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1)老朋友陈丹青作序《褴褛的记忆》推荐,“温故影像”丛书一种——“如今很难有哪篇文章打动我,可我常被《老照片》里不少书写所触动,读过后,惟呆呆复看照片,说不出话……冯克力先生出面叙述《老照片》自己的故事,我读了,篇篇都好……原来,为获得并获准刊印这些照片,照片中的故事背后,还有故事……”
(2)增订3篇访谈录,分享老照片的19个专辑,冯克力主编《老照片》100辑同步亮相——多年来征集、编辑老照片的亲历亲闻,“照片遭遇之种种”,老照片被抄检、被藏匿、被销毁、被涂改的历史。从影像中“观看历史”,以历史的维度重新“观看照片”,感知存留在照片中个体生命的温度,丰富我们共同的集体记忆。
(3)收入图片112幅,蔚为大观的“家国”影像——有颠覆了历史教科书中已有叙述的、“让历史成见尴尬的照片”,有新华社的档案图册里当年被批示为“不宜发表”的照片,有原本由国外教会拍摄保存、后被归于“敌伪档案”的老照片,有属于市井的、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的“日常民国”。
海报:
内容简介
陈丹青作序《褴褛的记忆》推荐,“冯克力先生出面叙述《老照片》自己的故事,我读了,篇篇都好……原来,为获得并获准刊印这些照片,照片中的故事背后,还有故事……”
《当历史可以观看(增订版精装)》“温故影像”丛书一种,是多年来征集、编辑老照片的亲历亲闻,随附百多张珍贵照片,娓娓道来,探讨照片认识历史的特有价值。这些图片,有些是新华社档案图册里当年“不宜发表的”,有些是曾入“敌档”、原存于公安局的敌伪档案中的,有些是颠覆了我们教科书中的许多表述、让“历史成见”尴尬的;还有些来自我们的“私人照相簿”。由解读“照片遭遇之种种”,观看历史,在“蔚为大观的家国影像”之外,凝视“个体生命与时代记忆”。
摄影术的发明,很大程度改变了人们看待历史的方式,从此,历史由被回忆、被叙述,变成了可以被观看的。通过一个个生动的图片故事,本书为我们重新解读历史,更加丰满、生动,而那经过岁月积淀的照片也因此更有“意思”。而这“意思”不是别的,正是后来历史的演变所赋予、所附加于照片的那些价值。有时对同一张照片,今天和过去的观感,形同天壤。
作者简介
冯克力,出生于1954年,《老照片》主编,十余年来潜心于老照片的征集、出版与研究,著有《感言老照片》。2015年春夏之交,《老照片》100辑亮相。
目录
[代序] 褴褛的记忆 / 陈丹青
在中国,影像文化尚未养成普遍的知识立场,稳定的政治态度,并借以维系一种不假借文字的历史眼光、历史感——虽然今日中国到处充斥影像与照片。
[专辑1] 当历史可以观看
观看者对于照片信息的关注与选择,往往与拍摄者的主观愿望大异其趣,有时候摄影者作为画面的主体呈现给人的,观者却熟视无睹,反而是画面里那些毫不起眼的什物触动了他的神经,引发了他的思绪,从而对某件史实、某个人物或某种社会现象获得了新的认识。
[专辑2] 让“历史成见”尴尬的照片
如果说上面这张照片,是以极具张力的视觉效果冲击了我们的历史成见的话,那么接下来这幅照片,却不动声色地向我们讲述了平民庶众面对时代变迁的另一种态度—— 一种有别于“宏大叙事”给定的态度。
[专辑3] 日常民国
这张记录民国首都民众寻常生活的照片,以及画面本身所透露出的安宁与祥和,正是那个时代的某种写照。与通常印象里的“万恶旧社会”,至少是大相径庭。
[专辑4] 老照片的“价值”
我们通常说,经过了岁月积淀的照片才有意思,而这“意思”不是别的,正是后来历史的演变所赋予、所附加于照片的那些价值。
[专辑5] 照片“遭遇”之种种
从晚清到北洋,到民国,到日本侵略,到国共内战,到新中国建立,再到接踵而至一波一波的政治运动,政局变换之不测,社会动荡之剧烈,为数千年来所罕见,而沉浮其间的国人则往往昨是今非,今是昨非,天上地下,不堪其忧。于是,为了使作为“证据”的瞬间定格能够达成或避免某种后果,无数的照片便难逃被抄检、被藏匿、被销毁、被涂改的种种命运。
[专辑6] 家庭合影里的伦理与时代
这些不同时期的家庭合影,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折射出了不同时代的伦理与风貌,为后人研究中国家庭乃至社会的变迁,提供了十分宝贵的资料。这里,笔者依据照片拍摄时间的顺序介绍几幅,从中或可窥见中国人在过去一个世纪里,曾经有过的伦理倾向与生存状态。
[专辑7] “不宜发表”
就是这样一幅极富现场感与时代意味的新闻照片,却因领袖是背对镜头,而被归入“不宜发表”之列,在通讯社的资料库里沉睡了几十年,直到《老照片》刊布后,始以“历史照片”的面目得见天日。
[专辑8] 曾入“敌档”
中国传统正史的叙事,只专注于朝代更替之类的“经国大事”,往往忽略百姓日常生活的细节,殊不知,正是这些司空见惯的细微末节,在默默生聚并传递着更深层的时代消息。
[专辑9] 蔚为大观的“家国”影像
2010年5月,星散海内外的蒋氏后人再度聚首,故地重游,缅怀先祖。抚今追昔之余,他们在七十六年前家族合影的同一幢建筑前,拍下了又一张全家福,续写了一个百年家族的影像记录,给人留下无尽的回味。
[专辑10] 纪念集里识沧桑
“怀旧”部分辑录了一些历史照片,有蒋介石等政要四十年代到学校视察的留影、同学合影以及当年学生参加社会活动的照片;“生活”部分收录了十三期同学现在的各种生活照,除了现生活在台湾的同学以外,还有1949年以后留在大陆以及移居海外同学的照片。
[专辑11] 存照与“交代”
从友人处,看到几张老照片和一份交代材料。照片分别是一张婚仪合影和几张新郎新娘此前和后来的留影;交代材料,则是婚照上的新郎 1968 年填写的一份履历和交代“补充材料”。
[专辑12] 进城
这真是一张发人深思的照片!以其丰富而微妙的画面语言,道尽了进城一刻之种种。但可惜的是,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寻遍各处角落也没能找见,在此也就无法把它呈现给大家了。
[专辑13] 时代转换中的上海人文景观
1949 年,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一过程中,上海这座当年远东最繁华的工商业都市,一个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地方,所经受的“阵痛”,较之内陆地区,尤为剧烈。
[专辑14] 曾经的“蜜月”
《老照片》里不乏反映中苏“蜜月”的照片,以及当事人的回忆,为特定时期的中苏关系留下了鲜活的记录。
[专辑15] 1967年:定格在地质部大院
1967年间拍摄于地质部机关大院里的这组照片,具象地展示了“文革”时的社会人文环境,其所传递的信息,远非区区本文所能概括。
[专辑16] 田间地头的“政治”
那时的新闻照片,十有八九是摆拍而来的。不过又想想,那年月田间地头的“政治”又何尝不是听凭摆布的结果呢?
可见,实在是先有了听凭摆布的“政治”,才有了各种摆拍的“新闻照片”。
[专辑17] 北京的气候
二十多年后的今天,面对这张照片,我和他们一样感到羞愧,为他们,也为自己,为曾经被无常的命运捉弄过的每一个人。
[专辑18] 未被遗忘的孙明经
这其中就有“文革”初,学院的造反派从孙明经家中强行抄走的上万张底片和个人书信、日记等资料,这些底片和资料大多是孙明经三四十年代参加科学社会考察所留下的。
[专辑19] 个体生命与时代记忆
照片因其自身所蕴含的丰富信息,有时无需借助更多的文字解读,便可以将人们带入某个特定的时代,即使是那些寻常的家藏照也不乏这样的功能。比起“宏大叙事”来,家藏的老照片,保留了更多的个体生命的温度,这温度既是个体的,也是时代的。
[访谈之一] 《老照片》所呈现的主要是摄影的纪实功能——与张彦武先生对谈
[访谈之二] 常民影像的历史书写 ——答台湾《摄影之声》
[访谈之三] 观望过去的另一窗口——答大连《新商报》
[后记] 老照片札记 / 冯克力
[增订版跋] “以图证史”的某种延伸 / 冯克力
精彩书摘
[访谈之一]《老照片》所呈现的主要是摄影的纪实功能——与张彦武先生对谈 张彦武(以下简称“张”):山东画报出版社1993年创立时,国内出版业就已经开始明显感受到“读图时代”概念的影响了吗? 回顾1996年《老照片》的创办,您特别提到时任总编辑汪家明的鼓励“可以放手去做,思想尽量解放,甚至不妨敏锐一些”—他对美术的热爱(比如去年出版《难忘的书与插图》)想来决定了他对“读图时代”的到来更为敏感? 而爱德华·S.克雷布(EdwardS.Krebs)教授那篇论文《新近中国的旧事物:关于私人历史记忆的出版物》,则是从20世纪末中国的“怀旧热”和“私人记忆”的角度来论述;出版业业内媒体则喜欢从杂志书的产业化经验方面探讨《老照片》的生存之道。这么说来,“怀旧热”的兴起和“读图时代”的降临等因素一起决定了《老照片》的创立? 冯克力(以下简称“冯”):山东画报出版社成立的时候,业界还没有什么“读图”的概念。新闻出版署批准建立山东画报出版社的批文,明确界定我们是一家摄影类出版社,所出版的图书必须多少和摄影有些关系,那时候出版管理部门对出版社的专业分工还很在意,不是什么书都可以随便出的。于是大家就绞尽脑汁,把选题往摄影、往图片上扯,即使那些以文字为主的选题,也要想办法配上图片,以便选题能通过。也是歪打正着吧,无形中就形成了图文并茂的出版特色。 成立出版社以后,做的第一本大部头的书是《图片中国百年史》。这是一本以图片为主,辅以简洁的文字,呈现1894—1994年的中国历史的大型画册。通过编辑这本书,我们收集并接触到大量历史图片,有些牵涉政治敏感或离历史主线较远的,像记录民众生存细节的照片,就没有收到书中去。如何进一步开发利用这些照片,一段时间里成了大家经常思考和讨论的话题。当然,除了对这部分老照片资源的开发利用,我们也很想把编辑《图片中国百年史》过程中对老照片的一些感受,以某种方式与读者做些交流。后来汪家明最早提出出版《老照片》的创意,并不是偶然的。除了他对美术的喜爱、特有的怀旧情怀之外,他还留意到日本杂志书的出版方兴未艾的现象,加上编辑《图片中国百年史》的资源积累和画报出版社由画报衍变而来的处理图片的经验传承,《老照片》的诞生已是水到渠成了。 ……
前言/序言
褴褛的记忆/陈丹青
我家五斗橱的抽屉,底层垫着旧报纸,轻轻掀开,手指探向深处,就能移出我的祖父的照片,如证件照片那般大。很久以后,我才知道这枚照片摄于淮海战役时期,之后,祖父逃往广东,再从海南岛逃去台湾了。
家里另有两三册影集,不必隐藏。50年代的老式影集,内页是黑色纸版,每页贴满大小不一的家庭照,每一照片的四角,嵌入薄如蝉翼的小贴片—我至今不知这贴片叫什么,文具店照相馆都有卖,密匝匝装在小盒子里—父亲母亲童年成年的照片,各房亲戚和同事朋友的照片,还有我与弟弟自小及长的照片:全是黑白的,凡照相店拍摄的照片,四周必有齿形花边,通常,右下端落着照相店名的浅浅的钢印。
1966年抄家,书和影集抄走了(隔年,影集还了回来),记得抄家那夜,其实是翌日凌晨,满室狼藉,母亲开开五斗橱:他们当然搜查了每个抽屉,却忘了掀起那层纸:祖父的照片还在。
默默凝视照片,不想到这是一枚硬纸,相信影像中那个人就在眼前—从未面见的祖父,童年时代的母亲—这种纯真的经验,遗失很久了。自从学会拍照,自从彩色照片出现,自从累积了无数照片和底片,直到数码影像无节制占满电脑存盘,总之,自从我以为懂得摄影,儿时面对照片的心理经验、观看经验,再难找回了。
为什么动人的照片大抵是老照片,而且黑白?为什么黑白影像这才勾起记忆、如同历史?凡过去久远的人与图景,便是历史么?为什么科技偏偏等到黑白照片摄取的人事成为历史,于是发明了彩色照片—当然,这是毫不讲理的设问,科技变化本身就是历史—为什么在看了无数照片后,我仍怀想早先独对黑白照片的凝视?
这像是哲学问题,但是谢天谢地,此刻我从自家照片的记忆中抽身,发现这种经验从未遗失。很简单:当你观看他人的照片。
也是很久前的记忆了,现在才想起、才明白:三十年前,当我在纽约骤然看到大量经典黑白照片—战争、都市、灾祸、色情、罪案、监狱、家庭、罗马巴黎旧城区,尤其是各国人物的照片—我立即像儿时记忆中那般,专注凝视我正端详的那张脸,忘了那是照片。当我渐渐有了摄影意识(有时,意识妨碍观看)—如本雅明、巴特、桑塔格所灌输的摄影意识—那种相信,因相信而默然凝视的经验,仍然在,并在凝视的一刻,浑然不知其在。
但这经验的前提,须得是别人的照片,还有:消失的景观。
两三年前,我买到十余册中国风景影集的欧洲古董原版,家庭影集尺寸,衬着灰色的上好的厚纸,摄影者都是热爱中国的欧洲人。核查拍摄年份,时当二三十年代,北方割据,军阀混战,或者,井冈山与瑞金布满红色武装,而我的父母,已经降生。可是在这些照片里,千年神州,亘古如斯,美丽而宁静:田舍,渔舟,油菜花,江南古桥,临水人家,午后的街巷,运河对岸的塔群,天际白云,水光潋滟……这是我的祖国吗?我从未有过这般伤心的观看,恨不得把脑袋钻进图片。
90年代,我每年回大陆走动,在书店发现了山东画报出版社的《老照片》。此后,我收齐了《老照片》单行本与厚厚的合集。如今他们每期给我寄来,再忙,也必逐页细看,阅读文章,读着,回向配图,再三端详。如今很难有哪篇文章打动我,可我常被《老照片》里不少书写所触动,读过后,惟呆呆复看照片,说不出话。
《老照片》的涵容,远远超过一本影集,或图文书(所有杂志充斥图文)。列举我记忆深刻的老照片,是件困难的事。那几位刚被日军捕获的女军人,后来活下来么?(她们顶多二十出头,是国军还是红军)那位《红岩》小说中的双枪老太婆,原来是蜀中美人(刚毅的苦相,年轻时杀过人,50年代也遭整肃,此后画起画来)。民国夫妻的西式婚礼照,尤为可看(纱裙、西装、花篮、小傧相,眼看这些童男玉女在50年代换穿人民装,60年代与子女捧着红宝书,八九十年代,分明老了,老到如彩色照片一样丑陋,幸亏低成本的《老照片》使彩照变成黑白),还有南北各省质朴而愚昧的平头百姓(建国后的呆相,似比民国时期拍照时的呆,更其深沉冥顽而不自知)……
相比欧美日本无数精装摄影专集,廉价的《老照片》既不是影集,也不像摄影杂志,更非文字书。我曾对主编冯克力先生说,可惜了,这般珍贵的影像,如在国外,是要认真分类而排版,做成一流影集。这些年,相对讲究的国内摄影集,越来越多:民国史照片有台湾的秦风系列;辛亥百年,则刘香成推出的《壹玖壹壹》和《上海》,无疑是国际水准了。冷战后,欧美即曾出版苏俄与中国的大型历史摄影集,但休想进入内地。如今能在北京觅得刘香成中英文版本的大影集,多少使我发生一种错觉:中国勉强是个世界性国家了。虽然,这类高档影集在京沪书店并不上架,百姓便是见了,买不起,也并不在意的。
老百姓爱看什么照片?在乡下,家家户户至少有一枚镜框挤满数十张照片,上及祖宗,下有儿孙;城镇的市民,则哪家没有几本塞满亲友照片的影集?—如今,单是女孩一次性的装扮照,“影楼”就给做成花枝招展的集册—除了自己、自家和亲友的照片,“老百姓”未必爱看他人的照片,更别说历史影像:其实,在我们叫做严肃摄影的那类照片里,都是你不认识的人。
摄影家、当代艺术家及评家—或许包括部分高级白领—另当别论。而院墙内的知识分子,以我的印象,保守地说,十之六七并不敏感于摄影。要之,在中国,影像文化尚未养成普遍的知识立场,稳定的政治态度,并借以维系一种不假借文字的历史眼光、历史感—虽然今日中国到处充斥影像与照片。
事情是这样吗?但愿我是错的。通常,我也不爱看别人的照片—照片,摄影,是两件事—可是,奇异地,《老照片》一举勾销了摄影与照片的异同,同时,公众与私人、历史与家庭、阅读与观看的关系,均告合一。《老照片》的来源,大部分就是家家户户私人照相簿,是数以万计没有理由进入“摄影”集册的寻常“照片”。虽然,后现代若干摄影风格仿效“家庭影集”的私人感,但《老照片》的缘起和意图,再朴素不过,即如中央台90年代一档专题节目:“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它从一开始就变成百姓私人照片的集散地,街坊邻居、不同代际,得以彼此传看。每次翻开《老照片》,那陌生的,同时,又熟悉又亲切的感觉,像是捡来一册无主的照相簿,倘若愿意阅读文字,我们便走进一户户家庭,在至少三代成员中,认出我们自己及父祖的生涯—上百年来,中国的哪个家族和家庭能逃过革命与巨变么?在《老照片》的黑白谱系中,多是已逝的人,还有,一去不返的景观。
总之,《老照片》从不标榜摄影刊物,它与我们称为“摄影”的那么一种文化,毫无关涉,它甚至未曾意识到它做了精英摄影无法做到的事,因为它来自、并回到寻常的家庭,寻常的人。
现在我愿收回对冯先生说过的话,很简单:请《老照片》一如其旧。二十年来,它已成为全体国民的私人照相簿,人人会在其中找到既属于亲属、又属于国家的记忆。这是一份持续遗失而遭贬值的记忆,《老照片》使之不断扩展、传递,默默增值,有如人找回了家族的遗物。它因此超越了摄影,如它征集的文字,超越文章,是人在目睹照片之际的喃喃自语,是当一切皆尽销陨,濒于失忆,于是有迟到的告白。但《老照片》的基调很少流于伤感,甚而是温馨的,没有一位叙述者自觉是在谈论摄影,而是与读者相对,说起往事和故人。有谁在讲述家人家事时,还须刻意伪饰么?此所以《老照片》罕见伪饰的文字,在我看来,它可能是眼下无数文字读物中,格外诚实而可读的一份,虽然它题名为《老照片》。
我也愈发肯定《老照片》的廉价感—当我说“廉价”,绝不意指《老照片》粗陋,它如贫家的摆设,显得洁净而有自尊—因这廉价感与中国近代史,何其对应:记忆的贬值,一定对应被贬值的历史,争战、革命、转型、喧嚣,去旧而新的新中国历程,其实不过草草,忽而旧了,以其斑驳的影像,汇入这本薄薄的册子,影影绰绰,算是历史的草草交代。说是交代,也勉强,若非仅存的照片,近代史的多少人与事,等于没有存在,没有发生:枉死的人物,铲除的景观,各省各地,千家万户……瞧着一辑辑《老照片》,我不起幸存之感,它提醒我,尚有更多更多的照片,湮灭了。如从历史灰烬中捡剩的残余,追念洗劫,《老照片》不可能像欧美的影集那样,堂皇齐整:它应该是这样的。
我无能,也不必评说《老照片》里的影像。影像就是叙述,何况伴有家属的旁白。眼下,冯克力先生出面叙述《老照片》自己的故事,我读了,篇篇都好—原来,为获得并获准刊印这些照片,照片中的故事背后,还有故事—据说,持续多年,《老照片》的销售排名领先各种书刊,是名副其实的长销书。是的,我们褴褛的记忆,延绵牵连,不肯中辍:它就是这样的。
谢谢老照片的无数提供者。谢谢冯克力先生!
[访谈之一]《老照片》所呈现的主要是摄影的纪实功能——与张彦武先生对谈
张彦武(以下简称“张”):山东画报出版社1993年创立时,国内出版业就已经开始明显感受到“读图时代”概念的影响了吗?
回顾1996年《老照片》的创办,您特别提到时任总编辑汪家明的鼓励“可以放手去做,思想尽量解放,甚至不妨敏锐一些”—他对美术的热爱(比如去年出版《难忘的书与插图》)想来决定了他对“读图时代”的到来更为敏感?
而爱德华·S。克雷布(EdwardS。Krebs)教授那篇论文《新近中国的旧事物:关于私人历史记忆的出版物》,则是从20世纪末中国的“怀旧热”和“私人记忆”的角度来论述;出版业业内媒体则喜欢从杂志书的产业化经验方面探讨《老照片》的生存之道。这么说来,“怀旧热”的兴起和“读图时代”的降临等因素一起决定了《老照片》的创立?
冯克力(以下简称“冯”):山东画报出版社成立的时候,业界还没有什么“读图”的概念。新闻出版署批准建立山东画报出版社的批文,明确界定我们是一家摄影类出版社,所出版的图书必须多少和摄影有些关系,那时候出版管理部门对出版社的专业分工还很在意,不是什么书都可以随便出的。于是大家就绞尽脑汁,把选题往摄影、往图片上扯,即使那些以文字为主的选题,也要想办法配上图片,以便选题能通过。也是歪打正着吧,无形中就形成了图文并茂的出版特色。
成立出版社以后,做的第一本大部头的书是《图片中国百年史》。这是一本以图片为主,辅以简洁的文字,呈现1894—1994年的中国历史的大型画册。通过编辑这本书,我们收集并接触到大量历史图片,有些牵涉政治敏感
当历史可以观看(增订版精装)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当历史可以观看(增订版精装)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