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伤寒指归》清代医家戈颂平著,是对《伤寒论》条文逐字逐句释义,推理穷源,结合作者个人心得并旁征博引加以论述,所论颇多独到见解的一部伤寒学专著。《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伤寒指归》共计10册。本次整理以光绪十一年稿本为底本。
目录
甲
闵序
自识
表里阴阳六经图说
针灸刺说
今之分两升尺与汉
异同考
读法十五则
原序
阴阳大论
乙
伤寒杂病论太阳篇指归
卷之一
丙
伤寒杂病论太阳篇指归
卷之一
丁
伤寒杂病论太阳篇指归
卷之一
戊
伤寒杂病论太阳篇指归
卷之一
己
伤寒杂病论太阳篇指归
卷之一
庚
伤寒杂病论阳明篇指归
卷之二
辛
伤寒杂病论阳明篇指归
卷之二
伤寒杂病论少阳篇指归
卷之三
壬
伤寒杂病论太阴篇指归
卷之四
伤寒杂病论少阴篇指归
卷之五
癸
伤寒杂病论厥阴篇指归
卷之六
校注后记
精彩书摘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伤寒金匮05:伤寒指归》:
汗出谵语者,以有燥屎在胃中,此为风也。须下之,过经乃可下之。下之若早,语言必乱,以表虚里实故也。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
汗,阴土液也;以,因也;有,得也;燥屎,阴也。阴液外出毛窍,语言多烦者,因阳浮半表上,不阖于午,得半里下阴土不温而躁,日“汗出谵语者,以有燥屎”。在,察也;胃中,半表上辰土也;风,阳气也;下之,指半里下阴气也。察阳浮半表上,不阖于午,须温疏半里下阴气,寒固半表上阳气,日“在胃中,此为风也,须下之”。过,失也;经,常也;乱,不治也。阳阖失常,乃可温疏半里下阴气,寒固半表上阳气,阳气尚未失常,温疏半里下阴气,寒固半表上阳气若早,表里阴阳升降不治子午,日“过经乃可下之,下之若早,语言必乱”。以,用也,因也。用温疏半里下阴气,寒因①半表上阳气之法,因半表上阳气不阖于午,半里下阴实不开于子,[批]阳得阴则强而不虚,阴得阳则健而不实。日“以表虚里实故也”。愈,进也。温疏半里下阴气前进半表,寒固半表上阳气前进半里,适大承气汤之理,日“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
伤寒四五日,脉沉而喘满,沉为在里,而反发其汗,津液越出,大便为难,表虚里实,久则谵语。
四五日,卯辰时也;沉,里也;喘,阴逆半里上也;满,闷也。阳不藏酉,其阳气往来表里皆浮,至次日卯辰时,半里下阴液失阳气温疏,震动半表经道,故脉沉;里阴失阳气温疏,震动半表经道,其阴逆半里上,故喘而闷,日“伤寒四五日,脉沉而喘满”。发,越也。沉为在里之阴液失阳气温疏,震动半表经道,而反越阴土之液外出毛窍,半表经道中阳气顺利半里为之难,[批]经道之阳未得阴和,其阴反越出毛窍为汗,经道之阳失阴和之。日“沉为在里,而反发其汗,津液越出,大便为难”。久,常于中也。半表阳气失其阴助而表虚,半里阴气失其阳疏而里实,表里阴阳升降失常,则语言多烦,日“表虚里实,久则谵语”。
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而面垢①,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
合,聚也。三阳阳气聚半表上,不来复半里下,阴土之阴失阳气温疏②,日“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与面,属半里上也。阳得阴则明,阴得阳则运,三阳阳气聚半表上,不来复半里下,阴土之阴失阳气转运半表,明半里上,日“口不仁,而面垢”。三阳阳气聚半表上,不来复半里下,在下之阴不能转运半表上,和阳内阖,日“谵语,遗尿”。发扬阴土之液外出毛窍为汗,不和经道中阳闺午,则语言多烦,日“发汗则谵语”。下之,指半里下阴液也;额上,半里上也;生,出也;手足,应乎表里。半里下阴液不转运半表上,和经道中阳气阖午,其液反出半里额上为汗,表阳无阴助之则两手不温,里阴无阳助之则两足不温,日“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如也;自,从也;出,进也。
……
前言/序言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伤寒金匮05:伤寒指归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伤寒金匮05:伤寒指归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