考試就好。然而,隨著學習的深入,我漸漸發現,這本書的內容遠比我想象的要紮實得多。它並沒有一開始就拋齣那些令人望而生畏的復雜理論,而是循序漸進,從最基礎的歐姆定律、基爾霍夫定律講起,一步一步構建起對電路的理解。每一個概念的引入都伴隨著清晰的定義和典型的例題,這些例題的設計非常巧妙,能夠精準地揭示齣該章節的核心知識點。我尤其喜歡書中對各種電路分析方法的講解,比如節點電壓法和網孔電流法,作者的邏輯非常清晰,步驟分解得也十分細緻,即使是初學者,也能在反復練習後掌握這些方法。書中還包含瞭大量的習題,從簡單的概念驗證題到復雜的綜閤應用題,覆蓋瞭各個難度等級,這對於鞏固所學知識非常有幫助。我常常在做完課後習題後,再迴頭翻閱書中的例題,對比自己的解題思路,總能發現一些新的理解角度,或者是一些自己忽略的細節。這本書帶來的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的培養。
評分對於這本書,我的感受可以用“嚴謹而充滿啓發”來概括。它的內容組織非常有條理,從最基本的概念開始,層層遞進,將復雜的電路分析體係構建得清晰可見。每一章的開頭都會有一個清晰的學習目標,讓你知道本章需要掌握哪些知識,而結尾的總結則會將本章的重點內容進行梳理,加深你的印象。我特彆喜歡書中對數學工具的應用講解。它並沒有簡單地羅列公式,而是解釋瞭這些數學工具在電路分析中的作用和意義,讓你明白為什麼需要這些工具,以及如何靈活運用它們。例如,在講解拉普拉斯變換時,作者就將其與電路暫態響應聯係起來,讓你理解為什麼要引入復頻域分析。書中還包含瞭不少曆史背景的介紹,比如某個重要理論的提齣過程,或者某個關鍵公式的推導者,這些小插麯讓原本枯燥的理論學習增添瞭不少人文色彩,也更容易激起我們對科學研究的好奇心。雖然書中也有一些習題需要較高的數學功底,但總體而言,它在難度控製上做得相當不錯,能夠滿足不同水平讀者的需求。我常常在學習過程中,會對某個概念産生疑問,但隻要耐心翻閱,總能在這裏找到令我滿意的解答,甚至會從中發現一些自己從未思考過的角度。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個引路人,指引我在電路分析的海洋中不斷探索。
書不錯,考研就靠它瞭
評分考研買的要用的。要好好看看,用用
評分考研買的要用的。要好好看看,用用
評分通俗易懂,紙質舒服
評分書不錯,適閤自學,就是習題少瞭點,例題選用的還是很有代錶性的!
評分通俗易懂,紙質舒服
評分采購送貨很快,但是幫我取快遞的小夥伴說盒子太髒瞭,也不知道是怎麼迴事,裏麵還不錯,所以給個四星吧
評分采購送貨很快,但是幫我取快遞的小夥伴說盒子太髒瞭,也不知道是怎麼迴事,裏麵還不錯,所以給個四星吧
評分采購送貨很快,但是幫我取快遞的小夥伴說盒子太髒瞭,也不知道是怎麼迴事,裏麵還不錯,所以給個四星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