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解读(第四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解读(第四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爱立,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刑法室 编
图书标签:
  • 刑法
  • 法律
  • 法规
  • 解读
  • 中国
  • 法律普及
  • 法律参考
  • 司法考试
  • 法律学习
  • 实务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
ISBN:9787509367308
版次:4
商品编码:11779839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5-10-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112
字数:99400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第一时间重磅推出:本书在新法出台后,紧锣密鼓精心操作
  人士详细解读:作者均为立法机构参与刑九起草的人士,解析详尽到位
  理论实务完美结合:扼要阐明法理,准确解读法条,重点解决实务疑难问题
  全面梳理配套新规:全书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司法解释进行梳理
  重点把握六大亮点:
  ——更严厉惩治贪腐
  ——更有力保护妇女儿童
  ——更注重维护社会诚信
  ——再取消九个罪名的死刑
  ——更强有力打击暴恐

内容简介

  2015年8月29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刑法修正案(九)根据中央精神和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针对近年来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查研究、并与有关方面反复论证的基础上,调整刑罚结构,进一步减少适用死刑的罪名;加大对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犯罪的惩治力度;完善惩处网络犯罪的法律规定;加强对公民人身权利的保护;加大对腐败犯罪的惩处力度;维护社会诚信,惩治失信、背信行为;加强社会治理,维护社会秩序等,对刑法的相关规定作了重要的修改补充。
  刑法修正案(九)将于2015年11月1日起施行。为了使大家准确把握法律精神,严格适用法律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刑法室的同志结合刑法修正案(九)的内容,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解读》一书进行了修订,同时推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解读》。

目录

条文序号加*指根据刑法修正案(九)修改条文,☆指新增条文,△表示删除条文,没有符号表示保留条文。
第一编总则
第一章刑法的任务、基本原则和适用范围
第一条【立法宗旨】
第二条【本法任务】
第三条【罪刑法定】
第四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第五条【罪责刑相适应】
第六条【属地管辖权】
第七条【属人管辖权】
第八条【保护管辖权】
第九条【普遍管辖权】
第十条【对外国刑事判决的消极承认】
第十一条【外交代表刑事管辖豁免】
第十二条【刑法溯及力】
第二章犯罪
第一节犯罪和刑事责任
第十三条【犯罪概念】
第十四条【故意犯罪】
第十五条【过失犯罪】
第十六条【不可抗力和意外事件】
第十七条【刑事责任年龄】
第十七条之一【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的刑事责任】
第 十 八 条【特殊人员的刑事责任能力】
第 十 九 条【又聋又哑的人或盲人犯罪的刑事责任】
第 二 十 条【正当防卫】
第二十一条【紧急避险】
第二节犯罪的预备、未遂和中止
第二十二条【犯罪预备】
第二十三条【犯罪未遂】
第二十四条【犯罪中止】
第三节共同犯罪
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概念】
第二十六条【主犯】第
二十七条【从犯】
第二十八条【胁从犯】
第二十九条【教唆犯】
第四节单位犯罪第
三 十 条【单位负刑事责任的范围】
第三十一条【单位犯罪的处罚原则】
第三章刑罚
第一节刑罚的种类
......
......
......
第十章军人违反职责罪
第四百二十条【军人违反职责罪的概念】
第四百二十一条【战时违抗命令罪】
第四百二十二条【隐瞒、谎报军情罪】【拒传、假传军令罪】
第四百二十三条【投降罪】
第四百二十四条【战时临阵脱逃罪】
第四百二十五条【擅离、玩忽军事职守罪】*
第四百二十六条【阻碍执行军事职务罪】
第四百二十七条【指使部属违反职责罪】
第四百二十八条【违令作战消极罪】
第四百二十九条【拒不救援友邻部队罪】
第四百三十条【军人叛逃罪】
第四百三十一条【非法获取军事秘密罪】【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军事秘密罪】
第四百三十二条【故意泄露军事秘密罪】【过失泄露军事秘密罪】*
第四百三十三条【战时造谣惑众罪】
第四百三十四条【战时自伤罪】
第四百三十五条【逃离部队罪】
第四百三十六条【武器装备肇事罪】
第四百三十七条【擅自改变武器装备编配用途罪】
第四百三十八条【盗窃、抢夺武器装备、军用物资罪】
第四百三十九条【非法出卖、转让武器装备罪】
第四百四十条【遗弃武器装备罪】
第四百四十一条【遗失武器装备罪】
第四百四十二条【擅自出卖、转让军队房地产罪】
第四百四十三条【虐待部属罪】
第四百四十四条【遗弃伤病军人罪】
第四百四十五条【战时拒不救治伤病军人罪】
第四百四十六条【战时残害居民、掠夺居民财物罪】
第四百四十七条【私放俘虏罪】
第四百四十八条【虐待俘虏罪】
第四百四十九条【战时缓刑】
第四百五十条【本章适用范围】
第四百五十一条【战时的概念】附则
第四百五十二条【施行日期】
附录一、有关法律、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决定和刑法修正案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1998年12月29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1999年12月25日)
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二)(2001年8月31日)
4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三)(2001年12月29日)
5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四)(2002年12月28日)
6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五)(2005年2月28日)
7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六)(2006年6月29日)
8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2009年2月28日)
9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2011年2月25日)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2015年8月29日)1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废止部分法律的决定
(节录)(2009年6月27日)1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部分法律的决定
(节录)(2009年8月27日)13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节录)(2007年12月29日)二、关于刑法的法律解释
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九十三条第二款的解释(2009年8月27日)2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二十八条、第三百四十二条、第四百一十条的解释(2009年8月27日)3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九十四条第一款的解释(2002年4月28日)4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八十四条第一款的解释(2002年4月28日)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一十三条的解释(2002年8月29日)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九章渎职罪主体适用问题的解释(2002年12月28日)7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有关信用卡规定的解释(2004年12月29日)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有关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规定的解释(2005年12月29日)9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有关文物的规定适用于具有科学价值的古脊椎动物化石、
古人类化石的解释(2005年12月29日)10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十条的解释(2014年4月24日)1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五十八条、第一百五十九条的解释(2014年4月24日)1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解释(2014年4月24日)1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四十一条、第三百一十二条的解释(2014年4月24日)










前言/序言




法律实务前沿:精研与应用 本书旨在为法律专业人士、法学研究者以及对中国刑法有深度学习需求的读者,提供一套前沿、全面且极具实操价值的刑法学理论与实践体系。本书立足于最新的立法精神与司法实践动态,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核心原则、具体罪名构成要件、量刑情节及前沿司法解释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与阐释。 核心结构与内容导览: 第一部分:刑法总则的体系化重构与深化理解 本部分专注于构建扎实的刑法基础理论框架。我们没有停留在对经典理论的简单罗列,而是力求展现刑法总则在当代社会治理中的功能定位与价值取向。 犯罪的本质与构成要件: 对犯罪的形而上学基础进行审视,特别关注刑法谦抑性原则在当代语境下的具体体现。在犯罪构成理论上,我们详细辨析了四要件说、三阶层理论(尤其是其在司法裁判中的实际运用),并着重论述了主观罪过(故意、过失)的复杂认定,包括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的过失的界限模糊地带。 主体与责任: 探讨了单位犯罪的认定标准在近年来的演变趋势,尤其关注行政违法行为与刑事责任的衔接问题。对未成年人刑事责任的特殊处理机制,结合最新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与刑法修正案的要求,进行了详尽的比较分析。 未遂、中止与间断: 深入分析了犯罪预备、未遂、中止的界限划分标准,特别关注了互联网环境下犯罪行为的“着手”认定。对于中止犯的有效性判断,结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典型案例,揭示了司法实践中对“自动性”要求的细微差别。 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再认识: 紧扣近年来引发广泛社会关注的“昆山龙某案”、“唐山赵某案”等标志性案件,系统梳理了正当防卫的认定前提(不法侵害的现状性、必要性),并对防卫过当的界限进行了审慎的界定,强调防卫意志的内在合理性。 第二部分:分则罪名的精细化解构与司法适用 本书将分则的阐述视为对总则理论的实证检验。每一个罪名均采用“法条解析—构成要件拆解—司法解释对照—典型案例评析”的五步法进行深度剖析。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类犯罪的更新: 重点关注侵犯隐私权、个人信息保护的最新立法动向。对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情节严重”标准、非法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与提供信息支持等相关罪名的区别进行了细致的界定。 财产犯罪的形态演变: 针对电子支付、虚拟货币的普及,对诈骗罪、盗窃罪的认定进行了革新性阐述。详尽分析了“穿透式认定法”在网络诈骗案件中的应用,以及“非法占有目的”在新型财产犯罪中的主观要素捕捉技巧。 职务犯罪与反腐败新格局: 全面梳理了职务侵占罪、挪用资金罪与贪污贿赂犯罪的界限。重点解读了《监察法》实施以来,对职务犯罪主体认定的影响,以及受贿罪中“为他人谋取利益”的司法证明标准。 危害公共安全类犯罪的前沿挑战: 探讨了危险驾驶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在新型交通工具和技术条件下的适用难题。尤其对网络恐怖主义、生物安全领域可能引发的犯罪行为,进行了前瞻性的风险提示。 第三部分:量刑、特别程序与刑法前沿问题 本部分超越了基础的罪责刑框架,聚焦于司法实践的复杂性和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 量刑的精确定位与裁量: 详细介绍了量刑指南、量刑情节的法定与酌定要素。特别强调了“宽严相济”原则在量刑中的具体操作,包括自首、立功的实质认定,以及对特定群体(如初犯、偶犯)的量刑考量。本书提供了一系列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量刑参考模型,以期辅助裁判者实现量刑的精准化。 特别程序与实体法的互动: 深入分析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实体法影响。探讨了该制度下,被告人对事实的承认是否直接影响到对犯罪构成的认定,以及在量刑阶段如何平衡程序效率与实体正义。 刑法解释学的最新发展: 总结了近年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司法解释和指导意见,并对其立法精神进行了溯因分析。涉及的领域包括金融犯罪的定性、生态环境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等。 刑法理论的未来走向: 探讨了刑法学界对犯罪责任理论的未来展望,包括刑法中的风险控制理论、刑法的社会效果评估,以及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数字犯罪、人工智能相关法律规制问题的初步思考。 本书特色: 本书力求摒弃晦涩的纯理论说教,强调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哺理论的闭环构建。通过大量的裁判规则提炼和实务操作技巧的传授,确保读者不仅能“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真正将刑法理论融会贯通于复杂多变的司法环境中。每一章节都配有针对性的思维导图和关键考点总结,是刑法学习者和实务工作者案头必备的工具书和进阶读本。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出版,对于我们基层法律工作者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我所在的基层司法所,每天都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法律咨询和简单的案件处理,其中涉及刑法的内容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解读(第四版)》这本书,在法律条文的解释上,非常接地气,它没有使用过多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而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法律概念娓娓道来。举个例子,在讲解敲诈勒索罪时,书中对“以威胁、要挟的方法”的解释,非常贴合我们日常接触到的实际情况,并且结合了多个基层法院的判例,让我能够更准确地把握其中的尺度。此外,书中对于一些量刑情节的分析,也相当到位,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不同情节对最终量刑的影响,从而在法律咨询中给出更专业的建议。这本书的实用性,是其他理论性较强的著作所无法比拟的。

评分

我是一个对法律充满好奇的普通读者,一直以来对刑法的认知都停留在新闻报道中的一些片段。最近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解读(第四版)》,我才真正意识到,刑法远比我想象的要复杂和精妙。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在于,它非常注重对刑法条文背后逻辑的挖掘。例如,在阐述“主客观相一致”原则时,作者通过几个典型的案例,生动地展示了如何区分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以及如何看待意外事件和犯罪构成要件之间的关系。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于“未遂犯”和“中止犯”的区分,通过对行为人主观意志和客观行为的详细分析,让我能够更清晰地理解,在什么情况下,行为人的犯罪行为尚未完成,以及在什么情况下,行为人有主动停止犯罪的可能。这种深入的解析,让我不再仅仅是“知道”刑法是什么,而是开始“理解”刑法是如何运作的。

评分

作为一名法律爱好者,我一直在寻找能够帮助我深入理解中国刑法体系的优质读物,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解读(第四版)》无疑给了我惊喜。这本书的结构安排非常合理,从总则到分则,层层递进,逻辑清晰。我尤其喜欢的是它在介绍每一个罪名时,不仅仅是简单地列出构成要件,而是会详细阐述该罪名的设立目的、历史沿革以及与其他相关罪名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例如,在讲解侵占罪时,作者不仅对比了侵占罪与盗窃罪、诈骗罪的异同,还深入分析了代为处理委托事务中的侵占行为,这对于我理解财产犯罪的细微差别非常有帮助。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于一些新兴的犯罪类型,如网络犯罪、金融犯罪等,也给予了足够的关注,并且结合了最新的司法解释和指导意见,这在很多同类书籍中是比较少见的。这种与时俱进的态度,使得这本书的参考价值极高,让我能够及时掌握刑法领域最新的发展动态。

评分

在我看来,一本好的法律解读,不仅仅是鹦鹉学舌地复述条文,更应该是对法律精神的深刻阐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解读(第四版)》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出色。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一些核心刑法原则的探讨,比如“罪刑法定”原则,作者不仅仅是简单地将其作为法律的基本要求,而是深入分析了其在司法实践中的具体体现,以及如何在具体案件中避免“类推适用”等情况。同时,书中对于一些社会关注度较高的犯罪,例如渎职犯罪,给予了详实的解读,分析了其构成要件、主体身份以及常见的表现形式,这对于我们理解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法律责任非常有帮助。书中的语言风格严谨而不失流畅,使得阅读过程既能获得知识,又不至于感到枯燥。它就像一位博学的老师,循循善诱,引领我一步步走近刑法的殿堂。

评分

我最近入手了这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解读(第四版)》,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虽然书还没有完全读透,但初读的感受已经让我觉得受益匪浅。尤其是在关于一些疑难案件的分析部分,作者并没有简单地罗列条文,而是深入浅出地剖析了条文背后的立法精神和司法实践中的具体考量。我尤其关注的是关于正当防卫这一章节,它所阐述的“无限防卫权”的边界,以及如何区分正当防卫与事后报复,这一点在我日常生活中也常常会遇到困惑。书中通过大量的案例,将抽象的法律条文具象化,让我能够更清晰地理解“防卫不适时”和“防卫过当”的界限究竟在哪里,以及在具体案件中,法院是如何运用这些原则进行裁量的。我之前阅读的一些刑法普及读物,往往流于表面,点到为止,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真的在尝试解答那些让普通人甚至一些法律从业者都感到棘手的“为什么”。它不仅仅是条文的解释,更是一种思维的引导,让我能够站在更高的角度去理解刑法的运行逻辑。

评分

这个号 我喜欢!!!!?

评分

还行吧,就是对法条简单的讲解

评分

——更强有力打击暴恐

评分

还行吧,就是对法条简单的讲解

评分

——更严厉惩治贪腐

评分

很好的书

评分

——更有力保护妇女儿童

评分

值得一看哦!

评分

送货太慢!!!!!!!!!!!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