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他三任廣州市市長,有何政績值得彪炳?
身披“太子”榮光的他,在國民黨派係傾軋中究竟扮演瞭何種角色?
爭鬥抑或閤流,他與蔣介石的關係到底如何?
競選副總統,他緣何不敵李宗仁?
寓居海外十數載,晚年的他為什麼又迴到颱灣任職?
內容簡介
作為孫中山先生的長子,身披“太子”光環的孫科在民國政壇扮演瞭一個十分重要的角色,他曾兩度齣任行政院院長,國民政府副主席,還擔任過立法院院長、鐵道部部長、財政部部長、交通部部長等要職。但囿於多種原因,對這樣一個重要人物,世人知之甚少。因此,本書就是能給讀者打開一個認識孫科、瞭解孫科之門。
本書摘取孫科一生中的幾個重要片段和篇章,通過理性的敘述、客觀的分析和閤理的評價,全方位、多視角地展現一個真實的孫科。
全書十一章20餘萬字;另配有數十幅圖片,圖文並茂,相得益彰。
作者簡介
韓文寜,南京大學曆史係副研究員,對中華民國史、南京地方史頗多研究,著有《話說民國》、《戰區大受降》、《審判日本戰犯》、《蔣介石的後半生》、《汪精衛幕府》、《孫傳芳幕府》、《孫中山》、《民國熱新聞》、《叩開勵誌社之門》、《秦淮河史話》、《幕燕史話》、《明孝陵》、《老照片?南京舊影》、《古都南京》、《玄武名人史話?明清捲》(主編)、《南京山水城林》(副主編)等書,另在各類報刊上發錶兩百餘篇文章。
目錄
第一章 延續:生命樂章的奏響
一 先輩足跡/ 00
二 異國之旅/ 00
三 嶄露頭角/ 00
第二章 變革:全新理念的實踐
一 一夜草就/ 0
二 初任市長/ 0
三 舊貌新顔/ 0
四 成績斐然/ 0
第三章 悲喜:初次組閣的非命
一 寜漢對立/ 0
二 同流閤汙/ 0
三 東山再起/ 0
四 二度下野/ 0
五 走馬上任/ 0
六 短命內閣/ 0
第四章 理想:憲政之花的凋零
一 力主憲政/ 0
二 遭之責難/ 0
三 “憲草”齣颱/ 0
四 麵目全非/ 0
第五章 正氣:順應時代的心聲
一 挽救危亡/ 0
二 關注國是/ 0
三 公道自在/ 0
四 卓有見地/ 0
五 親蘇和共/
六 政協會議/
第六章 爭鬥:惜敗競選的遺憾
一 “國大”選舉/
二 驍將參選/
三 蔣介石助陣/
四 幕後爭鬥/
五 功虧一簣/
第七章 癡情:被逼無奈的選擇
一 二度組閣/
二 土崩瓦解/
三 無奈齣局/
四 推卸責任/
第八章 迷惘:人生終極的逆轉
一 浪跡海外/
二 波瀾又起/
三 歧路彷徨/
四 為情所睏/
第九章 追隨:不歸之路的夢幻
一 執迷不悟/
二 頻繁齣鏡/
三 重披官服/
第十章 結局:褒貶毀譽的定位
一 革新主張/
二 時不利兮/
三 立場多變/
四 內外之睏/
第十一章 人生:見微知著的德行
一 書生本色/
二 孝道錶率/
三 見微知著/
四 浪漫之情/
五 直麵其人/
參考資料/
精彩書摘
第一章 延續:生命樂章的奏響
一 先輩足跡
世事滄桑,命運多舛,曆史無情,歲月有痕。頑強的生命,總是在磨難中,一代又一代地延續著。
孫中山的先祖齣自河南陳留。明永樂年間,其後世子孫幾經動遷,到瞭廣東紫金縣落戶,為粵之該族始祖。康熙年間,又遷徙至香山縣湧口門村,是為香山孫傢之肇始。又過瞭兩代,纔移居到翠亨村安傢。
在這數百年的遷移中,孫氏一族,從中原至兩浙,再從江西到福建,最終落戶於廣東。孫中山的祖父敬賢,生有三子,其中長子達成娶同邑隔田鄉楊騰輝之女,又養育三子:長子德祐,早喪;次子德彰;三子德明,即孫中山。
地處今日廣東中山市的翠亨村,本是一個偏僻的山村,若不是有成大器的偉人為之作注腳的話,它就是廣袤大地上的一分子,毫不起眼,不為人知。翠亨村之所以能遐邇聞名,因為從這裏走齣瞭一位20世紀的偉人——中國民主革命的先驅孫中山。
一聽到翠亨村這名字,似乎馬上就聯想到生命之綠,眼前頓時浮現一片蔥鬱。翠亨村正是如此,背負犁頭山,三麵臨海,山清水秀,樹木蒼翠,佳景天成,宛若畫中之畫。
按照中國人傳統的生活方式,在這封閉的小鄉村中,過著桃花源式的漁耕生活,生兒育女,和和睦睦,倒是一種令人為之嚮往的生活景象。可現實生活中卻偏偏相異,翠亨村青山綠水,但土地貧瘠,不宜耕種,這對於靠土地生活的農民來說實是一種不幸。生活沒著落,無奈之下,許多人隻得背井離鄉,到外地去謀生。尤其是近代以來,廣東沿海得風氣之先,許多人遠赴海外闖蕩。
俗話說,有一弊就必有一利。香山縣因土質不好無田可作,這本來是緻命的,卻因此成全瞭許多人。如果他們固守傢園,或許連基本的生計都無法維持,但他們紛紛齣洋謀生,雖說辛苦,但幾代下來,不少人都在當地立足,生活得還行,有的甚至還很富足。當然,盡管移居海外是改善傢境可供選擇的一種嘗試,但畢竟冒很大風險,而發財者還是少數,許多人都客死異鄉。
孫中山的傢鄉附近,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1840年愛國軍民抗擊英國侵略者,就是從這裏肇始的。太平天國農民運動的領導人,也是在這一地區形成瞭他們的革命思想。反清鬥爭的革命,在這塊土地上從未間斷。
西風東漸,西方的社會、政治思潮最先湧嚮這裏,因此這片土地上湧現瞭不少學術上、政治上的著名人物。香山縣最有名的學者,當屬清末著名的洋務派人物鄭觀應,他著有《盛事危言》一書。稍晚一點的容閎,是最早留美並獲學位的中國人,他的現代化思想和教育興國計劃,對當時的中國也曾産生不小的影響。在這樣一個曆史背景和社會環境下,孫中山自然受到熏陶,這對他後來的成長和思想觀念的形成有很大幫助。
孫中山生於1866年11月12日,他呱呱墜地之時,傢庭和社會並沒有嚮他展示瑰麗的色彩,他的童年是在閉塞的鄉村度過的,與貧窮、落後和苦難為伍。
苦澀的童年,給瞭孫中山以深刻影響。一方麵磨煉瞭他堅強意誌,另一方麵也使他隱約感到社會不公,在他幼小的心田裏,常常濺起不滿現實的浪花。但那隻是孩提時的童心,他尚未能真正懂得這罪惡之源。
青年時期的孫中山,曾抱定學醫救人的理想,但最終還是選擇瞭“醫國”之道。種種不平等現象,終使他認識到封建製度的沒落和腐朽,而隻有徹底消滅這封建肌體,國傢、百姓纔有希望。孫中山正是抱著這種信念,開始瞭他的革命徵程。
孫中山的一生,篳路藍縷,備嘗艱辛,他身懷拯救中國的迫切心情和堅強信念,勇往直前,雖屢敗屢戰,仍執著如初,努力踐履他的遠大抱負和理想。正因為如此,他是公而忘傢,更談不上過問自己的孩子。
孫科齣生的1891年,正是孫中山積極尋求救國真理、探索中國的齣路之時。由於當時革命尚未展開,人們尚未覺醒,所以那是他最為艱難的一段時光。他的革命言論,往往被認為是大逆不道,人們根本不敢接近他。於是,在孫中山的腦海裏,整天考慮的都是如何開展革命,怎樣纔能使民眾接受。至於孩子的成長,他根本無暇過問。他幾乎把全部的精力,都獻給瞭革命事業。因此,孫科的童年,是沒有太多的父愛,在他記憶的詞典裏,父親是可望而不即,模糊而遙遠的。孫科是在母愛的伴隨下成長的。
孫科的母親盧慕貞是珠海市金鼎鎮外沙村一個普通農傢的女子,在她的身上,集中瞭中國勞動婦女那種正直、善良、勤勞、賢惠的品德。盧慕貞是長女,自小勤快,素以“孝敬賢淑”而聞名。1885年,19歲的盧慕貞由父母做主,與比他大兩歲的孫中山在傢鄉成親。當時孫中山正在香港中央書院讀書,婚後,繼續在港求學。其後,孫中山在外讀書、工作及為革命奔波40多年,盧慕貞承擔起教養子女和侍候婆母的責任。孫中山年輕時的衣服和鞋,大都齣自盧之手;而孫中山在40年間經曆的無數風險,盧慕珍也為之分擔,使孫中山可以安心革命而無後顧之憂。孫中山冒著隨時都有可能掉腦袋的生命危險,她也因此承受著隨時成為寡婦的不幸,但她毫無怨言,悉心照料全傢,幾十年如一日,始終理解和支持孫中山的革命工作。她一生為孫中山養育一子二女,這就是兒子孫科和女兒孫蜒、孫婉。
孩子是孫中山的血脈,盧慕珍無力在革命的第一綫與丈夫共赴國難,隻能在傢裏悉心照料孩子,她把對中山先生的愛,全部傾注在孩子身上。
……
前言/序言
孫科傳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孫科傳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