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活到100歲:名醫談疾病》圍繞十大重要器官的慢性常見病,梳理瞭欄目近三年來的精華內容,集中瞭上海各大醫院的相關科室專傢,講解這些慢性常見多發病的防治知識、全新治療趨勢,給齣科學的慢性病診療建議。
精彩書摘
《活到100歲:名醫談疾病》:
04心肌梗死後,受傷的心髒需要靜養嗎專傢介紹·張敏醫學博士,上海交通大學附屬胸科醫院心內科副主任醫師,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擅長冠心病的綜閤防治。
·門診時間:周二下午,周五下午。
李先生今年53歲,是一傢國企職工,平時應酬多,生活不規律,吸煙幾十年瞭。平時身體還算硬朗,但某天在繁忙的工作中突發心前區悶痛難忍,伴大汗淋灕。同事將他及時送到醫院,診斷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醫院及時搶救並開通瞭梗死的血管,放瞭心髒支架。一周後,李先生順利齣院。
但這次死裏逃生的經曆,讓李先生心有餘悸,齣院後患瞭“運動恐懼癥”。他想自己是心肌梗死的患者,雖然得到瞭及時的救治,但畢竟心髒已經梗死過瞭,受傷的心髒能經受得住運動的考驗嗎?於是李先生齣院後過得相當小心,服藥規律,還特意辦理瞭大病提前退休,平時在傢臥床休息,靜養為主。一個月後,李先生常常感到胸悶,心前區刺痛感,對身體上的任何不適焦慮不已,並齣現食欲減退、全身乏力、動則氣促的錶現。為此來上海交通大學附屬胸科醫院心內科我的專傢門診就診。查心電圖、心髒彩超及血清學檢查心功能都在正常範圍,不考慮血管再梗死及心力衰竭導緻的癥狀。以我多年從事心髒重癥監護工作及對大量心肌梗死患者長期隨訪的經驗,其實像李先生這樣的患者在我的專傢門診上非常常見,很多患者對心肌梗死後如何運動的理解存在誤區。
心肌梗死後可以運動嗎為瞭防治心血管疾病,2013年美國心髒病學會/美國心髒協會(ACC/AHA)聯閤美國心髒、肺和血液研究所(NHLBI)組織專傢組,根據近年來的多項臨床證據,製訂瞭針對心血管疾病患者健康生活方式指南,目的在於評估心血管事件風險、調整生活方式、控製血脂和肥胖等,體育鍛煉成為預防冠心病及心肌梗死後再梗死及心髒不良事件的重要環節。大量研究錶明有氧運動可以減少冠心病和其他慢性疾病如糖尿病的發病風險,得益於其對血脂、脂蛋白、血壓和血糖控製的獲益。大型觀測機構的研究數據顯示,較高強度的體力活動可降低許多慢性疾病包括冠心病的發病率並延長壽命。並且體力活動量與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呈負相關。最近一項分析估計,積極體力活動可使冠心病發病率降低6%,平均壽命增加0.68歲。其機製是體力活動可以通過調節血脂和血壓,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
小貼士:研究發現體力活動可降低冠心病發病率,其作用機製中約27%與降壓作用有關,19%與其降低傳統血脂水平有關,16%與其降低新型血脂水平有關。在一般情況下,成年人冠心病患者有氧運動建議是每周3~4次,平均每次持續40分鍾,中等及以上強度的體力活動。研究發現約消耗12個代謝當量的運動量纔能影響血脂和血壓水平,對健康形成有利的影響,即每周至少需要150分鍾的中等強度的體力活動,如快步走等,更多的運動量會帶來更多的獲益。
心肌梗死後如何控製運動量研究錶明,心肌梗死後的患者適量循序漸進的體育鍛煉同樣可以促進心髒的康復,使心肌梗死患者發生再梗死和心血管死亡的風險下降28%。同時,運動還有助於情緒調節,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的心肌梗死患者,抑鬱和焦慮情緒明顯減少,這有助於改善患者由於情緒因素導緻的非特異性癥狀,比如心前區刺痛感、胸部煩悶不適等。
對於心肌梗死後患者的運動鍛煉應掌握量力而行、循序漸進的原則,因為過量過早的運動可能會誘發心力衰竭的發生。適度閤理、循序漸進地運動,可增加心血管儲備能力,減少心肌耗氧量,促進冠狀動脈側支循環形成,增加心肌毛細血管密度。運動後機體兒茶酚胺水平降低,室顫閾值升高,降低心律失常和猝死危險。運動量以不引起氣喘、心悸、頭暈等為指標。如果運動後脈搏大於休息時20次/分鍾,收縮壓降低大於15毫米汞柱,運動應減量;如果脈搏增加不大,運動量可適當增加。適閤心肌梗死患者的一些有氧運動包括散步、慢跑、打太極拳等。如無嚴重並發癥的心肌梗死患者運動後無不良反應,心肌梗死1~3個月後推薦逐漸達到上述ACC/AHA指南所要求的運動量。
李先生在我門診隨訪多次後,我對他的運動鍛煉做瞭詳細的指導,建議他適度活動,放鬆心情。李先生聽從瞭建議,學習瞭太極拳,並堅持每天早晨去公園裏散步,循序漸進,運動量逐漸增加。3個月後,李先生的種種不適癥狀完全消失。
……
前言/序言
活到100歲:名醫談疾病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活到100歲:名醫談疾病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