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推荐理由一:
开会一个使用频率极高的词,一个深奥的词,一些不能办的事似乎一开会就能办了。于是,开会是一件严肃的、有意义的,能促进生产的,能促进关系、促进合作的事。
推荐理由二:
晨会、夕会、周会、月会、年会、全员会、临时会……会议日程满满,分身乏术。
发言离题、推诿扯皮、贸然决策、议而不决……参会人员晕头转向,效率低下。
面临这样的情况,你是否找到了解决的方法?
《开会的艺术》,“理论”+“实战”,一本书讲透开会的所有门道;打破陈规,教你如何开一个高业绩、低成本的与众不同的会议;教你瞬间领会领导的真实意图,搭上升职加薪直通车。
推荐理由三:
会议是职场中人必然参与的工作内容之一,因而与之相关的指导书籍具有较大市场潜力,而就目前图书市场而言,专门讲解和指导会议技巧的书籍并不多见。即使可见,要么注重理论,要么注重实践,要么为领导服务,要么为员工服务,未能有机地统一起来。本书不仅针对职场会议技巧量身打造,而且将多方面的会议技巧进行整合,具有非常理想的实用性。
推荐理由四:
适合所有职场人士!
你可以是部门经理,也可以是人力资源部门的培训师,还可以是基层人员。
《开会的艺术》既有微软、谷歌、三星、万科、IBM等机构的会议秘诀,又有贴近中国国情的会议指导方案。让每一位职场人士都感动深受:开会就应该是这个样!
内容简介
《开会的艺术》是一本针对会议技巧量身打造的实用书籍,不仅结合理论和实际,对工作会议中存在的万千细节和规律进行了分流归类,而且将其中的核心内容进行淬炼,以条文的形式清晰罗列出来。为了方便广大职场人士深入了解会议技巧,本书还将引入世界知名企业的先进会议模式,详细说明其中的会议技巧。
作者简介
陈浩,管理咨询家,中国十大培训师之一,北京赢家大讲堂首席专家,北京时代光华培训师,山西晋道盛世文化合伙人。他经过多年认真的思索与不懈的研究,总结出一系列有利于管理和自身成长的职场经验,希望为各位职场人士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目录
入门篇
第1章 开会前要搞懂一个问题
——为什么要开会
1.积极沟通,让组织更加融洽 004
2.统一思想,让行动更加高效 007
3.集思广益,让视野更加广阔 010
4.奖惩激励,让士气更加高昂 013
第2章 准备充分,领会开会意图
——开会要做什么
1.做好准备——没有准备就没有成功 018
2.学会表达——做得好更要说得好 021
3.不懂就问——别把问题藏在心里 024
4.遵守纪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027
第3章 利用好每次会议提升自己
——修炼开会的基本功
1.克服恐惧,学会当众说话 032
2.打造自信,敲开会场大门 035
3.树立榜样,向发言高手学习 039
4.深入实践,抓住每一次机会 042
第4章 不疏忽会议中的小细节
——察言观色是开会的必修课
1.读懂会议中的细微表情 046
2.听懂会议中的弦外之音 050
3.看懂会议中的特别眼神 053
4.弄懂会议中的座位安排 056
第5章 学会完美避开尴尬情况
——你不可不知的开会小窍门
1.如何才能消除紧张 060
2.如何才能不被孤立 063
3.如何才能不会失礼 066
4.如何才能避免低效 069
进阶篇
第6章 应对会议中常出现的一个问题
——打破会议中的僵局
1.学会提问,沟通不成问题 076
2.主动出击,抢占有利“地形” 079
3.恰到好处,才能得到答案 082
4.温暖人心,营造良好会场氛围 085
第7章 提升自己的会议感染力
——怎样营造良好的会场氛围
1.学会幽默表达,化解现场尴尬 090
2.注意幽默禁忌,不要哗众取宠 093
3.掌握幽默技巧,活跃会议气氛 096
4.把控幽默节奏,将幽默进行到底 099
第8章 提升自己的发言影响力
——怎样让你的发言更精彩
1.注意发言风格,抓住会议的细节 104
2.注意发言时机,化解会议的尴尬 107
3.注意发言技巧,避免会议的误区 110
4.注意发言原则,理清会议的头绪 113
第9章 会议中的危险VS机遇
——怎样保证开会的效果
1.不要陷入惯性思维的陷阱 118
2.不要陷入内部争斗的陷阱 121
3.不要陷入观念误区的陷阱 124
4.不要陷入主观思维的陷阱 127
第10章 掌控高效会议的几个关键
——怎样达成开会的目标
1.讲求会议效益,注重会议的实用性 132
2.注意会议形式,确定会议的方向 135
3.把握会议节奏,推进会议的发展 138
4.抓住会议主题,达成会议的结果 141
附录 世界名企开会有绝招
1.IBM:自由表达的会议 146
2.万科:目的明确的会议 149
3.微软:快速高效的会议 152
4.谷歌:科学合理的会议 155
5.三星:严肃认真的会议 158
精彩书摘
不懂就问——别把问题藏在心里
对于很多职场新人来说,“不懂就要问”是一个很好的习惯,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同时也能够帮助我们尽快得成长起来。但是也恰恰因为如此,一些员工依靠“问”解决了诸多问题后,便开始将解决问题的侧重点放在了“问”上。时间一长,他们便懒得进行思考,只知道按照别人的建议去做事,最终成了彻头彻尾的执行者。严格来讲,“问”是一种学习,只有将它和思考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最终转化为我们自身的工作能力。孔老夫子也曾讲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如果我们不能学会独立思考,有了问题总是习惯性的去问别人,工作能力就不会得到进步,迟早也会遭到别人的厌弃。
这一点,在会场上的表现最集中,同时也最典型。有些员工,总是在开会的时候尽量躲在角落里,即使轮到他们进行必要的发言,也总是生搬硬套地“打官腔”,甚至支支吾吾地说不出话。领导不问,他们绝对不会在会上反应问题,以至于让领导认为没有问题。等到会议结束,他们又会带着问题东奔西走,恨不能问遍每一个人。即使领导开口询问,他们也是一问三不知,一番交流下来,他们还会把问题抛给领导。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是一位领导,总是在会上遇到这样的员工,那么我们的心情将是什么样的呢?
在以前,我国劳动人民的素质受历史发展限制,大多只能从事一些体力劳动。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勤勤恳恳的劳动就可以基本胜任工作,多问多说反而不受欢迎。但是到了今天,我国社会的工作性质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需要脑力劳动来创造公司价值的企业越来越多,只知道埋头苦干的人逐渐退出了主流职场。而我们作为新时代的人才,必须跟上潮流的发展和变化,要学会抬头看天,更要学会低头想事,确保积极主动地帮助领导排忧解难。更有一些员工,在遇到问题后一言不发,直到问题出现或领导询问时,才茫然不知所措,两眼一抹黑地表示自己很“无辜”。
职场哲学早已告诉我们,成功升职加薪的秘诀在于多思考和多做事,而且要把多思考作为首要的任务去做。在现实的工作中,不管时间多么紧张,都要抓空停下来思考一下,看看当下的工作是不是可以做得更好?摆在眼前的问题是不是可以解决?如果答案是肯定,那么我们就要立即行动起来,并且在行动结果上进行再思考,由此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工作状态当中。如果做了这些前期工作,我们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那么很可能就真是我们的能力问题了。这个时候,当我们在会上向领导提出问题时,至少能够保障问到“点”上,同时也不会在引起领导的反感了。
当然,只要我们进行了积极的思考,总会得出自己的结论。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带着自己的结论去参加会议,而不是带着问题。当谈到具体问题的时候,我们可以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构想,即便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最终方案,至少可以让老板看到我们的用心良苦。何况,工作一线具有绝对的前沿性,是各种因素变化的聚焦点。我们的方案正是建立在这种基础上,很可能会给领导带去一些启发作用,这样领导在进行方案制定的时候,可能就会加入我们的建议,那么我们的工作价值就会得到质的蜕变。
与此同时,当问题出现,困难阴面而来的时候,我们还要有迎身而上的勇气。俗话说:“面对困难,问题解决一般;逃避困难,问题增加一倍”,可能作为一种无形的压力,如果我们能够解决,就把把它放下,让后轻装上阵,去迎接新的挑战;相反,如果我们选择了逃避,压力就会被我们压在肩膀上,无论做什么都会有被掣肘的感觉。尤其是在下次遇到同样问题的时候,我们会像败军之将那样,首先在心理上先输一筹。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战胜困难的可能性就会越来越小,直到被压垮。
还有一种员工,他们敢于直面困难的挑战,却不能在失败后正确面对,总是在会议上不断的为自己解释。殊不知,解释等于掩饰,掩饰等于事实,我们只能让自己越描越黑。倒不如正视自己的失败,在会议上充分展示自己的不足,然后虚心认真的听取领导的分析和建议,并且在他的帮助下争取下次去的胜利。众所周知,没有哪个老板愿意听员工的解释,他们想要的只有结果,解释只能让他们更厌烦,从而阻塞我们的升职加薪之路,当然也不利于我们个人的工作能力成长。
作为一名合格的员工,我们应该时刻谨记一点,即老板请我们来,是为了让我们帮他解决问题,而不是为了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因此,当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如果总是找老板来解决,那么我们的工作价值就会大幅缩水,一不小心就会被辞退。在会场上,即使我们必须要问出一些问题,也要保证选择性地问,让老板可以简单的回答“Yes”或“No”。这个时候,哪怕我们的方案是不成熟的,老板也愿意进行完善和修正,这同时也会让我们不断地走向成熟。
因此,对于任何一名员工而言,都不能单纯等着老板来分配任务,然后按部就班地去完成。而是应该主动地去寻找任务,看看自己能做什么?并且在此基础上,去寻找那些可能分配给自己的任何。如此一来,我们就可以在会场上向老板“请战”,这样不仅能够得到自己相对比较擅长的工作内容,也可以给老板留下积极主动的好印象。得到老板的同意后,我们再将工作保质保量和精益求精地完成,并且在验收会议上进行充分的阐述说明。只要我们能够做到这些,就能够赢得老板的赏识,也可以在会议上成为最自信和最耀眼的人。
如何才能不被孤立
前人教导我们:所谓政治,就是要把我们的人搞得多多的,把敌人的人搞得少少的。这句话直到今天仍然闪耀着金子般的光辉,同时也将永远被智者们奉为经典,并且为后世的学习者提供最精辟和最易懂的解析。我们参加公司会议,虽然没有上升到政治的高度,但是其中的道理大同小异,如果我们能够加以深入了解,必定可以受益无穷。道理很简单,所谓会议,肯定要得出一个结论,而得出结论的最简单原则,就是少数服从多数。如果我们能够融入甚至引领大多数人,那么会议的决议就会倾向于我们的个人意志,相反则只能被大家的决议所淹没。
成功地寻求同盟者,首先要求我们不要四处出击,树敌太多,否则必然会被孤立。有时候,我们想要通过一个决议,哪怕只是发表一个观点,都会不可避免地侵犯别人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面临的选择就只剩下两个,一个是放弃自己的做法,默认自己的利益被他人侵犯;另一个就是强行推进,哪怕为了寻求利益共享,也要占据优势地位。而想要达到这一目的,没有多数人的支持是不行的,所以我们必须兼顾到多数人的利益,并且争取得到他们的支持。如果我们一次性侵犯多人的利益,就会把自己陷于不利的境地,很可能被大家群起反击,最终遭受失败。
有些时候,我们在会场上扮演的是配角,利益矛盾双方和我们并无直接关系。但《孙子兵法》告诉我们:敌人的敌人就是我们的朋友,因而我们必须把目光放长远,要分得清谁是我们的朋友,甚至要分清谁可能成为我们的朋友,然后做出应该对朋友做的事情。而我们之所以要这么做,就是为了得到对方的认可,以便与我们达成同盟。有朝一日,在我需要它们身处援手的时候,它们也能够慷慨相助。当然,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恒的朋友,我们也只有把同盟关系建立在共同的利益基础上,才能让同盟关系足够牢靠和长久。
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同盟关系的建立,决不能仅仅在会场上做出努力,尽管会场上能够提供很好的契机。我们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会下,而且不仅要极力拉拢自己的同盟者,也要防止已经建立关系的同盟者被对手拉走。在此我们应该谨记,职场的竞争是非常激烈和残酷的,因而我们必须要有“职场如战场”的强烈意识,一分一秒都不能放松警惕。而所谓会议,往往会成为我们一段工作的总结和检验,是我们验收胜利果实或接失败惩罚的最终阶段。只是职场上没有永远的胜者,也没有永远的败者,我们在失败之后可以知耻而后勇,再次想成功发起冲击。
在会场上,如果某人的提议与我们利益关系不大,那么我们就可以顺水推舟,送对方一个人情。这样我们就能够多一个同盟者,在自己提出决议的时候,如果和对方的利益关系不大,自然也能够得到对方的积极回应。有些时候,为了得到一个重要的盟友,我们甚至要忍痛牺牲自己的利益,以此来换取对方的支持,前提是我们能够得到更大的帮助和利益。当我们的同盟者足够多的时候,就能够在会场上占据主动权,这个时候我们想要通过某项决议,也就能够得到预期的支持了。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实力建设,如此才能在联盟者中占据主导地位。何况,求人不如求己,如果我们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别人身上,那么将无异于把自己的命运教导了别人手上,稍有差池就可能让我们失去对局面的控制能力。因此,只有我们自身足够强大,才能吸引别人成为同盟,尤其是一些比较弱小的人,甚至会主动前来依附。比如在日常的工作当中,我们应该坚持不懈的提高能力,业余时间也都多学习一些理论知识,借以帮助自己不断进步和成长。
当然,我们需求的同盟者也应该是价值的,他们必须要有一定工作能力和同盟意识。在争取同盟者的时候,我们当然可以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但我们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得到帮助。如果我们多了一个同盟者,不是多了一个帮手,而是多了一个累赘,那么我们的做法就是欠考量的。就像希特勒在二战中寻求的两位盟友,意大利需要德国派兵帮助,日本也不能在关键时刻给予一臂之力,最终导致了德国的兵败,以及希特勒的身死。反观英法两国,在战场上已经处于极度不利的局面,在得到美国和俄罗斯的支持后,很快扭转了战局,并最终获得了胜利。
建立联盟关系之后,对于我们来说并非就可以为所欲为了,我们还必须注意实事求是,不要把根本就不可能通过的议题提交给大家讨论。有的时候,虽然我们可以通过绝大多数人的帮助,来强行通过某项决议。但是由于议案的不切实际,或者严重侵犯了少数人的利益,也可能会引起强烈反弹,继而引发严重后果。如果我们的同盟者又与之利益不大,完全是被我们“绑架”,最终就可能导致局面失去控制,甚至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因此,即便我们在会场上占尽优势,也要确保适可而止,见好就收。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如果我们是一家公司的老板或一家企业的领导,那么我们建立同盟是无可厚非的。但如果我们是一名员工或下属,那么我们建立联盟很可能会侵犯领导的权威,大多数老板也是不愿见到下属拉帮结派的。尤其是在员工利益和老板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即便我们能够得到大家的普遍用户,并且取得了最终的胜利,恐怕也会被老板永远弃用,甚至想办法扫地出门。因此,我们要么建立隐蔽的联盟关系,要么灵活应对,至少要避免和老板的利益发生直接冲突。
……
前言/序言
你会开会吗?相信很多人都会被这个问题逗笑,有谁不会开会呢?对普通员工来说,开会不就是端端正正地坐在会场上,认认真真听领导讲话,并按照要求做会议记录吗?而对于领导来说,开会同样简单。只要把相关人员召集在一起,把自己的思想进行传达,再把相关的文件下发,然后按照规定验收会议成果就行了。如果执行得好,就予以鼓励;如果执行得不好,就进行处罚。然而事实上,会议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一场会议开得成功与否,也不是通过简单的奖惩制度就能够得到有效改善的。严格来说,开会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
我们要真正组织好一场会议,需要进行完善地策划、有效地组织、细致地服务,除此之外,还要有高超的管理技巧,唯有如此,我们才能表现出自己的会议能力,进而体现出自己的个人魅力。通过会议,我们不仅要让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指导者和领导者,而且要把自己打造成一个精神领袖,有效地带动大家高效工作,引导公司在正确的轨道上高速发展。
事实上,会议在任何一个企业中都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内容,但对于不同公司来说,会议的成效却存在着千差万别。有些公司的会议非常高效,因而其经营状况蒸蒸日上;而有些公司的会议极为低效,其经营状况也因此江河日下。由此可见,一家公司的会议效率如何,将直接反映这家公司的经营状况,同时也会间接影响这家公司的前途命运。换句话说,会议可以是一家公司走向成功的开端,也可以是一家公司走向衰亡的起点。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领导者,如果想让自己的公司走上繁荣之路,首先就要掌握高超的会议技巧。
世界级管理大师德鲁克曾经说过,如果我们想要了解一家公司的生命力如何,根本不用做太多的调查和了解,只要在这家公司的会场上静静坐下来观察,就可以从中看出一二。如果是一家生命力旺盛的公司,其工作会议一定雷厉风行,不仅会议主题明确,而且必然会得出一定结果;而如果是一家生命力枯竭的公司,其工作会议一定是冗长繁复的,不仅会议主题模糊不清,最终也难以讨论出一个可行的结果来。所以,作为企业管理者,如果想要提升公司的生命力,首先就要从提升会议成效开始。
作为一名普通的与会者,我们需要了解的事情多如牛毛,值得庆幸的是,当我们把这些事情厘清之后,就能够按照客观规律游刃有余地处理各种问题。
毋庸置疑,我们身处职场当中,谁都免不了要开会。很多人对会议的重视程度有限,认为开会是再普通不过的事,因而总是抱着走形式的心态去参加。要知道,开会是我们近距离接触领导的时刻,如果我们能够利用会议平台完美地展现自己,就能够得到领导的关注,从而获得更多的机会;而如果我们无视会议舞台的重要性,甚至在会场上做出糟糕的表现,则会让领导产生厌弃之心,那么,我们距离被淘汰的命运也就不远了。
本书将从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两方面着眼,对会议艺术进行解读,不仅融入丰富实用的理论知识,而且提供一些供大家参考的实战案例。相信读完本书,你将在会场上找到自己的位置,从而不断获得预期的成长和成绩,成为一名优秀的职场人士。
开会的艺术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开会的艺术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