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對於曾國藩這樣的人物,要總結他一生的得失優劣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我們可以通過他為人、處世、從政、修心等方麵的錶現,客觀而全麵地瞭解曾國藩本人,從而一窺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內容簡介
曾國藩的人生智慧,是中國傳統文化智慧的集中體現,瞭解瞭曾國藩的智慧,也就瞭解瞭中國傳統文化的現實意義。
《吃透曾國藩,人生必不凡:曾國藩的12堂人生智慧課》集中展現曾國藩生前闡述最多的、在他身上體現最突齣的人生哲學。我們可以通過瞭解他在做人、做事、做官方麵的理念、經驗和方法,間接地獲得一些智慧,也可以通過對這些“功夫”的把握,觸摸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的精髓部分。
作者簡介
浩文,熟悉傳統文化,熱衷曆史研究,業餘撰文寫字,文風樸實無話,敘述生動自然,曆史人物和事件在他筆下會變得分外精彩。
目錄
做人篇
最要虛心——以低調的姿態融入社會
“靜”字功夫
養心靜體:不浮不躁地麵對生活
變化氣質:書中尋找“靜”字功夫的真諦
寜靜緻遠:先把自己的心安頓好
靜思默想:考慮不利因素有益於安身
收嗇生氣:冷靜中不失靈活性
“誠”字功夫
血誠做人:最基本的原則不能丟
篤守誠意:擴大生存空間的辦法
推誠守正:讓自己在彆人眼裏誠實可信
天道忌貳:做人的本色保持不變
以誠換誠:與人交往誠心相待
誠者不欺:要誠實,不要虛假的誠實
“謙”字功夫
謙謹載福:做人厚道會帶來一生的福氣
和平虛明:好人緣比能力更重要
力除傲氣:言語中不可誇大顯擺自己
民胞物與:以開放的心態容納他人
胸次浩大:不要用瞧不起的目光抵觸他人
不能過謙:過分的謙虛也不好
“敬”字功夫
須重禮節:以平等的心尊敬他人
一於恭敬:以感恩的心孝敬父母
恭敬不懈:以慈悲的心敬愛長輩老人
敬人敬己:以景仰的心崇敬賢者人纔
敬畏之心:以無私的心尊敬朋友同事
禮以居敬:以關愛的心尊敬傢人
敬而遠之:不是什麼人都值得尊敬
做事篇盡其在我——以中庸靈活的方法打拼博弈
“誌”字功夫
堅卓之誌:誌嚮決定格局,態度決定高度
獨立之誌:在做事過程中樹立獨立意識
規模氣象:做大做強須在關鍵時有主見
強毅之氣:不斷鞭策自己做得更好
日進無疆:考驗自己是否具有堅強的意誌
“恒”字功夫
曆久不衰:一天一小步,十天一大步
用誌不分:放棄雜事,專注一件事
無恒內恥:把沒有恒心當作一種恥辱
睏知勉行:恒心帶來成功的希望
“識”字功夫
以識為主:膽識比纔能更重要
先貴審力:與提攜自己的領導搞好關係
器識為先:不是誰都能抓住天賜良機
識量頗遠:判斷力影響個人發展空間
毋求近功:隻追求速度會喪失心智
“變”字功夫
因時變通:不拘泥於僵化的規則和方法
寬利嚴禮:在寬與嚴之間拿捏分寸
愚明柔強:在剛與柔之間變化手腕
能立能達:把自強與圓融結閤起來
避長擊短:在優劣比較中妥當應對
做官篇耐煩事功——以方圓隱忍的策略競爭官場
“勤”字功夫
以勤報君:讓上級喜歡、下級愛戴的方法
勤可補拙:多做事不是亂做事
勤思善問:“勞心”是勤政的一個方麵
剋勤小物:從日常事務上積纍工作經驗
“愛”字功夫
愛民第一義: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如待子弟:把下屬看作自己的親人
見諒於下:以大度的情懷對待犯錯誤的下屬
體恤之念:在生活上處處關懷身邊人
挺膺負責:齣現問題時敢於擔當責任
留人餘地:批評不等於詆毀貶低他人
剴切勸導:處理下屬矛盾不偏袒任何一方
“用”字功夫
多選替手:隻靠自己,再有能耐都不行
不拘一格:打破框框會湧現奇特的人纔
在人不在器:選拔有用的人纔壯大勢力
不沒其長:把人纔的優勢發揮齣來
中興得人:用新型人纔激發團隊活力
褒之若甘雨:以奬勵手段發掘人纔潛能
以類相求:閑時多為急時儲備人纔
“忍”字功夫
忍辱負重:會忍是領導者必具的特質
隱忍於中:忍耐中審視因果禍福
終日惕厲:功歸於上,自己方可安享
忍是取勢:危難時巧為周鏇
打脫牙和血吞:在委屈中挺住腰杆
小忍待定:忍小事以保大事
渾含應之:得饒人處且饒人
精彩書摘
《吃透曾國藩,人生必不凡:曾國藩的12堂人生智慧課》:
曾國藩用“靜”字功夫來磨練自己的恒心和毅力,勉勵自己:“吾輩既知此學,便須努力嚮前,完養精神,將一切閑思維、閑應酬、閑語言掃除淨盡,專心一意鑽進裏麵,安身立命,務要另換一個人齣來,方是進步功夫。”曾國藩28歲中進士,初授翰林院檢討一職。一天,道光皇帝來翰林院巡查,隨意地翻瞭翻眼前的日課,看到“飽食甘眠無用處”幾個字,不由得隨口問道:“曾國藩,你有什麼新作沒有?翰林院檢討已是極重要的差事瞭,怎麼說‘飽食甘眠無用處’啊?”道光帝雖沒有發怒,但說話的語氣是很重的,在場的人聽瞭都為曾國藩捏一把汗。同事們知道,湘鄉曾國藩隻是一個剛升授四個月又三天的翰林院從七品檢討,這個官太小瞭。
曾國藩從右側的檢討行列裏一步跨齣,往地上一跪,說自己有罪,請皇上開恩。道光帝見曾國藩的裝束雖漿洗得乾乾淨淨,但在肘彎兒處卻明晃晃綴瞭對大補丁,和周圍人比起來不僅寒酸,簡直就是故意齣醜!道光帝厲行節儉,但討厭投其所好的人,他認為曾國藩有些過分瞭。
道光帝說話的語氣更重瞭,他質問曾國藩,“既然官服已經很舊瞭,為什麼不換一件呢?翰林院不僅要學儀天下,還要威儀天下。身為七品檢討,就是大清的官員。你現在這個樣子在翰林院齣齣進進,讓天下人怎麼看大清國?”曾國藩極冷靜地迴答皇上,說皇上升授他做翰林院檢討,無非是讓他在專心編史著書的同時,研究古今聖人治世治人之理,飽讀聖賢之書,以備將來到地方上做一個清正廉潔、愛民如子、造福一方的好官員。如果拋棄學問操守而光靠儀錶服飾來裝點翰林院的門麵,那樣做就有負皇上的天恩和大清國的期望,何況他也不願舉藉裝扮自己而刻意討好皇上。
聽瞭曾國藩的話,道光帝微微怔瞭怔,接著問曾國藩,現在身為檢討,已從國庫領取薪俸瞭,難道薪俸除掉日常用度還買不到一件新衣服嗎?做人要篤實,不能取巧啊!曾國藩略一思忖,平靜地迴答皇上,說自己自引見得濛皇上天恩實授檢討後,當日即從國庫領到全年俸祿三十三兩白銀。他因過班引見拖後半年,已欠會館食宿銀七十貫。他用庶吉士服改裁七品官服費銀三十貫,做補服褲靴費銀一兩三貫。餘下的銀子除瞭交給會館,又為祖上祠堂捐香火銀二兩,孝敬高堂祖父母六兩,孝敬父母四兩。至於兩個袖子上縫上大補丁,是想寫字時減少磨擦,讓官服多穿一些日子,這樣就可以擠齣些銀錢為他和湘鄉的子侄購一些得用的圖書。曾國藩最後說:“微臣得濛天恩在翰林院辦差,萬萬不敢存有絲毫僥幸心理,更不敢在皇上麵前取巧。請皇上明察。”道光帝聽到這裏,心裏高興起來,笑瞭一聲,說:“曾國藩,這件事就過去瞭。朕來問你,‘飽食甘眠無用處’是怎麼迴事啊?”曾國藩邊叩頭邊說自己有負聖恩,望皇上恕罪。
道光帝長嘆一口氣,他自登基以來,無一日不苦心積慮想恢復大清康乾盛世。惟望臣子們用心讀書、辦事,君臣同心同力維係國運。皇上說罷,起駕迴宮瞭。
事後,曾國藩雖為自己的沉著應對感到幾分得意,但同時也後悔自己的確不該鬍寫什麼“飽食甘眠無用處”的話。這是內心不滿現實而不平、躁動之舉,如此做人是非常有害的。
曾國藩本打算用功讀書,韜光養晦,但一開始總是毅力不夠堅強,日記往往無可記錄,40多天“日日玩憩”。這種狀態使曾國藩感到空虛,晚上迴到寓所將自己檢討一番,立誓明日洗心革麵。孰知明日復明日,許多光陰空蹉跎。道光二十二年十月十七日,曾國藩讀瞭一會兒《易壘至》,心不能靜,放下書齣門會友。上午與杜蘭溪談學論道,留在杜傢吃中飯,下午為何子敬祝壽,晚上於何宅賞聽昆麯,直至初更時分纔迴到寓所,一天時間就這麼打發掉瞭。
靜夜思過,曾國藩充滿愧疚,提筆寫起日記:“明知盡可不去,而心一散漫,便有世俗周鏇的意思,又有姑且隨流的意思。總是立誌不堅,不能斬斷葛根,截然由義,故一引便放逸瞭。”交友聊天本是年輕人的常性,曾國藩也不例外。他平時忙於交際應酬,酒酣耳熱之際更是忘乎所以地高談闊論,哪裏還記得“靜”字功夫?曾國藩對京城的一切都充滿好奇,甚至連菜市口斬決犯人,他也要去湊熱鬧,所謂“欣然樂從”。途中,他纔意識到觀賞殺人乃“仁心喪盡”之舉,於是徘徊瞭一會兒後就迴去瞭。一次,曾國藩晉見道光皇帝,隻見皇上正在對進京任太常卿的唐鑒大加贊賞。唐鑒為什麼受皇上如此好評呢?原來他是個在程硃理學上有所成就的人,也就是說唐鑒是個篤實誠敬的君子。曾國藩心想,皇上看重的是德行的修養,我得像唐鑒一樣研究義理之學。
……
前言/序言
曆史上多少人物,在人們的談笑、品評中,或忠或奸,或善或惡,或真或僞。章太炎說曾國藩是“譽之則為聖相,讞之則為元凶”。為什麼人們喜歡把簡單、對立的價值標準,強加在曾國藩身上?
一百多年來,人們對曾國藩的評價,因巨大的分歧和強烈的衝突而構成一種奇特的“曾國藩現象”,結果他原有形象和真實的人生曆程,因誇大功過、凸顯是非而模糊不清。他思想的聲音、處世的智慧、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被遮蔽,被忽略,被淡化。在多元化的今天,我們重新走近曾國藩的人生,讀他的書信、日記發現:我們身上稀缺的,正是曾國藩身上擁有的,我們靈魂中需要的,正是曾國藩可以提供的,例如做人的誠信謙敬,做事的恒心毅力,做官的勤政愛民,等等。於是感到把曾國藩還歸到生活處世這一層麵來解讀、細品更加可信,也更加有益於我們的生活。
曾國藩的處世智慧,是中國傳統文化智慧的集中體現,瞭解瞭曾國藩的處世智慧,就瞭解瞭中國傳統文化的現實意義,也就明白瞭儒傢和道傢思想完全可以在一個人身上整閤交融,成為實用的處世方法。人自身心理的矛盾,以及內心與現實生活的衝突,都被曾國藩利用文化的力量予以解決,他自身也就成為曆史上傑齣的文化傳承者,且與單純著書立說、宣傳先哲思想的文人區彆開來。他“經世緻用”,在學習、工作中,在官場、戰場上,探索齣瞭一套行之有效的處世方法,並獲得瞭成功。
曆史上有智慧的人很多,但要麼離我們的時代很遙遠,傳奇色彩濃重,要麼其生活經曆不豐富,留下的事跡少,而曾國藩離現在不算遠,他個人寫瞭大量的書信、日記和文章,還有朋友、同事的書信、日記對他的記載,所以他的事跡非常豐富,並且有一定的真實性,加上意識形態的作用與反作用,使得他不像諸葛亮一樣被送上神壇。他作為人而不是神的存在,也就與我們的精神距離很近,其做人、做事、做官的原則、方法和策略,也就讓我們感到可以參照、學習、藉鑒。
曾國藩不僅善於把握處世之道,而且擅長將其提煉、概括為內涵豐富的一個或兩個字。如:“立身之道,以禹墨之‘勤’‘儉’、莊之‘靜’‘虛’庶於‘修己’‘治人’之術。”“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情’字緻敗;天下古今之纔人,皆以一‘傲’字緻敗。”“土人讀書,第一要有誌,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恒。”等等,濃縮之精湛,涉及麵之廣,是前無古人的。
曾國藩用總結的這些字,來不斷提示和鞭策自己。例如一遇到煩心事,立即拿“靜”字功夫,讓自己的心態平穩下來,積極地應對生活;如人際交往時,就用“誠”字功夫,以誠待人,獲得好的人緣;如受到委屈的時候,就用“忍”字功夫,好漢打脫牙和血吞;遇到利益紛爭的時候,就用“退”字功夫,退是為瞭更好的進;遇到做大事的時候,就用“用”字功夫,利用人纔,增強力量……曾國藩能夠在為人處世、做官、打仗上遊刃有餘,他成功後沒有從事業的巔峰上跌下來,何嘗不是得益於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兼收並蓄和獨到的理解,恰到好處地把握瞭這些功夫。
梁啓超認為曾國藩“一生得力在立誌,自拔於流俗,因睏而知,因勉而行,曆百乾艱阻而不挫屈……受之以虛,將之以勤,植之以剛,貞之以恒,帥之以誠,勇猛精進……”說明梁氏對曾國藩的“功夫”非常欣賞和肯定。
本書集中展現瞭曾國藩生前闡述最多的、在他身上體現最突齣的處世“功夫”。我們可以通過瞭解他在做人、做事、做官方麵的理念、經驗和方法,間接地獲得一些智慧,也可以通過對這些“功夫”的把握,觸摸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部分。
吃透曾國藩,人生必不凡:曾國藩的12堂人生智慧課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吃透曾國藩,人生必不凡:曾國藩的12堂人生智慧課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