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典藏书系:传习录全编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发表于2025-01-09
读书人典藏书系:传习录全编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上卷
一、徐爱录——心即是理
1.徐爱引言
2.亲民与新民
3.无善无恶心之体
4.孝道要出自于内心
5.至善是发自心性的本源
6.知行合一
7.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8.君子慎独,格物致知
9.尽心即是尽性
10.无心外之物,无心外之理
11.去其不正,以全其正
12.知是心的本源
13.“礼”即是“理”
14.道心无人伪之杂
15.务本尚实,反朴还淳
16.时变,法亦变
17.“经”、“史”不可分
18.孔子精删《诗经》
19.徐爱跋
二、陆澄录——格物无动静之分
1.“主一”的核心在存天理
2.其志坚,其愿必成
3.立世为人之道
4.人心天理浑然
5.心明如镜
6.理、道无穷尽
7.人须在事上磨
8.下学与上达
9.惟精惟一
10.知行并举
11.盈科而进
12.心即性,性即理
13.心与理不可分离
14.反省慎独
15.思存天理
16.心不正则迷
17.定是心之本体
18.孔子正名
19.有所忧患,不得其正
20.率性、修道
21.《易经》六十四卦之源
22.存养夜气
23.无出无入,动静如一
24.因时制宜
25.自愿原则
26.良工心独苦
27.“治生说”误人
28.气、神、精一也
29.“中和”的境界
30.防微杜渐
31.“礼乐”的本源
32.后天修养之功
33.道无精粗
34.私欲如灰尘
35.克己功夫
36.道无方体
37.阳明的自然观
38.随才成就
39.做学问要有源泉
40.贯通古今
41.心为五官之“君”
42.遏止恶念、扩充善念
43.屏息思虑,去除私欲
44.志之所至,气亦至
45.圣人如天
46.静坐养心、求中见性
47.颜子没而圣学亡
48.现成良知
49.本体不动
50.心外无物
51.格物功夫
52.“格”的本义
53.做功夫的目标
54.“仁”的根本
55.阳明批评佛教
三、薛侃录——一以贯之
1.心之神明
2.求学重在志向真切
3.减得一分人欲,复得一分天理
4.朱子先治经后明道
5.顿悟良知本体之理
6.惟患夺志
7.心有主宰,从容自在
8.不务空名
9.吃一堑,长一智
10.体用一源
11.不可与不肯
12.善用俱是
13.体未立,用安从生
14.心上用功
15.立志贵专一
16.涵养与见识合一
17.格物致知,内心灵明
18.本体中原无念虑
19.为荀子辩解
20.主宰自我的良知
21.忧思伤心
22.龙场悟道
23.真知即是行
24.息有养,瞬有存
25.解偏救弊
26.复良知之本体
中卷
一、答人论学书——知行合一
1.特倡诚意
2.体究践履,实地用功
3.功夫无次第
4.“知行合一”的本体论依据
5.进学之道
6.合心与理为一
7.学、问、思、辨、行
8.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
9.“知行合一”的体用关系
10.正本清源
二、答周道通书——在事上磨炼
1.心意之所向
2.所思所虑只是一个天理
3.圣人气象
4.“致良知”是真切功夫之本
5.格物是致知功夫
6.身体实践
7.性气一体
三、答陆原静书——良知学说
1.妄心与照心
2.良知无始无终
3.精、一、理、气
4.良知流行发用
5.良知在体用之内
6.天理是不动的
7.良知与情感交融一体
8.洞彻无碍之心
9.无妄无照
10.去欲存理
11.明善就是诚身
12.良知即是道
13.减一分私欲,增一分真乐
14.致知功夫,至诚不息
15.钱德洪跋
四、答欧阳崇一——万物皆备于我心
1.良知与见闻
2.思索是良知的发挥运用
3.素其位而行
4.至诚自可前知
五、答罗整庵少宰书——正心诚意
1.德之不修,学之不讲
2.恢复《大学》旧本
3.不可不辨
4.公天下
5.笃信自己学说
六、答聂文蔚——人即天地之心
1.言而信,行而说
2.良知之学不明
3.天下皆吾心
4.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5.回归自性良知
6.阳明的绝笔书信
7.全在“必有事焉”上用
8.必有事就是致良知
9.宇宙万物是性所派生
10.本体即是良知
11.尧舜之道,孝悌而已
12.致知的三重境界
13.至当归一
七、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贵在引导
八、教约——神而明之
下卷
一、陈九川录——戒慎恐惧在心念
1.“格物致知”是“诚意”的功夫
2.格物犹造道
3.故静
4.虽闻见而不流
5.静心体悟,事上磨炼
6.功夫与本体不可分离
7.陆学粗处
8.理障说
9.人人皆可为尧舜
10.功夫愈久,愈觉不同
1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12.委曲谦下
13.事上为学
14.学问为我所用
二、黄直录——阳明四句教
1.博学于文
2.学与思相结合
3.四句教
4.阳明格竹
5.童子格物
6.为学“主一”
7.知觉是心的作用
8.格物即慎独戒惧
9.道德内省
10.阳明的“精微”说
11.见性
12.声色货利之交
13.实事磨炼,身体力行
14.“悟”良知
15.超越见闻
16.致良知是必有事的功夫
17.发起成圣的信心
18.笃实下功夫
19.立命是“知行合一”的实践
20.性相近即性善
21.顺良知之自然发用
22.本体与功夫的关系
23.仁人悯物之心
24.圣学的根本
25.惟变所适
26.回未助“道”
27.国裳请题字
28.成圣之道
29.随人分限所及
30.一念发动就是行
31.圣人本体明白
32.善恶皆天理
33.“诚”为知行本体
34.分上事
35.动静无分
36.矜持太过终是弊
37.言之有物
38.无轻重之分
39.回归天理正轨
40.出世间而即世间
三、黄修易录——生之谓性
1.去恶念,复心之本体
2.良知存久心自明/
3.无根之树
4.“艺”、“义”、“道”
5.修养本心
6.气亦性,性亦气
7.处处是进德之资
8.天植灵根
9.返照自心
10.卜筮是理
四、黄省曾录——良知是造化的精灵
1.义即是良知
2.思无邪
3.道心人心
4.因人施教
5.学问至极处
6.杀身成仁
7.毁誉在外,自修何如尔
8.不厌外物
9.因人而异
10.简化“知识”
11.圣人之志
12.阳明诚意论的最高追求
13.致良知无动无静
14.内外两忘,心、事合一
15.“内心省察”的修心之方
16.人心与天地一体
17.养心不离事物
18.告子的片面性
19.良知与万物一气同体
20.对天理、性命的彻悟
21.剜肉做疮
22.贯彻心志
23.良知无前后
24.聪明睿知之道
25.“将迎”之心
26.只问耕耘,莫问收获
27.巧、力非两事
28.是非之心
29.为学功夫
30.圣人之常
31.知行即是功夫
32.心安则乐
33.不可作茧自缚
34.还原“初心”
35.音乐能化育人心
36.迷时师度,悟时自度
37.在心上用功
38.善与人同
39.良知妙用处
40.未发即已发
41.阳明的人性论
42.不为气所乱
43.行不掩言
44.反其言而进之
45.儒者气象
46.念谦之之深
47.天泉证道
五、钱德洪跋——辗转刊行
参考文献/298
钱德洪序——成书之缘
钱德洪(1496—1574 年),初名宽,字洪甫,人称“绪山先生”,官至刑部郎中。钱德洪是王阳明之后儒家心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与同时期的哲学家、思想家王龙溪齐名。钱德洪整理了王阳明的主要著作,修订了王阳明的年谱,并进一步阐述、发展了心学,对阳明学的传播和民间化起了很大作用。著有《阳明先生谱》。
【原典欣赏】
先生初归越时,朋友踪迹尚寥落,既后四方来游者日进。癸未年以后,环先生而居者比屋,如天妃、光相诸剎,每当一室,常合食者数十人,夜无卧处,更相就席,歌声彻昏旦。南镇、禹穴、阳明洞诸山远近寺剎,徒足所到, 无非同志游寓所在。先生每临讲座,前后左右环坐而听者,常不下数百人,送往迎来,月无虚日。至有在侍更岁,不能遍记其姓名者。每临别,先生常叹曰:“君等虽别,不出在天地间,苟同此志,吾亦可以忘形似矣。”诸生每听讲出门,未尝不跳跃称快。尝闻之同门先辈曰:“南都以前,朋友从游者虽众,未有如在越之盛者。此虽讲学日久,孚信渐博,要亦先生之学日进,感召之机,申变无方,亦自有不同也。”
德洪曰:昔南元善刻《传习录》于越,凡二册。下册摘录先师手书,凡八篇。其答徐成之二书,吾师自谓:“天下是朱非陆,论定既久,一旦反之为难。
二书姑为调停两可之说,使人自思得之。”故元善录为下册之首者,意亦以是欤!今朱、陆之辨明于天下久矣。洪刻先师《文录》,置二书于外集者,示未全也,故今不复录。
其余指知行之本体,莫详于答人论学与答周道通、陆清伯、欧阳崇一四书。而谓格物为学者用力日可见之地,莫详于答罗整庵一书。平生冒天下之非诋推陷,万死一生,遑遑然不忘讲学,惟恐吾人不闻斯道,流于功利机智以日堕于夷狄禽兽而不觉。其一体同物之心, 终身,至于毙而后已。此孔孟已来贤圣苦心,虽门人子弟未足以慰其情也。是情也,莫详于答聂文蔚之第一恢弘心学第一人,知行合一第一书
书。此皆仍元善所录之旧。而揭“必有事焉”即“致良知”功夫,明白简切,使人言下即得入手,此又莫详于答文蔚之第二书,故增录之。元善当时汹汹,乃能以身明斯道,卒至遭奸被斥,油油然惟以此生得闻斯学为庆,而绝无有纤芥愤郁不平之气。斯录之刻,人见其有功于同志甚大,而不知其处时之甚艰也。今所去取,裁之时义则然,非忍有所加损于其间也。
【白话翻译】
先生刚刚辞官回到浙江绍兴的时候,前来拜访的朋友还寥寥无几,后来从四方来游学求教的人与日俱增。嘉靖二年(1523 年),先生住宅周围居住的人也变得多了起来,比如天妃、光相等寺庙中,每一间卧室,常常是吃住在一起的几十人,晚间都没有睡觉的地方,只好轮流睡觉,坐席谈话唱歌日夜不断。
南镇、禹穴、阳明洞远近的寺庙,只要能站脚的地方,都成了志同道合的人的徜徉之地。先生每次来讲学,前后左右围坐听讲的人,经常不少于几百人。迎来送往,一个月当中没有一天是空闲的。甚至有在这里听讲达一年之多,先生都不能完全记清楚他们的姓名。每次到了分别的时候,先生经常叹息说:“你们虽然走了,但我们还同在这天地间,如果和我有相同的志趣,我也很自豪呀!”学生们每次听完讲座出门,从来没有不欢呼雀跃的。我曾经听同
门的前辈说:“先生拜南京兵部尚书以前,问学的人虽然也不少,但也比不上浙江绍兴这样的盛况。这虽然说是先生讲学的日子长了,获得的信任也就更多了,但更主要的还是先生的学术越来越精密,感召力和实用性自然和以前大不相同。”
钱德洪说,当初南元善在浙江绍兴刻印《传习录》时分为上、下两册。下册收录了先生的八封书信。其中在《答徐成之》两封信中,先生说:“天下人赞成朱熹的观点而否定陆九渊的观点,长期以来已形成定论,想要扭转过来,十分困难。这两篇姑且算是为了调解朱陆之争,让大家自己思考去明白朱陆之辨的内涵。”所以,南元善将这两封信放在下册的开头,恐怕也是这个用意吧。
如今,世人已明白朱陆之辨的内涵。我刻印先生的《文录》时,把两封信置于《外集》中,主要是有些观点还不够完善,因此,现不作收录。
其余关于知行本体的论述,最详细的莫过于《答人论学》《答周道通书》《答陆清伯书》《答欧阳崇一》等四封书信。而论述学者日常用功学习的格物理论,最详细的莫过于《答罗整庵书》。先生平生面对世人的诽谤和诋毁,在万死一生的逆境中始终不忘讲学,惟恐我们不通晓圣学,而被功利和技巧所迷惑,以致沦为禽兽夷狄而自己却不知道。先生终生兢兢业业地追求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的境界,直到他去世才终止。这种孔孟以来圣贤所独有的良苦用心,并不因学生和亲人的劝慰而有一丝一毫的减轻。这种情怀,在《答聂文蔚》的第一封信中表现得最为详尽。这几封信,都是按照南元善以前所录的旧版本而收录。而揭示“必有事焉”和“致良知”功夫,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让人听完就可以动手去做的,莫过于先生《答聂文蔚》的第二封信,因此在这里我也增录进来了。
南元善当时处凶险之境,竟然仍以讲授先生的学说为己任,最终遭受奸臣排挤,但他却因这一生能够听闻老师的学说而感到庆幸,绝没有分毫的忧愤和悔恨。他刻录《传习录》,人们只看到了它对于有志于学的朋友帮助很大,但不知他其时处境的艰难。我现在对其版本所做的增删,是出于对于目前情况的考虑,而不是我忍心去增加或减损。
【跟进解读】
王阳明先生集文武谋略于一身。他上马治军,下马治民,文官掌兵符,做事敏捷,用兵神速,官至兵部尚书、都察际左都御史,封“新建伯”。先生晚年辞官回乡讲学,在绍兴、余姚一带创建书院,宣讲“王学”。这篇序的前半部分详尽地介绍了先生辞官回到浙江绍兴后的讲学情况;后半部分对《传习录》的编排、刻印等相关问题作了简要说明,对我们今天了解《传习录》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
《传习录》是明代王阳明先生的语录和论学书信集,是一部中国哲学史上简明而有代表性的儒家经典著作。“传习”一词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书中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被称之为“心学圣经”。
王阳明,原名云,后改名守仁,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余姚人。他出生于一个官宦世家,其远祖为东晋时期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因他曾隐居绍兴会稽山阳明洞,后又创办阳明书院,所以世称“阳明先生”。他非但精通儒家、佛家、道家,而且能够统军征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也是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军事家和心学集大成者。
《传习录》全书分上、中、下三卷,上卷经王阳明本人审阅;中卷里的书信出自王阳明亲笔,是他晚年的著述;下卷虽未经本人审阅,但较为具体地解说了他晚年的思想。就内容而言,上卷主要阐述了知行合一、心外无理、心外无物、意之所在等观点,强调圣人之学为身心之学;中卷有书信八篇,除了回答了对于知行合一以及格物说的问难之外,还谈了阳明心学的根本内容和意义,并且阐述了阳明的教育思想;下卷的主要内容是“致良知”,王阳明结合自己纯熟的修养功夫,提出“本体功夫合一”等观点,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四句教”,它使王学体系更加完整齐备。
《传习录》在形式上打破了程朱理学的理论框架,重新建立了以“心即理”、“致良知”等为基本范畴的心学思想体系,在本体论和方法论上改造和革新了宋明理学,并注重强调主体意识和自主精神,反对迷信权威、依傍书本,具有强烈的平民意识,由此形成了别具特色的教育思想,深为后世许多进步的社会改革家所赞。他的思想冲破了数百年来中国思想界为程朱理学所垄断的沉闷局面,对明朝后期哲学与文艺方面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一直延续到我国近代并扩展到东亚,后来,其影响又逐渐深入到东南亚诸国、北美洲和欧洲,可见其思想的价值和魅力。以东亚为例,在日本,阳明学被一大批幕府末期的思想家所接受,推动了日本的明治维新运动。在朝鲜,阳明学也暗中流传,并影响了不少思想家。在经济腾飞期的韩国,阳明学被奉为精神的范本。
总之《传习录》作为一部简明而有代表性的哲学著作,把儒家的内圣之道发展到了极致,不但全面阐述了王阳明的思想,还生动地体现了他善于用譬、常带机锋的语言艺术,展现了传统经典文化的巨大魅力和绚丽的光芒。因此,该书一经问世,便大受世人的欢迎。
本书对《传习录》原典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解读,从多个角度阐发蕴藏其中的涵义,以便读者更加轻松、透彻地理解《传习录》中所包含的智慧,从而获得熏陶和启迪。
相信通过本书的阅读,不仅能使您感悟到国学文化的精深,而且对于您修养精神道德乃至经世致用,都会有极大的裨益。
读书人典藏书系:传习录全编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读书人典藏书系:传习录全编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5读书人典藏书系:传习录全编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读书人典藏书系:传习录全编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了解先秦史的依据,很精彩。
评分这个书包装精美,纸张华丽,内容丰富,值得拥有。
评分内容易懂,京东的快递一如既往的好,京东送货的师傅服务也是一流的,非常负责任
评分山海经,读古文,知今世
评分素书很早之前就想好好看看了,乘着活动买了。书本纸质还行,就是评析,解读什么的太多了,不感兴趣
评分好书,纸张的感觉和油墨味让我怀念起小时候
评分排版和印刷都很好,让人更容易看的下去,《道德经》人手必备藏书
评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一直想看看的好书,了解儒家的多元
读书人典藏书系:传习录全编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