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植物病理學導論》的編寫基於“厚基礎、寬專業”的人纔培養模式,內容涉及植物病理學的各個領域,如基本概念、植物病原生物、病害侵染循環、寄主-病原物互作、病害診斷、病害流行與預測、病害防治原理與方法,以及各類植物病害的綜閤治理等。充分體現瞭完整性、係統性、啓發性、實用性和新穎性等特點的有機統一。
《植物病理學導論》適閤於作為高等院校植物保護學、作物學、生物技術、生物科學、園藝學、園林學、中草藥和草業科學等專業本科生的教材。同時,也可供相關專業的研究生和科技工作者參考使用。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植物病理學與植物病害
一、植物病理學發展簡史
二、植物病害的概念和病害三角關係
三、病原物的寄生性與緻病性
第二節 植物病害的癥狀
一、病狀及其類型
二、病徵及其類型
第三節 植物的非生物病原與非侵染性病害
一、溫度與光照
二、水分和濕度
三、營養失調
四、環境汙染
五、農藥藥害
第二章 植物病原真菌
第一節 植物病原真菌一般概述
一、真菌的一般性狀
二、真菌的繁殖
三、真菌的生活史
四、植物病原真菌的分類和命名
第二節 根腫菌門真菌及其所緻病害
第三節 絲壺菌門真菌及其所緻病害
第四節 卵菌門真菌及其所緻病害
一、一般性狀
二、主要病害
第五節 壺菌門真菌及其所緻病害
一、一般性狀
二、主要屬及所緻病害
第六節 接閤菌門真菌及其所緻病害
一、一般性狀
二、主要病害
第七節 子囊菌門真菌及其所緻病害
一、一般性狀
二、半子囊菌和不整囊菌及其所緻病害
三、核菌及其所緻病害
四、腔菌及其所緻病害
五、盤菌及其所緻病害
第八節 擔子菌門真菌及其所緻病害
一、一般性狀
二、銹菌目真菌及其所緻病害
三、黑粉菌目真菌及其所緻病害
第九節 半知菌及其所緻病害
一、一般性狀
二、絲孢綱真菌一般性狀及所緻病害
三、腔孢綱真菌一般性狀及所緻病害
第三章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第一節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一般性狀
一、菌體結構
二、生長繁殖及遺傳變異
三、細菌的血清學性質
第二節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分類
一、分類概況
二、分類和鑒定方法
第三節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一、普羅特斯門
二、厚壁菌門
三、放綫菌門
第四節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所緻病害
第四章 植物病原分子生物
第一節 植物病毒的一般性狀
一、形態特徵
二、生物學功能
第二節 植物病毒的侵染和傳播
一、侵染和復製
二、植物體內的運轉
三、傳播方式
第三節 植物病毒的分類和命名
一、分類
二、命名
第四節 植物病毒的檢測
……
第五章 植物寄生綫蟲和原生動物
第六章 寄生性植物
第七章 植物侵染性病害的侵染循環
第八章 寄生-病原物的相互作用
第九章 植物病害的診斷
第十章 植物病害的流行與預測
第十一章 植物病害防治原理與方法
第十二章 作物病害及其綜閤治理
第十三章 果樹病害及其綜閤治理
第十四章 蔬菜病害及其綜閤治理
第十五章 其他植物病害及其綜閤治理
精彩書摘
《植物病理學導論》:
植物抗病育種與常規育種並無本質差彆,其重點是將育種材料或不同品種的抗病基因與某些優良性狀,通過不同方法融為一體,使得選育的品種抗性好,經濟性狀和品質優良。不同育種工作者可根據具體情況和相關條件,采用不同的技術方法和途徑實現這一目標。
抗病優良品種的成功選育,直到生産實際應用,是一個周期性很長的過程。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不僅要求育種工作者具有紮實的育種理論知識,熟練的操作技術,還應瞭解病原菌的相關特性。在育種過程中,確保所選材料的穩定抗病性,顯得尤為重要。
植物抗病育種的方法很多,包括常規選育、品種雜交、物理和化學誘變、轉基因技術及分子育種等。此外,通過引進抗病優良品種,經示範種植後進行大麵積推廣應用,也是一種見效快、周期短、經濟有效、簡便易行的途徑。
在抗病育種的過程中,不論采取什麼方法,針對何種病害,應重視品種抗性的穩定和持久,重視對病原菌不同生理小種的抗性,防止因病菌小種毒性的改變,而導緻品種的抗性迅速喪失。垂直抗性和水平抗性概念的提齣,是依據寄主植物與病原菌的互作關係,前者屬專化抗性,其特點是抗病原菌的部分生理小種,由少數主效基因控製,抗性易受生理小種毒性的改變而發生變化;後者屬非專化抗性,對病原菌全部生理小種均錶現抗性,抗性較為持久,但抗性程度較前者略差。根據Flor“基因對基因”學說,不論選育什麼抗性類型的品種,將主效和微效抗性基因加起來,就可以培育齣由多基因控製抗性較穩定和持久的品種,在這方麵已有不少成功實例。遺傳工程技術和現代分子育種技術為加速這一目標的實現提供瞭更為有效的途徑。
二、植物抗病性鑒定
植物抗病性鑒定包括對育種資源材料,雜交後代以及育成品種的抗病性評價。植物的抗病性錶現,因受病原菌生理小種及外界因素的影響,同一育種材料或品種,因選用病原菌生理小種的不同,外界環境條件的差異,其抗感病性可錶現明顯不同。因此,準確選用病原菌優勢緻病生理小種,創造適宜於病害發生的環境條件,是確保鑒定結果可靠的關鍵。
植物抗病性鑒定的方法很多,包括離體鑒定、室內人工鑒定、田間自然誘發鑒定、抗病相關生理生化指標測定等。通常田間自然誘發鑒定和室內人工接種鑒定最能客觀反映品種真實抗性水平,這兩種鑒定結果是評價品種抗病性的主要依據。
(一)田間自然鑒定
田間自然鑒定是將育種資源材料或品種置於自然誘發病圃,按病理學要求、統一標準、觀察記載病情,評價抗病性。自然誘發病圃的設立,應考慮病害對象的地理分布及環境條件,通常鑒定圃應設在病害常發區和老病區,栽培管理條件有利於病害發生。如水稻品種對稻瘟病的田間抗性鑒定,病圃就應設在光照不足、晝夜溫差大、霧露多、持續時間長的山間田塊,以高肥密植栽培管理,使田間鬱閉高濕,有利於病菌侵染與發病。對有些病害,若自然條件不適宜於發病,應采取必要的輔助手段,促進病害發生。例如,小麥赤黴病,在小麥揚花期,如果氣候乾燥、田間濕度不夠、即使有菌源存在,通常也不會發病或發病很輕。這種情況可輔以人工加強接菌,並定時噴霧保濕,創造有利於病害發生的環境條件,保證鑒定結果的客觀準確。
(二)室內人工接種
室內人工接種鑒定是在溫室或人工控製條件下,對育種材料或品種進行抗病性鑒定。與田間抗病性鑒定相比,室內人工接種鑒定具有省時、省工、不受季節和自然條件影響等優點。室內人工接種鑒定結果的準確性,取決於接種時期、接種方法以及相關環境條件的控製。大多數病害通常以苗期鑒定為主,氣傳真菌性病害多采用噴霧接種,細菌性病害和病毒病害一般采用針刺接種和摩擦接種,土傳類病害可采用土壤拌菌法接種。不論什麼類彆病害,也不論采用什麼方法接種,環境條件的控製,尤其是溫、濕度必須控製在適於該病發生的範圍內,否則影響鑒定結果。
此外,離體鑒定作為植物抗病性鑒定的輔助手段,也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植物的葉片、莖稈和塊莖等材料,在離體條件下進行人工接菌,根據病情反應級彆,可作為評價育種材料或品種抗病性的參考依據。有些植物病害是因病原菌侵人寄主後産生毒素所緻,寄主植物對病原菌毒素的抵抗能力也就反映瞭植株的抗病性。因此,這類病害可用已知的毒素處理植物離體材料替代接種病原菌,評價其抗病性。
在植物抗病性鑒定的不同方法中,各方法均有其優缺點,但田間自然誘發鑒定是其他方法不可替代的基本方法,田間鑒定和室內鑒定相結閤,是評價植物抗病性最為準確、最為有效,也是最為可靠的依據。
三、抗病品種的閤理利用
在同一地區,相同環境條件下,因品種不同,有些病害的危害錶現齣明顯差異。我國農業生産上,不同時期、不同作物上病害發生種類及主次的變化,在較大程度上與品種的抗性和病原菌緻病力的改變有直接關係。大量事實證明,一個抗病品種在生産上推廣幾年後,往往就變成感病品種,其原因除品種自身衰退外,病原菌生理小種組成發生變化是重要因素。有些新育成的品種,一旦投入生産應用,該類作物上原來不足以造成明顯危害的某些次要病害,會嚴重發生流行,並上升為主要病害,這就是育種時忽視瞭品種的多抗性。如何保持抗病品種的使用年限,培育能兼抗多種病害的優良品種,是抗病育種工作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
閤理有效利用抗病品種,延長品種的使用年限,使其在病害綜閤防治中最大限度地發揮主導作用,這是育種工作者和植物病理工作者的共同期望。在抗病品種的閤理利用方麵,通過不同的策略和技術方法使品種的抗病遺傳保持異質性,遺傳的異質性可避免抗病的單一性,從而就可以利用寄主群體的抗病性控製病原物群體組成的變化,以保持二者間的相對平衡,防止寄主的抗病性和病原物的變異性在短時間發生較大的不可逆變化。在生産實踐中,采用下麵的幾種方法或技術途徑對這一目標的實現具有重要意義。
……
前言/序言
植物病理學導論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植物病理學導論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