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中级宏观经济学/经济科学译丛 “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应用中级宏观经济学/经济科学译丛 “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凯文·D·胡佛 著,蒋长流,杨玲 译
图书标签:
  • 宏观经济学
  • 中级经济学
  • 经济科学
  • 经济学
  • 应用经济学
  • 经济理论
  • 教材
  • 十一五规划
  • 译著
  • 经济发展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210001
版次:1
商品编码:11686780
包装:平装
丛书名: 经济科学译丛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688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应用中级宏观经济学/经济科学译丛 “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提供的是中级水平应用宏观经济学方面的一本完整教程,强调经济理论对于现实世界的数据和政策的应用。
  《应用中级宏观经济学/经济科学译丛 “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所涵盖的话题包括国民收入账户和国际收入与金融账户、经济周期、金融市场、经济增长、劳动力市场、总供给和总需求、通货膨胀以及货币和财政政策。
  《应用中级宏观经济学/经济科学译丛 “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为经济数据创建了一个初级统计学和画图技巧方面的详细的工具箱。
  《应用中级宏观经济学/经济科学译丛 “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的一大优势就是对国内和国际金融市场以及货币和财政政策机构的详细论述,这就特别有助于理解最近所发生的经济危机。

作者简介

  凯文·D·胡佛,是美国杜克大学经济学和哲学教授。他毕业于威廉与玛丽学院,获得了英国牛津大学的博士学位。早在美国旧金山联邦储备银行工作期间,他就对应用宏观经济学产生了兴趣。在迁往杜克大学之前,胡佛在英国牛津大学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讲授经济学。其著作有:《新古典宏观经济学》(1988)、《宏观经济学中的因果关系》(剑桥大学出版社,2001)、《经验宏观经济学方法论》(剑桥大学出版社,2001)。此外,他还主编了9本书。撰写了有关宏观经济学、货币经济学、经济计量学、经济学的哲学和方法论以及经济思想史方面的学术论文100余篇。他是经济方法的国际网络(INEM)的原主席、经济学史社团原主席,以及《经济方法论杂志》的前任编辑之一。目前,他是《政治经济史》杂志的主编以及杜克大学政治经济史中心的成员。

目录

第一篇导论

第1章 宏观经济学与现实世界
1.1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问题
1.2 什么是宏观经济学
1.3 研究宏观经济学
1.4 我们往何处去?
本章小结
关键概念
延伸阅读建议
课后练习
第二篇国民账户

第2章 国民账户与经济结构
2.1 经济有多大?
2.2 GDP与经济过程
2.3 国民会计恒等式
2.4 真实国内生产总值
2.5 较长时期内的GDP
2.6 衡量通货膨胀
2.7 经济行为和国民账户:总需求和供给——后面章节的引子
本章小结
关键概念
延伸阅读建议
课后练习

第3章 理解GDP
3.1 何谓最终产品?
3.2 产出和收入
3.3 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
3.4 折旧和净产值
3.5 局限、判断和迷惑
3.6 GDP的衡量
3.7 汇总:解读国民收入和产出账户
本章小结
关键概念
延伸阅读建议
课后练习

第4章 衡量价格与通货膨胀
4.1 构建价格指数
4.2 其他价格指数
4.3 核心通货膨胀
本章小结
关键概念
延伸阅读建议
课后练习
第三篇趋势与周期

第5章 趋势与周期
5.1 时间序列分解
5.2 经济周期
5.3 经济周期与经济
本章小结
关键概念
延伸阅读建议
课后练习
第四篇金融市场

第6章 金融体系
6.1 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
6.2 估价的原则
6.3 主要金融工具
6.4 金融市场和总需求
本章小结
关键概念
延伸阅读建议
课后练习

第7章 利率行为
7.1 关于利率的5个问题
7.2 金融资产市场
7.3 风险
7.4 利率的期限结构
7.5 通货膨胀和利率
7.6 真实利率水平
7.7 重新讨论关于利率的五个问题
附录:LM曲线
本章小结
关键概念
延伸阅读建议
课后练习

第8章 国际金融系统与收支账户
8.1 全球经济
8.2 收支账户基础知识
8.3 汇率基础知识
8.4 外汇市场和金融市场
本章小结
关键概念
延伸阅读建议
课后练习
第五篇总供给

第9章 总量生产
9.1 厂商的生产决策
9.2 总供给
9.3 生产率
9.4 短期和长期总供给
9.5 潜在产出
9.6 总供给:所回答的问题,所提出的问题
本章小结
关键概念
课后练习

第10章 经济增长
10.1 增长为什么重要?
10.2 对增长进行核算
10.3 经济增长的源泉
10.4 新古典增长模型
10.5 什么因素导致国别增长差异?
10.6 经济增长:成就与前景
本章小结
关键概念
延伸阅读建议
课后练习

第11章 理想的劳动力市场
11.1 劳动需求
11.2 劳动供给
11.3 劳动力市场均衡
本章小结
关键概念
延伸阅读建议
课后练习

第12章 失业与劳动力市场过程
12.1 就业和失业概念
12.2 劳动力市场的衡量:理论和实践
12.3 劳动力市场变化过程
本章小结
关键概念
延伸阅读建议
课后练习
第六篇总需求

第13章 总需求导论
13.1 总需求的一个简单模型
13.2 财政政策
13.3 投资和总需求
13.4 总需求与经常账户
13.5 对总需求管理的限制
附录:IS-LM模型
本章小结
关键概念
延伸阅读建议
课后练习

第14章 消费和投资:进一步研究
14.1 简单消费函数与现实世界
14.2 永久收入/生命周期假说
14.3 借贷约束、经验法则与消费
14.4 从资产的视角看资本和投资
14.5 总投资
本章小结
关键概念
课后练习
第七篇宏观经济的动态学

第15章 产出,失业和通货膨胀的动态关系
15.1 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相互作用
15.2 失业和产出波动
15.3 通货膨胀和失业
15.4 需求管理局限的再分析
15.5 总供给和总需求:综合讨论
本章小结
关键概念
延伸阅读建议
课后练习第八篇宏观经济政策

第16章 货币政策
16.1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16.2 美联储和银行系统
16.3 货币政策的机会成本或利率渠道
16.4 信贷渠道
16.5 货币政策的实施与局限
16.6 货币政策和国际金融
附录20世纪80年代的货币主义实验:IS-LM分析的一个应用
本章小结
关键概念
延伸阅读建议
课后练习

第17章 财政政策
17.1 反周期的财政政策
17.2 长期内的财政政策
17.3 债务负担
17.4 总结:再论功能财政
本章小结
关键概念
延伸阅读建议
课后练习
第九篇宏观经济数据
经济数据使用指南
G.1 经济数据
G.2 图表
G.3 创建好的表格指南
G.4 描述性统计学
G.5 从描述性统计量中作出推断
G.6 正态分布
G.7 第Ⅰ类误差与第Ⅱ类误差
G.8 使用指数
G.9 真实量和名义量
G.10 增长率
G.11 对数
G.12 去趋势
G.13 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
G.14 平稳时间序列和非平稳时间序列的关系
G.15 回归
G.16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延伸阅读建议
符号
词汇表

译后记

精彩书摘

  《应用中级宏观经济学/经济科学译丛 “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对任何反事实实验,重要的是要注意,我们改变了哪些事实,或者必须允许它们改变,原因是它们是内生变量,以及哪些事实保持不变。在第一个反事实实验中,GDP下降,我们把这个方程式本身看作不变的(尤其是它的斜率即参数0.95)。但是,我们不能在改变GDP的同时使内生变量C保持不变。在第二个反事实实验中,参数下降,我们保持GDP不变。
  改变一个事物而让其他事物保持不变,这样做的意义是为了单独考虑被改变的事物的特殊影响。这一做法非常普遍,以至于经济学家常常使用“ceterisparibus”这句希腊语,意为“其他条件不变”,来解释他们的反事实实验的性质。①在第二个实验中,我们可能会问:“如果其他条件不变,我们把参数从0.95降低到0.80,会发生什么情况?”那么我们知道,我们应该使所有其他参数、外生变量以及函数关系保持不变,只允许这一个参数和外生变量发生变化。
  经济学家常常使用一些特殊类型的反事实实验:
  无条件预测。考虑将方程式(1.2)单独看作GDP模型,假设我们知道2010年的GDP是1000,随机误差项是100,那么我们就能够对未来的GDP进行预测:Y2011=1100;Y2012=1070;Y2013=1049;Y2014=1034;……Y2025=1000。因为我们没有可以预测未来的水晶球,无法知道未来的误差是多少,为了作出这个预测,我们假设未来的误差项为零。如果我们的模型是对的,这个结果通常是正确的。由于未来有误差存在,我们不期望这个预测非常精确。相反,这个模型产生了一个反事实预测,告诉我们如果未来没有误差存在,会发生什么情况;它还告诉我们,如果未来的误差符合模型并且平均而言相互抵消,一般会发生什么情况。由于我们只让模型包括现有事实,然后对它们进行分析,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的预测是无条件的。
  有条件预测。假设我们想了解,如果GDP每年增长10%,消费会发生什么变化。如果2010年GDP为1000,那么我们可以猜测出以后几年中它的增加情况:Y=1100;1210;1331;……如果我们用方程式(1.1)来构建消费模型,那么消费将遵循如下路径:从2010年开始:C=950;1150;1264;……这是有条件预测,因为我们认为,只有在关于GDP路径的假设证明是正确的这个前提下,关于消费的预测才是正确的。例如,如果在2012年,我们发现GDP事实上是1250,而不是1331,消费事实上是1188,不是1264,那么我们的预测就是错误的,但这并不能说明模型(1.1)是错误的:错进,错出。但是,如果GDP被证明正好就是所预测的值(1331),实际的消费也恰好就是1150,这一结果对模型并不利;同样,如果GDP与预测结果不符(比如是1500),而消费也不符合模型(比如是1200,而不是1425),这个结果也对模型不利。
  ……

前言/序言


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与实践:一部深入的探索 书籍信息: 本书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的宏观经济学分析框架,聚焦于理解现代经济体的运作机制、政策选择及其长期影响。全书内容涵盖了从基础模型构建到前沿研究议题的广泛领域,力求在理论的严谨性与现实的应用性之间取得完美的平衡。 第一部分:宏观经济学基础与核心模型 本书的开篇部分,致力于为读者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我们首先从对宏观经济现象的界定入手,探讨国内生产总值(GDP)、通货膨胀、失业率等核心指标的核算方法和意义。这不仅仅是概念的罗列,更在于引导读者理解这些数据背后的经济逻辑。 一、国民收入核算与经济活动衡量: 本章详细解析了产出、支出和收入三大核算恒等式,区分了名义变量与实际变量,并深入讨论了GDP平减指数和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的构建及其在衡量生活成本变化中的作用与局限性。我们还将引入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六部门模型”,清晰展示储蓄、投资、政府收支以及国际收支在封闭和开放经济体中的相互关系。 二、动态经济中的跨期选择: 理解经济主体如何进行跨期决策是宏观分析的关键。本部分将引入跨期预算约束和偏好函数的概念,构建基本的跨期消费-储蓄模型。重点分析利率变化对家庭消费和储蓄决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探讨拉姆齐(Ramsey)模型的基础框架,揭示最优储蓄路径的特征,并讨论生命周期假说和持久收入假说的实证检验。 三、古典与凯恩斯主义的对立与融合: 本书的核心理论篇章将围绕新古典和新凯恩斯主义的基石模型展开。 古典分析框架: 详细阐述了可调整价格和工资的假设下,经济如何迅速达到充分就业均衡。我们将使用简单的可贷资金市场模型,解释储蓄、投资和实际利率的决定机制,并分析财政政策在古典框架下的“古典定律”——即财政扩张仅推高利率而不影响产出。 新凯恩斯主义的粘性价格模型: 介绍价格和工资调整的粘性机制(如菜单成本、交错定价等),解释市场失灵的微观基础。随后,我们将构建一个简化的IS-LM模型(或更现代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中的简化版本),分析在预期和信息不完全条件下,总需求冲击如何影响产出和物价水平,从而为政府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第二部分:短期波动与经济周期分析 宏观经济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解释经济活动为何围绕长期趋势波动。本部分将聚焦于经济周期的动态过程和应对策略。 四、失业的性质与测量: 本章深入探讨了不同类型的失业: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我们将详细分析自然失业率(NAIRU)的概念,并讨论奥肯定律(Okun's Law)的经验关系。此外,还将审视劳动力市场中的效率工资理论和搜寻与匹配理论(Search and Matching Theory),以解释即使在市场出清的情况下,为何仍存在持久的失业现象。 五、通货膨胀的成因、成本与控制: 通货膨胀是宏观经济政策关注的焦点。我们将从菲利普斯曲线(Phillips Curve)出发,讨论通货膨胀预期在塑造短期权衡取舍中的核心作用,区分通货膨胀的预期驱动和成本推动。书中将详细分析通货膨胀的社会成本,包括菜单成本、鞋底成本以及认知扭曲。随后,引入理性预期和卢卡斯批判,探讨信誉在货币政策实施中的重要性。 六、短期冲击与稳定政策的工具箱: 本部分重点分析总需求(AD)和总供给(AS)曲线的动态调整。我们将系统地分析财政政策(政府支出、税收)和货币政策(利率、准备金率)如何通过IS-LM框架影响短期均衡。尤其重要的是,我们将对比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下,这些政策的有效性和传导机制(如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第三部分:长期增长与政策挑战 离开短期波动,本书转向考察经济体实现持续繁荣的驱动力。 七、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 本书将从索洛(Solow)增长模型开始,阐明资本积累、劳动力增长和技术进步在决定长期人均收入水平中的作用。我们将深入分析技术进步的内生化,详细介绍内生增长理论(如Romer模型),探讨知识、研发(R&D)和人力资本在驱动长期、持续技术进步中的关键地位。政策含义将集中于如何设计激励机制以促进知识创造。 八、财政可持续性与政府债务: 本章将分析政府预算约束的跨期性质。我们不满足于简单的赤字分析,而是引入“雷伯斯定理”(Ricardian Equivalence)讨论减税对储蓄行为的潜在影响。核心内容将集中在政府债务的积累路径分析,探讨债务的可持续性条件,以及高额债务对长期投资、利率和代际公平可能造成的挤出效应。 第四部分: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 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背景下,理解经济体如何与世界互动至关重要。 九、国际收支与汇率决定: 本书将详细解释经常账户、资本和金融账户的平衡关系。汇率的决定机制将从“相对价格”的角度,通过购买力平价(PPP)和利率平价(IP)进行阐述。我们将对比购买力平价的长期有效性和汇率的短期波动性,并介绍资产市场模型对汇率波动的解释。 十、开放经济下的宏观政策协调: 在国际收支平衡的框架下,分析财政和货币政策在不同汇率制度下的传导效应。重点讨论资本自由流动对政策独立性的制约(即“三元悖论”)。此外,本书还将探讨国际金融危机中的传染机制,以及跨境资本流动对发展中国家宏观经济稳定的挑战。 结论:宏观经济学的政策前沿 本书的最后部分将整合前述分析,讨论当前宏观经济政策面临的实际挑战,包括:应对气候变化所需的长期绿色转型投资、科技变革带来的结构性失业风险,以及全球化逆转背景下的供应链重塑对通胀动态的影响。全书旨在培养读者批判性地评估宏观经济政策的工具和结果的能力,而非简单地接受既有理论。本书的深度和广度,使其成为经济学专业学生和关注国家经济运行的决策者不可或缺的参考。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为我们这种在宏观经济学领域摸索了几年,但总觉得隔靴搔痒的读者量身打造的!“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这个标签,一开始就让人肃然起敬,觉得这本书定然是经过了精挑细选,代表了国内该领域的最高水准。打开扉页,首先吸引我的就是清晰的逻辑脉络和严谨的学术态度。不像有些入门教材那样浅尝辄止,这本书直击中级宏观的核心概念,从IS-LM模型到AS-AD模型,再到更复杂的增长理论和开放经济模型,每一个环节都铺陈得十分到位。作者在讲解模型时,并没有生硬地搬运公式,而是深入浅出地剖析了模型背后的经济直觉和政策含义。尤其是在讨论经济周期波动时,对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以及它们在不同经济情境下的有效性,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分析,让我对宏观经济的运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而且,书中的案例分析也相当丰富,很多都是结合了近些年的国际经济形势,比如金融危机、通货膨胀等,能够将抽象的理论与现实世界紧密联系起来,这对于我这样希望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读者来说,实在是太宝贵了。读完之后,感觉之前那些模糊的概念一下子变得清晰起来,知识体系也得到了极大的夯实。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不仅仅是一本教科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在你学习的道路上循循善诱。作为“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的一员,它肩负的责任感和严谨性可见一斑。书中对于宏观经济学前沿理论的引入,把握得恰到好处,既不会让初学者望而却步,又能满足对更深入理解有所期待的读者。我尤其喜欢它在讲解一些经典理论时,会追溯其历史渊源和发展脉络,比如从凯恩斯革命到新古典综合,再到理性预期学派的挑战,这种梳理让我在理解理论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经济学思想的演变和争鸣,非常有启发性。书中的图表运用也非常精妙,很多复杂的经济关系通过直观的图示得以展现,大大降低了理解难度。而且,作者在处理一些争议性理论时,也表现出了相当的客观性,能够呈现不同学派的观点,并引导读者进行批判性思考,而不是简单地接受某一种观点。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十分优雅,学术性很强,但又不失流畅性,读起来不会感到枯燥乏味。它让我体会到,学习宏观经济学,不仅仅是掌握知识,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训练。

评分

这本书作为“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的一员,其严谨的学术水准和深厚的理论功底毋庸置疑。从内容上看,它提供了一个非常全面且深入的宏观经济学知识体系。它不仅仅是对现有理论的梳理,更是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性的阐释和拓展。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经济学思想史的穿插讲解,这使得我对经济学理论的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理解了为什么某些理论会兴起,又为何会被修正或取代。书中对各种经济模型的使用,都辅以大量的图表和数据分析,使得理论更具说服力和可操作性。它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更是一种分析工具的传授。例如,在讲解失业问题时,不仅仅是罗列不同类型的失业,更是分析了其背后的原因,以及政策如何作用于这些原因。书中对一些前沿研究方向的介绍,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看到了宏观经济学未来的发展趋势。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能够帮助读者建立起一套扎实的宏观经济学理论基础,并具备运用这些理论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

评分

当我看到“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这个标志时,我就知道这本书的价值非同一般,它代表着一种权威性和系统性。阅读体验更是超出了我的预期。这本书对于宏观经济学理论的阐释,简直达到了“抽丝剥茧”的境界。每一个核心概念,无论是通货膨胀、失业,还是经济增长、国际收支,都被拆解得无比清晰,然后又通过严谨的逻辑构建起来。我特别喜欢它在讲解一些复杂模型时,会先从最简单的逻辑出发,然后逐步加入更多的变量和约束,最终形成完整的模型。这种由简入繁的讲解方式,让我能够一步一个脚印地掌握复杂的理论。而且,书中对不同模型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联系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让我能够看到宏观经济学作为一个整体的内在逻辑。这本书也让我对宏观经济政策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不再是停留在“降息刺激经济”这样模糊的层面,而是能理解其背后的传导机制、潜在的风险以及不同政策工具的适用性。对我而言,这是一本能够真正改变我理解宏观经济学视角的重要著作。

评分

购买这本书,纯粹是出于对其“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身份的信任,以及希望能够系统性地提升我的经济学理论素养。打开之后,确实没有让我失望。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相当惊人,它并没有局限于某个狭窄的领域,而是覆盖了宏观经济学的核心范畴。从短期的经济波动到长期的经济增长,从静态的模型分析到动态的政策评价,这本书都做到了细致的梳理和深入的探讨。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不同经济学派思想的介绍,并非简单罗列,而是着重于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区别以及对现实经济问题的不同解释,这种比较分析的方法,极大地拓展了我的视野,让我能够从更宏观的视角去审视经济现象。此外,书中穿插的许多案例研究,都是基于真实世界的经济事件,通过理论分析来解读这些事件的成因和影响,这种学以致用的方式,让学习过程充满乐趣和意义。书中的习题设计也很有挑战性,能够有效检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且很多习题都引导读者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拓展。

评分

考研用,虽然指定书不是这本,先拿来打基础。还有就是物流真的很合我心意了

评分

书的质量非常棒,应该是正版,推荐大家购买!好评啊

评分

X5去快我都是一个人在家里吗好的老婆晚安,我爱你么么哒!我们去看电影的那个地方吧我去了就去医院看一下有没有

评分

不可言喻,都是经济学的经典。

评分

这本书和米什金的货币金融学搭配着看

评分

考研必败的书 平时学习经济学也用得着 不错不错 就是京东现在书越卖越贵了 不做活动的话 还是当当划算 但送货服务的确不错

评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

书很好,没有印刷错误,印刷也很清晰,特别好用,希望能够多学点东西,

评分

是正版纸质很好,就是略有压损,不是大毛病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