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中國古醫籍整理叢書:傷暑論》為清末民初醫傢徐鶴所著。全書共七捲,論病證辨治177法,129方,闡述瞭“以署為溫熱之綱”的主要思想,主張以傷暑統溫、熱、暑、火等病證,是論述外感溫熱病證辨證論治的專書。本次整理以民國十一年(1922)稿本為底本。
目錄
捲首原病篇
捲一
辨論篇
傷暑總論
風寒暑濕燥火六氣辨
溫、熱、暑三字解
辨溫即熱之證據
辨熱即暑之證據
辨暑與火治法相同之證據
陰陽水火論
傷寒主六經溫熱主三焦論
五氣宜汗忌汗論
藥匯篇
宣肺祛風之品
升陽散寒之品
迴陽溫寒之品
降火清暑之品
涼瀉血熱之品
清暑燥濕之品
燥脾理濕之品
滋陰潤燥之品
潤肺化痰之品
清熱瀉火之品
宣湧引吐之品
寒涼攻下之品
溫熱攻下之品
潤腸破結之品
通宮消導之品
宣閉通竅之品
消痰軟堅之品
消積殺蟲之品
宣滯行氣之品
破瘀活血之品
通經宣絡之品
收斂固脫之品
安神鎮魂之品
扶元補氣之品
養精補血之品
捲二 上焦中焦篇
傷暑 春溫 風溫 熱病 傷燥 鼕溫
冒暑
中暑
伏暑
暑瘵
暑濕
瘟疫溫毒溫瘧
察舌
驗齒
捲三 中焦下焦篇
傷暑 中暑 春溫
風溫 熱病 傷燥
鼕溫
暑濕
捲四 中焦下焦篇
中暑 春溫 風溫
熱病 傷燥 鼕溫
婦人傷暑
愈後調理
暑濕
捲五 寒濕篇
錶傷寒濕
中焦寒濕
下焦寒濕
鞦燥勝氣論
捲六 正誤篇
校注後記
方名索引
精彩書摘
《中國古醫籍整理叢書·溫病02:傷暑論》:
二十五、陽明傷暑,乾嘔口苦而渴,尚未可下者,清燥地黃湯加竹茹、薑汁主之。不渴而舌滑者,屬濕溫。
《條辨》此條,用黃連黃芩湯,其注日:溫熱,燥病也,其嘔由於邪熱夾穢,擾亂中宮而然。餘謂此語誠然,但芩、連濕熱門中之藥也,其性苦燥,非渴者所宜,既知溫熱燥病也。猶以苦燥之物,增其燥而益其渴耶?且與禁用苦寒一條,自相矛盾乎!故易以清燥地黃徹其熱,反佐薑汁以闢穢,竹茹平肝清胃。蓋暑熱犯胃,緻肝火上衝,頻頻乾嘔者有之,鏇食鏇吐者有之,法宜清胃降氣為主,胃氣清降,不必止嘔而嘔自止。若口不渴,或雖渴不嗜飲,舌苔黃滑不燥,而見嘔逆者,是濕熱上衝,則黃連、半夏尤為要藥矣。
按:嘔之因甚繁,惟治其源而嘔自止。本條為純屬暑熱之嘔。有因於寒濕者,應於寒濕門中求之。此外,惟濕熱蘊鬱胃中,最多嘔證。又有因傷食而嘔者,有因痰飲而嘔者,有穢熱壅閉腸胃而嘔者,有小便不利、水氣上逆而嘔者,有肺胃不和而嘔者,有肝氣上逆而嘔者。至於病後,有中氣傷、脾陽虛而嘔者,有過用清下、寒傷腎陽而嘔者。為病多端,皆當一一細辨也。
又按:口苦、口甘,同為熱證的據。炎上作苦,苦從火化,又膽汁甚苦。稼穡作甘,甘從土化。故口苦為心膽之熱外溢,口甘為脾胃之熱上騰。惟因濕、因燥,尤當細察兼證,而施治法。
清燥地黃湯見下第三十三條
茲加竹茹一圈,加薑汁一二匙。
二十六、陽明傷暑,苔黃燥,舌絳而乾,法當渴,反不渴者,熱在榮分也,清官養榮湯主之。若苔滑者,不可與也。
熱入於榮,舌色必絳。絳,深紅色也,故是條以舌絳為主。舌絳不渴,夜甚,乃入榮的候。暑熱傳裏,理當渴甚,熱在氣分則渴。渴乃暑之本病,今反不渴,滋人疑惑,而舌絳且乾的係暑病。蓋暑熱深入榮分,蒸騰榮氣,上潮於口,故不渴,不可疑不渴非暑病也。曾過氣分,故苔黃而燥。熱居榮分,故舌色絳也。以清宮養榮,直清包官榮分之熱,因神未昏,故不佐牛黃、至寶也。若舌苔白滑、灰滑、淡黃而滑,不渴者,乃濕氣蒸騰之象,不得用養榮,柔以濟柔也。濕邪最忌柔潤藥,當於傷濕、暑濕例中求之。
按:舌苔滑而口不渴者,乃為濕氣。若溫熱病,一發便壯熱煩渴,舌正赤而有白苔者,雖滑即當清裏,切忌錶藥及溫燥藥。
……
前言/序言
中國古醫籍整理叢書·溫病02:傷暑論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中國古醫籍整理叢書·溫病02:傷暑論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