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變中之痛》是一本有關社會發展和變遷方麵的社會學隨筆,具有較高的學術水準。《變中之痛》分為四個部分:社會觀察、文化散論、城市評論、影像解讀,涵蓋我國的青年文化、城市化、城市新移民等問題,部分文章是對法國和日本社會的觀察。
作者簡介
陳映芳,日本大阪市立大學文學博士,現為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兼任上海師範大學都市文化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齣版有個人專著《城市中國的邏輯》、《在角色與非角色之間:中國的青年文化》、《“青年”與中國的社會變遷》、《圖像中的孩子:社會學的分析》,主撰主編有《徵地與郊區農村的城市化:上海市的調查》、《棚戶區:記憶中的生活史》、《移民上海:52人的口述實錄》、《都市大開發:空間生活的政治社會學》、《直麵當代城市:問題及方法》等。
目錄
社會觀察
愛知世博會上的“中國之謎”
廣場上的法蘭西
一座沒架成的橋
麵對災難,日本國民不會隱忍
社會的風景(外五則)
“羞辱”: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
大學的政治——張鳴事件的幾個關鍵詞
十月裏,想起瞭謝燁
追思張剛
可疑的80後政治意識
青年與“青年”的解體
嬌寵心理與青年文化的孩童化傾嚮
“學生負擔”背後的觀念與製度的問題
也說大學生的自殺現象和“心理問題”
“好孩子”、“好學生”的過度角色化與反社會傾嚮——大學生傷害動物事件對中國社會的預警
年輕人怎麼瞭?——“奧姆事件”的觀察與思考
文化散論
迴到日常經驗、說齣自己的感受
“但是它們是有意義的”
城市社會:難以接近的和隱蔽的
想說的和想聽的
語際的陷阱
他們的選擇
沉重的國際婚姻
沉默是金?
八月有感——關於日本人的罪感
記憶與曆史
“雅子報道”的意味解讀
城市評論
“市民”與城市社會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小菜場背後的城市邏輯
關於城市新移民問題的幾點思考
當前中國城市的居住生活安全問題
“蝸居”睏境的原因何在?
中國的居住生活危機與社會風險
“第二套住房”是個什麼問題?
我對建英學校事件的幾點看法
關於“城市準入製度”提案不能不說的一些話
影像解讀
變中之痛
影像中的民間文化——薑健的《主人》
張新民的《流坑》
視覺記錄與影像選擇——我看張新民的《包圍城市》
照片中的“上海”
都市化與80年代以來的都市攝影
照片中的“中國”
後記
精彩書摘
《變中之痛》:
“好孩子”、“好學生”的過度角色化與反社會傾嚮 ——大學生傷害動物事件對中國社會的預警 在有關大學生殘害黑熊事件的廣泛討論中,反響的激烈程度以及人們錶現齣來的普遍睏惑事實上反映瞭一般社會對“好孩子”、“好學生”越軌這樣一種現象缺乏預想。首先人們對事件當事人作為問題青年的類型難以接受:他是清華高纔生,而不是一個“差生”或街頭少年。其次人們對他的問題行動的類型難以理解:他不是偷盜、打架,而是虐待動物。雖然不少人提到瞭這位學生的傢庭狀況、心理素質等問題,但人們對於“好孩子”、“好學生”越軌的內在邏輯顯然缺乏相應的認知。
筆者在這裏想要指齣的是,“好孩子”、“好學生”越軌並不是偶然的,隨著社會的現代化它很可能成為一個嚴峻的社會問題;“好孩子”、“好學生”的過度角色化是中國社會目前普遍存在的問題;社會需要對類似的可能齣現的社會問題作必要的預想和應對準備。
“好孩子”、“好學生”的越軌 曆來,當人們講到青少年問題時,通常是指那些不符閤社會期待的問題少年、問題青年以及他們不符閤社會規範的問題行動。而在人們的經驗常識中,問題少年、問題青年往往是那些父母管教不嚴的調皮孩子或學校裏的“差生”,這樣的孩子多齣自“問題傢庭”或貧睏階層、貧睏社區。在這次劉海洋事件的議論中,不少人依然是從這樣的視角去尋找問題根源的,劉海洋的單親傢庭背景和傢庭經濟睏難似乎印證瞭這其中的相關。
與此同時,不少人注意到瞭傢長的高期待和學校應試教育的問題,這樣的分析延續瞭近年來對一係列青少年問題的分析框架:中國父母的“望子成龍”心態和片麵追求升學率的學校教育模式已經影響到瞭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中學生、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令人堪憂。
但事到如今,我們需要將青少年的問題、教育的問題放到社會的層麵來思考:中國這些年新齣現的一些青少年問題的類型,與中國社會的變動之間,到底存在些什麼樣的關係?它們是偶然且特殊的(“個彆的問題”、“中國的問題”),還是隨著社會的現代化無可避免的(“普遍的問題”、“現代社會的問題”)? 如果我們關注一下中國以外的其他國傢,則不難注意到,在一些發達國傢,“好孩子”、“好學生”越軌這樣一種現象已經成為具有一定普遍性的社會問題。去年12月的美國《人物》雜誌曾專門報道瞭麻省理工學院的高纔生們的種種問題行動。這所名牌大學中集中的是美國社會中那些傢庭條件優越、聰明好學、各方麵都齣類拔萃的學生,但這所學校居高不下的學生自殺率成瞭一個睏擾校方的大問題。在日本,這些年來,“好孩子”、“好學生”的惡性犯罪現象已經是一個引人注目的嚴重社會問題:一些名牌大學的碩士、博士們成瞭反社會宗教團體奧姆真理教的骨乾。而一係列令社會震駭的殺人案的罪犯是平時大人眼中全無異樣的乖孩子。
事實上,青少年越軌現象的類型轉變已經成為各國青少年問題及學校教育問題研究者們的一個新課題。聯閤國科教文組織和歐盟等其他一些國際性組織已經就現代社會中的青少年問題展開一係列的國際調查和共同研究。有著共通之處的真正問題在於,今天許多青少年越軌現象的特徵與曆來人們所認為的“問題少年”、”問題青年”及其“問題傢庭”很少關聯。
日本的一項調查研究錶明,相對於曆來的青少年問題,近年來齣現的越軌青少年在“問題行動的特徵”、“對問題行動的認識”、“學校生活的狀況”、“傢庭狀況”、“交友關係”、“前科記錄”等方麵都齣現瞭明顯的變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變化正在於,如今的越軌學生往往是平時錶現乖巧、成績不錯、熱心於各項活動、對外在評價非常敏感、傢庭條件不錯且父母重視教育、錶麵上也不缺少朋友、以前也沒做過壞事的學生們(參見日本“關於兒童學生的問題行動等的調查研究協作者會議”1998年3月調查研究報告)。問題的隱蔽性、突發性成瞭今天人們預防青少年越軌的最大難點。
“好孩子”、“好學生”的過度角色化 顯然,僅僅從問題少年、問題青年的個人環境著手去尋找因果關聯是不夠的。我們有必要從社會的結構變遷和人的社會化需要齣發來重新思考有關“好孩子”、“好學生”的問題。
首先需要對“社會化”和“角色化”兩個概念的意義作一個簡單的比較。所謂“社會化”,是指人從自然人到社會化的學習過程,大緻包括文化的內化、人格的發展以及角色的學習,應該說,它的主要指嚮是人的需要,即個人進入社會的各種需要,尤其是個人心理發展的需要。而其中的“角色化”的主要指嚮,則是社會的。社會角色所包含的,主要是社會的期待及其製度的規定,這些期待與規定在孩子的角色化過程中尤其具有決定性的意義——雖然角色扮演者可能會拒斥或修改角色意義,但孩子通常隻能是角色意義的被動的接受者。
當人們稱贊一個孩子為“好孩子”時,既可能是社會化意義上的評價,也可能是角色化意義上的評價。前者可能是指孩子是一個身心發展健康的孩子,後者則更可能是指孩子模範地順應瞭社會的規範要求(譬如聽話、學習認真等)。從這個角度齣發來檢視現實社會中獲得評價的“好孩子”、“好學生”,則我們或許可以較多地發現:那些越軌的“好孩子”、“好學生”曾經獲得的好的評價較多的正是角色化意義上的,他們或者是順應、服從父母意誌的“乖孩子”,或者是學校裏遵守紀律、成績齣眾的“優等生”。
……
變中之痛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變中之痛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