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名實之學古已有之,主要是探討名實關係的學問。“名實新學”通俗地說,就是給事物、地物和人物等命名的探討名稱與事物之間關係的學問。《名實新學:地名學理論思辨》共分為八章和兩個附錄,主要內容包括:地名理論求道、命名機理尋觀、絲路地名揭秘、地名文化考源、規範應用求救、京港澳名分層、外國學史鈎沉。
作者簡介
牛汝辰,男,漢族,研究員。1983年畢業於中央民族大學民族語言文學係,分配至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工作至今,主要從事地名研究和期刊編輯工作,1999年被評為研究員,現任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期刊編輯中心主任,是國傢核心期刊《測繪科學》、《遙感信息》和《導航定位學報》三本雜誌的常務副主編.1999-2005年為國傢測繪局跨世紀學術和技術帶頭人。主要從事期刊編輯、語言學、地名學、中國文化、科技史、曆史地理研究和詩賦創作,齣版專著約20部,發錶論文120餘篇。主要社會兼職:國際專名學會會員、中國地名學會常務理事等。
主要專著有:《中國測繪與人文社會——測繪科技對社會文明的驅動》《地圖測繪與中國疆域變遷——地圖主權價值論》《中國地名文化》《新疆地名概說》e獲得1996年首屆中國青年社科論著專傢提名奬)、《新世紀中國市縣全覽》《中國地名由來詞典》《香港地名詞典》《地名命名理論及其應用研究》《商業命名策劃》《怎樣給公司店鋪起名》《無形的資本-.商標商號應用訣竅》《香港全覽》《中國水名詞典》《源於地名的中國姓氏》《廣告詞寫作技巧與優秀範例大觀》《中國名城的由來和傳說》《測繪科研與論文寫作》等。主編《測繪科研50年——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50年華誕》,主持“西部測圖工程叢書”,齣版瞭《西部測圖工程紀實》《西部測圖抒懷》(2012年被評為
“測繪地理信息文化精品”)和《測繪工程項目管理的方法與實踐》。
目錄
第一章 地名理論求道
何謂地名學
什麼是地名要素
地名的起源與演變
一、地名的起源
二、地名的演變
三、影響地名演變的主要因素和規律
地名學的研究對象、任務和意義
一、地名學的研究對象
二、地名學的任務
三、地名學的意義
地名學方法論及其發展趨勢
一、地名學方法發展趨勢
二、地名學的特殊方法
三、地名學的一般方法
地名學與語言學
一、訓詁學與地名語源的研究
二、語言地理學與地圖地名學
三、語音學和音韻學與地名規範和地名考證
四、社會語言學與地名學
地名研究的符號學視界
一、“語義”的研究方法
二、“語形”的研究方法
三、“語用”的研究方法
語言地理學與地名學
雙語區地名研究與語言學
一、一地雙名
二、一種語言的地名是對另一種語言地名的意譯或節譯
三、原有地名變得音意難尋
四、重復通名
五、雙語閤璧(或叫混閤語地名)
中國理論地名學亟待解決的問題
應重視中國島礁及其名稱的研究
地圖測繪行業地名工作的睏境及其對策
一、睏境
二、對策
第二章 命名機理尋規
曆代政區命名考察
一、西漢末年
二、東漢
三、三國
四、南北朝
五、隋代
六、唐朝初年
七、清乾隆時期
八、民國時期
九、新中國成立初期和“文化大革命”時期
十、簡短結論
目前政區命名及其對策研究
一、問題的提齣
二、當前行政區劃命名中存在的問題
三、中華命名觀
……
第三章 絲路地名揭秘
第四章 地名文化考源
第五章 規範應用求效
第六章 京港澳名分層
第七章 地名研究探史
第八章 外國學史鈎沉
附錄1 作者詩賦作品
附錄2 作者主要學術論著年錶
跋
精彩書摘
《名實新學:地名學理論思辨》:
1.襲舊、罷郡、改州成為隋代政區的地名管理的重要特徵
隋朝建政初期,百廢待興。在行政區劃上,保持南北朝後期現狀,即州郡縣分為三級。這時州、郡、縣轄地甚小,明顯存在官多民少、開支浩大的弊端。隋文帝為瞭減少開支,也曾有目的地裁減並省一些州、郡、縣,緻使政區數量某種程度有所減少。但並沒有因此消除政區設置過多及不閤理現象,並製約著管理的強化。
開皇三年(583),兵部尚書楊希尚上錶,陳述弊端,開創瞭隋代地名管理的新思想。他說:“自秦並天下,置侯置守。漢魏及晉,邦邑屢改。竊見當今郡縣,倍多於古,或地無百裏,數縣並置;或戶不滿韆,二郡分領。具僚以眾,資費日多,吏卒人倍,租調歲減。清乾良材,百分無一,動須數萬,如何可充!所謂人少官多,十羊九牧。”他的主張得到瞭隋文帝贊賞。於是開始考慮“存要去閑,並小為大”成為整頓政區的重要措施,在隋代地名管理史上起到瞭不可低估的作用。隨之産生的“罷郡”措施,把區劃地名管理推嚮瞭第二階段。
第二階段是以州縣製為特徵的,取消瞭州縣之間的郡,使中間層次消除,利於政令上通下達,並繼承瞭通名標準化傳統。政區總數明顯減少,開創齣隋代政區地名管理的新特徵。或數郡閤並為州,或單郡降格為縣,郡不再錶示政區。如扶風郡,開皇三年廢,改為始平縣;帶郡改為長安縣、武功郡改為武功縣,等等。“開皇三年遂廢諸郡,洎於九載,廓定江錶。尋以戶口滋多析置州縣。”這是說罷郡從開皇三年開始,曆經九年纔整頓完結,後來因州、縣戶口增加,又對部分不閤理政區進行瞭析置。析置剋服瞭忽視客觀特點、重視主觀因素的現象,解決瞭版圖過大、人口過多現象。析置彌補瞭罷郡造成的不足。州縣製逐步穩定下來,形成新體製。州、縣、族、閭、保、傢構成序列,形成前期集權特徵。
政區管理加強以後,隋文帝於公元590年開始對府兵製進行改革,以達軍政閤一目的。詔“凡是軍人可悉屬州縣,墾田籍賬,一與同民。軍府統領,宜依舊式”。州縣與軍府實現瞭統一,為地方經濟發展奠定瞭基礎。南北朝時期,府兵獨立軍戶,傢屬隨營,位於軍坊,不入民籍,不雪州縣,自耕自種,自成體係,極不利於管理。軍人、傢屬居地流移不定,“竟無鄉裏之號”。隋將軍戶劃歸州縣,平時生産,戰時齣徵。軍府依政區所定,政區內設軍府,有利於中央集權,減少瞭不穩定因素,所以很受軍戶歡迎。
從資料上看,軍府稱行颱省或總管府,大約有40餘個。總管府有道總管府、州總管府之分。府下設鎮,鎮下設戍形成軍戶駐地。據統計僅幽州總管府下就有50餘鎮,鎮內修障塞,布兵防禦。府、鎮、戍形成聚落通名的又一源頭,帶有軍事性質,這是普通聚落通名所沒有的。開皇十年(590),罷山東、河南及北方緣邊置軍府,原軍府駐地多演變成聚落,通名的軍事性質也不復存在。通名的復雜化被肯定下來。隋煬帝繼位以後,總管府大多撤銷,其公廨田也悉屬州縣,鎮下諸防主及副官掌同諸鎮,鎮的數量日益增加。為瞭標新立異,大業二年(606),隋煬帝“遣十使並省州縣”,這樣,隋代地名管理開始進入第三階段。
第三階段以並省為手段,以“使”地名職官,以改州立郡為目的,形成新的特點。州被改為郡,對縣進行調整,地名景觀再次發生較大變化。據統計,政區地名景觀經並省改之後,郡總數為190,縣總數為1255,其邑居道路、山河溝洫、涉磧堿鹵、丘陵阡陌皆不預焉。東、南皆於海,西至且末,北至五原形成郡縣製實行範圍。隋之盛,極於此也。
……
前言/序言
名實新學:地名學理論思辨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名實新學:地名學理論思辨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