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兰·德波顿文集:新闻的骚动 [The News:A User's Manual]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阿兰·德波顿文集:新闻的骚动 [The News:A User's Manual]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阿兰·德波顿文集:新闻的骚动 [The News:A User's Manual]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英] 阿兰·德波顿(Alain de Botton) 著,丁维 译

下载链接在页面底部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11-25

商品介绍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ISBN:9787532769377
版次:1
商品编码:11704274
包装:精装
丛书名: 阿兰·德波顿文集
外文名称:The News:A User's Manual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5-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24
正文语种:中文

阿兰·德波顿文集:新闻的骚动 [The News:A User's Manual]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相关书籍





书籍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广大读者
  

  ★ 阿兰·德波顿——全球知名热销书作家、英伦才子阿兰?德波顿新力作, 版权售至澳大利亚、美国、中国等近十国,《纽约时报》、网站专文推荐

  ★ 关于新闻的独特视角——生花妙笔为你报道“新闻”,再掀阅读狂潮。几乎没有一个角落能够躲避新闻的不断轰炸,但我们很少意识到新闻强大的影响力:新闻不仅能左右我们对现实的观感,还能塑造我们的心灵状态!

  ★ 《东方早报》社长、澎湃新闻CEO邱兵作推荐序

内容简介

  

  几乎没有一个角落能够躲避新闻的不断轰炸,新闻的喧嚣纷杂已经渗入自我当中,但我们很少意识到新闻强大的影响力:新闻不仅能左右我们对现实的观感,还能塑造我们的心灵状态!

  一场饥荒、一座遭到洪水淹没的城镇、一则明星八卦、一个政府的垮台、一位经济学家对于明年发展趋势的预测......这类外在的骚动,很有可能就是我们获得内心平静所需要的东西。一场饥荒,一座洪水淹没的小镇,一个在逃的连环杀手,一届下台的政府,某经济学家对明年救济人口的预测——这样的外界骚动也许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好以此换取内心的平静。

  当新闻支配了我们的日常生活,需要有人帮助我们去回应和思索新闻造成的影响:包括心中因此出现的羡慕与恐慌、激动与受挫,以及裹挟在不断向我们涌来的新闻大潮中,偶尔会怀疑自己如果不知道是否会比较好的种种情境。

  全球知名的才子型作家德波顿由此出发,解析六大类型的新闻报导——政治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名人新闻、灾难新闻、消费新闻,用他的生花妙笔与透彻观察,引导我们产生适当的观点,使我们体会到──与新闻报导的暗示恰恰相反──其实没有什么事情真正算得上是新奇、值得讶异,或者恐怖至极。

作者简介

  阿兰·德波顿(Alain de Botton),英伦才子型作家,生于1969年,毕业于剑桥大学,现住伦敦。著有小说《爱情笔记》(1993)、《爱上浪漫》(1994)、《亲吻与述说》(1995)及散文作品《拥抱逝水年华》(1997)、《哲学的慰藉》(2000)、《旅行的艺术》(2002)、《身份的焦虑》(2004)、《无聊的魅力》(2005)、《幸福的建筑》(2007)、《工作颂歌》(2009)、《机场里的小旅行》(2009)、《写给无神论者》(2012)。他的作品已被译成二十几种文字。

精彩书评

  

  ★这一次,德波顿将矛头指向了新闻,称之为无处不在,无事不报,又无甚启迪。在德波顿看来,新闻机构过于潜心收集资讯,以至于忘了其真正使命,乃是让大众受益于资讯,新闻机构应该调整惯常的高姿态,写出更接地气的报道。德波顿认为,新闻机构正面临解体的时代,各种渠道的信息供应,在时效性方面展开全面竞争,给与了大众眼花缭乱的选择,人们不再因为新闻来自BBC就必定信服。而对于许多新闻机构标榜的客观中立,德波顿也有自己的见解:人们总以为偏见是新闻的天敌,任何新闻机构只要和偏见沾边就会臭名昭著,但其实偏见就像掠过事件的一幅放大镜,且亦有好坏之分,相比古板的中立,好的偏见更能让读者洞察事件本质。

  ——《纽约时报》
  
  

  ★26年后的3月底,出版社让我为阿兰?德波顿的新书《新闻的骚动》写序。诚惶诚恐中,读到书中的一段文字。他说,查阅新闻就像把一枚海贝贴在耳边,任由全人类的咆哮将自己淹没。借由那些更为沉重和骇人的事件,我们得以将自己从琐事中抽离,让更大的命题盖过我们方寸前的忧虑和疑惑。

  26年里,很多次从长江尾的上海飞往长江头的重庆,忍不住透过飞机舷窗寻找那片长江边的鱼塘,还有那个在塞北和我争吵的身影,还有他的思想记者的梦。每一个清晨,那个人会不会把海贝贴在他的耳边,倾听这个星球和这个国家惊心动魄的声音,让他忘记延庆县绵延的山路,和我们曾经无望的忧伤。

  但是极目之中,只有那条悠远的河流,仿佛是岁月的眼泪汇成,清澈着、混沌着、奔腾着、遗忘着、燃烧着、毁灭着,长流不息。

  ——《东方早报》社长、澎湃新闻CEO邱兵作推荐序
  
  

  ★阿兰·德波顿惯于从无声处听惊雷,于平淡处见风景。他对当今政治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名人新闻、灾难新闻和消费新闻进行独出机杼的分析,认为新闻现状尚不令人满意。他针对某种新闻的弊端,开出乌托邦式的良方。

  ——《身份的焦虑》译者、上海外国语大学英美文学副研究员陈广兴

目录

I. 前言
II. 政治新闻
III. 国际新闻
IV. 经济新闻
V. 名人新闻
VI. 灾难新闻
VII. 消费新闻
VIII. 结语





精彩书摘

  1、我们的生命承载着种种幽闭负担,比如与自我共处,比如不断向世界证明自己的潜力,比如费力地说服身边寥寥数人倾听我们的想法和需求。而新闻尽管多有负面,却恰能帮助我们解脱上述负担,可能越是惨烈效果越好。查阅新闻就像把一枚海贝贴在耳边,任由全人类的咆哮将自己淹没。借由那些更为沉重和骇人的事件,我们得以将自己从琐事中抽离,让更大的命题盖过我们方寸前的忧虑和疑惑。  2、我们需要新闻机构给出提示,告诉我们如何将割裂的报道纳入更宏大的主题,从而生发真诚的兴趣。无论是什么信息,要对之产生兴趣,就必须予以“定位”,也就是将该信息与我们之前业已知晓的事务相关联。但是,随着新闻报道的内容变得越来越古怪和琐碎,归类工作也变得日益艰难。我们通常所说的“感觉乏味”其实是指大脑出于自我保护的反射,将不知如何归档的信息予以逐出的过程。  3、当代的独裁者如果想要巩固权力,完全不必费力去做下达禁令这样恶名在外的事,只消确保新闻机构源源不断地播出各种没头没尾的简报,只要数量庞大,不做解释,时时变更议题,让人浑然不觉不久前十万火急的某件事与眼下另件事之间的关联,再间或穿插一些重口味的杀人犯和影视明星轶闻,就大功告成。要削弱大多数人对政治现实的把握、或者打消他们改变情势的决心,这样做就足矣。完全没有动用新闻禁令的必要。只需依靠新闻洪水,就能将现状高枕无忧地继续下去。  4、在视觉艺术中,掌握透视意味着能够准确把握不同事物间的真实空间关系。远处的东西看起来遥远、微小,近处的东西看起来贴近、庞大。学会如何在画布上表达正确的透视关系,对于艺术家来说是一项极为艰难的工作,这也意味着,在我们生活的其他领域,这项工作也同样困难。应用到新闻中,拥有穿透视角涉及比较的能力,即将当前看似创伤的事件、与整个人类史的经验进行比较,从而确认,为之分配多少注意力和恐惧心才公允合理。  5、新闻最拿手的本事就是不断用暴风骤雨般的变革和改良逗弄我们,将某些政客神化为远见家,信誓旦旦地看好他们在任内数月彻底改造国家的能力。新闻急不可耐地等待央行新行长的履新,认为资本主义蛰伏的冬天可望从此结束。新闻带领我们去旁听会议,鼓励大家相信与会代表可能在三天的商讨之后,一举解决地球上关于经济、非洲贫困或大气变暖等重要议题。然后,一切轰然倒塌。赋予众望的政客被证明是个蠢蛋,随即因为浅薄与自满被赶下台;央行行长认为债市表现堪忧,因此形势仍将趋紧;伟大的会议在琐碎的口角中陷入僵局,个别代表甚至被爆在酒店账单上做手脚。  倘若能为我们揭开事件各方都竭力回避的内幕,让我们得以窥探各中奥妙;倘若能提醒我们所谓的解决方案有可能引起另一波问题;倘若能让我们感知会议桌上的火药味、议题中极为艰难的选择、以及(至少在某些案例中)许多与会者的基本善意;倘若我们能就艰难决定何以变得艰难得到循循善诱的分析,我们的愤怒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得以平息。  6、然而,明辨社会痼疾需要相当高超的智力,再加上我们内心存在一种几近唯美的渴望,企图能找到一小撮人,以便将生活中的种种邪恶悉数归咎于他们,因此就可能会造成众所周知的“失态新闻”这种用逃避现实来替代真正调查的新闻方式。所谓新闻失态是指当权人物因一时疏忽而说漏嘴或做错事,虽然(正如众所皆知)该言行并不代表其成熟观点,但新闻却揪住不放、死缠烂打,坚持认为失态言行背后必然隐藏着见不得人的真相。在失态新闻的背后,映射的是新闻记者技穷之下的愤怒:他们知道国家当下问题严重,但却缺乏接近当权者的渠道、或缺乏应对官僚主义的耐心,导致其无法精准地指向问题的症结所在。失态言行之所以被新闻揪住不放,倒并非因为所有人都真心认为曝光此等言行会带来更好的政策或更廉洁的政府。失态报道不过是给那些已经才思枯竭、又改变无力的新闻从业人员,提供了一个报复的契机。  7、虽然新闻在其标题下流露着不容置疑的客观气息,但俘获我们的这些报道却并非一群天使经过合议、由超自然力量决定的结果,而是一群通常疲惫不堪且肩负重压的编辑,在转角办公室召开的选题会上,匆匆就着咖啡和麦芬、努力拼凑成的貌似合理的报道清单。这些报道的标题并非事件的最终陈述,不过是一群凡人凭着直觉在判定新闻价值。编辑和我们一样带有偏见、错误和软肋,而拣选对象则是每天发生在人类身上、数以亿万计的事件。  8、在未来,理想的新闻机构在采写报道时将会意识到,大众对常态的预先了解才是对反常事务产生兴趣的基础,因此将会发表能够引起人性共识的报道,去介绍地球最边缘和最纷乱的角落。如果对亚的斯亚贝巴的街头派对、秘鲁人的浪漫爱情和蒙古人的姻亲关系有所了解,下一场发生在那里的毁灭性台风或暴力政变,就能引来受众多一点的兴趣。  9、典型的名人,其早年几乎都遭遇过被人排挤的经历,从而对名声产生了各种经久不衰的渴念。家中的父母有一方势必态度冷淡、吝于关爱,不然就是更疼爱其他兄弟姊妹、或者早逝。在最极端的情形下,家长因为自己忙于成名,或与已经成名的人交往,而忽略对自己儿女的关心。这种家庭的儿女,成年后会深深沦陷于成名的渴望。  相形之下,快乐的无名之辈无需他人的喝彩,一样能对卑微的工作安之若素,这样的人才是上帝真正的宠儿,因为他们享有人类最慷慨的赠礼:成为父母眼中的掌上明珠。父母亲十年的关爱,足够滋养之后五十年平凡的生活。只有当孩子的情感需求得到妥善满足,这样的童年才担得起“恩宠”这样的字眼。  10、从某种角度而言,生活就是由突发事件组成,但是表面上我们还必须努力维持风平浪静。任内心焦虑如何扰动,我们必须以微笑示人。如果他人向你问候,还得打起精神给出积极向上的回答。而风暴暂时打断了这种粉饰。屋外狂风大作,让我们可以堂而皇之地担忧,更过瘾的是,我们可以明目张胆地将担忧指向身外那些更庞大、客观和相对单纯的事物—因为说到底,挖掘、救援、保护和重建都是单纯的工作,而独自面对寻常日子里看似波澜不惊的挑战则要复杂得多—比如挑起谋生的重担、维持夫妻感情、养育听话的孩子、珍惜我们的苦短人生。  11、文化记者应该扮演药剂师的角色,从浩如云海的作品中拣选出那些最有可能缓解受众内心阵痛的代表,将艺术的宝库当做一个巨大的药房。在评论的末尾,最好还附上药盒上的那种标签,告诉我们某件作品适用于何种情境,以及背后的原因。评论家会意识到,他们的分析对于受众的内心需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而会像心理医生开处方那样书写评论。  12、然而,如果自己首先不能具备耐心,像助产士那样守候个人思想的降临,那我们也拿不出什么实质性的东西提供给别人。我们需要长途火车旅行,远离无线信号与网上咨询,置身空荡荡的车厢,朝向广袤的风景,只听见车轮摩擦铁轨发出的有节奏的声响。我们需要飞机旅行,选一个靠窗的座位, 在离咋舌的寒冷仅数米之遥的地方,于三两个小时内只能看着云端、以及宽大的烟灰色机翼下悬挂的劳斯莱斯引擎,以其纪律和勇气推动我们的漂浮思绪。  13、一旦拥有透视意识,我们马上就能领会到,与新闻所示意的恰恰相反,天下万物几乎没什么有十足新意,只有少数真正称奇,而绝对恐怖的则屈指可数。革命不代表历史的终结,只会以种种琐碎和复杂的方式改变许多事物。经济指标虽然相当严峻,但在过去一百年里也出现过很多次类似的衰退,就算出现预测的最差景况,也只不过表明生活水平倒退至几十年前,而那时的日子不是也照样在过?严重的禽流感也许会暂时打乱国际旅行并让现有药物失灵,但是研究实验室终将破解病毒并加以遏制。洪水看起来破坏严重,但终究只有小部分人受灾,且很快就会消退。也许我们永远无法彻底了解癌症和心脏病的各种成因,但长生不老从来不是凡人所能追求。罗马帝国灭亡了,但六百年后,一切都几乎回归正常。  14、淡定与否终究取决于我们的期望高低:如果我们接受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但这也没什么大不了),改变不会一蹴而就(幸好人生路漫漫),多数人既非大善也非大恶(我们自己也在其中),人类社会总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却还是挺了过来),如果我们能让这些昭然若揭但却闪烁不定的想法在内心生根,则恐慌就没那么容易将我们降服。  ……

前言/序言

  我们的失败与伟大

  文/邱兵

  为阿兰?德波顿新书《新闻的骚动》而写。

  1989年春节后,我开始在《中国青年报》实习。大学三年级的实习,差不多应该视作每一个新闻系学生职业生涯的开端。

  那个时候,北京的街道还没有那么多的人和车,没有鸟巢、水立方和华尔道夫酒店,但是因为干冷的天气和玻璃瓶的酸奶,这里的冬天比上海更让我们喜欢。

  当然我并没有钱住旅馆和招待所,我住在北京大学我老乡的宿舍里,哪一个床空我就睡哪一个床,那个冬天我闻到过来自陕西、河北、广东、四川、云南的各种味道,偶尔我需要将两根醒宝香烟插在鼻孔里用嘴呼吸才能入睡。

  每一天去单位上班的路程都是非常漫长的。我需要从中关村坐332公交车去白石桥,然后坐地铁到东直门,出来后换107坐到海运仓胡同。

  一个多小时的路程中我永远哼着同样的一首歌,那是台湾的民谣歌手马兆骏唱的歌,叫《我要的不多》,它翻来覆去就唱,你一定要告诉我,这个世界孤单的,不只我一个。

  另一个孤单的身影每天也从北大出来坐332公交车。

  他叫老肖,和我一样21岁,但是长着41岁的脸,宜昌人,他学的经济,在一家中央大报实习。我们每天早晨一起在校门口买酸奶,在白石桥车站分手。

  他第一次和我讲话是在公交车上,这家伙象地下党一样凑过来说:“海子死了你知道吗?”我那时不知道海子是谁,没敢接茬。这家伙继续神秘地说:“从山海关到龙家营的铁轨上,啪,一分为二。”

  老肖说:“得空我得去一趟山海关,我要搞清楚海子看到些什么、想些什么。我素材收集了不少,不出五年,中国第一思想记者就姓肖了。”

  再大的牛皮也掩盖不了思想记者老肖比我更没钱。我有时会买两个肉包子吃,但他从来不买,说早晨吃不下,但是有一天我请他吃了一个,我觉得他只花了一点五秒就吃完了。

  3月底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这件事成为新闻人老肖的终结。

  那个周末老肖来宿舍找我,问我可不可以第二天陪他去一趟延庆县。

  老肖的父亲患了重病,过来北京求医,结果几家医院都不收,理由是治无可治。20多年后回想起来,大概是肠癌转移到了肝部。束手无策的老肖从他老乡那里拿到了一个神医的地址,说神医救过不少无药可救的人。

  地址就在延庆县。

  第二天天还未亮,我们俩架着行动困难的肖老伯上了往延庆县的长途车。肖老伯其实只有50出头,早年丧妻,一个神医在一个民宅里坐堂。我们刚刚坐定,一个助理模样的人朝我们伸出一只张开五指的手,老肖傻乎乎地也伸出一只手准备击掌。那人面无表情地说:“50块。”

  老肖有20多块,我有30多块。凑完钱神医背对着我们在纸上写了什么,然后折好交给我们说:“去吧。”

  我们走到光天化日下打开那张纸,竟然只有两个字:地瓜。

  那天已经很晚了,我们在延庆县找了一个农民的房子住下来,一块钱一晚,有热坑。

  肖老伯睡下后,我们俩走到屋外来说话。3月底的塞外还很冷,白杨树在黑暗中象巨人俯视着我们。

  老肖哆嗦着说:“我早就知道地瓜是好东西,吃了就放屁,通肠胃,防癌。”

  我说:“要我说这神医就是个锤子,地瓜要能救命,卫生部长好去吃屎了。”

  老肖说:“你咋就不能把人往好里想呢?”

  回到屋里时,肖老伯没有睡,他坐在炕上看着我们说:“不要再吵了。我要走了。地瓜是你妈妈小时候的名字,又矮又胖,她在喊我去陪她了。我没有什么要求,让我死在湖北老家的床上。”

  肖老伯父子回家的盘缠是我们几个哥们一起凑的。在火车站的时候,老头突然跪在地上说:“下辈子我报答你们。”

  之后的日子,我又回到了332-地铁-107的轨迹。中青报的食堂里,每天就两个菜,一荤一素,还有就是白馒头和大锅汤。我这个重庆崽儿经常会想起麻辣火锅和爆炒腰花。但是这里有很多我崇拜的新闻人,张建伟、麦天枢、卢跃刚…我每天坐在食堂的角落里,听他们咬着馒头说那些我似懂非懂的宏大叙事,日复一日,痴迷其中。

  偶尔忍不住感叹,新闻是多么神奇的职业,那么远的热情,让我淡忘了那么近的忧伤。

  一个多月以后,我收到一张50元的汇款单和一封寄自湖北的信件。

  信中说:“父亲是在床上过世的,很安详。我承包了长江边的鱼塘,能挣一点钱。我要挣钱照顾妹妹,不能再读书了。当然,也做不成新闻人了。羡慕你,可以面对那么大的世界。老邱,不管你拥有多么大的世界,当个正派人。”

  26年后的3月底,出版社让我为阿兰?德波顿的新书《新闻的骚动》写序。诚惶诚恐中,读到书中的一段文字。他说,查阅新闻就像把一枚海贝贴在耳边,任由全人类的咆哮将自己淹没。借由那些更为沉重和骇人的事件,我们得以将自己从琐事中抽离,让更大的命题盖过我们方寸前的忧虑和疑惑。

  26年里,很多次从长江尾的上海飞往长江头的重庆,忍不住透过飞机舷窗寻找那片长江边的鱼塘,还有那个在塞北和我争吵的身影,还有他的思想记者的梦。每一个清晨,那个人会不会把海贝贴在他的耳边,倾听这个星球和这个国家惊心动魄的声音,让他忘记延庆县绵延的山路,和我们曾经无望的忧伤。

  但是极目之中,只有那条悠远的河流,仿佛是岁月的眼泪汇成,清澈着、混沌着、奔腾着、遗忘着、燃烧着、毁灭着,长流不息。

  2015年4月于上海

  前言

  1、这一切仿佛无师自通,就像呼吸或眨眼,本就是世上最简单普通、平淡无奇、无足挂齿的活动。

  只消隔上一会儿--通常不超过一晚(并且往往要短得多,要是觉得特别躁动,可能都憋不过十到十五分钟),我们就会中断手头的各种事务,开始查阅新闻。我们暂停自己的人生,以期再接收一剂关键资讯,看看自从上次查看之后,这世上又发生了哪些最重大的成就、灾难和罪行,或者是流行疫病和感情纠纷。

  在下文中,本人试图将这个无处不在,且众所周知的习惯予以放大,使之较目前看来更为古怪、更具危害。

  2、新闻致力于向我们呈现所有被认为最罕见和最重要的世事:比如热带降雪、总统私生子、或是连体婴。然而,尽管以追求反常为己任,新闻却巧妙地避免让自身成为众矢之的,也不愿意就其在日常生活中获得的支配地位引来关注。新闻机构竭尽全力报道着各种或卓越非凡、或夺人眼球、或贪污腐化、或耸人听闻的故事,但是,“半数人每天都为新闻走火入魔”这样的标题,却永远不会出现在我们的视线里。

  哲学家黑格尔认为,当新闻取代宗教、成为我们的核心指导源泉和权威检验标准时,社会就进入了现代化阶段。在发达经济体中,新闻如今占据的权力地位,至少等同于信仰曾经享有的位置。新闻播报以不可思议的精准度紧跟祈祷时间:晨祷变成了早间新闻,晚祷化为了晚间报道。不过,新闻追求的可不只是这份准宗教的时刻表,还要求我们在贴近它时,心怀某种曾经奉献给信仰的恭顺态度。面对新闻,我们也期盼获得启示,希望能藉此分辨善恶、参透苦难、了解人生在世的种种道理。 同样,如果我们拒绝参与这项仪式,便也有可能被归入异类。

  对于藏匿运作机制这种套路,新闻深谙其道,因而很难遭到质疑。新闻只管用自然平淡的语调向我们发声,对观点中充斥的假定却避而不谈。事实上,新闻并非只在单纯地报道全球事件,而是根据自己内定的轻重缓急,不断在我们的脑海里刻画全新的世界--这一点,新闻当然按下不表。

  3、从早年开始,我们接受的教育就强调图像和文字的力量。我们被带去博物馆,在严肃的气氛中得知:某些艺术家虽早已作古,其画作却能改变我们的观念。那些为人称颂的诗歌和故事也有可能改变我们的生活。

  奇怪的是,尽管新闻每时每刻都在涌现,其中的图文却很少成为教育传达的内容。世人认为,学会理解《奥赛罗》的阴谋,比破解《纽约时报》的头版更加重要。领会马蒂斯对色彩的运用,比梳理《每日邮报》中的名人相片栏更容易成为话题。在经过《图片报》或《OK!》杂志,《法兰克福汇报》或《北海道新闻》,《德黑兰时报》或《太阳报》的洗礼之后,没人鼓励我们去思考:自

阿兰·德波顿文集:新闻的骚动 [The News:A User's Manual]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阿兰·德波顿文集:新闻的骚动 [The News:A User's Manual]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

阿兰·德波顿文集:新闻的骚动 [The News:A User's Manual] pdf 下载 mobi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阿兰·德波顿文集:新闻的骚动 [The News:A User's Manual]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阿兰·德波顿文集:新闻的骚动 [The News:A User's Manual]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读者评价

评分

收到,准备看。包装很好。

评分

一直信赖京东,希望京东一如既往地做好质量保证。

评分

经典作品,值得一读

评分

书的质量不错,看起来很赏心悦目

评分

很喜欢阿兰德波顿的《身份的焦虑》,趁着活动凑齐一套。

评分

不是买的初衷,似乎更适合新闻工作者

评分

特别喜欢他的书,这次收齐了

评分

看了书评和推荐买的,京东购书节真的很棒,价格划算感谢京东。

评分

德波顿的每一本书都值得一读

阿兰·德波顿文集:新闻的骚动 [The News:A User's Manual]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阿兰·德波顿文集:新闻的骚动 [The News:A User's Manual]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相关书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