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海伦·凯勒作为一个被命运抛弃在盲聋哑世界里的人,却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创造这一奇迹全靠海伦那一颗不屈不挠的心。她接 受了生命的挑战,用爱心去拥抱世界,以惊人的毅力面对困境,终于在黑暗中找到了人生光明的一面,最后又把慈爱的双手伸向全世界。该书是海伦·凯勒的自传, 完整地介绍了海伦·凯勒丰富、生动、真实而伟大的一生,许多文字还是第1次与中国读者见面。
作者简介
海伦·凯勒(Helen Keller),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19世纪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在十九个月时因一次高烧而导致失明,失聪。她以自强不息的坚强意志,以常人无法想象的勇气和毅力,在逆境中崛起,挑战生命的极限,不仅学会了说话,而且学会了英、法、德、拉丁、希腊等多种语言,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大学教育的盲聋人。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美国十大英雄偶像,荣获“总统自由勋章”等奖项。主要著作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老师》等其他著作。
精彩书评
★这部自传体著作,可以称为“世界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
——美国《世纪》杂志 ★跨越了盲聋的身体障碍与折磨,海伦·凯勒不屈不挠的坚毅精神,成为强者的永恒象征。
——《纽约时报》 ★海伦·凯勒被评为20世纪美国的十大偶像之一是当之无愧的,本书是伟大的经历和平凡的故事是完美结合。海伦·凯勒堪称人类意志力的伟大偶像。
——美国《时代周刊》 目录
001 第一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 渴望光明
◎ 第一天
◎ 第二天
◎ 第三天
017第二篇/生活的记忆
◎ 刹那的声与光
◎ 他们陪伴在身边
◎ 绝望中的光明
◎ 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
◎ 阴晴不定的大自然
◎ 什么是“爱”
◎ 用手指触摸知识
◎ 圣诞节的惊喜
◎ 波士顿之旅
◎ 拥抱海洋
◎ 山间别墅
◎ 与雪共舞
073第三篇/学习生涯
◎ 终于开口说话了
◎ “抄袭”之嫌
◎ 大开眼界
◎ 学习拉丁语
◎ 正式入学
◎ “哈佛”梦
◎ 考试风波
◎ 适应大学新生活
◎ 书是我的营养品
◎ 品味生活的乐趣
◎ 照亮我生命的人们
161第四篇/冲破黑暗
◎ 重新鼓起勇气
◎ 开始演讲
◎ 想念贝尔先生
◎ 反战的热情
◎ 拍电影经历
◎ 杂技团的肥差
◎ 母亲离世
◎ 募捐顺利开展
◎ 冲破暗夜沉寂
219附录/海伦?凯勒书信选
◎ 致玛丽?摩尔女士
◎ 致黛拉?比奈特女士
精彩书摘
渴望光明
那些轻而易举得到的东西,人们往往不知珍惜。
——契诃夫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读到一些感人肺腑的故事,故事中那些濒临死亡的主人公是多么的不幸,他们历尽坎坷,却只剩下一载抑或一日的光阴去享受人生。令人欣慰的是,在能够看得见的时光里,他们最终的人生选择和心路历程,总能给活着的人以激励和感动。当然,我所说的是那些有权作出选择的自由人,不包括身陷囹圄的囚徒。
这类发人深省的故事,令我们不禁发问:假如同样的厄运降临在自己的身上,我们该怎么办?当死神的脚步越来越近,我们是不是也能如童话人物般坦然、镇定?我们究竟要做些什么,会遭逢什么,又将有怎样不同的内心感受?回首往事,我们究竟获得了哪些幸福,又留下了哪些遗憾?
我常常幻想自己明天就会死去,每当这样假设的时候,我都会努力地过好当下的生活。这或许是一种不错的生活态度,会让人不再像过去那样忽视生命存在的价值。我们应当过好生命中的每一天,心怀善意与感恩,充满朝气与希望地迎接人生的每一次挑战。然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切美好的品质都难免在岁月的流逝中消磨殆尽。也有不少人是伊壁鸠鲁的门徒,他们笃信一句格言:“吃吧,喝吧,活着就该及时行乐!”可是,人终有一死,而大多数人还是无法承受垂死的痛苦,摆脱死亡的恐惧。
命运的反复无常,在许多故事的末尾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书写。奄奄一息的主人公,总是在生命结束前的最后一分钟里奇迹般地康复。他们幸运地活了下来,并对永恒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有了刻骨铭心的感悟。在我们的身边,也有许多这样的人。他们曾经或正在死亡的阴影下努力过活,生活中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都能够使他们感受到无与伦比的甜蜜与幸福。
或许在不少人看来,人生不过是生老病死。所有人都会有与世长辞的一天,而我们总是自以为是地觉得,那一刻远在天边。当我们还是身体强健,精神饱满的青年时,几乎没有人会认真思考关于死亡的事情。时光的绵延不绝,很容易让人产生生命永恒的错觉。时间一分一秒地逝去,而我们却仍在如痴如醉地挥霍青春,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活得是多么得过且过、漫不经心。
在我看来,人类与生俱来的一切感官和天赋,都可能会与根深蒂固的懒散基因同归于尽。于是不难发现,只有盲人真正懂得看得见的幸福,只有那些失聪的人最知听觉的珍贵。这种看法,尤其适用于那些成年后才开始遭逢厄运的可怜人。非常讽刺的是,耳聪目明的普通人,却很少有人充分发挥感官的优势。他们的眼眸明亮,双耳畅通,却总是对这个美好的世界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并不知道珍惜感官健全的幸福。诚如那句古老谚语所揭示的道理:生病后才怀念健康,失去后才懂得珍惜。
我想,对于一个人来说,成年前的残疾经历,譬如忽然失明、失聪,或许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眼前的黑暗会让人对光明的世界充满渴望,耳畔的寂静则令人将世间的一切声音都当作一种享受。
每当有朋友前来拜访,我总爱询问他们都看到了些什么。不久前的一天,一位从树林中漫步归来的好友轻轻地来到了我的身边。我迫不及待地问她都看到了什么精彩的风景。“说实话,也没看到什么特别的东西。”她懒洋洋地回答。对于这样的回答,我早已习以为常,否则一定会觉得自己的耳朵出了毛病。这一切也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那些视力健全的人,永远不会善用他们的感官天赋。
我不禁有些失落,在偌大的一个树林中穿行许久,却没有发现任何值得注意的事物,这怎么可能呢?难道这些五官健全的人,还比不上像我这样与光明无缘的盲人吗?仅仅凭着简单的触觉,我便能够找出数百种令人着迷的东西。我用双手轻轻地抚摸桦树和松树的树干,前者光滑湿润,后者粗糙干燥,那种奇妙的感觉令我心生温暖。当一片落叶从我的指尖缓缓划过,我能从起伏的叶脉中感受到无比对称的和谐之美。
春天来临的时候,我会满心欢喜地摩挲着大树垂下的枝丫,小心翼翼地寻觅那预示着万物复苏的蓓蕾。一个不经意的瞬间,我触碰到一朵绒毛般柔软的小花,它卷曲的花瓣边缘是那么的神奇。在与万物的亲密接触中,我时刻领略着大自然的无限魅力。有时,当我将手臂轻轻靠在一株小树上,还能感受到一阵富有韵律感的震颤,这一定是欢唱的鸟儿在枝头舞蹈。我还喜欢清凉的溪水穿流指缝时的感觉,那么惬意,那么通透。我能感受到大地的柔软,厚厚松针铺就的海绵,比奢华的波斯地毯更叫人艳羡。在我的心中,四季的交相更替,万物的轮回变迁,就像是一部永不谢幕的动人戏剧。那变幻无穷的情节,如溪流般从我的指尖幽幽流泻,让人落泪,让人留恋。
有些时候,我是多么渴望能够亲眼见证这些通过触摸而反复出现在我脑海中的画面,那种渴望是如此强烈,常常会让一股暖流涌入心田。仅仅通过触觉所获得的快乐,已经令我喜出望外、激动不已,如果我能用双眼去观察这个世界,又将会收获多少惊喜和美丽呢?遗憾的是,那些拥有明亮双眼的人们,却似乎什么也看不见。世间原本千姿百态、令人震撼的景色,在他们麻木呆滞的目光中黯然失色,他们觉得一切都不过是理所当然。
人类总是喜欢无视自己拥有的东西,而去觊觎一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身处光明世界中的人们,往往辜负了上天恩赐的视觉天赋。他们像对待廉价商品那样,滥用自己的视觉天赋,而视觉那丰富生活,催化幸福的功能却被人们无知地忽略了。这的确是一件令人惋惜的事情。
假如我是某所大学的校长,一定要开设一门必修课,以便教育学生如何更好地使用他们的眼睛。教授们会把真正的观看之道传授给自己的学生,从而唤醒学生们被懒惰腐化而变得迟钝的感官天赋。当他们处处留意那些稍纵即逝的风景时,就能从具体的生活中体悟出真正的幸福。
现在,我愿意和你们聊一聊,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将会利用我的眼睛去做些什么。或许,在我做这样的假想时,你们也可以仔细地想一想,假如只剩下三天光明,你们又会如何使用自己的眼睛,你们最渴望看到的都是些什么。
对我而言,最希望看到的,自然是多年来在漫漫黑暗中无数次幻想过的物,念想过的人。这一切,都是黑暗岁月里,我无可替代的珍惜。我想,你们一定也会将目光停留在自己最珍惜的事物上。大概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即将到来的不尽黑暗中,将这些最最珍贵的印象深深铭记在心底。
如果真有奇迹,哪怕让我在获得三天光明之后,马上陷入永恒的黑暗,我还是会悉心安排好这三天里最想要完成的事情。我希望将这段来之不易的时间分成三个部分。
……
前言/序言
1880年6月27日,海伦?凯勒出生于美国南部亚拉巴马州的图斯康比亚镇。同年的12月,刚满6个月大的海伦便已经能够说出一些简单的英文单词。翌年6月,海伦又学会了走路。一家人都沉浸在一片祥和的欢乐中,丝毫没有察觉到任何厄运降临前的蛛丝马迹。海伦的祖父是名门之后,曾在瑞士的苏黎世创办过聋哑学校。命运似乎和她开了一个玩笑,就在1881年的12月,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结束了她仅仅维系了19个月的幸福生活。经过初步诊断,她患的是急性胃病兼血液冲脑症,医生甚至已经无奈地开出了病危通知。然而就在这时,海伦的命运中出现了一个奇迹,她的恶疾竟然在一夜之间痊愈了。当家人与医生都沉浸在意外的喜悦之中时,却没有人注意到,海伦的人生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剧变——这个天生聪颖的女孩儿在一夜之间失去了宝贵的视觉与听觉。
遭逢变故后的海伦,一度变得喜怒无常、自暴自弃,她无法接受命运的安排。黑暗最初降临的那段日子,不仅是对于海伦的沉痛打击,更是其整个家庭的不幸。尤其是海伦的母亲——那个南军旅长的女儿,从此变得更加沉默寡言、郁郁寡欢。所幸的是,一系列的变故并没有将海伦彻底击倒,命运之神将安妮?莎利文小姐带到了她的身旁。在莎利文小姐无微不至的关怀与帮助下,海伦渐渐地走出了生命的阴霾,并通过学习知识,找到了开启光明之门的钥匙。她通过手语拼读和分辨唇形的方式阅读并与人交流,后来又在富勒夫人与怀特先生的帮助下,重新掌握了说话的能力。作为一个双目失明、双耳失聪的盲聋人士,海伦的求知道路自然不会一帆风顺,她也经历过痛苦挣扎的心路历程,只不过她先是做了命运的弃儿,后来又变成了命运的宠儿。无数来自社会各界的朋友都给了她莫大的鼓舞与勇气。就这样,凭借着自己的坚韧与顽强以及亲朋好友们的不懈支持,她最终如愿以偿地考入了哈佛大学的德克利夫女子学院。大学生活虽然并非尽善尽美,但还是令海伦受益匪浅,尤其是在文学创作上的造诣。最终,她顺利地完成了学院所规定的全部课程,并通过了令其厌恶的种种考试,成为世界上首位获得文学学士学位的盲聋人士。1955年,当海伦重回母校的时候,又被哈佛大学授予荣誉学位,成为世界历史上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女性。
海伦曾在世界各地举办巡回演讲,为与残障人士有关的慈善与保护事业四处奔走募捐。然而她留给世人的最宝贵的财富,还是那熠熠闪光的坚毅与博爱精神。她的一生中一共出版了14部作品,其中的首部作品《我的人生故事》,是她在大学一年级时的习作结集。海伦最初对出版这样一部作品表现得意兴阑珊,如果不是杂志社编辑的坚持,这部伟大的作品很可能便会胎死腹中。美国著名作家海尔博士曾将《我的人生故事》与吉卜林的《吉姆》并列为1902年美国文学界最杰出的两大贡献。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这部作品的译本达到了数百种之多。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海伦的另一部传世之作,它发表于1933年。海伦在这一时期的作品已经臻于成熟,不仅语言文字锤炼精谨,而且感情也更加细腻丰富。因此本书特意将这一最精华的部分放置于第一编中呈献给广大读者。除此之外,译者还从《生活的记忆》(即《我的生活故事》)、《学习生涯》以及《冲破黑暗》等海伦的其他作品中精心遴选并节译了部分脍炙人口的代表性作品。这些作品中所回忆的内容大致有着一个清晰可循的时间脉络,其间也夹杂了大量的插叙与倒叙,生动婉转,感情真挚,犹如一条清澈的河水,时而静谧,时而湍急。从中,我们也不难发现海伦学养的增长与文风的渐变。
正如海伦自己所说的那样:“世上最美好的东西,看不到也摸不着,要靠心灵去感受。”当你翻开这本书的时候,同时也打开了一扇心灵的天窗。
译者
2013年12 月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海伦·凯勒自传(第2版)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海伦·凯勒自传(第2版)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