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京城四大名医经验传承--孔伯华中医世家医学传习录
:68.00元
作者:孔令谦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7-01
ISBN:978712205914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68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先祖孔伯华先生(1884~1955年)是我国近现代的中医临床家,在疾病治疗方面有独到的创见,对疑难重症和传染病的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同时,他还是的中医教育家,生前与萧龙友先生共同创办了北平国医学院,传播医学文化、培养临床人才。多年教学中,树德为先,兼容并蓄,循循善诱,耐心指导,使国之瑰宝不致毁损,使天人之学得以弘扬,使中医学术得以传承。
建国以来,先祖的子嗣、后学七百余人尽成中医之栋梁;时至今日,再传弟子遍布全国。孔伯华中医世家学术已成功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孔伯华名家研究室为了更全面地展现先祖学术思想体系和后人的传承与发扬,编撰了这部《孔伯华中医世家医学传习录》,收录了先祖及第二代、第三代部分学术传人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
对于先祖的医论和医案,我们尽量保持了历史原貌,以期管斑窥豹展现民国时期国医大家的风貌。后学传人在继承先祖医学思想的基础上,又各有专长,各有发挥。在医学临床的基础上,有的擅长中医理论研究、有的擅长中药药性研究、有的擅长针灸疗法、有的擅长中医教育与养生……因此我们本着“百花齐放”的原则,在孔门医学的整体学术氛围下,着重展现他们的特色,而不拘泥于格式的统一。由此,读者也能看到孔门医学的薪火相传和发展变化,进而从一个侧面了解到中医学术的博大精深。
目录
章 孔伯华医学学术特色
一、主要学术思想
二、辨证论治临证要则
三、论脏腑及脏腑病
第二章 孔伯华临证备忘录
节 内科病症
一、温病及外感论治
二、疟疾
三、中风
四、厥闭
五、神志病
六、心悸
七、不寐
八、痹证
九、眩晕
十、头痛
十一、痨病并咳喘
十二、水饮
十三、黄疸
十四、胁痛
十五、癥瘕积聚
十六、水肿
十七、噎食反食
十八、胃脘痛
十九、胀满
二十、呕逆
二十一、吐利
二十二、泄泻
二十三、痢疾
二十四、便秘
二十五、血证
二十六、消渴
二十七、遗精
二十八、脱发
二十九、足跟痛
三十、牙龈肿痛
三十一、牙龈出血
三十二、耳聋
三十三、口疮
三十四、口唇肿裂
三十五、瘰疬痰核
三十六、风饼
三十七、浮肿
三十八、疝
三十九、药毒中络
第二节 儿科病症
第三节 妇科病症
第四节 外科病症
第三章 孔伯华中医世家第二代传人临证经验
节 北平国医学院的创办
第二节 部分第二代传人学术经验
第四章 孔伯华中医世家第三代传人临证经验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初次翻开这本书,就被它浓厚的历史底蕴和学术氛围所吸引。虽然名为“孔伯华中医世家医学传习录”,但其中蕴含的远不止于此。书中对于中医理论的阐述,并非生搬硬套经典,而是结合了数代名医的临床实践经验,将那些看似抽象的理论,通过一个个鲜活的病例,变得触手可及。我尤其欣赏书中对辨证论治的细致讲解,它不像市面上许多教材那样,只是简单罗列病症和方剂,而是深入剖析了每一个诊断思路的形成过程,以及每一个方剂的配伍原理。读来如同亲临其境,与孔氏家族的医者们一同切磋交流,感受他们如何凭借精湛的医术和深厚的学养,为无数患者解除病痛。书中对疑难杂症的论治,更是让人拍案叫绝,那些常常让现代医学束手无策的病症,在孔氏医者的手中,似乎总能找到化解之道,令人对中医的智慧与魅力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评分作为一名中医爱好者,我一直在寻找能够真正启迪我思维的书籍,而这本书无疑给了我极大的惊喜。它让我看到了中医在理论上的深度,以及在实践中的灵活性。书中并没有回避中医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反而坦诚地展现了孔氏家族医者们是如何在时代变迁中,不断探索和创新的。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一些经典方剂的解读,它们不仅仅是几个药材的组合,而是蕴含着深刻的理法方药思想。作者们通过对这些方剂的深入剖析,阐释了其在不同病证、不同体质下的灵活运用。这种“活”的医理,比枯燥的理论知识更能打动人,也更能激发人学习的兴趣。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中医的理解,从“知其然”向“知其所以然”迈进了一大步。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深刻的感受,是它所传递的“传承”二字。这不是简单的知识堆砌,而是活生生的经验传递。每一位作者,无论是孔伯华老先生本人,还是他的传人,都在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着中医的生命力。我注意到书中不乏一些非常具体的操作细节,比如如何判断药物的真伪,如何掌握针灸的火候,甚至是如何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这些细节,恰恰是许多理论书籍所忽略的,但它们却是决定疗效的关键。阅读过程中,我仿佛看到了几代中医人,在漫长的岁月中,不断地学习、实践、总结,将宝贵的经验凝聚成文字,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这种精神,让我对中医这门古老而伟大的医学,充满了敬意。它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种人文关怀,一种对生命的热爱与尊重。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非常宝贵的视角,让我们能够从一个家族几代人的视角,去审视和理解中医的发展。它不仅仅是关于医学知识的传播,更是关于一种医者精神的塑造。我注意到书中多次强调“医者仁心”,以及对病人的责任感。这些品质,在浮躁的当下,显得尤为珍贵。我曾尝试过一些其他的中医书籍,但很多都流于表面,或者过于理论化。而这本书,则将理论与实践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用鲜活的案例,生动地展示了中医的魅力。它让我明白,中医的精髓,不仅仅在于那些神奇的方药,更在于那份对生命的大爱和敬畏。
评分当我读到书中关于一些温病、杂病的论治时,真是大开眼界。那些看似繁复的症状,在孔氏医者的笔下,层层剥离,直达病灶。他们对疾病的洞察力,对病机变化的把握,真是令人叹为观止。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在于,它让我认识到,中医的治疗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需要根据具体的病情、病人的体质,以及所处的环境,进行灵活的调整。书中的许多论述,都充满了辩证的智慧,让人在阅读的同时,也不断地反思和学习。它不仅仅是一本医学著作,更是一部充满智慧的人生教科书,让我受益匪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